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序弦歌:西北联大简史
- 姚远
- 20399字
- 2024-11-01 20:00:52
一、平津发源
(一)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国立北洋工学院
中日甲午战争一声炮响,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于是,资产阶级改良派要求维新变法之思潮日益高涨,有识之士试图寻找一条要求变法维新,自立图强的道路。曾鼎力协助李鸿章在天津发展洋务运动的实业派人士盛宣怀(1844—1916),在洋务运动的实践中倍感“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故在光绪十八年(1892)上任津海关道后,即开始着手办学。光绪二十一年(1895)向李鸿章禀请具奏。由于李鸿章调入内阁办事,盛宣怀复于光绪二十一年八月一日(1895年9月19日)通过新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王文昭将《拟设天津中西学堂禀》(王文韶改为《津海关道盛宣怀创办西学堂禀明立案由》)直接呈送光绪帝。光绪二十一年八月十四日(1895年10月2日),光绪帝朱批“该衙门知道”,并用四百里快马发回,天津北洋西学学堂获准成立。盛宣怀任首任督办,聘美国驻津副领事丁家立(Tenney Charles Daniel, 1857—1930)为总教习。
学堂创建之时,择址于博文书院旧址。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侵华时,校舍先后为美、德侵略者所毁,总教习丁家立亲赴德国索赔白银5万两,并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在西沽武库重择校址(图1-1;图1-2)复课。其办学经费年需52 000两,以开平煤税、米麦进口捐银、电报津贴等相下解决,开办费8 000余两不含在常年经费中,而以米捐存银解决。动用国家专用经费办学,这是第一次。创办初期,学生的书籍、纸张、笔墨,以及膳费等一切费用均无偿供用。学生每月另发1—7两白银,作为膏火费。
创办初期的教习:中国籍汉文教习、光绪举人吴稚晖等7人;外籍教习有美、日、英、法、德、俄籍的法律教习、美籍学者林文德(E. F. Gamnman);教育学教习、日籍学者渡边龙圣;力学教习、英籍学者欧施德;法文教习、法籍学者吉德尔(Seon de Gieler);德文教习、德籍学者罗沙(Suduig Rozen)俄文教习、俄籍学者来觉夫(Aely Ander Saptew)等17人。其中,外籍教习以美籍居多,有12人。其中,化学教习、美籍学者福拉尔博士,在瑞士与爱因斯坦过从甚密,曾在课余专门讲授相对论原理。开办之初,华人总办、外籍总教习每月薪水200两。外籍教习每人每月200两,华人之外文教习每月100两,华人汉文教习每月40两。华、洋教习二者之薪水差距甚大。
图1—1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建成的北洋大学堂教学大楼全景
图1—2 北洋大学堂教学大楼正门近景
盛宣怀奏本中的《拟设天津中西学堂章程》,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第一个章程,规定学堂设总办和总教习:总办主校政,“所有学堂一切布置及银钱各事均归总办管理”;总教习主教学,“所有学堂考核功课,以及华洋教习勤惰,学生去取,均归总教习管理”。它是盛宣怀在筹办期间,与丁家立以美国哈佛大学为蓝本形成的,明确将北洋大学堂分为头等学堂和二等学堂各一所,二等学堂四年毕业后,升入头等学堂,学习四年毕业,即历时八年方能毕业。
这与欧美大学当时的大学层次设置类似。当然,也可通融,即在天津、香港等地已通过二等学堂者,培养一年即可升入头等学堂。第一年从天津、上海、香港等地招收相当于二等学堂四年毕业者,精选30名列作头等学堂第四班,以后按年递升,使头等学堂学生规模保持在堂学生120名。所缺少的研究生层次用留学(课程)的方式弥补,章程规定头等学堂毕业生“准给考单,挑选出堂,或派赴外洋分途历练”。北洋大学堂的头等学堂开办之初分设律例、工程、矿务和机器四个学门。章程规定,北洋大学堂的头等学堂课程分为基础课和专业课:基础课,如笔绘图并机器绘图、格致学、化学、微分学、重学、英文等;专业课,各科不同,如工程科有工程机械学、材料性质学、水利机器学等,矿务科有深奥金石学、测量矿苗学、矿务兼机器工程学等,律例科有万国公约、各国通商条约、大清律例等。
这份章程中的学堂行政与教学分设、学科设置、课程设置、教育层次、四年学制体系等,均首开我国高等教育的先河,也为之后颁布的“壬寅学制”(又称癸卯学制)提供了经验。
光绪二十二年(1896),北洋西学学堂式更名为北洋大学堂,标志着中国第一所以“大学堂”冠名的高等学府的诞生。光绪二十一年(1895)至宣统三年(1911)共有毕业或肄业生518人。光绪二十五年(1899),北洋大学堂第一届学生毕业,于次年正月颁发了我国历史上第一张大学文凭,从香港考入的学生王宠惠(1881—1958)有幸成为“钦字第壹号”文凭获得者(图1—3),后来成为近现代中国法学的奠基人之一,首届中央研究院院士,并曾任民国政府外交部长、代总理、国务总理等。为弥补研究生层次的缺失,学堂自光绪三十二年(1906)至1914年,共派出留学生57人,留美者居多,达44人,占总人数的77%以上。其中包括留法、留美学生秦汾(1887—1973)等34名,马寅初(1882—1982)等14人与留日学生齐国樑(1883—1968)、李建勋(1884—1976)等4人。
图1—3 身着大法官服装的王宠惠与其所获中国第一张大学毕业文凭——光绪二十六年(1900)正月颁发的“钦字第壹号”北洋大学堂毕业文凭
在北洋大学堂—北洋工学院时期,1912年1月,教育部令一切学堂,改为学校,北洋大学堂改为北洋大学校(Imperial Tientsin University Peiyang University),直属当时的国民政府教育部(图1—4)。次年,根据教育部令,再改为国立北洋大学。同时,根据《大学令》,取消“监督”,改称“校长”。徐德源监督改为北洋大学校长。
图1—4 1925年建成的北洋大学校门
1912年时,北洋大学有三个学门五个本科班,有法律学门、采矿冶金学门、土木工学门。1913年,教育部令直隶高等学堂停办,将其4个班112名学生并为北洋大学预科。
1917年,教育部对北洋大学与北京大学进行科系调整,北洋大学改为专办工科,法科移并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工科移并北洋大学。从此,北洋大学进入专办工科时代。
1919年,原采矿冶金学门分为采矿学、冶金学门,形成法律、采矿、冶金、土木四学门的新构架。1920年停办法科。
1928年,国立北平大学区成立,改北洋大学为国立北平大学第二工学院。大学区制废止后,由于北洋大学仅余工科,故于1929年7月改为国立北洋工学院。
