- 国外高科技人才政策及启示
- 王灵桂 魏斯莹
- 2928字
- 2021-05-07 18:12:04
前言 创新型国家的根基在于培育创新型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新思想、新理念,为加快推进我国经济科技社会发展转型升级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根基”和“核心要素”,并对如何识才、爱才、用才、容才、聚才、育才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新举措。深入学习领会习总书记关于创新理念和“人才观”的重要思想,对于深刻理解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会聚、培育和运用好创新型人才,力争在国际竞争领域取得战略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创新型人才匮乏已严重制约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步伐。党的十九大报告更把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新时代国家发展战略。所谓创新型国家,即以技术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核心驱动力的国家。这些国家对创新活动的投入较高,重要产业的国际技术竞争力较强,投入产出的绩效明显,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在产业发展和国家财富增长中起重要作用。创新型国家依靠科技创新形成日益强大的竞争优势,普遍具备以下四个特征:一是创新投入高,国家的研发投入即R&D(研究与开发)支出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二是科技进步贡献率高,一般在70%以上;三是自主创新能力强,国家的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通常在30%以下;四是创新产出高,拥有高效的国家创新体系。
创新型人才的数量多寡和质量高低,是判断一个国家能否成为创新型国家的核心因素。全球创新指数(GII)2018年报告显示,当前创新型国家主要集中在西方发达国家,美国和西北欧各国名列前茅。在这些国家实现创新发展的进程中,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在内的诸多因素都起到了推动性作用,但人才是其中最具有核心驱动力的关键因素。经合组织(OECD)研究表明,高质量的国际人才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缺乏高端人才的国家难以从人力资本层面获得经济增长贡献。创新指数领先的国家,其研发人员数量也位居世界前列,以从业人员中研发人员占比为例,美、英、德、日等国的数据分别为9.1‰、9.2‰、9‰和10‰。
与之相比,虽然我国科技研发人员总数居世界第一,但其占从业人员的比例不过4‰,远低于创新型国家的平均水平,已经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严重制约因素。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才资源是“创新活动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因素”,“我国一方面科技人才总量不少,另一方面又面临人才结构性不足的突出矛盾,特别是在重大科研项目、重大工程、重点学科等领域领军人才严重不足”[1],并在用好用活创新人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引进国际创新人才等各方面作出明确部署,为把“第一资源”打造为“优势资源”指明了正确方向。
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创新型人才流失已严重影响我国中长期发展战略的推进。当今世界,谁拥有创新型人才上的优势,谁就拥有创新实力上的优势,国与国之间的竞争焦点已经聚集在创新型人才的竞争上。为了获得竞争优势,各国纷纷制定相应的引才措施促进人才流入,用以缓解本国人才短缺的问题。随着竞争的白热化,科技力量的比拼将不仅仅以科技人员的数量来衡量,更会成为以各类高层次人才的质量为主要衡量对象的竞争。
以美国为例,作为世界上最为典型的创新型国家,接纳外来移民一直是其重点关注领域。美国历史上曾多次修改移民法,专业人才在移民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这使其逐步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人才流入国。进入21世纪,为赢得人才争夺战,美国更是出台多项政策,力求吸引和留住最优秀的人才,具体包括:通过优惠政策、优质的教育资源吸引人才;通过福利待遇、发展空间留住人才;通过国际平台、人才流动合理利用人才。正是千方百计网罗世界各国优秀人才的举措,使美国成为国际人才竞争的最大获益者。各国高科技人才源源不断地流入美国,为其科技发展与创新性产出持续发挥动能。近年来,国际人才争夺战进一步升级,美国持续不断丰富完善其引才手段,为科技与经济发展提供了高质量的人力资源,保障了其在经济及科技各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
与之相比,我国目前正处于严重的人才流失困境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向外流失人才达30万,留学生归国率不到35%,大部分留学生长期服务于海外国家,有些已经永久移民。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要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气魄,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这无疑为我国赢得综合国力的新一轮竞争提供了根本性指引。
人才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立千秋基业必须确立创新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人才是社会文明进步、人民富裕幸福、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推动力量,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加快人才发展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重大战略选择。在特定领域拥有专业知识储备和技能,是成为人才的基本前提和基础;具备创造能力并能够助力于国家的创新产出,是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而高科技人才作为科学技术的第一推动力,更是国家创新发展的关键性投入要素。
而在战略层面,引进创新型人才无疑是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国家核心竞争力由国家经济实力、企业管理和科学技术三大要素构成,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人才队伍建设。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世界进入高科技与信息化时代,国际舞台上的高科技人才竞争对国家利益的影响远超单纯的物质生产力,世界正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在知识创新、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不断加速的时代条件下,人才和知识生产力已成为一种独特资源,在一些国家已成为战略性资源,是一个国家参与世界科学和全球经济能力的重要标志。国际竞争的本质已变为人才竞争,越早地意识到人才的作用,越能在全球人才竞争中把握先机。
从党的十八大“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到党的十九大要求发展“人才强国战略”,习近平总书记以“千秋基业,人才为本”为出发点,以确保新时代事业发展的“源头活水”为落脚点,亲自部署和推进多项人才工作的重大战略。他提出,要“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2],把各方面人才聚集起来;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3];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改进人才评价机制,创新人才流动机制,健全人才激励机制,等等。这一系列关于人才工作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为开创“天下英才聚神州,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工作局面提供了根本遵循。
海外人才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来源,“聚天下英才”要求我们施行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当前,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对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的引进与培养。
王灵桂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
理事会副理事长、研究员
2020年7月1日
[1] 《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第110~111页。
[2]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第65页。
[3] 《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第10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