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一 相关研究综述

目前,与本书相关的研究,或以单个字为观照对象,或将注意力放在某几个特殊现象上,或侧重于古文字视角的文化分析,或重在探讨某一时期的构形体系,较少能在完整的演变链条中对汉字理据信息的调整情况作全局的、动态的观照,特别是在面上的拓展空间还很大。关于理据的界定一般局限于形义关系,而不太考虑形音关系。而近年来新的文字材料及研究成果的公布也为本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条件。

在汉字构形理据相关理论方面,学者们进行了诸多有益的探索。王宁《汉字构形理据与现代汉字部件拆分》指出“现代汉字理据大量保留是历史的事实”,象形部件义音化之后仍在为现行汉字提供理据信息,一些古文字中的部件在演变中粘连融合为一,但作为一个整体仍大体保留着原来的理据,现代汉字的理据“只有参照其历史来源,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可见,历史链条与构形系统的整体观照是理据研究中必须注意的问题。李大遂《汉字理据的认识、利用与维护》指出汉字的理据主要体现在偏旁表示音义的功能上,现在有些汉字必须经过溯源才能显示其理据,“如果把可以借助古文字显示其形义相关理据的独体字也计算在内,有理据常用字的比例约近95%”,语音演变、字体演变、形体简化等因素已造成汉字理据的严重缺失,纯形体结构的部件切分、俗文字学等还在加剧理据的流失,提出理据研究无论是对外汉字教学,还是维护汉字的系统性、保留汉字中的文化基因,都意义深远。可见,汉字理据的整理与研究是有价值且迫切的。王立军《汉字形体变异与构形理据的相互影响》指出形体变异可以导致构形理据的变化,构形理据对形体变异有制约作用甚至可能促使形体发生变异,该文提醒我们进行相关研究时要注意理据与形体演变的互动。齐元涛、符渝《汉字的理据缺失与重构》对汉字理据缺失的原因、理据重构的内容、理据重构的方式、理据重构对汉字发展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例证不多,但涉及的问题很全面,十分具有启发意义。齐元涛《重新分析与汉字的发展》讨论了重新分析对汉字演变中的特殊现象——会义构形、借形、异构、重构等的影响,指出“重新分析是为了满足人们追求构形理据的心理”,该文不是将汉字的理据信息定位在造字之初,而是以动态发展的眼光看待字形中的理据,认为“重新分析不但会形成个体汉字的新理据,而且会衍生汉字构形方式的新机制”,关注了汉字理据与字形演变的一种特殊关系,为相关研究提示了一个容易忽视的重要方面。丁秀菊《论汉字的构形理据及其演变》认为汉字的构形理据就存在于汉字的笔画形态、部件的组合关系中,讨论了隶变、楷化、简化对构形理据的影响,该文未论及理据中的形音关系。毛远明《试论汉字的理据》,林志强、龚雪梅《汉字理据的显隐与汉字和汉语的内在关系》,李运富《论汉字结构的演变》《字理与字理教学》,史文磊《汉字理据重构及构形学、符号学阐释》,何山《汉字的书写理据及汉字理据的二层划分》,周妮《现代汉字构件的表义性分析》,张素凤、杨洲《汉字演变中的理据重构现象》,张会《古今汉字理据的差异》,陈拥军《汉字构形理据的历史演变与汉字的记号化》,何林英《试析构形理据下汉字结构的变化》,单侠《谈汉字构形理据的历史演变》,邢霞《动态考察汉字理据的演变》,庄义友《汉字的造字理据与字形构造模式》,李海涛《汉字构形理据的历史演变》等也有相关的思考。这些研究中不乏在理论方面的有益探索。学者们都注意到了汉字是蕴含着一定的理据信息的,理据信息会随着形体的演变而有所调整,对形体变异与构形理据间的关系有一些思考,为深入研究提示了方向。

