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漳卫南运河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研究
- 张胜红主编 李瑞江 于伟东副主编
- 5字
- 2021-04-30 20:06:18
第1章 绪论
1.1 项目背景
漳卫南运河位于海河流域南部,由漳河、卫河、卫运河、南运河和漳卫新河组成,流经山西、河北、山东、河南4省及天津市入渤海,流域面积37700km2。漳卫南运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5000年前大禹就在这里留下了治水的足迹,春秋战国时期西门豹兴建的“引漳十二渠”被称为中国古代三大水利奇迹之一,隋代以后卫运河、南运河成为我国南北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直至近代,卫河、卫运河、南运河仍是海河流域最好的航道,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南北文化交流发挥了巨大作用。
漳卫南运河历史上以“擅淤、擅决”和旱涝灾害频繁闻名。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非常重视漳卫南运河的治理工作。1958年3月,水利部、农业部联合组建了漳卫南运河管理局(以下简称“漳卫南局”),漳卫南运河从此纳入统一管理、综合治理的轨道。几经沿革,漳卫南局现隶属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由海河水利委员会授权在其管辖范围内依法行使水行政管理职能,为正局级事业单位。漳卫南局实行三级管理体制,局下属10个二级正处级单位和4个直属事业单位,包括卫河河务局、邯郸河务局、聊城河务局、邢台衡水河务局、德州河务局、沧州河务局、岳城水库管理局、四女寺枢纽工程管理局、水闸管理局、防汛机动抢险队、水文处、信息中心、综合事业处、后勤服务中心。二级单位下设35个三级单位,分布于河北、山东、河南3省10市28个县(市)。漳卫南局所辖防洪工程包括岳城水库及以下漳河、淇门以下卫河、刘庄闸及其以下共产主义渠、卫运河、漳卫新河、南运河(四女寺至第三店)、四女寺枢纽及恩县洼滞洪区的西郑庄分洪闸和牛角峪退水闸,管理河道干流总长814km,堤防长1536km,大(Ⅰ)型水库1座、水利枢纽3座(其中大型2座)、拦河闸5座、挡潮蓄水闸1座、节制闸1座、分洪闸1座、退水闸1座、引黄入卫闸1座,在防汛抗旱、工程管理、水行政管理、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水文管理、水事纠纷调处、河滩等资源开发、流域规划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沿河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可喜的成绩。
漳卫南运河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仅240m3,水资源严重匮乏。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漳卫南运河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已经高达80%以上,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河道断流、水质污染严重,流域内的邯郸、邢台、衡水和沧州市均列入全国地下水超采重点治理区域,河流生态严重恶化。近年来,河流生态有所改善,但沿河水资源需求迅速增加,岳城水库入库水量严重下降,邯郸、安阳两市供水和下游用水保障压力增大,老问题和新矛盾交织,漳卫南运河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形势更加复杂,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
2012年以来,漳卫南局认真贯彻2011年中央1号文件和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积极落实水利部和海委党组的要求,提出了“实现三大转变,建设五大支撑系统”工作思路,将水资源立体调配工程系统建设、水资源监测管理系统建设、洪水资源利用及生态调度系统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通过完善各级水资源管理及水资源保护部门的设置,完善规章制度,形成了分级管理、制度完备、责任明晰的水资源管理与保护工作体系,有力地推进了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但是应该看到,作为水利部直管的重要省界边际河流,漳卫南运河的水资源供需矛盾仍然十分突出,河流生态恶化情况仍然严重,流域水资源统一配置和调度机制尚需完善,水资源监测、监控能力严重不足,水源地保护还存在隐患,对照国家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要求,面对流域人民对水生态文明的期盼,漳卫南运河的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仍然任重道远,亟须加快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努力探索流域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模式与方法,全面推进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为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