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利水电工程岩溶勘察与处理
- 沈春勇主编 余波 郭维祥副主编
- 2927字
- 2021-04-09 22:12:37
1.1 中国岩溶区域特征概况
我国碳酸盐岩系分布面积约为136万km2,占全国总面积的14%。其中尤以黔、滇、桂等地区分布最为集中,如云南碳酸盐岩出露面积占全省土地面积的52%,广西碳酸盐岩出露面积占全区土地面积的43%,贵州省碳酸盐岩出露面积最大,约占全省土地面积的74%。全国碳酸盐岩分布情况见图1.1-1。
根据气候、大地构造以及岩溶发育特点,可将我国划分为3个区:大致以六盘山、雅砻江、大理、贡山一线为界,以西为青藏高原西部岩溶区;以东分为两个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北部为中温、暖温带亚干旱湿润气候型岩溶区,即华北岩溶区;南部为亚热带、热带湿润气候型岩溶区,即华南岩溶区(图1.1-2)。根据岩性、地貌及岩溶发育特征等因素,又可细分为黔桂溶原—峰林山地亚区、滇东溶原—丘峰山原亚区、晋翼辽旱谷—山地亚区、横断山溶蚀侵蚀区等亚区(表1.1-1)。
1.1.1 华南岩溶区
华南岩溶区区域包括长江中、下游与珠江流域地区,碳酸盐岩出露面积约为60万km2,占全国岩溶地区总面积的44%。滇东、黔、桂、川东、湘西和鄂西,碳酸盐岩大面积出露,是我国岩溶最为发育的地区,此外,苏、浙、赣、粤等省亦有碳酸盐岩零星分布。
该区属中亚热带至暖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15~23℃,年平均降雨量800~1300mm,部分地区达2000mm以上。
图1.1-1 中国碳酸岩地层层组类型分布图(据卢耀如)
图1.1-2 中国岩溶区划简图(据《中国岩溶研究》)
1—一级区划界线;2—二级区域界线;3—三级区划界线
在大地构造上属于华南地台,基底由前震旦系浅变质岩系组成。震旦纪至三叠纪,地壳升降频繁,沉积了厚达5000m以上的多层碳酸盐岩及屑碎岩,并有火成岩活动,造成了若干次沉积间断。中生代晚期的燕山运动,使本区地层普遍褶皱,构造轮廓基本定型。新构造运动主要表现为大面积的间歇性上升,西部上升幅度最大,形成云贵高原,向东,向南渐次降低成阶梯状。滇东—黔西高原面一般高程为2000.00~2500.00m(北部达2700.00~3000.00m);黔中高原面的高程降至1000.00~1200.00m;桂中准平原的高程仅100.00m左右。滇东南、黔南、桂西北,黔东及黔北则为云贵高原的斜坡过渡地带。川东、湘西、鄂西山地为江汉、洞庭平原与四川盆地之间的隆起区,高程在1000.00m左右,亦属云贵高原向北递降的斜坡地带。
该区在地质历史过程中,发育了多期古岩溶,自震旦纪以来,区内曾有多次沉积间断,形成了多层古溶蚀面和古岩溶。例如,滇东、黔西晚震旦世至早寒武世、晚泥盆世至早石炭世、晚石炭世至早二叠世、早二叠世末至晚二叠世初;黔中地区寒武纪末至石炭纪初、早二叠世末至晚二叠世初、三叠纪末至侏罗纪初;四川盆地早二叠世末至晚二叠世初、三叠纪晚期至侏罗纪初;广西地区早二叠世末至晚二叠世初均有古岩溶发育。其中早、晚二叠世之间发育的古岩溶最为普遍。
表1.1-1 中国岩溶区域分区简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近代岩溶的发育可分3期:白垩纪末至第三纪初为第一期,地壳经历了燕山运动之后,处于相对稳定时期,夷平作用居主导地位,形成了云贵高原面及黔中(如大娄山期)、桂西北、川东、湘西、鄂西等地现存的峰顶面,当时碳酸盐岩暴露于地表,岩溶有所发育,但因后期地壳上升,岩溶现象大多遭受破坏,仅在高原面上残留。第三纪至第四纪初为第二期,地壳相对稳定的时间较长,气候比较炎热潮湿,岩溶充分发育,形成宽阔的山盆期剥夷面、断陷岩溶湖、盆地、大型洼地、谷地及峰林、石林等岩溶景观。第四纪以来为第三期,地壳强烈上升,形成水系干流的深切峡谷,进入峡谷期(如乌江期),岩溶作用进入全盛时期,垂直、水平形态的岩溶都很发育,发育多级河流阶地,以及与之对应的溶洞层、岩溶泉。