在解读汉字的理据信息方面,多从古文字视角切入、侧重于传统文化内含,研究成果颇为丰硕。如:郭沫若《卜辞中的古代社会》《周代彝铭中的社会史观》“从古物中去观察古代的真实情形”,从甲骨文、金文入手解读了古代生产状况、社会组织、观念等。因其重在社会历史方面的讨论,具体涉及的文字数量其实不多。傅永和等《汉字演变文化源流》采用字典的形式,按笔画数分立840个字头分别讨论了字形的演变、字义的引申与文化内含,文化内含的讨论主要从本义切入,广泛参考古代文献,侧重于传统文化方面的阐释,较少涉及字形演变中理据信息调整的问题。另外,因各字自成短篇,没有从整体上对汉字演变中理据信息调整的情形与规律的探讨。何九盈等《汉字文化大观》探讨了汉字反映的汉民族文化、文学艺术、意识形态、思维方式、物质生活等信息,被誉为“第一部汉字文化的百科全书”。李玲璞等《古汉字与中国文化源》结合一些古文字讨论了古代的审美、道德、哲学、祭祀、神灵、婚姻、葬俗、服饰、礼乐等方面的一些情形。每个话题下均以几个代表字切入,通过造字心理探讨中国历史文化信息。陈炜湛《古文字趣谈》以80多篇论文的形式讨论了100个左右古汉字的造字理据,讲析了字形中蕴含的文化信息。还有,如王贵民《汉字与文化》、王立军等《汉字的文化解读》、王宝珍《汉字与中国文化》等,均从文化的视角对汉字进行了考察。学者们的研究为我们展开了一幅蔚为壮观的中华文化图景。然而,这些著作讨论的对象多为古文字,对汉字承载的理据信息变化的历时观照不够,对理据信息在今文字中的存留状况及如何从今文字中探寻理据信息涉及不多。

关于汉字形体演变的研究不少,但基本限于字形变化、构形体系的分析方面。如梁东汉《汉字的结构及其流变》对古文字构形演变规律作了深入的研究,认为绝大部分汉字的义符都失去了表示类属的作用,提出了“表音趋势”说。这说明在汉字演变过程中符号化比较突出,其承载的理据信息正在逐渐弱化。王宁《汉字构形学讲座》对构形元素、构件功能、构形模式、构形的历时传承、构形系统、构形规律等进行了具体的讨论,建构了汉字构形学的基础理论。刘钊《古文字构形学》提出了“古文字构形学”的概念,研究了甲骨文、金文的构形特点,探讨了古文字基本构形原则和演变规律,对古文字研究的理论建设意义深远。赵平安《隶变研究》用秦汉时期的金文、简帛文、陶文、印文、石刻文、古币文等与隶书比较,阐述了隶变现象,分析了隶变的原因,总结了隶变的规律。张桂光《古文字中的形体讹变》中分省简、偏旁同化等8类探讨了讹变的情形及原因。齐元涛《汉字发展中的跨结构变化》注意了汉字形体演变中的一种特殊现象,视角独特,颇有启发意义。还有郑振峰《甲骨文字构形系统研究》、陈婷珠《殷商甲骨文字形系统再研究》、罗卫东《春秋金文构形系统研究》、赵学清《战国东方五国文字构形系统研究》、陈立《战国文字构形研究》、李国英《说文小篆构形系统研究》、陈淑梅《东汉碑隶构形系统研究》、王贵元《马王堆帛书汉字构形系统研究》、洪应熙《居延汉简构形系统研究》、刘延玲《魏晋行书构形研究》、齐元涛《隋唐五代碑志楷书构形系统研究》、王立军《宋代雕版楷书构形系统研究》、易敏《云居寺明刻石经文字构形研究》、黄文杰《秦至汉初简帛文字研究》、任平《说隶》、郑婕《魏晋南北朝简牍文字研究》、张素凤《古汉字结构变化研究》等分别对某一历史时期的文字构形系统进行了详尽的考察,初步形成了一部汉字构形史。学者们对特定时期字形的观察与描写非常细致,为科学地认识汉字演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以发现,这些研究侧重点多在某一历史阶段汉字的构形系统上,对汉字形体演变细节的完整链条的描写不够充分,特别是汉字演变中形体调整的动因及诸多影响因素的探讨,字形变迁中其承载的相关理据信息的增删、更替等的讨论有待进一步深化。在常用字演变研究方面,有李新魁的《论“醋、酢”互易》,李恩江的《“另”字探源》《“份”字琐议》《“呆”字源流初探》《“周”字溯源》《从“造”、“前”等字的兴废看汉字发展的规律性》《释“作”、“做”》,何华珍的《“國”字辨正》《也说“贰”字》,杨宝忠的《“勾”字出现的时间及相关问题》,张涌泉的《简化字探源三题》《数目大写字探源》《準?凖?准?》《现代字源:从“塗”到“搽”》《现代字源:靈》《现代字源:“雙”字小考》《现代字源:说“擋”——从“螳臂擋车”说起》《“坏pī”和“壞huài”》《字形的演变与字义的分工》,张靖华的《从“回”“迴”看古今字的应用》,杜朝晖的《“襪”字源流考》,等等。这些研究对某个字的具体演变情况讨论深入,时有一些精辟的理论阐发,为全面研究提供了一些范例与研究思路上的启示。