在此期间,冯熙运、刘仙洲、茅以升、蔡远泽、李书田等相继任校长或院长。此时,专办工科以后,系科也有所调整。在原土木、采矿、冶金三学门和预科的基础上,于1920年增设预科补习班。1925年,采矿、冶金两学门并为采矿冶金学门,恢复机械工程学门。到1928年暑假前,全校有450名学生。1929年将预科改为附属高级中学,同年“学门”改为“学系”, “正科”改为“本科”。1930—1933年建成北洋工学院工程学馆(图1—5)。1933年底增设电机工程学系,并设矿冶工程研究所、工程材料研究所(1934年合并为工科研究所)。1934年高中停办,集中力量办好本科。1934年将土木工程系四年级分为普通土木工程组和水利工程组;将矿冶工程学系分为采矿工程组和冶金工程组。1934年,将河南大学土木工程系归并北洋工学院,其二、三、四年级学生亦转北洋就读,并将其图书、仪器、设备一并转赠。1935年将机械工程学系分为机械工程组和航空工程组。
北洋工学院的研究生教育始于1933年成立的矿冶工程研究所和工程材料研究所。北洋工学院的相关系科的教授和副教授分别为两所研究员。次年,将两所合并为工科研究所,下设矿冶工程部,又分设采矿工程、冶金工程及应用地质三门。研究生研究期限为两年,研究期满考试及考核及格,并通过毕业论文后,授予硕士学位。1935年,研究所制定《国立北洋工学院工科研究所招考研究生简章》,并在本院、北平、南京三地考试招生。当年实际招生录取采矿工程学门常锡纯、冶金工程学门谢家兰和冶金工程学门丁诚威3名学生。1937年夏,首届研究生毕业,组成以院长兼工科研究所主任李书田博士为委员长,校内外6名博士或教授为委员的毕业口试及论文口试委员会,进行硕士论文口试,其三篇学位论文均为英文。三人最终在七七事变前夕获准毕业,均授予硕士学位。
图1—5 1930—1933年建成的北洋工学院工程学馆(即南大楼)
北洋工学院自1895年建校,即创建了我国高校最早的图书馆,截至1934年,已藏有中文书籍33 000册;西文书籍21 000册,中文杂志100余种,西文杂志60余种。
北洋工学院自1924年开始创办期刊,至1937年,已有期刊9种,包括:1924年在校学生创刊的《学余月刊》; 1927年6月由学生自治会创刊的《北洋周刊》(1933年改为国立北洋工学院主办); 1927年11月留校学生创刊的《北洋大学季刊》; 1929年7月创刊的《北洋半月刊》; 1929年11月由学生会创刊的《北洋月刊》; 1931年创刊的《北洋抗日救国周刊》; 1933年3月创刊的《北洋理工季刊》; 1935年创刊的《北洋工学院工科研究所丛刊》; 1936年5月学生自治会创刊的《北洋学生》;等等。
民国初期的教师:中国教师有冯熙运等14人,外籍教师有美籍爱温斯(Richard T. Evans)、奥籍孔爱格(E. Kun)、英籍欧施德(Frank Aust)等34人,绝大部分承担外语、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课程,个别承担法律、英国法、商法、图画、体育等课程。其中美籍教师31人,占外籍教师的91%以上。到1925年,有教职员38人,其中教师23人。教师中,中国籍教师14人,美国籍教师9人。1927年开始改称“教员”为“教授”, “副教员”改称“副教授”,教师始分为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四等。
到1933年,李书田院长兼教务长任内,雷宝华任冶金系主任,曹诚克任采冶系主任兼采矿工程教授,张润田任土木系主任兼铁道工程教授,汪煦任机械系主任兼机械工程教授。另有数学教授张玉昆等中国籍教授等20人,美国籍教授施勃理一人,华、洋教师比例已经发生逆转。另有讲师王华堂、助教周宗莲等8人
学生到1920年时,有215名,教职员28名。1912年至1920年9年中,三个系,毕业本科生288名,毕业预科生391名。到1937年,本科毕业学生共计861人,另有预科和高中999人。
其中,1916年考入、1918年升入本科采矿班、1920年转北京大学矿科毕业的孙越崎(1893—1995),后为我国能源工业的奠基者之一,领导开发了中国第一个油矿——延长油矿,领导创建了中国第一座较具规模的石油城——玉门油矿,为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后任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委员长,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财经委员会计划局副局长、全国政协常委、民革中央副主席等。
1917年考入采矿系、1919年休学、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孙云铸(1895—1979),后为我国古生物学地奠基人之一,曾任国际古生物协会副主席,新中国成立后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等。
1915年考入补习班、1916年升入本科法科学门、1920年毕业的张太雷(1898—1927),经李大钊介绍加入共产主义小组,成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曾任天津市社会主义青年团书记,负责起草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青年团章程,后历任共产国际东方局中国科书记、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局总书记、中共中央委员、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共湖北省委和广东省委书记、中共中央南方局军委委员等。1927年在领导广州起义中牺牲。
1921—1924年在北洋预科学习、192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的黄汲清(1904— ),后任中央地质调查所所长、是以历史分析法进行中国大地构造研究的奠基人,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兼地学部副主任,历任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常委等。
就学于北洋大学预科、1933年毕业于唐山交通大学的张维(1913— ), 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历任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1929年毕业于北洋大学矿冶工程系的魏寿昆(1907—2014),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其名师主要有:北洋大学堂创始人、中国实业之父盛宣怀;美籍北洋大学堂总教习丁家立;当了总理再当县长的唐绍仪;北洋大学堂汉文教习吴稚晖;为程砚秋写剧本的罗瘿公;以钱塘江大桥工地为北洋工学院实习场所的茅以升;34岁的北洋大学校长刘仙洲;我国铁路机车车辆工业的组织者和开拓者石志仁;中国重化学工业的开拓者侯德榜;重建北洋工学院教学楼的蔡远泽;等等。
(二)我国近代高等师范教育的开端:国立北平师范大学
