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鲁城之争(二)

夜已至半,一轮弯月升到了中天,而在邱府的书房里邱瓒还在和元浩商量起事的计划。

“我原本已经联络好几位愿意和我们一起干的好汉,只要先借宴会骗来县令和县尉,就可以控制全城。”

“县令和县尉也算是大人物,会这么容易请到?”元浩疑问道。

“什么大人物,能到鲁城这种偏远地方为官的都是仕途失意的人,在这儿当官一百年也升不上去,唯一可以想的就是使劲抓钱,可这里要贪钱,除了找我们这些盐枭还能找谁。你放心好了,都是我喂熟的狼,一叫准来。”邱瓒对几名隋朝官员丝毫不以为意,他担心官府还没有担心王薄来的多。

“那邱大哥何不直接拿下县城,打下县城,借这机会足可以拉起一支队伍。”

“原本我是等建德公前来,可是现在建德公没到,却来了王薄,王薄拥兵数万虎视眈眈,我怕我们这边刚拿下县城,那边王薄的大军就杀到了,咱们只能给他做嫁衣裳。你来之后,我也想过借高士达的名头吓唬王薄,可你又不能真的从高士达处拉来几千人马,王薄不会顾忌的。”

邱瓒满脸无奈,谁知道王薄不在山东呆着,硬是被隋军像赶猪一样赶到了几百里外的河北呢。

元浩却若有所思:“必须有人牵制着王薄,才能让我们放手施为,不知道能不能请的动隋军?”

“我也想过这茬,可本地本就偏僻,城中兵力缺少,你让县尉去打王薄那般巨寇,借他十个胆子也不敢。若是往上报,引来大股官军倒是能吓退王薄,但我们岂不是也无法起事,而且我们根本不知道王薄大军的位置。”

邱瓒所说都是正理,想借隋军的力量去牵制王薄,隋军人少便不管用,要是引来隋军大军到鲁城,只怕连他们的起事计划也一起泡汤了。

元浩也觉无奈,但又觉得似乎有些疏漏,于是凝神反复思量,眼瞅到邱瓒书房中放着的一副地图,突然一丝灵光闪过。他忙拉过地图细细察看,边看边问邱瓒道:“邱大哥,王薄是在哪里被张须陀击败的?”

“先是在泰山,后来又在临邑以北好像,怎么了?”

“确切应该说是在临邑以北的黄河边,我听说他是跑过黄河以后毫无戒备才被隋军突袭,那么他被打败的地方应该就在平原、渤海、济北三郡的边境地带。他既然是被突袭败逃,那么肯定不敢往平原凑,那里靠近大运河,是隋军重点布防的区域,往东逃则是渤海郡治,一郡治所也是重兵所在,他定然不敢前往,而且他之前一段时间都悄无声息,如果靠近郡城不可能不被发现。”邱瓒一手端起油灯,凑上来细细看着地图道:“你的意思是,你已经知道了王薄兵马位置所在?”

“对!他大败之余绝不赶去碰郡县,定然是走平昌、饶安中间的平原渤海两郡边界,沿着这条人口较少的路线往北逃窜,而这条路到鲁城连成一线的话,交汇点就在盐山!”

邱瓒猛的把油灯重重放在桌上,引得灯火飘摇,房内一时光线忽明忽暗“那王薄大军一定就在盐山,他准是想在鲁城捞一票然后沿着大海,靠着人烟稀少的这条路一路南下回山东老家去。”

“所以王薄根本就是包藏祸心,他要带着大队人马走这条补给困难的路线回山东,怎么可能不要粮食,只怕现在说的好听,到时候真放了大军进来,粮食人丁都要被他掠走,留下咱们在这自生自灭。”元浩想起白天王涌老头所说不要粮食,肯定也只是敷衍话语。

“盐山一带我有的是熟人,我这就安排人去打探,王薄上万人马,又是外地人,绝对瞒不过我的耳目。”邱瓒一口揽下寻找王薄实际位置的差事,只是对如何利用好这一点他还有些茫然。

