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公文写作的立场适度原则

公文材料在本质上是代表某个单位或者个人,就某件事情“开口说话”。因此,它也要把握好“说话”的立场,要做到干练、得体、优雅。

本章主要介绍公文写作的立场问题,即公文的适度原则。

3.1 角度:站在什么样的立场“说话”

在第1章里面,我们讨论了公文写作应当围绕其“目的”进行,而“目的”体现在公文写作的实践中,便是文章“说话”的角度。同一件事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总结出不同的经验,发掘出不同的亮点,得出不同的结论。从什么样的角度切入,需要根据公文的目的而定。因此,角度问题是公文“目的”要素的实践运用。

3.1.1 什么是角度变化

公文的角度,指的是我们站在什么样的立场去“说话”。

因为不同的目的,考虑到不同的场合,公文会有不同的角度变化,虽然微妙但也大有玄机。

我们先看一则简单的实例:

甲县素以生态环境优美著称,是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思想的示范地区。乙县党校组织代表团前往甲县学习考察,由甲县党校接待并安排行程。事后,两家党校均各自撰写了工作信息。

在上述实例中,两家党校的工作信息便有所不同。

乙县党校的工作信息主要脉络如下:

某月某日,我县党校组织党政代表团赴甲县开展某某专题考察调研活动。

在考察期间,我县代表团认真学习了甲县工作经验。(略)

考察结束后,代表团表示将进一步领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认真总结先进经验做法,结合我县实际,深入谋划今后发展思路。(略)

甲县党校的工作信息主要脉络如下:

某月某日,我县党校接待乙县党政代表团一行。

近年来,我县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思想,明确发展思路,形成了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格局。(略)

在此次接待考察调研工作中,我校采取四项举措落实接待工作。(略)

上述两篇信息针对的是同一件事,但两家党校撰写的工作信息却有很大区别。其中最根本的不同是什么呢?

答案必然是:角度不同。

甲县党校的信息站在接待者角度,着重突出了本地区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战略的成就,其角度是:“我们生态环境建设很有成效,吸引了外地参观者。我们作为接待方准备的很周到,一切很顺利。”

乙县党校的信息站在考察者角度,着重突出了学习活动很有成效,其角度是:“我们学习很认真,收获很丰富,未来我们也会做得更好。”

同一件事因为角度不同,形成了两篇完全不同的信息简讯。如果我们弄不清楚文稿的角度,“张冠李戴”,那写出的东西自然贻笑大方。

公文的角度还决定了文稿遣词造句的方法。针对同一件事,我们从不同角度切入,会形成不同的说辞,甚至也会形成完全不同的文稿。

我们再看一则实例:

某局工作人员因为违反劳动纪律,被纪检部门通报批评。该局要同时撰写两份材料,一份材料报送区纪委,另一份材料则在局机关内部通报。两份材料均围绕同一件事,但是行文则截然不同。

报送纪委的材料脉络如下:

县纪委:

我局工作人员某某因某某事项被通报。

此次事件充分说明,我局在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执行工作纪律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略)

对此,我局将引以为戒,并在今后采取以下三项整改举措。(略)

内部通报的材料脉络如下:

各科室:

某月某日,我局某某科工作人员某某,因某某事项被区纪委通报。全局工作人员应引以为戒,认真执行工作纪律。为进一步加强日常纪律管理,各科室重点落实三项制度要求。(略)

从上述两篇材料可以看出,从不同角度撰写的材料,在内容上会有极大的差异。

前者是“由内而外”,立足于单位整体,向对方报告事件内容以及处置手段,目的是说明单位整体上的反思和对策。

后者是“由外而内”,先讲述外部对这件事的反应,再向内部通报情况,并提出工作要求,目的是对内部布置一些工作任务。

由此可见,角度问题的背后,是公文“目的”因素的影响。因为不同公文出于不同的“目的”,谈事情的角度也会有所不同,反映在材料中就有了明显的区别。在实践中,同一件事可能会在不同的场合被反复提及,而每一次提及的时候,我们都需要注意不同场合下的不同目的,以及这些“目的”对材料“角度”造成的影响。