有些研究在关注汉字形体变迁的同时,注意了其中理据信息的调整,但受著作体例和研究重点的限制,存在进一步探讨的空间。如《辞源》《汉语大字典》各字头下列有各阶段代表性的字形,但因重点在义的追溯上,有关字形调整的情况讨论不多。黄德宽主编的《古文字谱系疏证》揭示了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秦文字同源孳乳的状况,构建了先秦文字发展的谱系,为进一步揭示汉字发展演变的规律奠定了基础,然而由于当年编纂条件的限制,个别字形与原拓有细微出入。李学勤主编的《字源》以说文部首为序,收7000余字,力求厘清字形演变、字义引申的脉络,然因其书为字典性质,基本没有进行理论方面的探究,各字条均十分简扼,很多细节还可进一步探究。曾宪通、林志强的《汉字溯源》有对汉字初文、字族等的专题梳理,详细论述了探索汉字源流的路径,然较少涉及理据对形体演变的影响。李乐毅和张书岩等的《简化字源》《简化字溯源》,勾勒了众多简化字的简化轨迹,但限于条件,溯源还可进一步深入。学者们在字源追溯的同时,多少都关注到了字形演变与理据调整的问题,但多未对理据的调整情况、理据与字形演变的相互关系展开细致、深入、系统的讨论。

本书希望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常见汉字的形体演变与其承载的理据信息的调整结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动态的全局观照,以期建立起古今汉字形体演变及其理据信息的调整情况的清晰链条,厘清形体演变与理据信息的相互影响情况,形成对现行汉字更为理性与科学的认识。

二 研究重点

本书的研究重点大致为三点。

(1)汉字形体演变的主要情形及动因分析。分类具体讨论一些常用部件、常见汉字的形体演变情况,建立完整清晰的链条,在此基础上,总结基本的演变模式,分析演变的原因及相关影响因素。

(2)汉字符号化、简化过程中,理据信息的调整情况分析。文字是语言的符号,从世界范围看,文字起源时均有浓厚的表意特性,但历史发展中纷纷走上了彻底符号化的道路。甲骨文中的指事字也引进了符号性质的部件,而在由甲骨文到金文到小篆的演进过程中,抽象化也十分明显,隶变与楷化中的符号化处理更是常见。符号化引起的字形变化的具体表现是复杂的,相应的,其中理据信息的调整情形也十分复杂。简化是汉字发展的一大趋势,这个过程中,很多理据信息被删减、离析,破坏较为严重。我们拟对相关的情况进行考察与分析。

(3)汉字演变与理据信息调整之间关系的探讨及汉字发展前景的思考。在现象分析的基础上,期望得出一些规律性的认识。

三 研究方法

本书研究方法主要为两种。

(1)共时比较与历时考察相结合。通过共时比较准确厘清汉字中的理据信息,结合汉字的历时演变考察理据信息的调整情况。

(2)微观与宏观相结合,个案分析与整体观照相结合。既重视某一个体字形承载的理据信息的探讨,也注意与之相关的字群的集体讨论和整体规律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