创立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位于景山马神庙)是为北平师范大学的开端,亦为我国近代高等师范教育的开端。师范馆学制5年,自第二学年起分设4类科目,即:第一类为中文、外文(可选英、德、法、俄、日等语种);第二类为中外历史和地理;第三类为物理、化学、数学;第四类为博物科(含动物、植物、矿物、农学园艺、生理卫生等)。首届招生130余人。
清光绪三十年(1904),师范馆改为优级师范科,标志着我国师范教育的独立设置。其学生人数增至300余人,并开始选派留日学生。其中不少毕业生在各个行业做出了杰出贡献:选派留日的著名历史学家王桐龄(1878—1953)为我国第一个在国外专攻史学和正式毕业的学人;第一期毕业生何璜为山西省图书馆的创建者;邹树文为我国早期农艺学家;1909年自优级师范学堂毕业的李达,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独立设校,改称京师优级师范科,校址在今北京和平门外琉璃厂。1912年5月,改为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图1—6),简称“男高师”,亦为中国高等师范学校独立设校的开端。
图1—16 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门
“男高师”设有预科、本科。在预科学习一年,可升入本科。本科设有国文、史地、数理、英语、博物、理化6个部,后增设教育、体育、手工图画3个专修科。学校办学受到日本东京高师的影响,聘请留日学生任教,1912年至1923年间的校长陈宝泉亦为留日学生。1919年的五四运动,“男高师”的学生最先到达天安门集合,学生匡日休(互生)、陈宏勋(荩民)、杨明轩、宋宪廷参与火烧赵家楼,亲手痛打卖国贼章宗祥的陈宏勋、杨明轩、向大光等8名“男高师”学生被捕。此时,在李大钊、赵世炎、蔡和森的促进下,建立了共青团和共产党组织,涌现了楚图南、魏野畴等早期共产党员。
1922年10月,北京政府准予“男高师”校长李建勋(1884—1976)的建议案,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改为国立北京师范大学。这时,范源濂(1876—1927)任校长,他的两个重要贡献,一是与英国政府谈判,将庚子赔款用于教育,二是提出了“男高师”“以身作则”的校训,并亲自写了校歌。此时,“男高师”设有教育、国文、英文、史地、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8个系,以及体育、手工图画两个专修科和附属中学,并为山西、广西、东北三省举办特别班、师范教员养成班、短期师资训练班等。
从师范馆至1923年,先后毕业学生1 500余人。著名革命家和教育家有魏野畴、杜斌丞、缪伯英等;学术大家有哲学家李达、历史学家周谷城、教育家杨秀峰、杨明轩、匡互生、方永蒸,生物学家张作人、孔宪武、陈兼善、数学家杨武之、傅种孙、体育教育家袁敦礼、徐英超、王耀东等。
1927年8月,奉系军阀令北京9所国立高等学校合并为国立京师大学校。北京师范大学改为京师大学师范部,张贻惠任师范部学长。
1928年6月,奉系军阀退回关外,国民政府势力到达直隶、京津一带,遂推行大学区制。7月,将北京9所高校及直隶、天津的高校合并为国立北平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改为北平大学第一师范学院。自1928年11月,北京师范大学等开始要求学校独立,1929年6月,国民政府宣布停止实施大学区制,北平大学第一师范学院改为为国立北平师范大学。1930年2月任命的李煜瀛校长和代理校长李蒸,复于12月辞职。
除“男高师”外,还有“女高师”,亦为北京师范大学的重要源流之一。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设立的京师女子师范学堂,民国成立后改为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简称“女高师”,校址在石驸马大街(今北京新文化街)斗公府旧址。1924年5月,“女高师”改为国立女子师范大学校,1925年改为北京女子师范大学,1928年改为北平女子师范大学(今北京西城区新文化街45号)。1919年秋,“女高师”开始招收国文部、图画专修科、家事科等科学生。
在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时期,学校爆发学潮,反对校方镇压学生运动,教育部以此为借口,拟解散并封闭其校舍,甚至临时雇用三河县的老妈子(今保姆)多人,挟持学生离校。教育部复以在“女师大”兼课的国文讲师鲁迅是学潮的推手为借口,遂下令免去鲁迅在教育部的佥事、科长及兼职,而在“女师大”原校址另组北平女子大学,招收新生。
被迫离校的“女师大”同学,复在宗帽胡同租房上课,鲁迅等人为之义务授课。1925年11月28日,北京的学生、工人及市民3 000余人到吉兆胡同段祺瑞住宅,支持“女师大”复校,后段祺瑞政府同意复校。
1926年3月12日,日本侵略者的军舰侵入我大沽口并开炮轰击,事后竟联合英美等帝国主义国家,向北京政府提出在津沽地区停止军事行动和撤除国防设施的无理要求,北京学生非常愤慨,纷纷集会抗议。3月18日下午,在李大钊领导下,北京各界数万人举行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游行示威活动。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学生、校学生自治会会长刘和珍走在游行队伍的前列。但是,当游行队伍行进到段祺瑞政府门前时,反动军警竟向游行群众开枪,打死47人,伤200多人。刘和珍、国文系预科学生杨德群等当场死亡。这就是历史上骇人听闻的“三一八惨案”。1931年3月18日,北平大学女子师范学院师生筹资在校园的西小院为刘和珍、杨德群二烈士立碑。
1926年3月25日,鲁迅写了《记念刘和珍君》一文,其中有:
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自然,请愿而已,稍有人心者,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但竟在执政府前中弹了,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只是没有便死。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仆;同去的杨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但她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
在四十余被害的青年之中,刘和珍君是我的学生。学生云者,我向来这样想,这样说,现在却觉得有些踌躇了,我应该对她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
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但是中外的杀人者却居然昂起头来,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
