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万遂坚强地扒住土坡,第一个从地里爬出来。

原因无它,地里人来人往,超乎寻常地热闹。

躺地的这么一小会儿,已经被踩六脚了。

张艺馨随即也被林子凌等人扶出苞米地。

众人灰头土脸,衣衫褴褛,精疲力竭,要多狼狈有多狼狈。

万幸土地松软,没人受伤。

张艺馨摸索出手机,颤抖着拨通律师号码。

侯亮瞅着不对劲,三步并两步冲过去道歉。

两人一番拉扯,张艺馨气得声音带了几分颤抖,“我工作这么多年,还没遇见过今天这种事!节目组是怎么筹划的?怎么保障演员安全的?”

侯亮又是一番鞠躬道歉,“对不起啊张老师,我们保证这种意外绝对不会再发生!大家都知道张老师敬业,当年拍戏的时候,道具组失误,您从卡车上跌下来,全身多处摔伤,二话不说,演完整部电影。《红日峡谷》这部经典,大家现在还在学习致敬。”

这段话是在暗戳戳讽刺她不敬业,倚老卖老耍大牌。

张艺馨挂断手机,面色阴晴不定地瞅着侯亮。

侯亮继续道:“我们请您来呢,真的只是想大家玩玩乐乐,您也放松一下。谁知道新来的小演员不懂事,真是完全出乎大家意料,这才出了岔子。现在的青年演员,比起老一辈真的差劲太多了。您放心,以后您的节目,我们派专人盯着,绝不会有类似的事发生。”

把责任推到陶夭夭身上,正所谓死道友不死贫道。

张艺馨不置可否,不耐烦道:“我年纪大了,也不怎么上电视。你知道的,现在就是搞搞幕后,认识几个电视台的制作人,给人家参谋参谋。我是看你们这档节目有诚意,有心意,才愿意帮忙宣传。你们这么散漫,让我太失望了。”

翻译一下就是,道歉要拿出点诚意,否则凭老娘的人脉,别说收视率,搞得你这档综艺播出都成问题。

侯亮双手抱胸,下意识地往后仰身子,沉吟半晌,开始商量着给张艺馨加片酬。

谈完已是大汗淋漓,张艺馨狮子大开口,这张口大到什么程度呢?

大到他想把陶浅踢出去省片酬。

可惜陶浅背后的经济公司,泛华娱乐也是个不能得罪的。

侯亮抹把脑门上的汗,只觉得肉疼。

此时不在拍摄时间,众人这才显露出本态。

陶浅坐在折叠椅上,喝着助理递上来的AD钙奶,低头刷手机,一脸漠然。

万遂抖擞身上的菜叶子,跟副导演陈平聊得热火朝天,感慨生活不易,很难接戏。

林子凌接过工作人员递过来的运动鞋,默默穿上。

剧本里原定到达时间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

现在天色近晚,肯定是不能再拍了。

缺失的部分只好明天上午补拍。

林子凌要为新剧拍直播宣传,直接坐车回酒店。

陶夭夭张艺馨厌恶乡下生活条件简陋,自然也回到附近的酒店。

工作人员三三两两散去。

万遂不喜欢来回奔波,确定明天不再有路上的戏份之后,选择回乡下基地住。

陶夭夭之所以一直回不去,是因为迷路走到了岔路上。

大巴车司机路走得很熟,半个小时就把人载到了基地。

一个乡村院落,门前是两个篮球场大小的院子。

院里围了鸡笼,地上晒着黄彤彤的不知名干果,门窗上挂着红辣椒玉米棒子。

万遂退出来,看见木头矮门右侧挂着一个铁牌,上面写着“丰收园农家乐”。

万遂问道:“这里节目里就叫丰收园了吗?”

