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丝绸之路:中亚与中国关系史

〔乌兹别克斯坦〕伊施库瓦多夫·瓦里库尔

(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国立师范大学)

周厚琴 译

(陕西师范大学)

丝绸之路是在古代和中世纪时期连接东西方国家的第一条商路。“丝绸之路”的名称与沿途运输的贵重物品——中国丝绸有关。自19世纪下半叶开始许多国家的学者对“丝绸之路”的历史、地理和文化进行科学研究。西欧、俄罗斯和日本学者对它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中,日本出版了《丝绸之路大百科全书》。1877年,德国著名学者卡尔·李希霍芬在他的代表作《中国》中,将连接欧亚大陆各部分的道路系统称为“丝绸之路”,后来又称“伟大的丝绸之路”。

可以发现,文献中在中亚和古代东方国家关系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商路,有着不同的标志性名称:与国际关系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商品有关的名称,如青金石之路、黄金之路、丝绸之路、玉石之路;与历史人物活动(沙赫之路)或区域地理有关的名称,如草原之路、巴达赫尚之路、撒马尔罕之路、高加索之路等。学者已做了大量工作来研究上述交通系统的活动,该系统分为跨区域路线、区域间路线和本地路线。

公元前2世纪以前,东西方之间的联系都是通过中亚商路进行的。其证据就是在阿尔泰山脉发现小亚细亚制造的产品,在阿富汗和中亚也有发现陶器。随着亚历山大马其顿帝国的建立,东西方的联系进入正轨。在东部丝绸之路的建设中,粟特人(索格底亚那人)发挥了重要作用。亚历山大大帝占领了索格底亚那后,许多粟特人东迁并在从中亚到中国长安城的丝绸之路的核心部分建立了贸易站点。反过来,公元前1世纪末汉帝国将自己的领土扩展到中亚,对这一方向特别重视,派遣张骞出使以搜集有关这条道路的信息并建立外交关系。

伟大的中国旅行家、第一位出使中亚的使者张骞,公元前140年被派往西域寻找盟友。他的向导是堂邑父(甘夫),出身匈奴。使团(其成员超过100人)出使最初几个月便被迫停止,被囚禁10年。在这段时间里,张骞结婚生子。此后,他与同伴逃脱后到达大宛(费尔干纳盆地)。与同伴、专门向导一起,从这里前往康居和大月氏(巴克特里亚)。张骞在这里收集了有关帕提亚、印度、罗马帝国及其他国家的重要信息。从巴克特里亚经帕米尔山口返回时,中国使者又落入于阗的匈奴人手中。后来利用匈奴首领去世发生的动乱,张骞设法与妻子和向导堂邑父一起逃脱,于公元前127年回到家乡。张骞历时13年,以特别报告的形式将详细资料呈给了汉武帝(张骞的报告被记入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中)。尽管在与匈奴人的斗争中寻找盟友的任务失败了,但这次旅行扩大了中国对西域及通往西方之路的认知。这次行程也为中国与中亚之间的后续联系奠定了基础,开辟了相应路线。

从地中海东部的希拉波利斯到中国的第一张详细地图是由马其顿的一位商人梅斯·提提阿努斯(公元100年)绘制的。此信息保存在克罗狄斯·托勒密的《地理指南》中。托勒密是从历史学家马林[1]创作于107~114年,但遗憾未保存至今的作品中,引用这些资料的。

根据这一资料,丝绸之路分为两大部分:从希拉波利斯到塔什米诺尔(塔什库尔干)以及从塔什米诺尔到赛里斯[2]。中亚部分道路始于阿里亚(位于现代土库曼斯坦南部和阿富汗西北部的古老省份)。道路从阿里亚出发向北到达马尔吉亚纳(梅尔夫古城遗址)的安提阿,然后向东延伸至巴克特里亚(阿富汗北部巴尔赫市)。道路从这里向北沿着阿姆河在铁尔梅兹附近通过,然后分成两个方向:第一个方向是向北到达马拉卡达(撒马尔罕),再从那里到大宛(费尔干纳);第二个方向是向南沿苏尔汗谷地到卡美特山边(今天的Каратегин)。这两个方向在塔什米诺尔会合,根据一些学者的说法,该地区位于塔什干,另一些学者则认为位于阿赖山谷。走出中亚地区的路线,从塔什米诺尔,穿越蒙古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到达敦煌,再到中国古都长安。我们认为,这条路线由此一直向西北延伸至韩国和日本。