3.1.2 角度变化的实例说明

不同目的带来了不同的角度,如何判断角度,以及如何从正确的角度出发撰写材料,决定了我们写出的文字材料是否能用。

只有准确判断出目的,才能选择好角度。因此,对公文角度的判断,归根到底,是在准确把握“目的”的前提下,对材料立场做出正确的判断。

正如前文所述,公文材料在本质上是站在某个立场上“说话”,我们既要保证自己“说出的话”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同时也要保证这些“话”符合我们的角色定位。这两者结合起来,便是我们确定公文写作角度的思路。

对于每一位“笔杆子”来说,找准角度就意味着我们要“超越自我”去看待问题。因为大部分的文字材料,并不是站在我们“自己”这个个体角度,而是站在部门角度、单位角度或者地方角度,去组织语言和文字。

所以,我们的角度首先不是个人的角度。

小贴士

当然,也有一部分文字材料是确确实实站在个人角度的,比如个人总结、心得体会、剖析材料等。

既然不是个人角度,我们就要明白手头的这份材料是出于什么目的去写的,从而判断出自己应该站在什么立场说什么话。

我们以一系列实例进行串联展示:

某县市场监管局对农贸市场现状进行专题巡查,发现了一些问题,做了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目前巡查活动已经结束,现作为具体负责科室的一名科员,着手撰写相关材料。

第一步,我们要向局机关领导汇报。

在经过素材收集和资料整理之后,我们站在科室的角度,结合这项工作的开展情况,撰写了第一份材料。

关于农贸市场专题巡查情况的报告

某月某日,我科室根据领导指示,对我县农贸市场建设情况进行专题巡查,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专题巡查工作情况

为确保此次检查工作顺利进行,我科室采取三项举措,克服任务重、时间急、人手少的问题,确保完成了专项巡查任务。

一是突出重点任务。(略)

二是优化时序安排。(略)

三是做好后勤保障。(略)

二、我县农贸市场运行情况

经过对全县×家农贸市场的巡查后发现,总体情况良好。同时,在农贸市场管理方面也存在着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规划布局有待优化。(略)

二是改造升级步伐滞后。(略)

三是投入机制仍需完善。(略)

四是监管力量较为薄弱。(略)

三、优化农贸市场管理的对策建议

针对上述四个方面的问题,提出以下四点对策建议。

一是对接资规单位,优化空间布局。(略)

二是协调住建部门,加快改造进度。(略)

三是争取财政支持,拓展投入渠道。(略)

四是强化科室力量,加大人员配备。(略)

这份材料是站在科室角度,汇报前期工作的开展情况。

第一部分,强调科室为了完成这项工作所采取的举措,包括突出重点任务、优化时序安排、做好后勤保障等。

第二部分,分析了农贸市场管理体系的问题和不足,主要可以归纳为规划布局、改造建设、资金投入、日常监管四个方面。

第三部分是在第二部分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局机关领导提供参考。

这份材料的典型特点,是站在科室角度去分析和看待问题。开头部分,直接向领导报告科室在执行领导决策时的果断和高效,既说明科室为这项工作付出了心血和努力,也突出了科室的辛勤工作以及所取得的成果,还展现了科室在处理复杂任务时的能力和水平,树立科室的正面形象。中间部分“就事论事”地分析了问题,既有外部原因,也有内部原因。最后的对策部分则建议领导代表县市场监管局,与资规、住建、财政等部门加强联动,并恳请领导考虑加强本科室的力量配备。

现在我们来看第二份材料。

局领导在听取科室汇报之后,认为事关重大,需要向县领导做汇报。于是,便要求我们在原材料的基础上,整理出一份给县领导汇报用的稿件。

于是,我们根据第一稿的内容,整理了第二份汇报稿。大概内容如下:

关于我县农贸市场管理运行情况的巡查报告

某月某日至某月某日,我局组织对全县农贸市场运营情况进行了专题巡查,并形成以下报告:

一、我县农贸市场运营基本情况

目前,我县农贸市场共×家,营业面积××平方米,门市××个,摊位××个,年营业额约××,解决就业人数××。(略)

二、我县农贸市场管理的成效

前期,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不断完善农贸市场管理体系,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运营机制日趋完善。(略)

二是日常管理严格到位。(略)

三是外部环境持续优化。(略)

四是品牌效益不断提升。(略)

三、我县农贸市场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县农贸市场管理还存在着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规划布局有待优化。(略)

二是改造升级步伐滞后。(略)

三是投入机制仍需完善。(略)

四、优化农贸市场管理的对策建议

针对上述三个方面的问题,提出以下三点对策建议。

一是优化空间规划布局。(略)

