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1 血吸虫病及其传播规律
1.1.1 世界血吸虫病流行概况
血吸虫病是血吸虫成虫寄生在人或其他哺乳动物的肠系静脉和肝脏附近门静脉系统的血管里,在那里吸血、产卵、排出毒素而引起的一种疾病。血吸虫病是世界卫生组织(WHO)确定的六大重点热带病之一,就社会经济与公共卫生重要性而言,血吸虫病是仅次于疟疾的第二大热带病(Zhou等,2005;Utzinger等,2005)。寄生于人体的血吸虫有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埃及血吸虫(Schistosoma haematobium)、曼氏血吸虫(Schistosoma mansoni)、间插血吸虫(Schistosoma intercalatum)、湄公血吸虫(Schistosoma mekongi)和马来血吸虫(Schistosoma malayensis)6种。其中,日本血吸虫病分布在亚洲的中国、日本、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这种血吸虫是藤田1846年在日本山梨县甲府市首先发现的,故名日本血吸虫病;埃及血吸虫病分布在非洲及西亚地区;曼氏血吸虫病分布在中南美洲、中东和非洲;湄公血吸虫病流行于泰国、老挝、柬埔寨等;间插血吸虫病流行于中部非洲10个国家。中国只流行日本血吸虫病,简称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的传播已在77个国家有文献记载,其中52个国家面临的感染风险最大。目前全球估计有6亿人口受威胁,感染人口约2亿,其中80%以上感染者和大部分严重病例分布于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虽然一些国家的有效防治使感染人数显著减少,如中国、巴西、埃及、菲律宾及中东一些国家(如突尼斯、沙特阿拉伯王国),但由于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非洲撒哈拉以南的国家,极端贫困,极差的卫生条件,缺乏卫生保健与人们对疾病的无知,加上人口显著增加与人口流动,导致疾病扩散,目前总的趋势感染人数还在增加。如不采取特别预防措施,水资源发展将加剧血吸虫病的流行(Chitsulo等,2000)。最显著的例子是世界最大的人工湖——位于加纳的沃尔特湖(Lake Volta)建成后,沿湖村90%以上的儿童感染了埃及血吸虫病,其中大部分人出现血尿。在北塞内加尔,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塞内加尔河上建成地亚马(Diama)大坝以后,曼氏血吸虫病暴发流行,迄今仍未得到控制(陈名刚,2002)。
通过科学、有效的防治规划和措施,一些国家的血吸虫病防治取得了巨大成就,感染人数显著减少,这些国家包括中国、巴西、埃及、菲律宾及中东一些国家(如突尼斯、沙特阿拉伯王国)。中国、巴西和埃及的经验表明,血吸虫病的患病率可以在有国家级控制规划及有一定财力资源的地区得到控制。埃及、伊拉克、约旦、利比亚、阿曼等国的疫情均是通过群体化疗、健康教育及局部灭螺等综合措施将血吸虫病控制在较低水平(吴晓华等,2003)。
全球早期的国家级大规模血吸虫病防治规划均起始于控制中间宿主螺类,埃及早在1950年就成立了国家螺类防治局,专门组织协调全国血吸虫病防治。1972年,WHO召开的血吸虫病专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提出了以消灭中间宿主螺类为主的血吸虫病防治策略,以达到控制全球血吸虫病的传播。1978年,WHO血吸虫病专家委员会第二次会议虽然主张采用综合性防治措施,但在报告的12条技术建议中,有8条与灭螺有关(WHO)。在全球血吸虫病流行的国家中,目前只有日本、黎巴嫩、突尼斯、伊朗和加勒比地区的一些岛国阻断了血吸虫病传播,达到了消除血吸虫病的目标。以日本为例,日本自1914年起开展全国性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一直采取以消灭钉螺为主的防治策略,包括环境改造和化学灭螺,并开展对患者、病畜的检查与治疗。