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致和:用心做好一件事
- 张永和 张婧
- 6358字
- 2021-04-13 16:29:54
第一章 徽州故里左手磨豆腐右手读“四书”的王致和
第一节 石板桥畔“豆腐郎”十载寒窗求进仕
书文戏理,说不尽家国天下事;
青方红方,品不完人间儿女情……
臭豆腐,酱豆腐,王致和臭豆腐……
凡是在老北京胡同里生活过的人,大都记得这熟悉的叫卖声,那抑扬顿挫的声调,拖得稍长、微微上扬的尾音儿,听上去既亲切,又有趣。
一块小小的豆腐,它穿越了350年古今沧桑,缔造了一个令外国人都啧啧赞叹的大国工匠品牌——北京二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王致和”,书写了一段跌宕起伏的中国故事,一篇荡气回肠的锦绣文章。
本书作者之一、耄耋之年的著名戏曲编剧张永和先生,在2019年底上演的曲剧《王致和》中调商为曲、泼墨成辉:
《“王致和”臭豆腐叫卖》插画
曲剧《王致和》宣传海报
小小臭豆腐变化非常,
由白转绿挂着一层霜。
闻着臭,吃着甜,人民的卤虾酱,
倒点香油,沏俩花椒儿,就着窝头喷鼻香!
王致和臭豆腐名登金榜!
西太后赐名“青方”!
三百年老字号,全球盛名享,
一段中国故事,一篇锦绣文章……
既然称之为“中国故事”,其中必定是风云际会,百转千回,充满了咱们中华民族五千年血脉深处特有的精神风骨和肝胆气节。
王致和何许人也?有何不同寻常的经历?他一手创制的臭豆腐因何香飘京城,一“臭”越百年,流传下“太后赐名,状元题诗,阿哥叫卖”的传奇故事?被京城老百姓奉为佐餐佳品的小小“青方”,又会牵连出怎样跌宕起伏的“两个女人一台戏”?
……
要回答这些问题,考究350年中华老字号“王致和”的历史渊源,不能不跨越时光,回到长袍马褂的大清朝,从清康熙年间的安徽仙源古镇,那个生命底色中镌刻着“徽”文化与古徽州记忆的地方讲起。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安徽举人王致和能够扎根京城,成就三百年不衰的臭豆腐基业,与他自幼生长的环境与人文风俗息息相关。
对于王致和的生卒年月,史料记载不详,笔者翻阅史书,只说:“王致和,字远候,清代太平县仙源(今黄山区仙源镇)人。”另据1996年出版的《徽州风俗》一书记载:
王致和,祖籍今安徽省仙源镇。
这寥寥数语,似乎成了历史留给我们寻味王致和故事的惟一线索,循着历史的版图,让我们把目光聚焦于氤氲着诗情画意的水墨安徽。
相传,安徽是我国豆腐的发祥地之一。皖南地区(安徽南部)早在明代就是腐乳的名特产区,腐乳的生产技艺相当普及。明末,王家祖上为了逃避灾荒,举家迁居皖南,同时也把磨豆腐的技艺带到了那里。
据明代文学家李日华《篷拢夜话》一书记载:“黟县人喜于夏秋间酿腐,令变色生毛,随拭去之,待稍干,投沸油中灼过。”
这段文字说的就是腐乳的制作过程,而黟县就在今安徽省的南部,与王致和的家乡仙源同属皖南地区。
关于王致和家乡仙源这一地名的由来,《太平县志》中曾有这样的记载:
以其流经邑城之麻川源出黄山,古称仙源是也。
由此看来,仙源此名应与黄山有关。
仙源地处黄山北麓,黄山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轩辕峰、炼丹峰等名称便取自黄帝在黄山炼丹得道升天的故事。因此,距黄山最近的山谷小城被赋予“仙源”这样诗意的名字也就不足为怪,且有黄山最大的水系麻川河相连接,有仙则名,有水则灵,山水相映,得名“仙源”确也名副其实。
仙源古镇名人辈出,南宋进士孙楸、明弘治年间知县赵象、御史崔涯都是仙源人,崔涯在其《春日省城记》一文中这样描述仙源:“倚碧云,揖黄山诸峰,罗列如黍米,麻川、富溪湍激洄漩……”寥寥数语,山水灵气跃然纸上。
仙源隶属于安徽太平县(今黄山区),始建于唐天宝四年(745年),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一直是太平县县治所在地。到了宋代,已经建成为一座“城周一里二百一十步”的小城。明朝时,又经过重新修筑,达到“高丈八尺、厚一丈,上广八尺”的规模。
