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耕耘与收获:中共宁夏区委党校 宁夏行政学院2018年公开发表论文汇编
- 中共宁夏区委党校 宁夏行政学院
- 8196字
- 2021-12-30 18:01:40
美丽中国建设的思想指引和根本遵循——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论要
王丛霞
摘 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既是协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思想指引,也是新时代指导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遵循。深入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必须系统把握其形成条件、丰富内涵和思维特征,切实增强“学懂弄通做实”的生态自觉与理论自信。
关键词: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形成条件;丰富内涵;思维特征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正式确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协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思想指引,是新时代指导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遵循。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必须系统准确地把握其形成条件、丰富内涵及思维特征,努力增强“学懂弄通做实”的生态自觉与理论自信,让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之光始终照耀美丽中国的建设进程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一、在“四维视角”的深层逻辑中准确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条件
任何伟大思想,既产生于它所处的那个时代,也必然体现那个时代的时代精神和实践特征,当然更有利于解决时代问题。正如马克思所说:“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需要的程度。”[1](P11)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体现了以问题为导向、以理论为指导、以现实为基础、以满足民众的生态诉求为价值取向的“四维视角”的深层逻辑。
(一)强烈的问题意识
正如马克思所说:“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的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2](P289-290)发现问题、直面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应有之义,是“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居安思危”的具体要求。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其一,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尚未真正统一。不管是基于横向的国际比较,还是纵向的国内比较,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仍然以资源环境的消耗为代价,这是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例如,全球环境绩效指数我国得分为50.74分,在180个国家和地区中位居第120位。从历年EPI排名看,我国的环境绩效排名在全部参与排名的国家中,始终处于较为靠后的位置。[3](P64-69) 2017年,中国钢铁消耗超过美国、日本和欧盟钢铁消耗量的总和,占世界消耗总量的51%,水泥消耗约占世界的60%,能源消耗占世界的25%。中国单位GDP 能耗水平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和发达国家水平。其二,环境污染成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类活动强度的增大与自然环境容量的缩减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大气、水、土壤、固废等污染严重地影响到民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提升。其三,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三期叠加”时期。习近平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4]“三期叠加”意味着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日益加强,难度显著提升,亟须新思想的指引。
(二)丰富的理论来源
任何一种思想理论的形成,都有其产生的理论基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是优秀文明成果的辩证扬弃的结果。其一,弘扬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19世纪中叶,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历史的每一阶段都遇到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数量的生产力总和,人和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5](P43)显然,马克思是从实践的角度和意义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高度统一,这是超越旧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正是对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自然观的弘扬发展。其二,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智慧。中国传统文化虽未形成系统的生态伦理思想,但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儒家的“仁”和道家的“自然无为”蕴含着自然万物皆有存在价值的理念。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正是根植于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土壤,并赋予其时代内涵。其三,创新了西方的生态文明理论。随着西方社会工业化的推进,西方生态文明理论诞生并不断发展。从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全球达成共识,到循环经济理论的产生,以及从绿色思潮的兴起到环境伦理学的丰富,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始终是核心问题。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正是充分吸收了西方生态伦理学的精华,并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诠释生态文明。其四,发展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不管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兴修水利、发展林业、绿化祖国、控制人口增长等思路举措,还是改革开放后环境立法、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等理念的提出和践行,都意味着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是逐渐发展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高度来部署安排,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
(三)持续的实践探索
实践证明,任何一种科学的理论体系必然根植于现实土壤,也必然适应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源于他对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可以简单地划分为三个阶段。其一,指导县域经济发展的阶段。早在1985年,时任河北正定县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就提出了“宁肯不要钱,也不要污染”的观点,他要求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以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严格控制人口增长为前提。30多年前,总书记就以如此鲜明的态度提出保护环境的观点,实现了对传统发展理念和模式的突破,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1989年,时任福建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立足闽东实际,因地制宜提出“山海经”,反对功利主义,着眼于自然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动态平衡,强调尊重和顺应自然规律,实现人类生产、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其二,领导区域经济建设的阶段。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调研浙江湖州市安吉县余村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系统剖析了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在演进过程中的相互关系,深刻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是对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辩证统一难题在理论与实践上的破解。其三,统筹全局发展战略的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贯穿于人类社会的普遍矛盾之一的社会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有了更深的认识。2013年9月7日,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谈到环境保护问题时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论述是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辩证关系的生动表述和理性取舍。这一思想,源于实践、植根实践,又指导实践、引领实践,在矛盾中找到了统一之法,在对立中找到了转化之机,在两难中找到了双赢之路。
