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岁月与发展

1904年不知不觉便到来了,李勇在这个世界也呆了三年了。

有时候他不知不觉,就感觉自己仿佛已经融入了这个世界,真正成为了这个世界里的人,和霍元甲他们没什么两样。

不过他到底还是知道自己是不同的,毕竟他不只知道电影剧情的发展,也大约知道这历史的走向。

身为局中人,他明知道自己不管做什么,都不会改变现实,但有时候还是不由自主的会想要去努力,尽所能多做一些事情也好。

虽然他文算不成武也不就,但力所能及的事情还是有不少的。

像是写小说就不说了,武馆的经营他也积极参与进去,并加入了农劲荪参加的天津商会救济会,闲暇时候去做一些阻止义诊、义赈的工作,毕竟这段时间有不少从东三省过来的难民流落。

其实因为身处于天津,在未来的几年内,应该可以说都是比较平静的。

当然,对于霍元甲和李勇来说,这平静中也有不平静,不过却是好事情。

首先自然是李勇这边,《天龙》继续在《新小说》上连载,而随着剧情进展,尤其是从原本的江湖恩怨局,逐步扩大到了朝堂甚至国家战争上,终于是得到了杂志原本那些读者的部分肯定。

这其实和时局变化也有关系,此时的国内,还没有出现一个能够领导一切的政党,虽说已经出现了许多仁人志士、革命党人,但没有共同的进步纲领,也没有规划好自己的目标。

没有引导,最终就是一盘散沙,各行其是。

实际上,这几年国内各种思潮涌现,堪称是百家争鸣,但一般来说就是你说你的,我唱我的,彼此互不相干,更别想谁说服谁。

民族意识的觉醒和统一,是需要时间的。

不过不管是哪一家,在一件事情上都是一致的,那就是抵御外侮,振兴中华。

而在这种情况下,《天龙》以最基本的朴素爱国主义情操,打起了抗击外敌的大旗,这是属于这个时代有识之士们看来不用怀疑、最正确的一件事情,所以对于其看法也自然会改观。

而且随着现实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被调动了内心的爱国热情,在现实中越是感到失望,也越会在《天龙》这样的故事中找到共鸣和希望。

2月,日俄战争年爆发。

5月,日军占领大连。

此后一直持续到次年,以华夏土地东三省拉锯的日俄战争,中国却成为了看客。

清廷在此局势中严守中立,不中立也没办法,因为这里之前就被沙俄占去了,如今眼看却又要成为日本的盘中餐。

这种任人鱼肉的感觉,显然不好受。

东三省距离津门千里之遥,在这个交通通讯还没有那么发达的年代里,自然是很难波及到这里来。

当然,这与津门是商埠,这里洋人众多有关系,日俄再怎么打,基本也不会波及到这边,要不然就要酿成外交事件了。

所以从无形中来说,中国人在这里反倒是因为洋人,才得以保证了安全。

但是这并不影响,津门的人这段时间爱看《天龙》、爱讨论《天龙》。

《新小说》在国内的几个点,就属津门和沪上卖得最好,也皆是成为了爱国宣传之利器。

原因无他,就是因为《天龙》的剧情里,也正好进行到了金辽在燕云交战,而宋廷维持“独立”的阶段。

当然,这其实是李勇有意为之。

先前他并没有明确故事的时间线,而正好听说了日俄战争,于是便干脆把这个加入进去。

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

这怎么能不引发诸多人的共鸣?

战争对津门的影响其实也并非没有,物价的波动就不说了,因为东三省任人鱼肉,就在边上看着的津门的有志青年们,自然引以为耻。

这时候《天龙》就进入了他们的视野中,其中对于乔峰这等大英雄的描述,还有那句“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以及乔峰率领丐帮抗击外侮、抵御辽军的事迹,无不令人看得热血沸腾。

“大丈夫当如是!”

“若投诚,毋宁死!”

“彼辈犯我边疆,侵我家园,过后还想施舍钱粮,便如养犬一般,驯化我等为其效力。莫非我等无骨焉,只能食其骨焉?”

“朝廷如何,想不想打、打不打,与我何干?我辈所守护的,不是那劳什子朝廷,而是这方养育我等、灌溉我等的家园,是我等背后的父母亲人,是我等未来子孙。”

在这种年代里,这种言论甚是对上了这些人的胃口。

而在这样的情况下,霍家拳馆也渐渐的吸引了不少年轻人的目光,还有已经渐渐觉醒的人的注目,所以收徒也越来越多。

实际上有些人刚开始只是来找作者的,结果等到来霍家武馆一看,原来作者还真是“武林高手”,于是霍家拳馆弟子喜+1。

当然,因为后期的有些描述越来越露骨,李勇也招惹上了一些麻烦。

这其实也挺正常,就算是晚清的四大谴责小说,人家虽然抨击时事,揭露社会现象,但也有所克制。

而李勇这个,就已经不叫影射当局,只差点名道姓了。

不过也庆幸是在此时,各路思潮纷纷涌现,而且社会各界也多有反思的时候,只要不触及到当局的底线,又或者被什么人针对,也不会有人主动来找他这么一个小人物的麻烦。

而且,他在这津门官面上,也不是没有关系。

因为袁克文的原因,所以那位警局总办赵秉钧之后对于李勇多有关照。

袁克文虽然被叫去了直隶,直接被他老子亲自管教,但他心思却是很活的,一面识趣的给袁世凯那边做着表面功夫,一边暗地里却是在搞自己的事情。

尤其是这《天龙》在直隶居然也有小范围的传播,基本是那些衙内们的心头好。

其实衙内们当中,也有不少有些愤青思想的,《天龙》自然对上了他们的胃口,也靠着这本书,袁克文甚至在这些衙内中间勾连出了一个“直隶帮”,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宣扬《天龙》这部小说。

这也使得在李勇看不到的地方,《天龙》的影响力也在逐步扩大。

而袁克文自然会吩咐赵秉钧这边,好好关照李勇。

赵秉钧本来就不是什么恶人,而且似这等能办实事的人,心底里总归是有些追求的。

甚至,李勇还隐隐察觉,袁世凯此时已经有了某些心思。

这赵秉钧,恐怕也是察觉到了这种心思,所以为了迎合袁世凯,当然也想要为此做些什么。

像是《天龙》这样抨击朝廷的舆论攻势,对他们有利,所以他们会保护。

若等将来他们真成了事儿,这《天龙》恐怕他们就会是第一个来取缔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