我们从中感受到年仅21岁的“女师大”学生刘和珍以血和生命唤醒国人的伟大,体会到那时的大学生在强敌入侵的关头,是如何挺身而出,为理想甘愿奉献一切的伟大精神。同时,也可感受到那时的大学讲师鲁迅,面对学生的悲壮之死,是如何“艰于呼吸视听”和回忆这位“常常微笑”“态度很温和”的学生,痛悼“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赞颂“虽殒身不恤”的“中国女子的勇毅”,希望后来者做“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①
想必,读完鲁迅此文,对于“女师大”自会有一个深刻的了解。
1927年8月,张作霖在北京自称中华民国大元帅,将北京国立九院校合并于京师大学校,改“女师大”为国立京师大学校女子第一部,毛邦伟为学长。
1928年7月,“女师大”改为北平大学第二师范学院。次年12月,徐炳昶任北平大学女子师范学院院长。在其任内最重要的事件,是创建了研究所和创刊《女师大学术季刊》。设立研究所旨在“增加对于学术界、教育界之贡献”②。研究所设委员会,决定研究所进行方针,黎锦熙、高步瀛、王桐龄、王文培、杨荫庆为委员;所长由徐炳昶院长兼任,黎锦熙任副所长;研究所分为工具之学、语言文字学、史学、地学、哲学、教育学、文学、民俗学等8组;大学毕业生已有成绩者,经所长提出,审查会通过,可入所研究。
1931年7月,教育部令北平大学第二师范学院并入国立北平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平师”),分文、理、教育3个学院,研究所改为研究院。徐炳昶任校长。1932年李蒸任校长。在李蒸校长任内,发生的一个重要事件——经历“取消师大”风潮后成立的“学生生活指导委员会”,是为我国高校训育制度的滥觞。
从1923年到“七七事变”爆发,“平师”毕业学生318人。其中不乏优秀毕业生,有:山东大学原校长吴富恒、天津大学原校长李曙森、天津师范大学原校长李继之、西安交通大学原党委书记苏庄、历史学家侯外庐、杨人楩、哲学家张岱年、考古学家苏秉琦、地理学家盛叙功、邹豹君、声学家汪德昭、植物学家俞德浚、空气动力学家陆士嘉、文学家陆侃如、作家许广平、目录学家王重民、作曲家王洛宾、画家胡絜青、革命家周小舟、体育家苏兢存、新闻工作者徐铸成、浦熙修等等。
“平师”亦为北平地区学生抗日救亡和民主进步运动的骨干力量。1935年五六月间,日本侵略者密谋策划,在天津和河北等地制造事端,以武力迫使南京国民政府达成“何梅协定”和“秦土协定”,将平津、河北、察哈尔等主权奉送给日本。之后,日本侵略者策动所谓华北五省“防共自治运动”,全面侵占华北,激起北平各阶层人民的极大愤慨。1935年12月9日,“平师”在石驸马大街的文学院、和平门外的教育学院、理学院的500余名学生,与东北大学、中国大学等校千余学生集合,举着大旗和标语,聚集在新华门前,向北平当局提出正义的要求,但被何应钦拒绝,遂发生镇压和搏斗。12月16日,在所谓“冀察政务委员会”准备成立之时,复举行更大规模的游行示威,清华大学、燕京大学、东北大学、北平大学法商学院、北平大学工学院、北平大学医学院、“平师”等校万余名学生组成4个大队,“平师”、北平大学工学院、民国学院分在第一大队,在宣武门和新华南街被军警包围,遭到毒打,轻伤20余人,重伤40余人,前往接应的学生也被军警砍伤,街上血迹斑斑,惨不忍睹,当日被捕22人,300余人受伤,其中“平师”受伤学生最多。史称“一二·九”运动的这次北平学生爱国斗争,席卷全国,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揭露了国民党当局的卖国行径,得到了各界爱国人士的支持响应,促进了抗日救亡运动的开展,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民主运动高潮的到来。“平师”作为北平学生示威游行的主力之一,发挥了积极作用。周小舟为师大国文系学生、中华民族武装自卫会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师大地下党支部书记,发展姚依林、蒋南翔等加入“自委会”和加入中国共产党。师大陈泽云被选为学生代表之一,要求进新华门见何应钦。12月16日的游行,“平师”学生自治会负责人阎世臣,在前门车站广场的第二次市民大会上,被推为大会主席。
1936年2月1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队”)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平师”石驸马大街文学院召开。“平师”敖白枫当选为第一任总队长,“平师”王仁忱任宣传部部长。① 会议通过了“斗争纲领”“工作纲要”,制定了“队员规约”,稍后又发表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成立宣言》。这个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国组织,曾在战时高校学生中产生了重大影响。其最初由钱伟长等发起的清华同学“北平南下自行车宣传队”、平津学联组织的“南下扩大宣传团”、清华学生等发起的“中国青年救亡先锋团”等三支力量合并而成,本部设于北平,在天津、武汉、广州、成都、济南、上海等地设分部。到1936年底,已经在巴黎、里昂、东京等国内外30多个城市建立“民先队”组织。
北平师范大学的名师主要有:北京高师和北京师范大学的主要奠基者与创办人陈宝泉;北京师范大学校董事会董事长梁启超;第一位心理学教师服部宇之吉(日籍);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会主席吴承仕;被毛泽东誉为国宝的陈垣;我国第一位在国外攻读史学而正式毕业的学人王桐龄;开设史学思想史课程的李大钊;以考据见长的“中国三绝”之一高步瀛;北京女师的鲁迅;夏文化研究的开拓者徐炳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揭幕人之一钱玄同;三校之长邓萃英;首届中央研究院院士马寅初;中国科学院图书馆的创始人陶孟和;创建中国最早心理实验室的张耀翔;中国民主促进会的主要缔造人马叙伦;中国数学会早期的组织者胡敦复;中国第一位地质学博士翁文灏;中国地质调查所的创办者丁文江;汉字注音字母的首倡者马裕藻;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育长经亨颐;北平师大社会系主任马哲民;首届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黄松龄;开辟冀西抗日根据地的杨秀峰;等等。
(三)北伐胜利后南北一统的文化象征:国立北平大学
1804年,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后,建立了中央集权的教育领导体制,于1806年在巴黎设立教育权力机构——帝国大学,设总监、审议会和总督学署。1808年划分全国为29个大学区,每区有一个大学,包含文理医法等科与中小学,各大学区设学区总长和学区审议会、学区督学署。大学区总长、帝国大学和大学区的督学,以及大、中学校校长、教师都由帝国大学的总监任免。
