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追逐

元浩表面上一副轻松写意的模样,实际小心谨慎的控制着与隋军营寨的距离,始终保持约三百步的空间。

一般弓弩的有效射程不超过三百步远,因此骑兵即便面对装备了大量弓弩的步兵军阵和营寨也可以发挥自身机动优势不断袭扰,面对骑兵这种优势,历代名将自然也准备了无数的应对措施,大名鼎鼎的宋武帝刘裕所使用的的缺月阵就装备了能发射长矛的巨大弩弓,才能在黄河岸边一举击溃大意逼近的北魏骑兵。

但历经骑兵诞生以来上千年的时间,应付骑兵最有效的方式永远还是骑兵,元浩就是要引诱出隋军的骑兵,挫动隋军的锐气。

隋军营寨中响起阵阵鼓声,寨墙边的箭楼上射来一轮箭雨,但受限于距离最后都稀稀拉拉的落在元浩等人身前一百多步远的位置。

接着隋军营寨似乎就沉默了下去,再无动静。

武大看的心急,扭转马身打算凑近一点看看,却被元浩抬手示意拦了下来,这种第一轮的试探很可能故意收束了气力,为的就是引诱敌人放心靠近到真正的射程之内。

果然过了不久,隋军营中又响起一阵鼓,一轮新的箭雨射向元浩众人,这次最远处落在了贴近元浩仅仅三十步远的位置,引得他冷笑连连。

元浩干脆停马矗立在原地,静静的看向隋军大营,这种举动已经是彻底的挑衅,不仅是侦查,更具有传统致师的意味了。

伸手握紧挂在马鞍侧腰的雕弓,元浩心中默念:来吧。

终于,隋军阵中失去了试探的耐心,似乎也认为整个大营和这区区几十名不知死活的骑兵慢慢对峙是一个笑话。营寨中突兀的响起了古拙的角声,辕门突然打开,上百名披挂齐整的黑色骑兵猛然冲了出来。

为首隋将正是大隋右骁骑卫旅帅侯绍,与普通隋兵不同,他黑色的铠甲上还装饰着白色的银线,在众多黑色甲士的簇拥下显得格外瞩目。侯绍的骑术远远超过普通隋军士卒,在马匹疾行的同时整个人双手抱胸端坐在马上,胸中原本的怒气已经散去无踪,剩下的只有冰冷的杀意。

作为一名杨广在南方镇守时投入军中的所谓南人,侯绍却拥有一身超强的骑术,其家族原本就出身于整个南北朝时代最出精锐骑兵的地区之一,即所谓的淮西地带。

自晋室南渡之后,中华大地就陷入四分五裂之中,在南北东西的无数次战事之中,有三处被天下诸国公认为产出最优秀骑兵的地域,分别是号称凉州大马横行天下的西凉铁骑、幽燕突骑纵横无前的燕代骑兵,以及唯一位于南方的淮南骑卒。

总共近四百年的南北对峙,使得淮南地区在大多数时代都成为了两国交战的边境地区,不断的战争破坏将原本繁华的淮南地区在数百年都变成了地广人稀的边境地域,正是在这种环境中直接造就了淮南骑兵的崛起。

边境地域常年不断的战事培养了他们敢战乐战的军事传统,无数抛荒的田地变成了天然的马场,来自北方的无数铁骑成了他们最好的老师与陪练。

淮南骑军永远是用远远少于敌人的数量尽力的与敌人战斗,在四百年的时间里始终稳稳守护着南北的分界,历经后赵、前燕、后燕、北魏、北齐,即便是在南陈时代他们丢失了自己的家乡,但仍然在南方击溃了北齐逼近健康的大军,甚至一度重新夺回了淮南故土。

在原本的历史上,淮南铁骑的传承一直贯串了整个唐代,淮西也成为与河北并列的南北两大叛贼发源地之一,即便在唐末也还有秦宗权、杨行密的出现,若是将时间线再拉长,清末纵横十几个省的捻军骑兵也是他们的后人。