陪同万遂来到此地的副导演陈平答道:“对,就叫丰收园。”

天色已经完全黑下来。

惨蓝的天幕上挂着一轮弦月。

这附近没有人家,没有路灯,只有广袤的玉米地跟弯弯曲曲的土路。

院子里的打光灯只有拍摄的时候才会投入使用。

万遂手机自带的手电筒照亮脚下方寸大小的地面,浅淡的月光则给院中的一切染了层引人遐想的阴影。

窗户里透出灯光,照亮窗台边上堆放的铲子叉子等农具。

春天的夜里很凉,冷风吹过,卷起一阵草木呜咽,也掀起些微寒意。

陈平道:“曲筱你认识吧?你们一起演过《大格格》第二部翻拍版。”

“是的是的。”

卸下高冷包袱,万遂忙不迭点头。

陈平指指院子,“她也在丰收园住,你们两个女生在一起不那么害怕。有事就给剧组打电话。”

他没说给自己打电话。

大家素昧平生,任谁都不想被打扰。

“好。”

万遂点点头,没动,打算目送陈平离开。

陈平也是个健谈的,问道:“你真的不去酒店吗?酒店费用节目组报销。”

万遂笑笑。

这不是钱的问题,拜正牌男友所赐,万遂不缺钱。

她真的只是不想坐车。

她只是好奇曲筱为什么不去酒店。

“曲筱怎么不去酒店啊?”

陈平挠挠头。

“这就不清楚了,可能因为节目组不给她报销酒店花销?”

陈平压低声音解释道:“她没什么资源你知道吧?”

“像出行的各种待遇啊,都是剧组亲自谈的。剧组没聊过的待遇,就默认没有了。”

万遂正微笑点头,脑海中突然划过一丝火花,照亮了某处混沌。

微笑僵硬在脸上。

什么出行待遇,谈什么?

她怎么没听说过?

不是只有片酬吗?

哪怕片酬,还要扣掉税款后跟公司三七分成!

也就是说,她竟然跟曲筱一个待遇吗?

她再不济,也是从事演艺事业四五年,出演过很多很多配角的老演员。

竟然跟刚出道的新人同一个待遇吗?

万遂干笑一声,委婉道:“我好像跟曲筱一样呢。我可是娱乐圈的老演员了。”

陈平咋呼道:“可不是这回事啊!你得叫曲筱前辈呢!”

“啊?”

万遂懵懵的。

“人家曲筱十六岁就拍广告片了。有个大人物不让她接戏嘛,说以后有大制作给她。没消息了嘛!大人物跑路啦!她去年才签了果冻影业。”

“你俩差不多,在娱乐圈里都是查无此……都是有很大发展前景。”

“……”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在此之前,万遂确实高估了自己在演艺圈的地位。

“不过我为什么把这事告诉你呢?咱今天下午这么一聊啊,我觉得你还是有前途的。所以呢,叫你去酒店,咱俩聊一聊,畅所欲言嘛。”

陈平说完,嘿嘿笑了笑。

在他说到有前途的时候,万遂真以为自己被导演赏识。

在他说到“去酒店聊一聊”的时候,万遂才明白,原来是赏识自己的身体。

不是,刚来录制第一天,就迫不及待开潜啊!

万遂张嘴,干巴巴道:“我刚入圈的时候就公开表明过,我有一个男朋友。我爱人会生气的,他不让我乱跑。”

陈平笑着来了个灵魂叩问,“你男朋友有什么?名不见经传,事业上也帮不到你,是个穷小子吧?”

万遂没急着答话。

手机震动两声。

一声是银行卡进账三十万通知。

一声来自微信提示音。

她“名不见经传的穷小子男友”在微信里发消息道:“这个月的伙食费收到了吗?出门在外别饿着。不够再联系。”

万遂简单回了句,“嗯嗯,收到了,在忙。”

对面发回个“OK”。

无比简短令人心情舒畅的对话结束。

当然,更令人舒畅的是卡里刚刚到账的三十万。

回完消息,万遂这才抬起头,懵然道:“抱歉,您刚才说什么?”

陈平皱眉:“今下午不是聊得挺上道吗?我是给你机会,能不能把握住都得看你。”

万遂回忆起下午的谈话。

两人聊了些行业现状,开了几句玩笑。

原来这些被陈平当成蓄意勾引了吗?