蔡元培(1868—1940)、李煜瀛(1881—1973)、吴稚晖(1865—1953)等留法归国者,又均系国民党四大元老,故成为实施这一制度的有力推手。1920年,为促使法国退还庚子赔款,成立以蔡元培为校长的中法大学,并“仿法国制度,以大学区为教育行政单元”①, “实亦一种学制之试验也”②。1925年,中法大学的大学区制试验初具规模,形成了从小型大学区,建成了研究部、大学部、专修部、中小学部和特设部等机构,成为国内驰名的著名学府,这极大地鼓舞了中法大学大学区制的主持者蔡元培、李石曾、李书华(1889—1979)等主持者和倡导者,遂拟向全国推广。在此期间,奉系军阀张作霖在北京俨然以中华民国元首自居,于1927年7月30日,将北京原有各校合而为一,称国立京师大学校,任教育总长的刘哲兼任国立京师大学校校长。1928年,国民革命军攻克北京后,张作霖出逃,6月21日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决议改“京都”(北京)为“北平”,并设特别市。这也成为大学区制的重要背景之一。1927年6月,国民政府教育行政委员会在中央设中华民国大学院主管全国教育,地方试行大学区,任命蔡元培为大学院院长,最高审议机构是评议会。同时,公布《中华民国大学组织法》,规定大学院为隶属于国民政府的全国最高学术教育机关,复于次年公布《大学区组织条例》,规定全国各地按教育、经济、交通等状况划分为若干个大学区,每区设大学1所,大学设校长1人负责大学区内一切学术和教育行政事务。1928年,在全国建立了北平、江苏、浙江、广州4个大学区。
1928年7月,国民政府决议北平国立各校合组为国立中华大学,任李石曾为校长。1928年8月16日,通过《北平大学区组织大纲》, 11月正式成立,管辖平、津、河北、热河两市两省,是为北方唯一的大学区。北平大学区设校长、副校长、秘书长,以及高等教育处、普通教育处、扩充教育处等三处。大学区设北平大学本部,设文、理、法、工、农、医、艺术、师院等学院,以及文理两预科、俄文专修馆等。9月13日,任命李书华为副校长。9月21日,国民政府同意李石曾建议,将国立中华大学改为国立北平大学。9月26日,推蔡元培、张继、沈尹默、李麟玉、萧瑜为大学委员会北平分会委员。随后,李书华于11月1日到达北平,设校长办公室于中南海怀仁堂四所(图1—7),聘成舍我为秘书长、王凤仪为高等教育处处长,并聘定各学院院长,宣告国立北平大学正式成立。其面积达144 950平方公里,学生达1 094 698人,这与法国本土面积仅54万平方公里,分为15区,每区3 000余名学生相比,的确是规模浩大。其目标是将区内大学合并为一所完全大学,在万寿山北附近择地建筑一新的大学区,不但成为中国学术之中心,而且要成为亚洲学术之中心。然而,这样的一个破天荒的试验,一开始即埋下诸多失败的伏笔。发起者李煜瀛、李书华均曾消极地先后提出辞职,被先后慰留。最先反对大学区的是中央大学区所辖的中等学校,指责这会因大学区忽略中等教育。在北平大学区也受到河北省政府、党部及北平各校学生的反对。北洋大学、北京大学学生发起护校运动或示威游行,甚至发生捣毁了办事处,砸碎牌匾事件。在接收北大文理学院时,甚至需要警察保护进入校园。因此,1929年6月,教育部训令“北平大学区,限于本年暑假内停止”①, 7月1日,国民政府再决议由教育部定期停止试行大学区制。1929年8月起,“北大学院”改为国立北京大学;第一师范学院改为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北大之研究院改为国立北平研究院;北大艺术学院改为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教育部复聘李石曾为北平研究院院长,张贻惠暂行维持国立北平师范大学校务,又部令国立北平大学副校长改由该校各学院院长轮值,任期一年。至此,大学区制被完全取消,恢复地方教育厅管理方式,历时两年的大学院与大学区制度的改革,遂以失败告终。
大学院和大学区制以教育机构学术化和学者管理教育行政的思路,对晚清至民国以来旧的教育行政制度改革作了一次大刀阔斧的改革,触动了近代官僚体制的一些根本利益。然而,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教育毕竟无法完全独立于特殊国情的社会政治之外,学术机关与政治机关相混,也使学校成为官僚权贵竞逐场所,体制的过渡也很仓促,也太过理想化。它虽然昙花一现,但毕竟在教育行政模式、行政学术化、学术研究化等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其最重要的成果,是留下了一所闻名遐迩的国立北平大学。
国民政府任命李石曾为国立北平大学校长第一任校长(任期1928-06—1929-01);副校长李书华;萧瑜代理秘书长,后由成舍我任秘书长(1929年2月辞职)。1928—1929年,李书华任北平大学副校长,兼代理校长。1932年任北平大学校长,兼任农学院院长,旋因开除学生事,愤然辞职,当局未披露。1931年2月至1932年8月,沈尹默任校长。1932年8月,徐诵明接替沈尹默,任国立北平大学代理校长(1932-08—1937-07),教学和行政逐渐步入正轨,处于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
图1—7 国立北平大学校长办公室和国立北平研究院办公旧址怀仁堂西四所(今中南海怀仁堂西侧)
其校长办公处设于中南海怀仁堂西四所,并在李阁老胡同布置北平大学本部,又在和平门外后孙公园、阜外、国会街、端王府夹道等处布置各院。其中,怀仁堂是元明清三代皇家苑囿三海内的一组建筑,其名始于民国初期。北入景福门,曰怀仁堂,堂前覆以天蓬,宽敞可容数千人,自袁世凯以来,为接待外宾之所。民国时,曾作为国立北平研究院艺术陈列所。
按1928年9月公布的《北平大学区组织大纲》和11月的调整,其最初的院系设置为:
①文学院(由北京大学文学院、保定河北大学文科合并为“北平大学文学院”),院长陈大齐,设于北平北京大学第一院旧址;②理学院(由北京大学理科改为“北平大学理学院”),院长王星拱,设于北京大学第二院旧址;③法学院(由北京大学法科、北京法政大学、保定河北大学法科、天津法政专门学校合并为“北平大学法学院”),迁至太仆寺法大及众议院旧址,天津法专旧址改归研究院使用,院长谢瀛洲;④第一工学院(北京工业大学改为“北平大学第一工学院”),设于北平工大旧址,院长俞同奎;⑤第二工学院(由天津北洋大学、天津工业专门学校合并为“北平大学第二工学院”),设于天津北洋大学旧址,院长石树德;⑥农学院(由北京农业大学、河北大学农科合并为“北平大学农学院”),设于保定河北大学农科校址,院长崔步瀛;⑦医学院(由北京医科大学、保定河北大学医科合并为“北平大学医学院”,迁至北平医科大学旧址或保定,院长徐诵明;⑧第一师范学院(由北平师范大学改为“北平大学第一师范学院”),院长黎锦熙,后改张贻惠;⑨第二师范学院(由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北京女子大学合并为“北平大学第二师范学院”),专收女生,设于北京女师大旧址,院长徐炳昶;⑩艺术学院(由北京艺术专门学校改称“北平大学艺术学院”),设于北平艺专旧址,院长徐悲鸿。另外,北京俄文专科学校改为“俄文专修馆”(东总布胡同),北京大学预科改为“北平大学文理预科”(北大第三院旧址),还有国学研究所(众议院旧址),分别由段憩棠、刘半农、沈兼士主持。