“邱大哥,原先不过是找不到王薄位置,咱们要引隋军来牵制王薄也只能往鲁城引,现在只要找到王薄的具体位置,就可以直接把隋军引到王薄大营,让他们两虎相争去。”元浩看着地图,心中已经给王薄选好了一位好对手,正好可以借王薄试试那人的成色。

邱瓒只觉豁然开朗,只要王薄和隋军不把焦点放在鲁城,给他一个起事的空挡,他便可以趁机席卷全县。等到隋军和王薄决出胜负,他早就拉着队伍和财货去投窦建德了,反正他也没蠢到在大隋朝还足够强大的时候就占据城市不走的地步,那跟送死没有差别。

只是就算想举报不法分子王薄在盐山县非法聚集,向谁举报也是一个问题。现今的隋朝官制,各地郡守通守都有领兵的权力,朝廷中的各种官员在得到皇帝授权后也可以负起地方剿匪职责,比如把王薄一路从山东赶到河北的张须陀,其实际官职只不过是齐郡郡丞而已,但如今却被委命河南道十二郡黜陟讨捕大使的差遣,实际职责和官职早就不相一致。

因此也造成了在隋朝内部剿匪事务政出多头,说起来盐山县出现王薄的军队这件事,渤海郡守通守可以管,王薄的属地张须陀也可以管,甚至负责守护粮道航路的黎阳总管杨玄感都可以管。

但是如今隋朝已渐渐步向末世,地方官员大多不愿任事,如果报上去发现王薄位置的消息,结果人家根本不理睬不出兵,岂不是尴尬。

因此邱瓒建议干脆去济北郡向河南讨捕大使张须陀报信,因为张须陀是有名的不怕事、主动担事,当初还在当郡丞的时候就敢擅自开仓放粮赈济灾民,后来甚至敢擅自越境追杀王薄到了河北境内,要知道那时候他还不是讨捕大使呢。

但元浩坚决否定了这个建议,其一自然是路途遥远,何况张须陀作为大隋最热心的救火队长,行踪一向飘忽不定,完全是跟着各路义军到处跑,等跑到山东河南找到他,王薄也许都等不及直接打过来了;其二则是张须陀太能打太热心也太得杨广信任了,光看他手下几员大将秦琼、罗士信、程知节的名字就知道他有多猛了。作为隋末朝廷的擎天巨柱,他的主观能动性实在太强,搞不好这边打完王薄还不满意,马不停蹄就来镇压邱瓒元浩来了,也许还得打完高士达、窦建德、张金称、格谦等等他才愿意回山东去。这可不光是猜测,张须陀在河南就是这么干的,最后杨广才特意给他补了一张河南讨捕大使的名义,天知道把他引到了河北要怎么收场,搞不好杨广还会给张须陀加一个河南河北讨捕大使的名义也不一定,还是老老实实把张老将军留给李密头疼去吧。

元浩的建议是太仆寺卿杨义臣。

杨义臣此时名声未显,倒不是因为他不会打仗,而是他朝中没有奥援,又不像张须陀那样莫名其妙便被杨广看对了眼,因此在军中起起伏伏始终不得重用,打吐谷浑他战功赫赫,结果主帅下狱,他的功劳也莫名被删;征辽东他跟着宇文述,率领偏师九战九胜,结果被宇文述害的全军覆没一起跑回来,却跟着宇文述一起被削职为民。

还是近日义军越来越多,杨广才重新想起他,又恢复他太仆寺卿的官职,让他带着从辽东撤下来的万余兵马配合杨玄感镇压河北义军。

但是元浩知道,杨义臣就是今后隋朝末年和张须陀并列的大隋双壁,是一个人转战河北,把河北群雄都打了个遍的真男人,所以找他准没错,而且正好让王薄试试这个日后大敌的水平。

至于邱瓒第二次建议的杨玄感,元浩直接略过就当没听见,别人不知道杨玄感是什么货色,他还不知道吗。指望杨玄感为大隋社稷努力一把来剿灭王薄,还不如指望耗子不沾油靠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