由于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的迅速复苏,通过改造钉螺滋生环境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1977年后,无新病例发生,最终消灭了日本血吸虫病,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宣布消灭血吸虫病的国家。1984年,鉴于当时重度流行国家主要在非洲不发达地区的实际情况及安全有效的吡喹酮、奥沙尼喹等药物已推广使用。因此,WHO血吸虫病专家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提出了以病情控制(morbidity control)为导向、化疗为主的防治策略。1991年WHO血吸虫病专家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又重申了这一以化疗为主的血吸虫病防治策略(周晓农等,2009)。
进入2l世纪后,WHO在总结各国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在不同流行地区可以采取阻断传播和控制疾病两种不同的策略:即大多数流行严重的国家应以病情控制为目标,但在血防工作有一定基础、感染率很低的地区,以阻断传播为防治目标;要达到阻断传播目标,必须开展螺蛳控制措施,以最终达到消除血吸虫病传播的目标(Engels 等,2002)。
1.1.2 我国血吸虫病流行概况
1.1.2.1 血吸虫病流行与防治历史
日本血吸虫病在我国流行有很长历史,是我国主要寄生虫病之一。我国史书上有很多关于血吸虫病的记载,公元前16—前15世纪,就有表达晚期血吸虫病腹水的“蛊”字。据考证,古医书里有关水毒、蛊毒的记载,包括了现代血吸虫病的主要症状(毛守白,1990)。20世纪70年代,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女尸和湖北江陵出土的西汉男尸内均检出了大量血吸虫卵,这是至今世界上日本血吸虫在人体寄生最早的证据,证实日本血吸虫病在我国的流行至少已有2000多年历史。虽然受科技发展水平的限制,我国古医书未能科学地叙述血吸虫病的流行概况和生活史,但对患病季节、感染过程、临床症状和流行区域的描述,与现在了解情况很相似。1905年,Catto氏在一个死于新加坡的中国人的肠系膜血管内发现成虫,同年,美籍医师罗根(Logan)在湖南省常德一名18岁的陈姓居民的粪便中检测出血吸虫虫卵,血吸虫病才逐渐被我国医务工作者认识和了解(郑江,2009)。此后,一些科学家和医务工作者开展了一些调查,但由于社会体制的原因,新中国成立前的数十年只进行了一些自发的零星研究,更谈不上进行任何防治工作,见诸报道的有关血吸虫病调查和防治研究报告仅20余篇。由于血吸虫病感染力强,传播环节多,流行范围广,WHO将血吸虫病列为所有寄生虫病中分布范围最广的疾病,其感染率位居水传播疾病的首位。
我国血吸虫病分布较广,新中国成立以前曾广泛流行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上海、湖南、湖北、广东、广西、云南、四川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累计钉螺面积143亿m2,血吸虫病患病人数达1160万,其中晚期病人60万,受血吸虫病威胁的人口超过1.0亿(郭家钢,2006)。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对人民健康非常关注,高度重视血防工作,开展了大规模的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经过60多年的努力,我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至1995年,已有广东、上海、福建、广西、浙江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达到了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