1928年10月,李书华到北平开始办公,对机构和负责人又作了调整;1930年4月,北大学院等先后独立设置后,国立北平大学校长由李石曾遥控,副校长由各院长轮值,10月,校长办公室由怀仁堂西四所,迁至怀仁堂东四所,为防止再次“闹独立”,教育部特通令禁止各院“复大运动”,院系结构渐趋稳定;1931年2月,李石曾辞去校长职务,由沈伊默接任,沈一改遥控作风,亲自到校视事,使工作渐入正轨,却因“倒沈运动”而于1932年8月辞职;1932年8月,夏元瑮代理北平大学校长, 8月29日,又奉部令,校务由医学院院长徐诵明代行,12月16日,正式令徐诵明代理校长职务,直至1937年7月迁陕前。此时,校政又有新的变化:一是1932年9月,教育部令准俄文法政学院提前改称商学院,招收商科新生;1933年6月,部令艺术学院即行结束,改办国立北京艺术专科学校。因此,在七七事变爆发前,一直维持全校5个学院:女子文理学院(院长许寿裳),法商学院(院长白鹏飞),医学院(院长吴祥凤),农学院(院长刘运筹),工学院(院长张贻惠)。
北平大学从1928年创建到1937年迁陕,院系有较大变化,此处以1937年迁陕前的五大学院为基础,并以建院时间先后为序作以概述。
1.从仕学馆到法商学院
是为北平大学成立最早的学院之一,黎锦熙也将其作为整个北平大学的源头之一①。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京师大学堂附设速成科仕学馆(光绪三十年归并于进士馆);光绪三十二年(1906)始设京师法政学堂(校址在宣武门内太仆寺街,进士馆旧址)。1912年合并法政、法律、财政三校为北京法政专门学校,邵章首任校长。1922年改为国立北京法政大学,江庸任校长,1925 年拨顺城街虎坊桥参、众两议院旧址为校舍,太仆寺街原址设预科,1926年解散中俄大学,收编该校学生为俄文政法系,添设俄文法政科,后特设俄文法政专门学校。1927年改为京师大学堂法科。1928年改为国立北平大学法学院(院址在宣武门内象坊桥前国会),次年将俄文法政专门学校并入,谢瀛洲为首任院长,设法律、政治、经济三系。1934年合并商学院,改组为法商学院,白鹏飞任院长。参加过中共一大的李达(经济系主任)、五四运动的发起者之一许德珩,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早传播者沈志远,中国驻海参崴领事、著名国家法专家王之相(商学系主任)、《资本论》最早译者之一陈豹隐(政治系主任)、《资本论》的最早译者之一侯外庐、知名律师和法学前辈余棨昌(法律系主任)、斯大林赞扬俄语比莫洛托夫好的驻苏联大使馆原参赞刘泽荣,以及程希孟、张友渔、陈瑾琨、黄松龄、章友江等教授,均在此任教。
2.从医学实业馆到医学院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京师大学堂设医学实业馆,次年改为医学馆(在正阳门外八角琉璃井)。1912年改为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正门在后孙公园,后门在八角琉璃井),汤尔和任校长,有解剖实验室、化学实习室、病理组织实习室、内科检查室、助产练习所。1924年改为国立北京医科大学,洪式闾任校长。1928年,改为国立北平大学医学院,徐诵明任院长。1929年拨背阴胡同审计院旧址筹办附属医院,是当时北平仅次于协和医院的一所设备较为完善的大型医院。徐诵明任平大校长后,医学院院长吴祥凤继任。中国第一所西医高等学校的主持者汤尔和、中国病理学科的开山鼻祖徐诵明、中国西医皮肤性病学科的奠基人之一蹇先器、中国人体寄生虫学科的开拓者洪式闾、中国儿科学的开创者颜守民、中国外科学的开拓者张同和、著名药理学家徐佐夏、著名组织胚胎学家鲍鉴清等教授均在此任教。
3.从高等实业学堂到工学院
清光绪三十年(1904)设京师高等实业学堂(校址在西直门内祖家街端王府),属农工商部,分机械、电气、矿学、化学四科,学生先补习两年,再转入正科三年毕业。1912年,改为高等工业学校,嗣改称北京工业专门学校,改隶教育部,校长洪镕,分机械、电气、化学三科,后又增机织科。1923年改为国立北京工业大学,俞同奎任校长。1928年,改为国立北平大学工学院,院长先为马君武,后为张贻惠。
4.从京师大学堂农科到农学院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京师大学堂设农科(校址在阜成门外西望海楼集罗道庄),清宣统二年(1910)正式成立。1912年校舍落成,归教育部,1913年改为北京农业专门学校,分农科、林科,有图书馆、林场。农科分农业经济学、农业化学、植产学、牧学四门,林科分林政学、造林学、利用学三门。1922年,改为国立北京农业大学,购南口三岔峪等处土地1 100亩,筹建第二林场。1928年并为国立北平大学农学院,许璇任院长,后刘运筹继任。我国生物统计学的开拓者汪厥明、土壤热力学的奠基者虞宏正等均曾在此任教。新中国农业科学技术事业的主要开拓者和领导者、中科院院士陈凤桐(1897—1980),即为北平大学农学院学生,他在抗战时期加入中国共产党,组建抗日游击队晋绥支队,带着队伍在晋察冀北部的应县、繁峙、灵邱一带多次打败日军,与其他支队合并后任政委,曾率部参加著名的百团大战。
5.从女师大到女子文理学院
女子文理学院系1925年合并女子大学和女子高等师范而成,最初校址在石驸马大街原女高师旧址,后租朝内大街孚王府,俗称“九爷府”为院址。1931年改称国立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有五系两专修科。五系为:哲学系、教育系、经济系、数理系、化学系。两专修科为:音乐、体育。其前身女师大为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的京师女子师范学堂(宣武门内石驸马大街), 1919年改为女子高等师范学校,1924年改为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次年解散,改设国立女子大学,同时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恢复,女大迁教育部上课。1926年合成女子学院,以女师大为女子学院师范大学部,女大则为女子学院大学部。1927年改并女子学院之师范大学部(女师大)为京师大学校女子第一部,而其大学部(女大)为女子第二部。1928年改并第一部(女师大)为北平大学之第二师范学院,第二部(女大)为北平大学之女子文理学院(校址在朝阳门内九爷府)。女师大部分,在1931年并入国立北平师范大学。
其名师主要有:留学生海外创业第一人、北平大学第一任校长李石曾;大学区制的实际运作者李书华;书坛耆宿、校长沈尹默;毛泽东戏称为萧菩萨的北平大学最初秘书长萧瑜;报坛耆宿、北平大学第一任秘书长成舍我;中国近代法律教育的奠基人之一江庸;法学院首任院长谢瀛洲;获得5个硕士学位的法商学院院长白鹏飞;俄文法政学院院长王之相;修订法律馆总裁、法商学院教授余棨昌;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团顾问、法商学院教授程希孟;首届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黄松龄;北平大学医学院的奠基者汤尔和;北平大学工学院的奠基者和中国化学教育的开拓者俞同奎;中国留德工学博士第一人、工学院的奠基人之一马君武;农学院的奠基人、我国农业经济学科之先驱许璇;担任农学院院长时间最久的刘运筹;女子文理学院院长、我国引入爱因斯坦相对论第一人夏元瑮;女子文理学院院长、尝试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构建中国史学的范文澜;女子文理学院院长、女子学院院长、中国实验语音学的奠基人刘半农;等等。