在公元前2至公元前3世纪,北部丝绸之路具有特别的意义,它通过谢米列奇耶到达塔什干,然后到达片治肯特,再沿着梅尔夫到达呼罗珊。正是在这一时期,由于禁止经伊朗运送丝绸到拜占庭,粟特商人在土耳其可汗的调解下开辟了一条绕过粟特和花剌子模的新路线,经高加索山口到黑海,而后到达君士坦丁堡。

拜占庭的帝王们将珍贵的丝绸与宝石和黄金相提并论,他们雇用来自欧洲的士兵,并吸引邻近的日耳曼和斯拉夫部落统治者站在自己一边。当时的丝绸成为三个大国——拜占庭帝国、萨珊波斯和突厥汗国争夺的对象。然而,丝绸之路似乎并未存在很久,因为后来中国在丝绸生产和销售领域的领先地位有所丧失。

公元前1世纪末,拜占庭生产的丝绸太多,已没有必要从中国进口。拜占庭丝绸业的创建、其产品在高加索地区和地中海国家的逐步分销、地理大发现等这些因素导致了丝绸之路历史的终结。

中国古代的西安(陕西省)是丝绸之路的起点。根据希腊历史学家的说法,自公元前2世纪以来,中国丝绸就在北黑海和近东地区广为人知。根据萨帕利特普的研究结果,在中亚南部地区发现的蚕虫始于青铜时代(公元前2000年中叶)。

以上所述关于中亚与中国的关系,我们强调,中国的丝绸产品最早是在公元前1000年中叶传入西方国家的,并形成了相应的贸易路线。但是,中国作为主要丝绸生产国,将西域理解为其领土毗邻于本国的西部,即今天新疆的土地。后来,随着对西域地理知识的增长,扩大到中亚、印度和其他国家。

丝绸之路的北线穿过中亚腹地。这个方向始于西域车师统治者官邸,沿着“北山”东侧天山的山麓直到喀什,再经过大宛(费尔干纳)、康居、奄蔡和安息。

试图与西域国家建立政治和经济联系的中国,121年战胜匈奴后在帝国的西部边界筑起道路和防御工事。史料称,从那时起,中国皇帝派遣了五到六个,有时十多个大型(数百人)和小型(多达一百人)外交使团前往西域(大宛、安息、奄蔡等)。分析中国古代史料的数据可知,已有收集有关西方国家军事政治情报、确保商路的形成及防御、建立经济贸易关系、动员地方统治者臣服于中国皇帝等艰巨任务。

在本文所考察的时期内,中国在与西方国家的经贸关系问题上开始特别重视大宛国。首先,这要归功于费尔干纳盆地的地理位置和地缘政治地位,即“通向西域的门户”。其次,因希望以主要力量达成重要的军事政治战略目标,特别是消除内部和外部威胁(主要是北方游牧部落匈奴的袭击),帝国疆域逐渐扩大。获取费尔干纳盆地著名的天马的计划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大宛(费尔干纳)的军事征服证明了这个问题对中国的重要性[3]

最终,中国成功获得了费尔干纳的天马。根据签订的和平条约,费尔干纳(大宛)被迫向中国提供3000匹母马和种马。这样做是为了确保粮食供应(参加战役的中国军队主要食用米饭)。

简而言之,古代中国与中亚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和商业意义。作为通向亚洲方向的首要之地,费尔干纳盆地占据了特别的位置,因为该地区是中亚与中国之间民族交流的独特区域。近年来,大量关于沿这些方向的过境贸易路线的数据已经为人所知,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有必要指出该跨区域路线上中亚大城市和乡村的重要地位。


[1] Мавлонов Ў. Марказий Осиёнинг қадимги йўллари.-Тошкент,2008. Стр.56.

[2] 意为丝国、丝国人,是战国至东汉时期古希腊和古罗马地理学家、历史学家对与丝绸相关的国家和民族的称呼,一般认为指当时的中国或中国附近地区。——译者注

[3] Хўжанов А. Буюк Ипак Йўли:муносабатлар ва тақдирлар. Т.:Ўзбекистон миллий энциклопедияси,2007. Стр.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