(四)为民的执政情怀
习近平同志体验过农村的艰苦生活,经历了不同岗位的磨砺,对中国国情了然于心,对民众期盼感同身受。正如他所讲:“陕北7年,最大的一个收获,就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让我获益终身的东西’。”[6](P445)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就庄严宣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1500字的简短讲话中,19次提到“人民”二字。在接受外媒采访时,他深情地说:“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 “人民把我放在这样的工作岗位上,我就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牢记责任重于泰山,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这些话语掷地有声。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就是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然,社会发展的每个阶段,对好日子的理解、标准、要求有所不同。今天,清新空气、清洁水源、宜人气候、健康食品的供给难以满足老百姓的需求,这已经成为老百姓追求美好生活需要的一个制约因素。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将生态文明建设置于重中之重位置,给予前所未有的高度关注和持续推进,充分体现了他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和执政为民情怀。
二、在“一个体系”和“八个坚持”的有机统一中深刻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丰富内涵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科学思想体系,包括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原因、目标任务、理念思路、战略布局、具体举措等基本问题,主题鲜明,内涵丰富,逻辑严谨,意蕴深邃。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明确了建设美丽中国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和“坚持生态兴则文明兴、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坚持建设美丽中国全民行动、坚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等“八个坚持”,充分体现习近平从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三个层面展开对生态文明思想的阐释。
(一)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这既从人类文明史演化的角度,又从人自身发展的维度提出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
其一,“生态兴则文明兴”。这一思想,从唯物辩证法的立场,总结人类文明发展规律,揭示人与自然关系在人类文明史上的基础地位,体现了深邃的历史观。从世界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讲,自然环境为人类文明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黄河流域诞生了中华文明,尼罗河流域诞生了古埃及文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两河流域诞生了古巴比伦文明,印度河流域诞生了古印度文明。中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并称为“四大文明古国”。人类早期文明之所以出现在大江大河畔,原因在于,这些地方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气候宜人,食物来源充足,获取食物相对容易,从而成为人类文明最早诞生的摇篮。既然古文明的诞生依赖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那么,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是现代文明延续的前提。从中国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由于农业开发,西北地区在周秦至汉唐这一历史阶段已成为中国经济、政治、文化中心。与此同时,又由于农业过度开发,该地区相当多的区位优势逐渐丧失。在北方生态环境退化的背景下,人口一旦迁徙到南方,就会被优越的自然条件吸引而定居。因此,到北宋时,全国的经济中心已移向江南。如果用自然基底的观点分析中国古代社会动荡的深层原因,我们不难发现,在复杂的社会现象背后,有一只无形的巨手,即生态环境。不论是中国历史上北边少数民族的内扰及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还是王朝更替及社会的短期倒退,都与生态灾害和人口资源匹配失调有着必然的联系。实践证明,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会在开发利用自然上少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
其二,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这是对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的生动阐释,体现了基本的民生观。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人的发展。马克思关于人的个体发展有一个著名的三阶段论:人对人的依赖、人对物的依赖、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是全面发展的一般含义。个体能参加全面的活动,能适应不同的劳动需求,使自己的一切天赋潜能得到充分发挥,由此产生极大的创造力;全体社会成员的才能都能得到充分发挥;人的个体发展和社会的整体发展相互协调。二是全面发展的深层含义。摆脱盲目自然力量的束缚,在自然中实现自由;摆脱人对人的压抑,在社会中实现自由;摆脱对客观规律的迷茫,在意识中实现自由。自然中的自由是基础也是目标,社会中的自由是条件,意识中的自由是前提。盲目自然力量既包括物质生活的匮乏和自然灾害的侵袭,还包括人的不当活动引起的自然报复。由此可见,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是要自觉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所以,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奋斗目标的题中之意。
(二)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
建设生态文明,说到底是对工业文明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和不合理的消费模式的辩证扬弃,使人类活动限制在资源环境可以承载的范围内。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既从人与自然关系演化的角度,又从生态系统建设的角度,提出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
其一,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一种科学的自然观,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又是生态文明建设追求的结果。从人类发展史来看,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化经历了采猎业社会的天人混沌、农业社会的天人合一、工业社会的天人相悖阶段。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也在逐步深化,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原因在于,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人类社会的发展既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制约着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对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本质性、科学性表达,是将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对自然的无条件依赖、整个人类历史就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史、实践是连接人类与自然界的桥梁、在实践中把握和遵循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及规律等思想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的科学自然观。
其二,建设“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生态文明。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既是重要理念,又是生态建设的目标。生态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和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意味着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和草。“人—田—水—山一土一树—草”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生态依赖和物质循环关系;海洋、森林、草原、湿地、沙漠等生态系统之间存在着物质、能量的交换关系;自然要素之间、自然要素和社会要素之间存在着物质、能量的变换关系。总之,“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统筹考虑了自然生态各要素之间、各生态系统之间、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生态系统之间相互联系、彼此支撑的关系,是对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演化规律的深入揭示。