20世纪,我国血吸虫病防治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955—1988年和1989—1998年(袁鸿昌,1999)。1955年党中央发出了“全党动员,全民动手,消灭血吸虫病”的号召,指出消灭血吸虫病是一项政治任务,必须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将消灭血吸虫病工作进行到底,同时,从中央到地方都成立了血吸虫病防治领导小组;制定了防治血吸虫病的方针、政策与措施,提出了“积极防治,采取综合性措施”的方针与策略,强调防治初期以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和传播阻断作为防治目标,以环境改造灭螺为主的综合防治为主要防治策略。1958年江西省余江县首先消灭血吸虫病,毛泽东写下了《七律二首·送瘟神》著名诗篇,极大地鼓舞了广大人民群众和血防工作人员战胜血吸虫病的决心,从此血防工作不断向前发展,血吸虫病防治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疫区面积大为缩小,病情显著减轻。尚未控制的118个县、市,主要分布在水位难以控制的江湖洲滩地区和人烟稀少的大山区。
但自1980年以来疫情呈徘徊态势,局部地区呈严重回升的趋势,大有“瘟神”卷土重来之势。全国钉螺面积自1980年的27.5亿m2,增加到1988年的34.7亿m2,增加幅度为26%(图1.1.1)。原已达到基本消灭标准的湖南汨罗市、湖北黄冈等县、市,由于螺情回升,疫情反复,又重新划为流行区。1989年夏季,武汉市内杨园地区在短期内发生大批急性血吸虫病人,引起了人们对城市血吸虫病的重视。疫区广大群众与职工希望政府采取有力措施,治理 “虫害”,再送 “瘟神”。1989年,国务院主持召开长江流域五省血防会议,加强了对血吸虫病防治的领导,协调各方面的力量搞好血防工作;提出了以化疗为主结合易感地带灭螺的综合治理、科学防治方针,制定了防治规划;加强湖区和大山区血吸虫病流行规律的研究,调整了血防策略,制定了控制和消灭血吸虫病标准;改变管理机制,引进世界银行贷款,鼓励社会参与,狠抓组织落实。血吸虫病的防治工作又出现了新的局面。
图1.1.1 全国钉螺面积变化情况
通过实施这些血防综合治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995年与1989年相比,血吸虫感染人数从163.8万人减少至86.5万人,下降幅度为47.2%;居民粪检阳性率从10.20%降至4.89%,下降幅度为52.1%,10~30岁年龄组感染率下降幅度高达60%~70%;感染牛数从20万头降至11万头,下降幅度为49.9%;牛的粪检阳性率从13.29%降至9.29%,下降幅度为31.8%。人畜感染情况有了明显的降低。通过疾病控制策略的实施,20世纪90年代我国广大疫区的血吸虫病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病人的症状和体征有了明显的改善,有力地保护了人民的健康。
1.1.2.2 血吸虫病流行现状
1.全国血吸虫病地区分布
根据卫生部2012年全国血吸虫病疫情通报(李石柱等,2013),截至2012年,我国12个血吸虫病流行省(自治区、直辖市)中,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已达到传播阻断标准,以山丘型流行区为主的四川和云南2省以及以湖沼型流行区为主的江苏省已达到传播控制标准,其他以湖沼型流行区为主的安徽、江西、湖北、湖南4省已达到疫情控制标准。
全国共有血吸虫病流行县(市、区)452个,较2011年减少2个(2012年安徽省行政区划调整,新增1个传播控制区马鞍山市博望区;江苏省行政区划调整,减少沧浪区、平江区和金阊区3个流行区)。在452个流行县(市、区)中,281个(占62.17%)达到传播阻断标准,其中四川省新津县、蒲江县、名山县、丹棱县、北川县、雨城区6个县(区)和江苏省下关区、雨花台区2个县(区)于2012年达到传播阻断标准。此外,全国达到传播控制的县(市、区)共100个(占22.12%),其中安徽省铜陵县、青阳县,芜湖市弋江区和鸠江区4个县(区)以及湖北省黄州区和团风县2个县(区)于2012年达到传播控制标准。疫情控制县(市、区)由2011年的77个减少到71个(占15.71%),分布于湖区4个流行省,其中安徽省23个、湖北省19个、湖南省20个、江西省9个(表1.1.1)。
表1.1.1 2012年全国血吸虫病流行现状 单位:个
续表
2.全国血吸虫病人分布