安徽仙源古镇
仙源面朝黄山,城池坐北朝南,城下两条小河,蜿蜒曲折,汇合于东南角处,又经西南而下的富溪,流至东边,汇入紧贴城垣的麻川河。城对面的东门河滩,是一处天然的聚会广场,每遇戏班、杂耍、庆贺等重大活动,城内百姓欢聚于此,热闹非凡。
仙源境内历史文化古迹众多,有麟凤桥、板石诗刻、众乐亭、永济桥及章家大屋等。仙源三面环山,山高林密,地形多变,对当地的居民来说,这样的地质特征意味着田地资源稀少且不利于灌溉,土地贫瘠,粮食产量低,本地人很难靠天吃饭。然而,面朝黄山而居的仙源人,秉承着这片土地特有的山岳风骨,一座黄山峰,一条新安江,滋养了仙源人平和坚韧、吃苦耐劳、沉心静气的品德;再加上仙源一年四季日照适中,雨量充沛,山中物产丰盈,在依靠土地很难维持生活的条件下,仙源人依山而居,靠山生存,将山货贩卖用以购买外地粮食,纷纷做起了外出经商的生意。
明清时期,仙源因其地理位置优越,经济繁荣,商业发达,素有“东连旌德,北枕泾邑,西邻石埭,南联黟歙,犬牙相制,四通五达”之称。仙源古镇上,随处可见鳞次栉比的高堂大屋,仅宗祠、坛庙就有三四十处。南北纵横的古街两侧,商贾云集,杂货铺,油盐铺,裁缝铺,鸡毛掸子铺……灰瓦白墙间,叫卖声不绝于耳,浓浓的水墨徽韵扑面而来。
清康熙年间,仙源镇街东头有一家飘着“王记”布幌子的豆腐坊,前面两间铺面房,后面带一个小院。店铺主人王老实三代单传,夫妻俩老来得子,爱若珍宝,取古籍“中庸致和”之意,为子取名“王致和”,寄希望于儿子一生和顺、安稳。在仙源这个土地贫瘠的小镇,王家祖上没有选择外出经商,从曾祖父起就在镇上开设豆腐坊,几代人都以做豆腐为生,足以看出王家人安贫乐道的淳朴本色。由于从不在工艺上偷工减料,货真料足,而且豆腐的口感嫩滑无比,王家豆腐坊在镇上口碑大增,妇孺皆知,一家人靠手艺过生活,虽不是大富大贵,日子却也过得安稳小康。
转眼间,王致和长到六七岁光景,每天看着父亲日出而作,手脚不停地忙着一家三口的生计,他就跟在一旁打下手,泡豆、点卤、磨豆浆、做豆腐。有一天,镇上书院的一位教书先生慕名到王家来买豆腐,看到小小年纪的王致和生得天庭饱满,眉清目秀,又如此勤快懂事,不禁感怀在心,随口吟起了宋代朱熹的一首描写农民辛劳种豆的“豆腐诗”:
种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王术,安坐获泉布。
这首诗中的“早知淮王术”,说的就是史书上记载的汉初淮南王刘安率领众人炼长生不老丹,结果歪打正着发明豆腐的典故。从此,种豆磨豆腐,成了老百姓用以谋求生计的劳作方式,早在南宋时期,街头市井就有专门以卖豆腐“获泉布”(金钱)的作坊出现了。
王致和似懂非懂地听着先生吟诵的诗句,眼睛一眨一眨地望着眼前这个老儒生模样的长者,似乎陡然间悟到了什么,不一会儿,他竟能跟着先生倒背如流,一字一句,抑扬顿挫,分毫不差。私塾先生笑着对小致和说:
孩子,你明白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吗?它是说,老百姓种豆辛苦,生活不易,就像你爹这样,靠磨豆腐养活一家人!
王致和听了,不假思索地说道:
等我将来长大了,一定要争个“豆腐状元”,让我爹不再这么辛苦——“安坐获泉布”!
私塾先生见王致和年纪不大,却如此机敏聪慧,活学活用,不禁竖起大拇指称赞道:
《王记豆腐坊》彩绘 杨信 绘
王老板,您的儿子小小年纪,却如此出语不凡,过目成诵,我看这孩子啊,是块读书的材料!您要是乐意,就让他到书院去念书!说不定将来鱼跃龙门,功名及第,成就一番大事呢!
私塾先生的话就像暗夜里的一盏火苗,瞬间点燃了王致和父亲的心。王老实夫妻俩私下合计着:致和这么聪慧的孩子,让他守着豆腐坊磨一辈子豆腐,岂不是断送了孩子的前程。倒不如让他到书院读书,将来若能考中功名,中个秀才、举人,也可以光宗耀祖,改换门庭,不至于一辈子做个豆腐郎。
父亲拍着王致和的肩膀,又摸了摸那口经年累月磨豆子的老石磨,语意深长地说道:
致和啊,咱们王家三代人哄驴磨豆腐,从春到秋,从没离开过这口石磨,将来改换门庭,光耀门楣,就指望你了!
