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地理信息系统发展现状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简称GIS)有时又称为“地学信息

系统”或“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它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2]。它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以时间发展为序列,可分为四个阶段:20世纪60年代是起始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是发展巩固阶段,20世纪80年代是推广应用阶段,20世纪90年代是蓬勃发展阶段。

世界上第一个地理信息系统是1963年由加拿大测量学家R.F.Tomlinson提出并建立的,称为加拿大地理信息系统(GIS),主要用于自然资源的管理和规划。20世纪70年代,由于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大容量存储设备的使用,促进了GIS朝实用的方向发展,不同专题、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各具特色的地理信息系统在世界各地纷纷付诸研制,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瑞典和日本等国对GIS的研究均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1970—1976年,美国地质调查局研发了50多个地理信息系统,用于获取和处理地质、地理、地形和水资源信息;1974年日本国土地理院开始建立数字国土信息系统,存储、处理和检索测量数据、航空相片信息、行政区划、土地利用、地形地质等信息;瑞典在中央、区域和城市三级建立了许多信息系统,如土地测量信息系统、斯德哥尔摩地理信息系统、城市规划信息系统等。20世纪80年代,GIS逐步走向成熟,并在全世界范围内全面推广,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并与卫星遥感技术结合,开始应用于全球性的问题,如全球变化和全球沙漠化监测,全球可居住区评价,厄尔尼诺现象、酸雨、核扩散及核废料监测等[3]

我国在这方面的工作最早始于20世纪80年代,尽管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GIS在中国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0—1980年为准备阶段,主要进行舆论准备,正式提出倡议,开始组建队伍,培训人才,组织个别实验研究。机助制图和遥感应用,为GIS的研制和应用做了技术上和理论上的准备。第二阶段,1981—1985年为起步阶段,完成了技术引进、数据规范和标准的研究、空间数据库的建立、数据处理和分析算法及应用软件的开发等,对GIS进行了理论探索和区域性的实验研究。在全国大地测量和数字地面模型建立的基础上,建成了1∶100万国土基础信息系统和全国土地信息系统,1∶400万全国资源和环境信息系统,1∶250万水土保持信息系统。第三阶段,1986年到现在为初步发展阶段,我国GIS的研究和应用进入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的阶段,逐步建立了不同层次、不同规模的组织机构、研究中心和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