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性质:附属于工业的文化旅游

目前,国内学界对工业旅游的定义尚未达成一致。有论者认为,工业旅游是以产业形态、工业遗产、建筑设备、厂区环境、研发和生产过程、工人生活、工业产品,以及企业发展历史、发展成就、管理方式和经验、企业文化等内容为吸引物,融观光、游览、学习、参与、体验、娱乐和购物为一体,经创意开发,满足游客审美、求知、求新与保健等需求,实现经营主体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专项旅游活动。[6]这一定义较为全面,包含了工业旅游的性质、吸引物、价值等基本内容。另有学者指出,工业旅游可由四个方面加以界定:首先,工业旅游是产业旅游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对旅游资源深层次的开发;其次,工业旅游以工业生产场景、科研与产品、历史与文物、企业管理和文化等工业资源为吸引物;再次,工业旅游融工业生产、观光、参与及体验等为一体,满足游客好奇心和求知欲等需求,同时是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的一种专项旅游活动;最后,工业旅游是在工业遗址上发展旅游业,是以工业考古与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以及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为目的的新的旅游方式。[7]这一界定同样非常全面,但其第四个方面专门强调工业遗产是工业旅游的基础,既与现实中的工业旅游实践情形不符,又与其界定中的其他几个方面存在逻辑上的冲突。

从本源上看,旅游是由旅游者、吸引并接待其来访的旅游供应商、旅游接待地政府、旅游接待地社区以及当地环境等各方面之间的关系与互动所引发的各种过程、各种活动及其结果。[8]旅游者或游客作为旅游的主体,是旅游的核心要素之一,被《韦氏词典》定义为“为了愉悦或文化而旅行的人”。[9]这一定义从需求与动机的角度阐明了旅游者的身份,也暗示了旅游者和因工作等目的而出行的旅行者是有区别的。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中心,旅游的其他核心要素都围绕旅游者展开。为了完成旅游活动,旅游者必须造访一定的目的地,至于旅游者以何种方式抵达目的地,在目的地参与何种活动,其活动产生何种结果,都附属于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之间发生的关系。因此,旅游目的地是旅游的客体,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组成了旅游的基本架构,旅游的其他要素皆在这一主客体相依的架构内存在与变化。就此而论,工业旅游的显著特征在于其旅游目的地具有明确的属性范围,即一切与工业有关的场所,无论该场所是仍在生产的工厂车间,还是已经成为遗迹的废弃厂房。换言之,工业旅游可以简单地界定为以工业场所为旅游目的地的专项旅游。

以工业场所为旅游目的地,是工业旅游得以确立为一种独立的旅游类别的特性。此处所谓的工业场所既包括工业现场,又包括工业遗址。而工业现场与工业遗址不过是不同时间阶段的工业活动在空间上的不同体现。工业现场承载着正在进行中的工业活动,工业遗址则是已经发生过的工业活动的遗存。有学者将中国的工业旅游资源类型划分为工业企业、现代工业园区、创意产业集聚区、行业博物馆和工业遗产五种。[10]实际上,从旅游资源的角度看,工业旅游应分为四种类型,即工业企业旅游、工业园区旅游、工业遗产旅游与工业博物馆旅游,前两者主要发生于工业现场,后两者则更多地发生于工业遗址。工业企业旅游是指参观单个企业的工业旅游,一般能够深入企业的车间等生产现场,了解产品的具体制造过程,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对所参观的特定企业的历史、文化与现状能够有充分认识。工业园区旅游是指参观整个工业园区的工业旅游,是工业企业旅游的扩大与升级,其基础仍然是对单个企业的参观,但在单位时间内参观的企业数量有所增多,并能对企业聚集的工业园区有更多认识。工业遗产旅游是指造访各类工业遗产的工业旅游。已开发的工业遗产的形态多种多样,有的会被改造为博物馆或艺术馆,有的会转型为创意园区,有的会被保留为单纯的社区地标,还有的会被开发为商用办公楼。而无论工业遗产被怎样开发利用,只要是到工业遗产所在空间内进行参观游览的活动,都可以视为工业遗产旅游,但其目的与形式则依工业遗产利用的类型而存在差异。工业博物馆旅游是指参观各种类型工业博物馆的工业旅游。工业博物馆的种类很多,既包括由工业遗产改造成的侧重历史的博物馆,也包括在现代化的建筑里展示工业技术的博物馆。尽管“博物馆”一词给人以历史感,而且很多工业博物馆就是在工业遗产的基础上建成的,但工业博物馆与工业遗产是两种不同的事物,工业博物馆旅游也是一种独立的工业旅游子类型。由于工业旅游资源类型的复杂性,对工业旅游种类的划分也不可能是绝对精确的。例如,青岛啤酒博物馆既是工业博物馆,又是工业遗产,还毗邻着可以参观的现代化生产车间,去青岛啤酒博物馆参观游览就同时具有多种工业旅游的性质。因此,不管现实中具体的工业旅游活动可以被细分为何种形式,工业场所都是其核心要素,是其存在的基础。表1为工业旅游的类型。

