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关注

宁夏大学“女儿”不愁嫁宁粳51号手握30万元“彩礼”进婆家

12月20日,宁夏大学与宁夏润丰种业有限公司隆重举行水稻新品种宁粳51号生产经营权转让协议签字仪式。宁夏润丰种业有限公司慧眼识珠,拿出30万元“彩礼”成为宁夏大学科研大家庭里又一高调出闺“女儿”的好婆家。

宁夏大学党委书记金能明在签字仪式上高兴地说:总书记曾指出“中国人的饭碗,还是要牢牢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中;中国人的饭碗,主要还是要装中国自己的粮食;中国(农业)科技人员,要把论文成果写在中国大地上。”宁夏是传统农业优势省区,把宁夏的农业做强、帮宁夏农民致富、让宁夏农村变美、促宁夏农技赚钱,是宁大农研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宁粳51号课题是以服务导向、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开展科研的成功范例,科研组十年磨一剑,不计名利、默默无闻,始终把研究方向锁定在地方服务上。我们宁夏大学全校上下都要大力支持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科研人员要努力做到让自己的科研成果要么上货架、要么上书架。宁粳51号这个成果代表着宁夏大学的水平,希望宁夏润丰种业公司能够持续推广,在获得更多的收益的同时不断扩大种植规模,等于扩大我们宁夏大学的影响。

据宁夏大学社会服务处介绍,这次“出闺”的水稻新品种宁粳51号新成果,是宁夏大学有力支撑宁夏现代种业创新发展、体现大学服务地方计划推出的系列成果之一。

据宁夏大学农学院介绍,宁夏大学水稻育种工作始于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水稻育种课题组一直承担着自治区科技攻关重点项目——“水稻新品种选育”课题任务,先后选育出宁粳7号、10号、18号、20号、25号、32号、36号等十多个新品种。

农学院水稻育种团队带头人李培富教授介绍说,水稻育种从杂交亲本的选择、组合配制、不同亲本间杂种的精细呵护,到杂交后代种植的田间试验设计与安排、育苗、移栽、田间管理、后代的选择、性状鉴定、比较试验等一系列试验过程,是一项细致耐心、持之以恒、长期积累的万元“彩礼”进婆家工作,育成一个品种需付出艰辛的努力。自2006年至今,在国家相关部委和自治区科技厅、农牧厅各类项目支持下,选育出宁大12596、宁大2号、宁大3号、宁大4号、宁大黑粳1号等一批有苗头的水稻新品系,其中宁大12596在2016年7月通过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定名为宁粳51号,成为继宁粳36号之后育成的又一个水稻新品种。

宁夏大学校长何建国说:科研成果生产经营权转让是学校科研成果走向社会、科研成果接地气的重要表现。宁夏大学是省部共建高校,在建设西部一流大学的过程中,科研如何为地方服务是很重要的一项指标。为推进科研成果转移、转化,组织、引导人才和知识服务社会,推动学校科研成果走向社会、服务社会,宁夏大学在学校设立了专职机构,并在学院和科研单位部署了对应的管理职能。同时,通过出台《促进服务地方若干意见》《横向合作项目经费管理办法》《服务地方奖励办法》等一整套制度政策,加大服务社会奖励力度,改善服务地方平台设备条件,保障服务社会经费。目前,宁夏大学正在酝酿制定《宁夏大学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管理办法》,在国家和自治区奖励成果完成人比例基础上,加大奖励力度,规范转化程序,强化组织引导,提供制度保障。

(作者 张丽艳 原载《宁夏大学报》 2017年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