2012年全国推算血吸虫病人总数240597例,其中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湖区5省)血吸虫病人236587例,占全国血吸虫病人总数的98.33%;云南和四川(山区2省)血吸虫病人2919例,占1.21%;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5个传播阻断标准地区均未发现当地感染的血吸虫病病例。2012年全国共有晚期血吸虫病人30396例,其中湖区5省和山区2省分别有26600例和2714例,分别占全国晚期血吸虫病人总数的87.52%和8.93%;浙江省现有晚期血吸虫病人1082例,上海市、福建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均未发现晚期血吸虫病病例(表1.1.2)。
表1.1.2 2012年全国血吸虫病人分布
续表
① 重庆市上报1例输入性急性血吸虫病病例,故全国报告急性血吸虫病病例共计为13例。
2012年全国共报告13例急性血吸虫病病例,其中安徽省5例,江西省3例,江苏省3例,浙江省1例,重庆市1例;13例急性血吸虫病病例中,10例为异地感染。上述急性血吸虫病病例均为散发病例(表1.1.2)。
3.全国钉螺分布
2012年在全国3499个血吸虫病流行乡(镇)中,有3145个乡(镇)(占89.89%)开展了钉螺分布调查。其中1280个乡(镇)查出钉螺,占查螺乡(镇)总数的40.70%;2012年未查出新的有螺乡(镇)。在全国30391个流行村中,查出有钉螺分布的村6593个,占流行村总数的21.69%;其中新查出有钉螺分布的流行村3个,分布在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市贺村镇和湖北省荆州市开发区。2012年全国共查螺611893hm2,查出钉螺面积173497.65hm2,占总查螺面积的28.35%;其中新发现有螺面积46.71hm2,分布于上海市金山区(0.11hm2)和松江区(0.16hm2),浙江省江山市(0.34hm2),江苏省金湖县(12.43hm2),湖北省荆州开发区(6hm2),安徽省休宁县(2.45hm2)、桐城市(4.12hm2)、太湖县(4.1hm2)以及芜湖县(17hm2)9个县(市、区)。
钉螺按照其活动区域分类可以分为湖沼型、水网型、山丘型,其中,山丘型主要分布于四川、云南等省以及长江中下游省份的山区。湖沼型主要分布于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等省的长江沿岸和湖泊区域里大片的冬陆夏水的洲滩。水网型主要分布在河道两岸及灌溉沟中。
2012年全国实有钉螺面积368741.67hm2,其中湖沼型流行区有螺面积355889.34hm2,占全国实有钉螺面积的96.52%。垸外环境有螺面积335507.38hm2,占湖沼型流行区总有螺面积的94.27%;垸内环境有螺面积20381.95hm2,占湖沼型流行区总有螺面积的5.73%。水网型流行区有螺面积231.52hm2,占全国实有钉螺面积的0.06%;山丘型流行区有螺面积12620.80hm2,占全国实有钉螺面积的3.42%。2012年我国查出感染性钉螺总面积171.68hm2,分布于江西、安徽、湖南和云南4省,江苏省、湖北省和四川省未查出感染性钉螺。2012年全国灭螺总面积105780.47hm2,其中药物灭螺99308.15hm2,占灭螺总面积的93.88%;环境改造灭螺6472.32hm2,占灭螺总面积的6.12%(表1.1.3)。
表1.1.3 2012年全国实有钉螺面积和灭螺面积
1.1.3 血吸虫病的传播与危害
日本血吸虫成虫寄生于人体或哺乳动物的肠系膜静脉中,雌雄虫体交配产卵,部分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虫卵在水中孵出毛蚴。毛蚴钻入钉螺体内发育,经两代胞蚴繁殖后形成尾蚴。尾蚴离开钉螺进入水中游动,若遇人或易感动物,侵入皮肤形成童虫。经过移行和一定时间的生长,最终在肠系膜静脉寄生并发育成熟。可见血吸虫需要两个宿主更替:一是脊椎动物人或其他哺乳动物;一是无脊椎动物钉螺。人或其他哺乳动物是进行有性繁殖的成虫阶段所寄生的对象,故称为终末宿主;钉螺是无性繁殖的幼虫阶段所寄生的对象,故称为中间宿主。因此,日本血吸虫生活史分为成虫、虫卵、毛蚴、胞蚴、尾蚴和童虫6个阶段 (图1.1.2),具体为传染源 (病人、病畜)排出虫卵—虫卵在水中孵出毛蚴—毛蚴侵入中间宿主钉螺—毛蚴在钉螺内发育成胞蚴、尾蚴,尾蚴从螺体逸出—尾蚴感染终宿主 (人畜等哺乳动物)—尾蚴在终宿主内发育为童虫、成虫 (毛守白,1990)。