小致和望着父亲饱含希望的眼神,使劲地点点头。
就这样,王致和被送进了仙源镇天都书院,跟着先生从幼学启蒙的“三、百、千、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千字文》)学起,直到“四书五经”,再到学习写八股文章……
说到书院,这里还要补充一段历史背景:清朝初期,朝廷因顾虑书院会成为聚集汉族士人煽动排满危及统治的场所,因而一度对书院持抑制政策。顺治九年(1652年),朝廷规定“不许别创书院”。但在限制书院发展的同时,清廷又施以笼络的手段,目的是纠正明代中后期书院“风议朝政、裁量人物”的学风,使其完全掌控在自己手中,从而有限制地延续和发展。在此情况下,顺治朝至康熙朝前期,不少书院得以恢复。王致和就读的天都书院,就是顺治八年(1651年),太平县知县陈善政在明末倾圮的基础上重建的,书院建成后,“中有讲堂,前有凌云阁,左有房舍三间,前为大门,周置墙垣”。
笔者查阅资料,天都书院位于原太平县(仙源)治南,初名文峰书院,始建于明嘉靖中(约1530年前后),1543年重修,更名天都书院。清代时修时废,道光五年(1825年)更名仙源书院。咸丰初年被毁,同治八年(1869年)修复,宣统年间改为仙源高初两等小学堂。民国期间,太平县初级中学曾设于此,现为黄山市(原太平县)仙源中学。
在这里,笔者还要简单介绍一下封建社会的私塾(书院)教育,以便读者对王致和习举业的读书之路了然无惑。
按照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凡是习举业的读书人,不管年龄大小,未考取生员(秀才)资格之前,都称为童生或儒童。即便是童生也有门槛,只有通过了县试、府试两场考核的学子,才能被称作童生,才有资格参加院试、乡试,考取秀才、举人。
一般来说,封建私塾的学生大多六岁启蒙。学生入学不必经过入学考试,一般只需征得先生同意,并在孔老夫子的牌位或圣像前恭立,向孔老夫子和先生各磕一个头或作一个揖后,即可取得入学资格。
私塾规模一般不大,收学生多者二十余人,少者数人。学识渊博的私塾教师,能够从幼学启蒙一直教到参加全部科举考试,且不分等级。就学生言,却要严格地划分等级。
私塾教育的内容大致分以下几个阶段:一是启蒙教育,即识字教育,约一至二年;二是读书教育,约三至五年;三是开讲、开笔作文教育,约五至八年;四是八股文完篇、练习揣摩、参加科举考试阶段,约八至十年;五是不断温书,不断练习作八股文,争取考中秀才、举人、进士。
旧时识字课本《七言杂字》中这样写道:“用上十年好功夫,进个秀才不费难。”
大抵六七岁儿童,进书房识字读书,不间断地学习十年左右,到十六七岁时,就可以熟读《五经》《四书》《神童诗》《唐诗合解》之类,再读一定数量的八股名文,就可学会写八股文、试帖诗。才智聪明一点的人,就可以考中一名秀才了,俗名“进学”,其年龄低可以到十三四岁,大可达二十出头。
为了早日实现父亲的期望,为三代都以卖豆腐为生的王家争一个秀才、举人名头,王致和不分昼夜、废寝忘食地刻苦攻读。白天,一袭长衫方巾,在孔老夫子圣像前深揖一礼,一副知书识礼的儒童模样,跟随先生一遍遍地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下学归来,又换上一身布衣短裤,在豆腐棚里拉磨、点卤,学习磨豆腐的技艺……日月轮回,春秋更迭,小小豆腐棚成了王致和潜心耕读的“书斋”,从《论语》《孟子》《中庸》《大学》到《诗》《书》《礼》《易》《春秋》,他一边手推磨,一边口吟诵,分不清日暮晨昏,辨不清书香豆香,与他形影不离的,除了那口光滑的石磨,就是日夜围着石磨打转的那头老灰驴……
王致和深知,自己身上肩负着父母的殷殷厚望,只有加倍刻苦,考取功名仕途,才能实现父母和先生的愿望,改变王家几代从商,辛苦经营的命运。
十年光阴如流水,多少辛苦不寻常。王致和历尽十载寒窗,先后通过了县试、府试、院试,从童生到秀才,一步步地走上了千年封建科举制为他铺设的必经之路。
话说王致和每天到书院读书,都要经过仙源镇东门的那座石桥,站在用条石垒筑的石板古桥上,葱翠起伏的山峦尽收眼底,桥边的野柳枝上,叶芽初绽,嫩黄青绿,不时隐约可见村里拔笋采蕨人的身影。王致和每每走到这里,都要停下脚步玩耍一阵子,时而凑近桥墩下的石潭,看几只水凫在嬉戏,时而用河边特制的鱼笼,打捞着小鱼小虾;时而什么也不做,就那么静静地看着远去的流水,悠闲地发会儿呆……