万遂不想拂副导演的面子,又不想跟他去酒店“畅聊”。

思来想去,她决定浅装一下。

万遂作出一副深情的样子,为难道:“我跟男友相识于微末,我不能对不起他。”

陈平是个性情中人,也有几分动容:“可是你男友啥都没有,跟我更有前途。”

车轱辘话来回说,话题又绕回原点。

万遂,“我是个重感情的人。”

陈平冷笑道:“装什么,今下午不是还很主动吗?”

他这话一出,万遂也怒了。

她反问道:“陈平导演,这辈子没女人跟你说过话吗?”

“您是一直没跟异性聊过天,所以才觉得说句话就成勾引了?”

陈平颇自以为是道:“我还不了解你们这些人?呵呵。”

万遂拳头硬了。

她想照着陈平的脑门邦邦来两拳。

在她把想法付诸实践之前,司机拯救了陈平的脑门。

司机师傅从门口大吼道:“搞咩呀!你们唔系觉我要还家系觉哩啦!”

陈平不甘地对万遂冷笑两声。

万遂道:“再笑把你头拧下来。”

言毕,从矮墙上拆下来一块板砖,徒手劈断了。

要知道,这一块块板砖可是用水泥垒起来的,就这么被万遂掰下来,劈断了。

陈平收声。

陈平默默上车。

万遂打着灯光微弱的手电走到院里。

这是个三斤三出的大院子,但并不是按严谨的中轴线布局。

主屋周围散落着茶厅,杂物间,乘凉架之类的小屋子,十分生活化。

据说不是剧组搭建,而是临时租借的。

万遂迈进主屋,里面灯火通明。

绕过遮挡的屏风,屋里的设施十分现代化。

主屋被作为会议室,供演员们撕逼吵架的地方。

光辉璀璨的吊灯在头顶发光,屋里一个小隔间摆着或长或圆的绿色布艺沙发,应该是作为临时休息的地方。

万遂转了一圈,没有看到卧室,也没看到曲筱。

她推开屋后的门,往更深的院落里找去。

两个屋子之间搭了个架子,上面爬满藤蔓植物,大概是丝瓜秧子之类。

不知是不是心理作用,越往深处走,寒气也越来越重。

万遂裹紧自己的黑色运动外套,打开第二个屋子的门。

这大概是农家乐用作旅馆的屋子。头顶是明亮的嵌入式灯,脚下铺着木质地板,身边则是一排紧闭的仿木质复合门。

万遂试着拧动把手,门上锁了,没能拧开。

麻烦了,她自己也没带开门钥匙。

外面天色已晚,虽说可以打车回酒店,但还是生出几分没有着落的凄凉。

“曲筱。”

她边走边小声喊道。

“曲筱你在吗?我是万遂。”

前方一扇门突然发出哐啷一声,随后响起有节奏的敲门声。

沉重的敲门声在走廊形成无数细小的回音,搞得万遂心里发毛。

她快步走到那扇门前,小声道:“曲筱吗?呜呜呜,你在敲什么呀?你怎么不出来?”

门后传来更小声的气音,不仔细听几乎听不清。

“万遂姐,我们合作过哪部剧啊?”

万遂情不自禁也压低了嗓子,跟特务接头似的。

“《大格格》第二部翻拍版。你演给贵妃打小报告的恶毒丫鬟,我演年轻时候的梓嬷嬷。”

咵机一声门打开,万遂被迎进屋里。

屋内很宽敞,床对面的墙上镶嵌液晶电视,正在播放新闻联播。

两米宽的床铺着整洁的米色床单,再往后是米色窗帘,紧紧拉着。

窗帘没有丝毫动静,窗户应该是锁住了。

靠近床的位置还有一个小书桌跟椅子。

从苞米地里打过滚,万遂不好意思直接坐人家床上,小心翼翼像个鹌鹑一样坐在椅子里,正跟电视里正气凛然的俩主持人脸对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