出身于这种背景让侯绍具有与北方骑兵完全不同的特点,不同于从小接触骑射的北方骑将,南方骑军并没有这种传承,从农夫中出身的骑卒也来不及熟练骑射这种高难度的技艺,他们更注重的是勇气和近距离的格杀,但为了弥补远程的不足,上好箭的手弩和用于投掷的标枪往往也是他们的标配。

三百步的距离对于全力疾驰的战马来说几乎是转瞬即至,因此当看到隋军骑兵出击的第一时间,元浩便回转马身,率领着部下骑卒们向远处驰驱。

隋军出击的骑兵足有上百人,元浩当然不至于勇敢到愿意和他们正面对冲的地步,只有在追逐中拉开距离才能找到战机。

元浩这支小小的队伍里全部都是精心挑选的精锐骑卒,不但骑术精湛而且都是追随元浩颇有时日的老卒,既可以担任大军的斥候侦骑也可以挺枪跃马冲阵接敌,实际上这只队伍里骑术最拉胯的可能还是余庆和武大几人。

正因为此,元浩有充足的信心在长距离的追逐之后先掉队的一定是隋军。

事实也确实如元浩所料,两百人之众的隋军骑兵紧紧追在元浩之后,但一段时间后就出现了后队脱节的现象。

尽管隋军骑军的平均战力一般而言要高过义军,但如今的隋军经过接连恶战,难免人和马匹都有所损耗,特别是战马,在和魏刀儿部的一系列作战后掉膘的厉害,原本对付同样疲惫的宋金刚部的骚扰还堪足应付,但遇上生力军的元浩诸人难免会有所不足。

但侯绍为首的精锐不管不顾掉队的后队人马,在侯绍的亲自率领下反而拉近了双方的距离,硬是追了上来。

当双方在追逐中不断接近的同时,也默契的开始了弓箭互射,崩崩崩的弓弦声零落的响起,侯绍身侧的两名骑卒都被一箭射中面门从马上栽倒了下去,众骑堪堪绕开倒地的同袍,将茫然的战马和不知生死的士卒都交给后队的人马收拾。

侯绍下意识的看了下被射中的隋兵,两人都是一箭被克,箭矢以稳定的弧线堪堪命中头盔遮掩下的面门,要在马上追逐中一边操纵战马一边回身把握住一瞬间的机会,这名弓手的技艺绝对已登堂入室。

元浩敏捷的将手中雕弓重新挂在马鞍上,忍不住轻轻啐了一口,目标最明显的隋军主将经验极其丰富,在马上竟然没有露出丝毫破绽,整个人始终是被遮掩在他人身后,他连续射倒两人都找不到一个机会。

追逐还在继续,对战马而言,这种追逐是它们最原始的天性,元浩胯下的骏马飞电跑的性起,好几次都想发力直接甩开身边跟着的其他马儿,硬是被元浩安抚住了,惹得它有些不高兴。

但很快战机便到来了,或者说随着双方马儿精力的消耗,一个默契的时刻到来了。

经过小半个时辰的追逐,隋军的后队已经被远远甩开,仅剩下大约五十余骑在侯绍的亲自率领下仅仅咬住元浩诸人,而双方马匹的体力消耗也都接近了一个界点,除了像飞电一样天赋异禀的宝马,所有马匹的速度都开始下降。

而且双方距离隋军大营的距离也被拉到了一个相当大的单位,这种时候如果继续追逐下去,因为战马体力的缘故实际上就会变成消耗马匹生命的持久战,而隋军也绝不会冒冒失失追出太远距离。

也就是说,如果双方要来一场骑战搏杀的话,这里就是最后最合适的位置了。

在这种默契下,双方不约而同的在主将命令下停下脚步,开始整顿队列,准备用一次短暂而又残酷的对冲决出这次试探和挑战性质皆而有之的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