1.1.2 华北岩溶区
华北岩溶区主要属黄河流域及辽西等区域,碳酸盐岩出露面积约23万km2,占全国岩溶地区总面积的17%。集中分布在晋、渭北(陕西渭河以北)、冀北、冀西、鲁中及辽中太子河、浑江、辽西大凌河流域等地区。
该区属中温带至暖温带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5~15℃,年平均降雨量330~900mm,部分地区达1000mm以上。
华北岩溶区在大地构造上处于华北地台。从震旦纪至中奥陶世沉积了厚达1000~2000余米的碳酸盐岩。加里东运动后,地壳抬升成陆,沉积间断,大陆长时间遭受剥蚀,缺失上奥陶统至下石炭统地层。印支运动后,大陆再次抬升遭受剥蚀,但这次沉积间断的时间较短。燕山运动后,整个华北地区上升成陆。新构造运动有明显的差异性,表现为太行山、吕梁山、燕山、泰山等山区强烈上升(辽东上升较缓慢),而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和汾渭地堑则相对沉降。
该区在震旦纪晚期、晚奥陶世至早石炭世及三叠纪晚期均有古岩溶发育,其中奥陶纪、石炭纪之间发育的古岩溶最典型。近代岩溶的发育,可以大致分3期。白垩纪末至第三纪初为第一期(北台期或吕梁期),地壳经历了燕山运动后隆起,岩溶有所发育。但由于后期地壳的升降,该期岩溶保留不多。太行山南段及雁北山区,一些大型溶洞残留于高程1500.00~1900.00m的山顶面附近。第三纪至第四纪初为第二期(唐县期),上新世,华北地区气候温湿,地壳相对稳定,近代水系开始发育,地表水、地下水循环条件较好,岩溶作用较强烈,是华北近代岩溶发育的主要时期,其岩溶形态多被保留至今。第四纪以来,岩溶发育进入第三期,当时气温较低,降水较少,不利于地表岩溶的发育,但因山地与平原间新构造运动的差异、排泄基准面的下切,岩溶有向深处发育的趋势。地表以干谷和岩溶泉为特征,大型溶洞罕见。在深切河谷岸坡,可见一些裂隙式溶洞,但规模一般较小。地下发育的岩溶,多数以溶隙和溶孔为主。上述岩溶形态,一般均沿结构面(包括层面裂隙、可溶岩与非可溶岩的接触带)、断裂及其交汇带发育。
该区主要的岩溶层组有:中奥陶组马家沟组和中寒武统张夏组厚层灰岩、鲕状灰岩,下奥陶统白云质灰岩、白云岩,上寒武统灰岩及震旦系硅质灰岩、白云岩。其中马家沟组和张夏组岩溶最发育,是该区主要岩溶含水层,地下水丰富。
1.1.3 西部岩溶区
西部岩溶区主要包括雅砻江、金沙江上游、澜沧江、怒江等所在的大横断山区及宁夏、川北、昌都、工布、措美以北的西北干旱地区两大区域。
该区碳酸盐岩出露面积约53万km2,占全国岩溶地区总面积的39%。该区的范围以新疆、宁甘、青藏高原为主,平均高程在4500.00~5000.00m以上,气候严寒干燥,年平均气温低于0℃,年平均降雨量200~500mm,并以降雪为主。
青藏高原在大地构造上处于喜马拉雅地槽区。古生代至早新生代,沉积了多层碳酸盐岩和碎屑岩,碳酸盐岩层大致呈东西走向条带状分布,尤以高原南部较广泛。中新世晚期发生的强烈构造运动,使中新统及更老的地层遭受到剧烈的褶皱与断裂。上新世,地壳相对稳定,气候温湿,是青藏高原岩溶发育的主要时期,发育了峰林等亚热带岩溶形态,并保留至今。第四纪以来,强烈而持续的整体性抬升运动,使地壳大幅度上升,气候转为干冷,坚硬或中等坚硬的碳酸盐岩多高屹在分水岭地区或单薄的山脊地带,成为“神山”,特殊的气候及地形条件非常不利于地表岩溶的发育,早期岩溶形态亦多逐渐被后期的物理风化作用破坏,“残留”现象明显。现代岩溶作用主要在地下进行,但受干旱的气候条件影响,除少数沿深大断裂发育的岩溶大泉外,岩溶一般发育深度不大,且发育程度差,主要为溶蚀裂隙或沿层面、结构面发育的小型溶洞;发育少量溶蚀裂隙及岩溶泉,地下水流一般仍以岩溶裂隙性渗流为主,当径流通道沟通融雪补给区时,泉水流量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