二是加快改造项目进度。(略)

三是拓展财政投入渠道。(略)

相比第一份材料而言,第二份材料的叙事角度便从科室转变为局机关,材料的立场也从县市监局下属的一个科室,调整到了市监局整体的角度。

可以发现,两份材料有几个明显的区别。

首先,对科室的工作情况进行删减。第一份材料,我们站在科室角度讲本科室的工作情况,是回应局领导工作部署的一种方式。撰写科室的工作情况,既可以让领导了解我们的努力和付出,也有利于领导了解具体事务的执行情况。第二份材料,是站在向县领导汇报的层面,从全局角度出发,主题也放在了如何调动全县资源去解决农贸市场的问题。至于科室在这项工作方面的情况,是我们单位内部的格局和问题,一般情况下没有必要向县领导做汇报。

其次,增加了对基本情况的说明。第一份材料用于局机关内部的讨论,在场人员无论是局领导,还是科室负责人,对全县农贸市场的基本情况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相互之间是“行内人”的对话,可以不再重复基本数据。但是当我们代表局机关向县领导做汇报的时候,则由“行内人”之间的对话,转变为“行内人”向“行外人”介绍情况,上述基本数据也有了全面展现的必要性。

再次,突出了对管理成效的展示。与局机关内部讨论相比,县领导对农贸市场的情况未必十分熟悉,对现有工作格局也可能了解不多。增加这一部分内容,有助于领导形成对该项工作的认识,为下一步顺利汇报奠定基础。同时,也可以借此机会回顾本单位在此项工作中的前期成果,形成过去的工作成果篇章。

最后,注意与其他单位的关系定位。在局机关内部汇报的场合下,听汇报的是局领导,其代表的是县市监局,与报告里提到的资规、住建、财政等部门是平级关系。所以科室提出的对策,均是建议局领导与外部单位进行“沟通”“对接”“争取支持”等,符合这种平等的关系。但是在向县领导汇报的场合下,听汇报的人是县领导,其代表的是县政府,同时也是资规、住建、财政等单位的上级,可以直接对其下达命令。所以材料中提出的对策,均是建议县领导“要求”下级各单位做好的相关工作,折射出的是上下级的关系。

由此可见,角度问题给文稿带来了重大变化。在实践中,我们要认真对待文稿的“目的”,梳理清楚在什么样的场合以及站在什么样的角度,才能让自己“说出正确的话”。

小贴士

延续上面的实例,各位读者可以继续思考:如果要将这项工作写入科室负责人的个人年度总结之中,我们又应该做出什么样的角度调整呢?

3.2 高度:为什么总是说我“高度不够”

材料的“高度”是新人最为头疼的问题,甚至也困扰着一些经验丰富的“笔杆子”。

一方面,领导经常说我们的材料“高度不够”,要求我们对材料进行反复修改。另一方面,大部分新手对“高度”这个概念是“一头雾水”,搞不清楚领导到底是对什么不满意,也不明白所谓的“高度”到底是指什么东西。这个问题经常折磨着我们,让我们无所适从,找不到改进的方向。

3.2.1 “高度”到底是什么

公文的“高度”没有严谨规范的概念解析,各家都有各家的道理,但实际上大多也仅仅是经验之谈。

我们认为,公文的高度从经验角度概括,可以凝练为一个简单而重要的问题:这份材料是否体现出了领导的水平。

随着经验的积累,我们会发现,领导只对一部分材料提出高度的要求,对有些材料却从不考虑高度的事情,或者说很少考虑这个问题。比如,向上级领导做汇报用的讲话稿、大型会议上的发言稿、重要活动上的致辞等,领导对这类稿件会反复强调“高度”的问题,不厌其烦地推敲琢磨。而另外一些材料,诸如信息简讯、心得体会、剖析整改等材料,领导很少过问或者说很少关注“高度”方面的问题。

这背后的道理显而易见。前一类型的材料会用在比较重要的场合,我们的领导无论是在上级面前展现能力水平,还是在下属面前树立个人形象,都有赖于这些材料的支撑。只有听众或者读者认为材料是“有水平”的,那么我们的领导才会获得“有能力”的评价。与之相对应的后一类型材料,则没有那么重要的作用,其本身更加偏向于日常工作的处理,或者说,它们与领导的个人形象或能力评价并没有那么强的关联性。