(四)中国近代最早的公立女子师范学堂: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
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有北京顺天府学堂和天津北洋女师范学堂两个源头。
顺天府学堂(顺天中学堂)创建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秋。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改为顺天高等学堂。1912年改称顺天高等学校。1913年,改为京兆公立第一中学。
北洋女师范学堂由袁世凯委派的天津女学事务总理傅增湘创建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6月,校址位于天津三马路,旋即迁往天纬路(今天津美术学院校址)。当年6月1日招生考试,首批招生46人,开学后,复在津、沪两地招生67人。其堂训为:崇实、明理、守法、合作。《大公报》报道:“从兹女学校发达,当以此为基础”,是为中国近代最早的公立女子师范学堂。
宣统元年(1909)2月,添设附属小学堂。次年,北洋女子公学归并女师。1912年春,改为北洋女师范学校。1913年5月,改为直隶女子师范学校。1914年7月,天津劝学所蒙养园拨归女师。1916年1月,改为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1928年9月,改为河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傅增湘、吴鼎昌、张相文、李家桐、张伯苓(兼代)、齐璧亭、冯荣绂等相继任总理(或监督)、校长。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至1928年22年间,培养简易科毕业生107人,本科毕业生698人,示范讲习科和家事专修科毕业生44人。
1929年,在河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内增设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齐璧亭兼任院长,次年两校合并,以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为总校名,下设院本部、女子师范、女子中学、小学、幼稚园等4部。院本部相继设国文、家政、英文、史地、教育、音乐、体育6个本科系和1个音乐专修科,有293名学生,连同4个附属单位,学生总数达1 500余人。
民国时期,设简易科(一年半)、完全科(4年),本科(5年)。开设有人生哲学、公民、国文、英语、心理、教育学、各科教材教法、教育行政及组织、伦理、历史、地理、生物、化学、物理、数学、音乐、体育、健康教育、图书馆学、小学教师应用音乐、小学教师应用美术、小学教师应用工艺、家事、教育管理及行政参观实习、军事看护学等。
其名师和著名校友主要有:五四运动前的教育总长、北洋女师范学堂总理傅增湘;中国地学会首任会长、北洋女子高等学校校长张相文;我国第一份《地学杂志》的创办人、女师地理教习白雅雨;南开的缔造者、女师校长张伯苓;中国杰出的现代话剧剧作家、女师外国文学教授曹禺;北方最早革命团体觉悟社社员之一、女师学子邓颖超;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女党员之一、周恩来的入党介绍人、女师学子刘清扬;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女革命家、女师学子郭隆真;等等。
(五)我国现代国家科研建制化的开端之一:国立北平研究院
1928年6月成立的国立中央研究院和1929年9月成立的国立北平研究院,是民国时期一南一北两个规模最大的国立科研机构,标志着我国在北伐战争胜利并获得南北统一后科学研究建制化化进程初步形成。
1927年,中国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议决设立国立中央研究院时,筹备委员李煜瀛提议同时设立局部或地方性的研究机构。国民政府1928年9月通过李煜瀛所提议案,1928年11月开始筹备,1929年5月成立筹备委员会,任李煜瀛为筹委会主任,蔡元培、张人杰为筹备委员。1929年8月,国民政府行政院决议以国立北平大学的研究机构为基础组建国立北平研究院,并于9月9日宣布正式成立①,隶属于教育部。总办事处位于中南海怀仁堂西四所,与北平大学校长办公室合署办公(图1—8)。李煜瀛任院长,李书华任副院长。杨光弼任院长室秘书。“研究院初为北平大学之一部分,继有为中央研究院分院之拟议,终为国立北平研究院之独立机关”②。其初,李煜瀛代表大学委员会列席国府会议,“说明北平大学组织与预算,每月经费定位三十万元,暂以十分之一为研究院经费”,后定“北平研究院每月经费三万元,由国库于平津学款中按月拨给”, “尚欠五分之二,当于地方或其他款项中求之”。③
研究院下辖行政事务与研究机构两部分。④行政事务设总办事处,处理全院行政事务。分设总务部、出版部、海外部。研究院研究机构分理化、生物、人地三部,设物理、化学、镭学(后改称原子学)、药物、生理、动物、植物、地质、历史等9个研究所和测绘事务所。理化部由李书华兼部长,生物部由经利彬任部长,人地部由李煜瀛兼部长。在抗战中,研究经费原定每月国币5万元,实发3万元,中比、中英、中法、中美各庚款机关,均有所补助。研究院专设有地质矿产研究奖金,每年约6 000元。抗战时期,其“经费减成支给,不得不暂时力求紧缩;气象台、博物馆等附属机关及各种研究会均暂停。其余部分暂时亦均缩小范围”①。
图1—8 国立北平研究院大门②
1933年至1935年因形势所迫,镭学研究所和药物学研究所一起迁上海。1936年,植物研究所全部迁陕西,并设北平研究院西安办事处,植物研究所所长刘慎谔主持。1937年七七事变后,李书华于1938年4月在昆明成立北平研究院总办事处,遂撤销西安办事处,并陆续将物理、化学、生理、动物、史学研究所迁滇。在战前,图书仪器已迁出北平,遂可陆续运滇。1946年,除生理研究所暂设上海外,其余各所均迁返北平,收回战前院址,分别修缮,恢复研究工作。1949年10月,北平研究院为中国科学院接管。
北平研究院聘法国科学家郎之万(Paul Langevin)为名誉研究员。聘以下学者为特约研究员,中国学者有:丁文江、王烈、朱恒璧、朱家骅、李四光、汪敬熙、周太玄、袁复礼、袁濬昌、孙云铸、陈克恢、章鸿钊、刘季辰、刘厚、严智钟等。外国学者有法国贝熙业(Dr. Buissiere)、英国步达生(Davidson Black)、法国雁月飞(P. Lejay)、法国桑志华(R. P. Licent)、法国陆嘉礼(Charles Roux)、瑞典斯文赫定(Sven Hedin)、法国德日进(R. P. Teilhart)、比利时樊德维(Vandervelde)、意大利龙相齐(E. Gherzi)、法国铎尔孟(D. Hormon)等。
其研究机构与西北联大有关者主要有生物部和人地部。