表1 工业旅游的类型

工业旅游是一种文化旅游。文化旅游是指去体验某些地方和活动的旅游,这些地方和活动能真实反映过去与现在的人和事,包括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11]不过,与一般类型的文化旅游不同的是,工业旅游的旅游目的地即工业场所承担着非旅游的功能,在大多数情况下,工业场所并不以旅游目的地为其本质属性。在前文划分的工业旅游的四种类型中,只有工业博物馆旅游的场所是较为纯粹的旅游目的地;而工业遗产既可能被改造成专门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又可能承担着非旅游目的地性质的功能,如创意园区、商务办公场所等。至于工业企业和工业园区,其主要职能是工业生产,提供旅游空间只是其附带的功能。因此,工业场所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工业生产活动的空间,承担着工业经济的职能,只是附带具有开展旅游活动的可能性。以工业场所为旅游目的地的工业旅游,也就只能是一种附属于工业的文化旅游,工业本身的发展与需求对工业旅游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工业旅游作为第三产业,却附属于第二产业,这一性质很容易从常识角度加以理解。从旅游要素的角度说,一般情况下,旅游供应商都是专职的,文化旅游的供应商也不例外。譬如,在文化旅游中吸引游客造访的自然风景区、博物馆、文化街区等,都是专门提供旅游服务的。但是,在工业旅游中,除去工业博物馆和博物馆类型的工业遗产外,其他类型的旅游供应商只是在从事工业活动之余提供旅游服务。于是,相关的旅游活动在场地、时间、游客接待数量、游览内容等方面都受到工业活动的制约,要服从作为主业的工业活动。这就不难理解,不少工业旅游供应商因为害怕旅游活动干扰工业生产,提供的旅游产品规模有限,甚至有的工业旅游供应商会暂时或永久取消旅游项目。一本西方的旅游学教科书指出,当参观工厂或企业成为一种适宜且令人愉悦的经历时,旅游机构就应该鼓励这种工业旅游,“应该保留这种能够提供工业旅游的工业组织和机构的名单”。[12]言下之意,能够提供工业旅游服务的组织和机构是颇为特殊的,具有一定的准入门槛和实施条件,必须专门登记在案。以中国的现状来说,工业旅游虽然早有提倡,但一直局限为一种小众的旅游类型,吸纳游客数量有限,也未在国家文旅事业的最高级别政策中有所反映,其重要原因即在于工业旅游特殊的性质。一方面,作为一种附属于第二产业的第三产业,很难对工业旅游施用一般性的服务业政策;另一方面,工业旅游的附属性也使其很容易被作为旅游供应商的工业主体主动加以限制。因此,工业旅游的性质决定了其发展的困难,也要求在工业与旅游之间建立起和谐的关系。这就必须构建工业旅游的价值体系,而工业旅游的内在价值源于工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