图1.1.2 血吸虫生活史
血吸虫基本特征如下:
1.成虫
血吸虫成虫系雌雄异体。在生活中,雌雄虫体呈合抱状态。雄虫乳白色,背腹扁平,体前端具有口吸盘及腹吸盘。在腹吸盘后的体两侧向腹面卷曲,形成一条沟状结构,雌虫居于其中,称为抱雌沟。雌虫暗褐色,呈线状,前细后粗,虫体大小随不同宿主而异。雄虫较雌虫为短,平均长10~18mm,睾丸处的体宽为0.44~0.51mm;雌虫平均长13~20mm,中段最宽处仅0.24~0.30mm。成虫体壁呈海绵状,具有吸收和交换等重要的生理功能。
2.虫卵
虫卵淡黄色,无盖,略呈椭圆形,大小平均为89μm×67μm,有一短小的侧刺,但往往被周围的粪便等污物所掩盖而不易查见。虫卵排出体外后,在自然界存活的久暂受外界环境的温度及湿度等因素影响。在0℃以上的气温中,温度越高,虫卵死亡越快。在0℃以下,则温度越低,死亡率越高。在湿粪内28℃气温经过12d约3.2%虫卵存活;18℃经过85d约2.9%存活,8℃经过180d约77%存活。干燥可以加速虫卵的死亡,在28℃干燥72h,虫卵全部死亡。
虫卵进入水中后,卵内毛蚴活跃,在卵壳内不断转动,并从卵壳的垂直裂缝中破壳而出,这一现象称为孵化。它受温度、渗透压、水质和光线等因素影响。以水温20~30℃较为适宜。温度在10~37℃以外,大多数虫卵的孵化被抑制。在等渗情况下,卵内毛蚴不能孵化。在0.7%~0.9%食盐溶液中,大多数虫卵的孵化被抑制;在1.2%以上的浓度则完全被抑制。虽然水的pH值在7.0~8.5范围均可使虫卵孵化,但孵化的最适合pH值为7.5~7.8。过酸或过碱对孵化不利。光亮能加速虫卵的孵化,反之,黑暗则孵化受到抑制。
3.毛蚴
呈长椭圆形,左右对称,平均大小为99μm×35μm,除体前端突出的顶部乳突外,体表具有纤毛上皮细胞21个,呈四横排列。体内有一个顶腺及一对头腺,其分泌物是构成虫卵可溶性抗原物质的主要成分。毛蚴凭借其纤毛在水中作直线游动,并具有向光性和向上性的特点,故在自然水中,它多存在于光亮较充足的上层。毛蚴在11~25℃可存活14~26h,其游速0.24~0.39mm/s,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对毛蚴不利。由于毛蚴在水中不停地游动,所以病人粪便入水后孵出的毛蚴亦可感染离粪便污染河水处较远的钉螺。若水中含氯(0.7~1.0)×10-6余氯达(0.2~0.4)×10-6时,经30min毛蚴全部死亡。
毛蚴依靠其顶部乳突及腺细胞分泌物的作用能主动侵入钉螺外露的软体部位,钉螺的分泌物对毛蚴亦有引诱作用。影响毛蚴感染钉螺的因素有:温度、接触时间的长短、螺的老幼、水的流速等。
4.胞蚴
毛蚴侵入螺体后脱去纤毛上皮细胞,发育成母胞蚴,它主要寄生于钉螺的头足部。早期母胞蚴体小,呈袋状,两端钝圆,大小为61.4μm×38.4μm,体内含有许多胚细胞,经分裂和发育成不同大小的胚球和胚胎。晚期母胞蚴大小可达806.4μm×207.3μm,经1~2个月的发育,体内长成子胞蚴。成熟的子胞蚴活动力增强,从破裂的母胞蚴体壁逸出。母胞蚴在晚期有衰老萎缩现象。
血吸虫幼虫在钉螺体内发育所需要的时间受温度的影响。6—7月的气温(30℃左右)平均需47~48d。10—11月的气温(17℃左右)平均需要159~165d。一只毛蚴侵入钉螺后所发育的尾蚴均为同一性别,但有时可有2只以上的毛蚴侵入,故一只钉螺逸出的尾蚴也存在雌雄两性。
5.尾蚴
尾蚴分体部及尾部,尾部又由尾干及尾叉组成。体部大小为(100~150)μm×(40~66)μm、尾干(140~160)μm×(20~30)μm、尾叉长50~70μm。全身体表具有小棘和许多乳头感觉器。体壁被一层很薄的糖质衣所覆盖,它与抗血清接触后能形成套膜反应。体前端为头器,在其中央有头腺。口孔开口于头器腹面的亚顶端,食道细长,肠支短小。腹吸盘位于虫体后半部。在其下方有一团生殖细胞。体部有单细胞钻腺5对,2对位于腹吸盘前,嗜酸性,内含粗颗粒;3对位于腹吸盘后,嗜碱性,内含细颗粒。尾蚴具有对称排列的焰细胞4对,体部3对,尾干基部1对。尾部具有肌细胞,它们的收缩与延伸可使尾干反复作弧形的左右摆动,如圆圈一样地旋转。2个尾叉如螺旋桨一样起推进作用,形成了运动的动力。尾蚴在水中的运动通常以尾部向前的倒退姿势前进。