因此,所谓的“高度”,是评价材料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同时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领导能力形象的外在表现。当领导批评我们的材料没有“高度”的时候,并不意味着材料哪里“写错了”,而只是领导认为这份材料没能体现出他应有的水平。

小贴士

一些重要场合的领导讲话发言稿,并不是单纯完成任务,还是“文以咏志”的一种形式。我们除了要说清楚事情,还要了解领导的意图和想法,明白领导的期望,清晰地反映出领导的思路,确保材料质量配得上领导的水平。

可见,文稿想有什么样的高度,其实取决于领导想获得什么样的外部评价。作为“笔杆子”,我们的任务便是通过材料,尽可能地体现出领导的水平和能力。

这也是“高度”一词的玄机所在,同时也给了我们判断“高度”的原则和方向。简而言之,“你这材料的高度不够”这句话的内在含义,是“你写的材料没有将我的真实水平反映出来”。

那么一名领导应该有哪些水平呢?这个问题的答案,也就是我们对材料高度的判断标准。所以我们说:公文写作的功夫,大多在写作这件事情之外所得。

3.2.2 评价高度的第一指标:大局观念

领导干部应具有的大局观,是对某项工作在全局中的定位能够做出正确判断,善于把握和分析大局。在材料中,我们需要通过精准的分析定位,将材料中的工作任务与背后的宏观大局相结合,突出该项工作在全局中的定位和作用。

我们举两个实例来说明。

背景:某市召开市委扩大会议,市委书记在会上做重要讲话。讲话的某一章节提到某项金融工作,并在该章节的开头强调该项工作的重要性。现有两位秘书分别草拟了发言稿,其中章节开头如下:

第一篇:做好某金融工作,是落实上级领导工作部署的重要举措,也是完成今年年度考核任务的关键环节,更是弥补我市金融工作短板的必要手段……

第二篇:做好某金融工作,是学习贯彻“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重要精神的关键环节,也是落实省委、省政府打造金融强省重要战略的有力举措,对加快我市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第一篇的视野相对狭窄,将一项重要工作套上了“上级逼着我们干我们只好去干”的思维模式,显然无法体现出领导干部的主观能动性。

第二篇则将这项工作结合中央精神、全省战略和全市发展来衡量,更能体现出领导干部的政治理论意识和大局眼光。

我们可以想象,市委书记讲出这两句话的时候,哪句话会给人留下“我们的书记水平真高”这样的印象。这个问题的答案,同时也是这两篇发言稿“高度”的区别。

所以,这里的“高度”考验我们的大局观念,考验我们是否有能力将公文的主题内容与“高大上”的思想、理论或者战略方针结合起来。以往“就事论事”的方式,在这类场合往往会让人觉得眼光太短浅,所以会被称为“高度不够”,难以展现出领导干部的水平。

小贴士

当然,对“高度”的把握也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前述实例里这样有“高度”的讲话稿,如果放在一次普通的专题讨论会上,就显得过于“兴师动众”了,有可能会让人觉得领导只会空谈,不切实际。但“巧妙”的是,领导对普通专题会议的发言稿,一般也不会提出“要有高度”的要求。

3.2.3 评价高度的第二指标:系统意识

领导干部应当善于运用系统性眼光看待问题,能够驾驭庞大而严密的体系,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力量,去解决实际问题。在材料中,是否有“高度”也体现在我们能否周到地谋划事务,充分考虑到各方面的身份和角色,并做出正确的安排和统筹。

如果一名领导干部在某些重要场合的讲话中出现谋划不周的问题,漏掉了应该部署和强调的事务,便可能会给具体工作的开展带来不利。所以,领导会十分关注某件事情做得“细致不细致”,而这种细致的要求,以及满足细致要求所必需的周到考量和安排,便体现出了我们文稿的“高度”。

下面举一则实例说明。

某县成立了全市第一家养老服务行业协会,分管副县长参加成立仪式,并在仪式上致辞。其中,有一段对在场各方代表的致谢。

现有两位秘书分别草拟了致谢词如下。

第一篇:在此,我向每一位参与这项工作的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你们的辛勤努力和无私奉献,才使协会得以顺利成立。

第二篇:我谨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关心和支持该项工作的省、市领导,向给予帮助和指导的市级相关部门,向广大支持我县养老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由衷的感谢!同时,也向我县奋战在养老服务工作的干部职工,致以崇高的敬意!