石桥下湍湍的水流,便是当地人口中常说的“母亲河”——麻川河。麻川河,又名东埠河,由汤岭东面发源,合黄山东南两面之水,迤逦千峰,汇聚沿路各山诸水,始入仙源。
据《仙源古县志》记载:“麻川河,山高水深,驾飞虹于水上有濠梁之景焉。”其雄伟壮观可见一斑。晚唐诗人杜荀鹤在仙源一带游历麻川后,曾作五言诗一首《题麻溪》:
石桥
麻川清见底,似入武陵溪;两岸山相向,三春鸟乱啼。
酒旗和柳动,僧屋与云齐;即此吾乡路,怀君梦不迷。
安徽太平县现存的古桥很多,风水学里有一句千古名言:“山管人丁,水管财”。皖南村落布局中强调风水,特别注重水口建设。“水口者,乃地之门户,一方众水所总出处也。”水之汇聚处就是财之汇聚处。水口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村落的咽喉,被看成关系到村落人丁财富的兴衰聚散。麻川河蜿蜒曲直,自东南绕老城流经水东、仙源、麻村,与南门河汇集后,出城向水东方向流去。为了留住财气,扼住关口,先人们便在此修建石桥,桥面一横一竖,桥洞一圆一方,宛似古代的钥匙。气势雄厚的“锁钥”,聚集了财源,锁住了“生气”,也为商贾和百姓的出行提供了便利。
石桥,麻川河……王致和听着先人口中辈辈相传的传说,踏着桥上的石板路,走过了三千六百五十个日暮晨昏,昔日稚嫩的蒙童,已变成举止翩翩、儒雅斯文的青年。
这一日,王致和读书闲暇,又信步来到石桥边,远处峰峦起伏的青山,脚下缠绵不绝的流水,仿佛在为他的人生铺设着锦绣前程,望着家乡的一草一木,王致和不禁诗性大发,脱口而出道:
久饮麻川水,复上石板桥。来日乘风起,我亦为凤凰……
短短几句诗,凌云壮志可见一斑。正在这时,从桥的另一端走来了一位长衫飘飘、两鬓花白的老秀才,年纪五十岁左右,一副饱经沧桑的模样,听到王致和吟咏的诗句,不禁放声大笑起来,王致和躬身一礼道:
“老先生,您因何发笑?”
“年轻人,我笑自己当年也和你一样,年轻气盛,未能阅尽人生的况味!”
“那后来呢?”
“后来——就梦醒还乡喽——”
老秀才说着,背起双手,慢慢悠悠地踱步而去,远去的背影渐渐消失在重重山影间,王致和只听远处又传来了老秀才的浅唱低吟:
问心只饮仙源水,回首心无俗浊泉……
或许,年少气盛的王致和,当时并没有读懂老秀才的无奈与那份抛却名利羁绊的超然,他在心里暗暗地嘀咕着:“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我王致和决不像这老秀才一样,老大无成复还乡……”
家乡的山水,是源起,亦是归途。阅尽千帆,历尽跌宕,人们终会发现,这一生最澄澈、明朗的牵挂,永远在梦开始的地方。也许转了一圈,又回到了起点。石桥下,川流不息的麻川河水,终会引着王致和经疾风,历骤雨,阅尽人生繁华,最终水落石出,云淡风和……
在描述仙源的时候,有人曾充满豪情地写道:
在仙源,一块石头、一泓碧水、一座古桥、
一眼古井、一首古诗……都是岁月留痕,
生命永驻,闪耀着千年历史的光辉,
让人欣赏,让人品味,让人回眸那逝去的碧波……
数百年过去了,如今的仙源已经成为人们心中对世外桃源由衷向往的旅游目的地。更令人欣喜的是,2017年,仙源镇政府着力修建“王致和纪念馆”,将王致和作为当地的文化标识,希望将仙源打造成彰显昔日太平县繁华的文旅胜地。
由于史料中对王致和生卒年月,以及身世经历的介绍寥寥,笔者心中一直有一份忐忑:当年的安徽太平县是否真的有这样一位传奇的落第举人?而如今地方政府斥资修建“王致和纪念馆”的讯息,则打消了笔者的重重疑云,这位求官难成却意外成就百年品牌的徽州读书人,终于得以正名立身。
今天,当人们津津乐道地吃着“王致和”臭豆腐,游赏着王致和的家乡黄山区仙源的历史古迹,谁又能想到,当年石板桥上意气风发的读书郎,竟然成了康熙年间声名四海的“东方奶酪”创始人,上演了一段惊天动地的“中国故事”,而仙源这块飘摇着千百年“徽”字招牌的历史古镇,也和一“臭”越百年的“王致和”臭豆腐一起,插上了文旅相谐、拥抱世界的双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