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历史时期江苏北部海岸淤进蚀退趋势性过程的逆转一直是海岸动力地貌研究的热点,就长周期的区域性海岸演变而言,1855年以来废黄河三角洲海岸侵蚀进程中局部变异现象同样值得关注。现有防护工程虽基本控制了岸线蚀退,但堤外岸滩和水下岸坡的侵蚀仍在继续。在此过程中海岸组成物质粗化、岸滩坡度陡化等现象,反映了海岸性质存在由淤泥质海岸向砂质海岸变异的趋势。然而以往关于海岸侵蚀的研究中尚无针对海岸变异的专门探讨,成熟的海岸防护措施多针对砂质海岸。本书以海岸变异为主线编写,旨在探索淤泥质海岸侵蚀过程中局部岸滩地貌变异的机理,为更加有效的海岸防护提供基础依据。

从海岸演变历史的角度,本书提出废黄河三角洲海岸在黄河尾闾变迁影响下淤蚀转变的同时,海岸性质也存在淤泥质海岸与砂质海岸之间的相互转换过程,说明砂质海岸与淤泥质海岸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本书提出海岸侵蚀过程中的变异并对变异特征及其进程进行了探讨,认为废黄河三角洲海岸目前的侵蚀变异属于黄河夺淮期间海岸淤长和由砂质海岸向淤泥质海岸演变的逆向调整过程;海岸的变异过程主要包括组成物质粗化、岸线和水下等深线趋直、海岸剖面变陡且形态上表现为由上凸变为下凹、动力环境要素主导地位易势等。考虑到海岸侵蚀过程中的变异特征,将通常针对砂质海岸的稳定岸弧概念引入到侵蚀变异中的淤泥质海岸,探讨了侵蚀变异中淤泥质海岸稳定岸弧的形成过程、岸弧形态及其与砂质海岸的差异,并积极探索通常应用于砂质海岸的岬角控制模式在侵蚀变异中淤泥质海岸整体防护中的应用。针对废黄河三角洲海岸的动力泥沙环境与侵蚀过程的特殊性,探讨了岬角控制在此类海岸应用中的特别要求。

本书在编写和前期相关研究过程中,得到了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喻国华教授、陆培东教授及南京师范大学王建教授的指导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海岸演变的复杂性和海岸防护工程的多样性,同时限于作者水平,本书错误和不足之处,敬请读者、同仁不吝赐教指正。

王艳红 陈可锋 曾成杰

2014年4月于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