其一是生物部,成立于1929年冬,下设生物、动物、植物三个研究所,均成立于建院之初的1929年9月,位于北平西直门外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所建的农事试验场,又称乐善园、三贝子花园、万牲园,是北平研究院副院长李书华看中的地方,并于1929年7月改为天然博物院。其生物研究所(后改生理研究所),下设生理研究室、细胞研究室、实验生物研究室。所址后迁上海林森中路1836号。由专任研究员经利彬兼研究所主任。1933年时的专任研究员有章韫胎、兼任研究员李煜瀛。后有朱洗到所主持生殖发育与细胞研究。其研究工作主要侧重于国药对于生理之作用、营养学等,迁滇后,对云南甲状腺肿之基代谢、人民血类等西南特殊问题有所研究。其动物研究所下设有海滨动物实验室、昆虫学研究室、组织学与发生学研究室、实验动物研究室。兼任研究员陆鼎恒任研究所主任。研究人员有张玺、沈嘉瑞主持水产动物研究;朱弘复主持昆虫研究。曾与青岛市政府合组胶州湾动物采集团,抗战期间在昆明又与云南省建设厅合组云南水产试验所。在昆期间,涉及滇池食用螺蛳、青鱼人工受精卵化试验、洱海动物采集、滇池枝角类与桡足类研究等。其植物学研究所下设有植物分类研究室、植物分布研究室、植物插条嫁接研究室、种子植物研究室、菌类及其他下等植物研究室。至1933年,专任研究员刘慎谔兼任研究所主任,专任研究员有钟观光、兼任研究员林镕等。后有汪发缵、朱彦丞等植物分类专家。初有研究员3人、助理员5人、绘图员1人、植物园管理员1 人、练习员1 人、事务员1 人、打字员1 人。1936年,刘慎谔领导之植物研究所之“图书、标本、仪器及工作人员全部迁往陕西”, “此卢沟桥事变以前大概情形也”①。其主要研究工作有苹果类插条试验、杨柳科与蔷薇科嫁接试验、中国木本及裸子植物研究、云南土地利用研究等。植物研究所迁陕后,与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合作,合组中国西北植物调查所,位于陕西武功。调查所下设有西北森林分布研究室、各地自生经济植物调查组、西北牧草研究组、西北菌类及植物病害研究组、地方植物图志编制组、植物园等。其重要调查涉及:中国西北植物地理、太白山林层、西北卫茅科植物、中国经济植物目录、芣苜考、陕西南五台山植物志、中国北部桔梗科植物图志、太白山及南五台锈菌名录、川康采集植物目录、陕西白粉菌名录、中国林业建设、中国种梨系统、嫁接杂交等。
其二是人地部,于1929年冬开始筹备,由院长李石曾兼任部长,下设地质学研究所和测绘组。地质学研究所于1930年3月与实业部地质调查所合作成立,设于北平西城丰盛胡同及兵马司。由兼任研究员翁文灏兼任研究所主任,下设陈列馆、图书馆等。徐光熙任陈列馆主任,钱声骏任图书馆主任。兼任研究员有王竹泉、王恒升、尹赞勋、金开英、周赞衡、曾世英、杨公兆、杨钟健、葛利普、谢家荣、谭锡畴等。测绘组成立于1929年10月1日,初设天然博物院,后迁西郊碧云寺北辛村中法大学第一农林试验场内。组主任为高铭阁,有技术员2人,助理员2人,事务员2人。其初期任务主要测绘北平一带详细地图。
其史学研究所(1937年初由史学研究会改为研究所)由徐炳昶(旭生)任所长。会址初在北平,“九一八”事变后,因形势所迫,在1933年,徐炳昶主持“史学研究会大部迁陕”,并“与本地士绅合组陕西考古会,到宝鸡斗鸡台作发掘工作数年,写成《中国古代的传说时代》一书,对于殷盘庚以前古史作一整理”①。其研究工作主要是徐炳昶研究古史,黄文弼整理西北科学考察团历年所得材料,苏秉琦整理宝鸡斗鸡台发掘所得资料,冯家升研究辽史及火药发明史,王静如研究西夏史、古代新疆和隋唐社会。该所注重考古及其他史学研究,开展了关于中国古史传说资料的整理与研究、以历史方法从事中西文化思想的比较研究、宝鸡斗鸡台发掘所获资料的整理研究魏晋玄学研究、中国山水画研究、宋金史籍整理与研究、从军事财政看南宋初年和战问题研究等,编辑《中国进士汇典》。曾与陕西省政府合组陕西考古会。
其三是研究会与附设机构。其中,史学研究会于1929年11月成立,有常务会员吴敬恒、常务会员兼干事李宗侗、干事姚彤章、会员兼编辑徐炳昶、编辑鲍汴、编辑高静涛等。会员有白眉初、朱希祖、朱桂辛、沈尹默、沈兼士、汪申、金仲荪、俞同奎、马廉、马衡、陈垣、乐均士、张继、齐宗康、郑颖孙、萧瑜、顾颉刚等。水利研究会成立于1929年9月,有常务会员朱广才。会员有李吟秋、李书田、李仪祉、茅以升、徐世大、徐宗溥、高镜莹、彭济群、叶奇峰、董时进等。
北平研究院成立的初衷初衷是“为学理与实用并重,以实行科学研究,促进学术进步”①。李书华认为:“今后我国科学研究工作,应当对于世界科学的进步,负起一部分应负的责任。科学研究是工业建设的基础。科学研究恰如水源,工业应用恰如河流,没有水源,便没有河流。无疑义的,我们应该把中国做成一个工业化的国家,能够大量生产,大量制造,才能够在世界上独立生存,但是这种工业建设,须得科学研究工作配合起来,才容易成功,才能有进步”。② 到1948年,该院共发表论文、调查报告500余篇。研究院和各研究所出版丛刊、集刊、专报、报告、汇编等刊物和书籍50余种。这形成了“中国科学的黄金时代”, “造成了很浓厚的研究空气。中国科学家在国内所做的科学研究工作发表以后,常引起外国科学家的注意,也常为外国科学家所称引,所以中国科学家为中华民族增加了不少的光荣”。③
其创始人与研究人员大多为留法群体。据统计,1949年前归国的科技人员,留法群体只占4%,位居美、英、日、德之后,但却在近代中国的科技界和教育界一度与留美学人相抗衡。④ 北平研究院以法国研究机构为蓝本,建立了完备的行政管理体制,重视研究所和研究会建设,还建立“学术会议”制度,会员(相当于院士),这有其积极的探索意义。在物理领域,有两代居里夫妇、郎之万均被北平研究院推为座上宾,郎之万还被聘为唯一的名誉研究员,居里夫人的第一位中国学生郑大章、约里奥-居里夫妇指导过的钱三强、何泽慧、杨承宗等都进入了北平研究院。1931年9月30日,郎之万随国联教育考察团访问中国,于1932年1月4日和7日访问北平研究院理化部和物理研究所,李书华、严济慈等接待。当考察团回国后,郎之万没有与其他成员一起返欧,而是接受北平研究院等的邀请,又于1931年12月下旬返回北平,与中国物理学界进行了两个星期的学术交流。1932年6月10日,李煜瀛还致函郎之万,索要他在上海允诺的《科学与文明》的演讲稿,以便付梓。之后,狄拉克、玻尔等国际著名物理学家都曾到访,成为我国现当代开展国际学术交流的一个重要科研机构。而且,在居里夫人的帮助下设镭学研究所(1948年改组为原子学研究所),这成为我国最早的核物理研究机构,是新中国的核物理事业的起点。
其名师主要有:中国近代物理学奠基人之一饶毓泰,中国现代物理学的创始人之一严济慈,我国金属晶体范性形变和晶体缺陷研究以及物理学史研究的奠基人之一钱临照,著名地球物理学家顾功叙,中国光学之父王大珩,中国晶体物理学研究的主要创始人之一陆学善,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始人钱三强,首次开展中草药化学成分分离鉴定的纪育沣,结构性能定量关系的开拓者蒋明谦,中国进行中草药研究的先驱者赵承暇,中国有机化学研究的先驱者,有机微量分析的奠基人庄长恭,著名药物化学家、天然有机化学家高怡生,中国细胞生物学和实验生物学的创始人与奠基人之一朱冼,等等。
这就是我们扼要介绍的国立西安临时大学—国立西北联合大学的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