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维新史是材料最丰富、研究人员最感兴趣的日本国史的一部分。这是因为明治天皇继承了神武天皇创立的基业,锐意改革,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取得了让世人瞩目的政绩。很多史学家都把维新史的起点定在美国海军将领马休·佩里率军舰敲开日本国门的嘉永六年(1853年),世人也都认可这一观点。在十四年后的庆应三年(1867年),德川幕府将政权返还给皇室。这一期间,政变、战乱频仍。

推动明治维新的主要动力之一是外交。德川幕府时代实施的国策是闭关锁国政策,除允许荷兰商人和清朝商人在长崎的一角与日本进行贸易外,不准其他国家和日本进行贸易。幕末时期,俄国对日本的北方领土虎视眈眈,经常派使节率领军舰和幕府就边界的勘定和通商谈判。美国、英国、法国逼迫日本开放港口、签订友好通商条约。德川幕府不愿放弃闭关锁国的祖宗之法,怎奈海防薄弱,国库空虚。与德川幕府维持了二百多年友好关系的荷兰劝德川幕府为了避免重蹈清朝鸦片战争的覆辙,最好顺应世界潮流,开放港口,与欧美各国通商。因此,德川幕府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与美国、英国、法国、荷兰、俄国签订了《安政条约》。之后,朝廷、大名、藩士藩士是指日本德川幕府时代从属、侍奉各藩的武士。——译者注(若无特殊说明,以下均为译者注。)对德川幕府的对外政策十分不满,德川幕府的统治开始土崩瓦解。这为明治维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推动明治维新的第二个动力是勤王论的兴起。勤王论兴起于水户藩,宝历年间的竹内敬持最先倡导勤王论。日本国学家对勤王论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勤王思想虽然发源于日本关东地区的水户藩,但从整体来看,因德川幕府坐镇关东地区,这里关于勤王思想在研究、宣扬乃至实践方面远不如京都、大阪等关西地区。勤王思想在朝廷公卿中的影响根深蒂固。高山彦九郎在游学京都时看到宫城庄严肃穆,尊王之情油然而生,著书立说,宣扬勤王论,对草莽之士影响很大。难波的契冲、京都的荷田春满等奠定了近世复古学的基础,其成果是勤王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关西学者将起源于水户藩的勤王论发扬光大,使之风靡天下,推动了明治维新的实施。

德川幕府财政窘迫也是明治维新能够起步的一个重要原因。元禄年间以来,由于统治阶级生活奢靡,入不敷出,滥铸恶币,德川幕府的财政非常紊乱。享保年间,德川幕府整顿了财政。在田沼意次主政时期,幕府财政又出现了入不敷出的情况。在宽政年间,德川幕府采取了得力措施,财政状况好转。在第十二代征夷大将军征夷大将军,日本飞鸟、奈良时代为征讨虾夷地区而设置的临时官职。镰仓、室町、德川幕府时期,征夷大将军成为日本实际上的最高权力者,掌管军政大权。明治维新以后,这一职位被废除。德川家庆时期,幕府的财政状况又恶化了。在天保年间,水野忠邦尽力整顿财政,但收效甚微,财政窘迫状况一直持续到幕末时期。世人评价说,即便没有萨摩藩、长州藩打倒幕府,再过两三年幕府也会在财政上破产。德川幕府时代,日本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不发达,每年的财政收入是稻米,财政支出也是以稻米结算。各藩国的俸禄、税率都不一样,非常混乱。在德川幕府统治的二百六十余年间,日本闭关锁国,与世隔绝。在此期间,世界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西力东渐西力东渐,指欧洲“大航海运动”后西方殖民势力的东向发展,具体包括基督教的传入及商业航海贸易势力的东来。的势头强劲。日本人在承受西方列强的巨大压力的同时,开始觉醒了。日本人在对待外国人的态度上,由排外、攘夷转向对外开放、融入世界,从而爆发出的巨大能量,成为推动明治维新的巨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