感染性钉螺必须在水中伸出其软体,才有尾蚴逸出,以入水后3~4h为逸蚴高峰。尾蚴在水平的分布主要是浮悬于水面上,因绝大多数尾蚴都是静止地浮悬于水面,故能随水流漂浮至远处(1km或更远),风力、水位涨落及潮流等也能使它扩散。由于河岸钉螺多栖于水边线上下,所以尾蚴的分布在近水边的水面为最多。光照对尾蚴从钉螺逸出有明显的影响,白昼有利于尾蚴逸出,黑夜不利于尾蚴逸出。尾蚴昼夜逸出具有周期性,一般接近中午逸出较多,早晨或黄昏次之,夜间最少。虽然使尾蚴逸出的温度范围较大,但以20~25℃最适宜。尾蚴的活力和寿命又与水温有关,温度越高活力越强,死亡也越快。在15~25℃经56~60h,尾蚴仍有较强的活力且不影响其感染力。
尾蚴对物体的表面有极强的吸附力。人及易感动物下水后,一旦与尾蚴接触,马上就被吸附,即使立即离水,尾蚴已吸附在宿主的体表而随之出水。尾蚴钻入人及易感动物的皮肤(或黏膜)必须在有水的条件下完成,但水量不需要太多,即使皮肤上尚有一层未曾擦去的水膜,尾蚴也能作钻入皮肤的活动,尾蚴最快可在10s内钻入宿主的皮肤。所以人在疫水中停留较短时间,也有被感染的危险。饮用含有尾蚴的水,尾蚴亦能从口腔黏膜侵入。
6.童虫
尾蚴钻进皮肤脱掉尾部直至发育成熟前的阶段统称为童虫。童虫在宿主体内的移行和发育速度,在个体间存在明显的差异,移行最快的童虫在皮肤中停留不到1d,即移行至肺,从肺动脉钻入肺静脉,随血流经心脏,主动脉弓,背大动脉到腹腔动脉及前、后肠系膜动脉,再经胃静脉、肠系膜静脉于第3天到达肝脏。在肝内经8~10d的生长后,于第11天开始向门静脉主干移行,大多数于第13~14天抵达门-肠系膜静脉定居。雌雄童虫最早于第15~16天合抱配偶,第22天发育成熟,此时雌虫子宫中出现完整的卵,第24天开始排卵。性成熟后虫体仍有一段时间的缓慢生长和发育。雄虫的存在和合抱对于雌虫的发育成熟是必需的,若无雄虫,则单性雌虫不能发育至性成熟,一直停留在童虫阶段。若无雌虫,单性雄虫虽可发育成熟,但所需的时间较长,体形也较小。
由上可见,血吸虫病的流行因素有3个:一是要有传染源(病人、病畜)散布血吸虫卵;二是要有传播媒介,也就是说必须通过中间宿主——钉螺来传播;三是有接触含血吸虫尾蚴的疫水的易感人群。这是构成血吸虫病流行的基本条件,然后通过人们生活和生产活动造成血吸虫病的流行和蔓延。感染血吸虫病的季节,全年各月均可发生,主要是3—11月,而以4—9月发生感染的机会最多。因为这个时期温度适宜,雨水多,钉螺最活跃,逸放出来的尾蚴最多,又因生产、生活接触疫水的机会也多,最易感染血吸虫病,尤其是急性血吸虫病。钉螺是血吸虫病的唯一中间宿主,控制钉螺扩散可以有效地控制血吸虫病的扩散。
血吸虫病是危害人民群众健康,阻碍生产发展的一种严重疾病。新中国成立前,血吸虫病在我国猖獗流行,造成疫区居民成批的死亡,无数病人的身体受到摧残,致使田园荒芜、满目凄凉。正如毛泽东在1958年所作的 《七律二首·送瘟神》诗篇中所描述的那样:“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出现许多 “无人村”“寡妇村”“罗汉村”(腹水肚大如鼓)和 “棺材田”等悲惨景象。据有关资料,湖北省阳新县20世纪40年代有8万多人死于血吸虫病,被毁灭村庄7000多个,荒芜耕地约1.5万hm2[1](约23万亩);江西省丰城县白富乡梗头村,百年前有1000多户,到1954年只剩下2人,其中死于血吸虫病者达90%;1950年,江苏省高邮县新民乡的农民在有螺洲滩下水劳动,其中4019人患了急性血吸虫病,死亡1335人,死绝45户,遗下孤儿91人。1957年调查显示,全国1000余万血吸虫病人中,约40%有症状,劳动力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其中5%~10%的晚期病人丧失了劳动力,并受到死亡威胁;不少儿童患病后生长发育受到影响,成为侏儒。群众将血吸虫病的危害归结为影响 “六生”,即生活、生产、生长、生育、生趣、生命,是最真实的描述。
血吸虫病对家畜的危害也十分严重。家畜得了血吸虫病后,出现拉痢、消瘦和生长迟缓,若不及时治疗,有可能导致死亡。这些病牛既加重了血吸虫病的传播流行,又因役力显著下降,严重影响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1980年,湖南省君山农场购入的200多头菜牛,不久就感染上血吸虫而无一存活。
血吸虫病至今仍是我国一大寄生虫病。全国约有1亿人受血吸虫感染的威胁,每年都有新发的病人,这些人群由于血吸虫病而丧失了劳力,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不同程度的负担,晚期患者的经济和社会负担更大,在一些重流行区出现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