(三)怎样建设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在怎样建设生态文明方面,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给我们提供了根本遵循,可以概括为系统构建“1+4”的建设体系。
其一,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具体而言,必须加快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目标责任体系,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以上论述首次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揭示了生态文明体系的内容构成,指明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动力、物质基础、目标责任、制度保障和底线要求。这意味着,在具体实践中,一定要全面把握五大子系统之间的有机联系,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相结合、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完善考核评价体系与制度引导相结合的原则。
其二,坚持绿色发展观、严密法治观、协同共治观、全球共荣观。这是从发展理念、法治建设、治理主体、价值共同体4个层面提出的具体要求。一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坚持绿色发展观,意味着既要认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也要积极促使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二要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的严密法治观。实践证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理念的贯彻,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方针的落实,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举措的践行,必须从制度上下功夫、做文章、促保障,必须依靠“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三要坚持“建设美丽中国全民行动”的协同共治观。美丽中国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必须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公众和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多元共治环境治理体系。四要坚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全球共荣观。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必须采取相互理解、通力合作的方式而非对抗的态度和行为,才能解决当代世界所面临的共同问题。
三、在“五个结合”中全面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思维特征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对人类文明史演化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的逐渐深化和升华,内蕴着多种思维方式。
(一)坚持把“为什么”“怎么看”“怎么办”结合起来,体现了系统思维的特征
把“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和“怎样建设生态文明”当作不可分割的现实过程统一起来。围绕“建设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阐释和部署生态文明建设,体现着从历史长河中吸取教训、推进发展的时间维度,国际国内发展生死与共、协同共进的空间维度,生态领域与其他领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普遍联系维度的有机统一,充分体现了系统思维。这一思维特征既深刻地呈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根本主题,也鲜明地凸显出习近平总书记善于把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统一起来进行系统把握的思维特色。
(二)坚持把生态自觉、文明对话与生态自信结合起来,体现了战略思维的特征
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宏伟目标,把坚定“生态自觉”“积极推动人类文明的交流互鉴,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与构建包括生态命运共同体在内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统一起来,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战略思维特征。这一思维特征既展现了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生态战略指向,又拓展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国际合作共赢的视野和途径;既彰显了为人类实现共同发展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战略胸怀,又凸显了习近平总书记善于把民族立场与人类关怀统一来进行战略性把握的思维特色。
(三)坚持把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结合起来,体现了辩证思维的特征
针对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尚未统一的现实,明确提出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这是针对发展的不同阶段,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既可产生矛盾,又可辩证统一等观点的正确认识和准确判断,同时表达了现阶段我们有条件有能力促使二者辩证统一的坚定信心和决心。这一思维特征充分体现了对人类的无限发展与自然资源的有限利用之间矛盾的深刻认识,又凸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观点的灵活运用的辩证思维特色。
(四)坚持把不忘初心与牢记使命结合起来,体现了历史思维的特征
围绕中国共产党的与时俱进和长期执政,把“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结合起来,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历史思维特征。这一思维特征既从历史观的维度把握了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又立足于当代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新时代老百姓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求,把握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凸显了习近平总书记善于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统一起来进行历史性把握的思维特色。
(五)坚持把忧患意识与强化担当结合起来,体现了底线思维的特征
围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把全面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强领导与时刻保持“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结合起来,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底线思维特征。这一思维特征既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认识和把握生态文明建设艰巨性、复杂性的实践特点,又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强调了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履职尽责的实践要求,凸显了习近平总书记善于把强化责任担当与增强风险意识统一起来进行底线把握的思维特色。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境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实现中国梦提供了行动指南,为破解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为推动人类现代化进程贡献了中国方案。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3]董战峰,郝春旭等.2018年全球环境绩效指数报告分析[J].环境保护, 2018(07).
[4]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EB/OL].新华网. http://www.xinhuanetc.com/politics/2018-05/20/c-1122859915.htm.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6]中央党校采访实录编辑室.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7.
(原载于《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