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古人害人喜欢用砒霜,而自杀的时候则更多的使用贺顶红以及孔雀胆?那么孔雀胆又是什么呢?
在1908年11月4日,37岁的光绪皇帝去世。
而在光绪死后的第二天,执掌朝廷时间达半个世纪的慈禧太后死去。
之后又过了4年,宣统帝溥仪退位,清朝宣告灭亡。
而光绪帝的死因众说纷纭,有人说是老妖婆慈禧害死了光绪,有人说是光绪因为害怕,所以这啥,反正众说风云,啥说法都有,更为离谱的还有鬼怪索命之类的!
在2008年之际也是奥运会展开之时,在光绪皇帝死亡100年后,通过对光绪帝的骨骼、内层衣物及头发的分析研究,自最后得出明确结论:光绪帝死于砒霜中毒!!!
虽然死因是搞清楚了,但很多人可能会觉得不过瘾:有没有搞错?竟然是砒霜?就是那个潘金莲和西门庆一对奸夫淫妇谋杀武大郎用的东西?
堂堂一国之君竟然被这么低级的东西所害?
以前杀皇帝不都是用一杯鸠酒、三尺白绫什么的?再不济也是用鹤顶红、孔雀胆、断肠草、牵机药应该是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毒药才对呀?
其实,作为杀人毒药,砒霜,即三氧化二砷,可谓是使用悠久广泛的“居家旅行、杀人灭口的必备之良药。”虽然入口有些苦,但效果很好药效非常快,刚喝下去没几分钟就开始口吐白沫,全身抽搐,瞳孔缩小最后,双腿一摊,白布一盖,锣鼓喧天然后请全村老少过来吃席,我必须要坐小孩那一桌!
咳咳,扯远了,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扯远了,刚刚我说到什么地方来了?
哦,对了
砒霜呢,是一种白色的粉末,有点类似于面粉、淀粉、精盐和碱面之类的,而且十分易于伪装。
砒霜无色无味,投毒不易被发现。
砒霜的毒性很强,进入人体后能破坏某些细胞呼吸酶,使组织细胞不能获得氧气而死亡,因此在古代,砒霜中毒极难生还!
易于伪装,不易发现,毒性强,只需小剂量,死亡率高。这就是砒霜的特点
而且死前及其痛苦,能满足投毒者的报复欲望,再加上价格低廉容易获得,这样的毒药当然就会成为投毒的首选。事实上,砒霜很可能是历史上使用最广泛的毒药,广为流传的银针试毒法,其实就是针对砒霜的。
其实就有点类似于百草枯,有兴趣的可以在各大视频网站去搜索一下百草枯危害,基本上就跟砒霜差不多只是比砒霜更加可怕!!!
其实,三氧化二砷物质本身是不会和银发生反应的。
但是,古代的砒霜成分往往不纯,由于生产技术落后,导致了砒霜基本都伴有少量的硫和硫化物,其所含的硫与银接触,就可起化学反应,使银针的表面生成一层黑色的“硫化银”。
所以,银针试毒法,试出来的不是砒霜,而是砒霜里的杂质,而银针试毒法在古代中国流传如此广泛,以至于妇孺皆知,由此可见砒霜在人类投毒史上被广泛使用的程度了。
说完了砒霜,再来看看大名鼎鼎的鸠毒。鸠是一种传说中的猛禽,比鹰大,鸣声大而凄厉。羽毛紫黑色,长长的脖子,赤色的喙,因食各种毒物,所以羽毛有剧毒,用它的羽毛在酒中浸泡就成了鸠酒。毒性很大,几乎不可解救。
而且鸠的种类很大,至于到底是什么鸟?就目前而言就根本没有与之相同的种类!因此可以断定这是古人杜撰出来的,是假的
除了鸠毒,另一个名气很大的毒药就是鹤顶红了。这种毒药在古代中国的宫廷里也是十分常见的,但实际上,白鹤顶上的血是没有任何毒性的。所谓的鹤顶红,普遍认为是毒药红信石的别名。
而红信石也就是砒霜,只不过是红色的,是三氧化二砷的一种经过天然演化所产生的矿物,通过一系列加工以后就是著名的砒霜。
红信石呈不规则块状,质脆、易砸碎。由于杂质关系,呈粉红色,鹤顶红,应该就是古人根据颜色给它取的比较隐晦文雅的名字。
因为鹤顶红带了颜色,所以用来投毒就容易被发现,所以无论是历史记载还是小说言家,鹤顶红都是用来自杀的常备良药。
至于孔雀胆也是一种容易误解的毒药,真正孔雀胆是没有毒性的,目前比较靠谱的观点是说:传说中的孔雀胆,其实是一种昆虫——南方大斑蝥的干燥虫体,因为和孔雀的产区重叠,加上去除足翅后的斑蝥,外观极似孔雀的胆囊,所以得来的“孔雀胆”之名。
在很多武侠小说或者古代小说里面都有关于孔雀胆的描述,大家如果有兴趣就可以去找一找关于斑蝥这种生物,它有点类似于放屁虫,但不过它所释放出来的是一种类似于高温气体,并且伴随着恶臭,有点像臭鸡蛋味!
孔雀胆是一种毒性极强的毒药,它的主要毒素是斑蝥素,斑蝥对黏膜、肝、肾及神经系统都会造成极大的损害。而此种毒药不易得,故此一般都是赐自尽的官方药物。
孔雀胆,顾名思义就是孔雀的胆,在古代被认为是一种特别生猛的毒药,经常和鹤顶红之类的超级毒药一起出现在史册里,在帝王赐死必备毒药名单中名列前茅。
当然,孔雀胆不过是古人对于毒药的一种别称或美化而已(就好比给部分酷刑起个文艺范的名字一样),真实的孔雀的胆和大部分鸟类与哺乳类动物的胆类似,非但无毒,反而拥有抑菌抗炎、清热解毒的功效,在中药学中可以作为一种难得的上好药材。
那么,古人闻之色变的孔雀胆到底是什么呢?其实,这里所说的孔雀胆,其实应该是南方大斑蝥的干燥虫体,这种斑蝥呈长圆形,在晒干之后其形状和颜色与孔雀胆极其相似,因而常常被误认为孔雀的胆,而这种斑蝥含有剧毒,而在明朝的学士缪希雍所编《本草经疏》中有记载::“斑蝥,近人肌肉则溃烂,毒可知矣。”古人原本认知就十分有限,再加上以讹传讹,不少言语书籍之中“孔雀胆“遂同南方大斑蝥划上等号,成为著名毒药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