上述两篇致谢词给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在不考虑行文风格和抒情表达的前提下,第一篇致谢词虽然没有错误,但却显得相对“敷衍”,给人留下了领导对具体细节关注不够,只是过来“走完程序”这样的印象。

第二篇致谢词则充分照顾到了上级领导和部门、社会人士以及具体承担该项工作的干部职工,向所有在场人员都表达了谢意。同时,还展现出了领导本人对这项工作的熟悉程度,从而说明领导对此十分重视,也系统性地了解了该项工作得以完成的前因后果。另外,在口头表达的环节,第二篇致谢词也会给人一种“从容不迫”的感受。

小贴士

由此可见,“高度”问题并不是“对与错”的问题,而是“多与少”“好与差”“大与小”的问题。

文字材料是否具备系统性的视角,还关系着具体工作事务的推进是否顺利。特别是一些主要领导关于任务部署、工作谋划、分工安排的重要讲话,都有赖于我们在材料中充分考虑,科学地整合各部门、各单位、各地区的资源力量,帮助领导“查漏补缺”。如果缺乏这种系统性的意识和能力,则容易影响工作合力的形成和发挥。比如,在布置工作的时候,因为疏忽而遗漏了对某个关键部门进行任务安排,会给今后的工作推进带来不可预测的负面影响。

小贴士

为什么领导讲话是“重要讲话”?因为他说了什么、没有说什么、怎么说的,都关系着一件工作的推进情况。许多工作事务需要通过领导的口,布置到各个单位去,明确他们的职责所在。如果领导讲话的时候漏掉了,忘了布置,那么这个单位很可能就缺乏做这件事的主动性。

我们为领导撰写的重要稿件,就必须要时时刻刻地注意这类系统性的问题,既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事务,又要深入具体细节,可谓“事无巨细”都要做到“万无一失”。只有如此,我们文稿的“高度”才能有所体现。

3.2.4 评价高度的第三指标:归纳能力

领导干部应当统筹全局,对复杂问题做到提纲挈领,抓住重点,清晰地分析出前因后果。这种能力表现在公文材料中,就需要我们对客观事物有着较强的归纳总结能力,将零散的事务,整合成严密而精致的框架。

在一些综合性的大材料之中,我们会从多个角度去分析材料的主题内容,总结出多个问题,并相对应地提出若干项对策建议,形成庞大、复杂但又严密的逻辑关系。要搭建起这样复杂的文章结构,我们就应当对纷繁复杂的问题进行整合与梳理,从不同的角度,按照合理的层次做好归纳,从而使文稿从杂乱无章变成井井有条。

小贴士

领导讲话的内容结构都会比较复杂。从“一、二、三”这样的一级标题,再到中间的“(一)、(二)、(三)”这样的二级标题,最后再到最小的“1、2、3”这样的三级标题,其中还会穿插一是、二是、三是等分类描述。所以,我们可能会听到领导说出“这是我想讲的第一大点的第二个重点的第三个注意点”之类的“雷人之语”,从侧面说明了综合材料的复杂性以及对逻辑严密程度的高要求。

我们分析一篇材料是杂乱的,还是有条理的,有很多主客观的评判标准。为形象说明评判标准和过程,我们通过下文的实例做分析。

背景:某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人才引进工作。根据会议要求,拟撰写一篇以人才工作为主题的分析报告。

现有两位秘书分别草拟了报告,下面是关于人才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这一章节的内容。

第一篇:

当前,我市人才引进工作还存在着八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部门职责不清晰。(略)

二是政策优惠措施不足。(略)

三是人居环境吸引力弱。(略)

四是创业氛围不够浓郁。(略)

五是配套社会保障措施不足。(略)

六是人才引进渠道狭窄。(略)

七是现有产业缺乏人才吸纳岗位。(略)

八是工作队伍建设存在缺陷。(略)

第二篇:

当前,我市人才引进工作还存在着三个“不足”:

一、产业支撑能力不足

一方面,现有产业缺乏足够的吸纳岗位。(略)

另一方面,新兴产业的创业氛围不够浓郁。(略)

二、城市竞争优势不足

一是人居环境吸引能力较弱。(略)

二是社保配套体系存在缺陷。(略)

三是引才政策措施有待完善。(略)

三、人才工作机制不足

一是部门职责定位不清晰。(略)

二是人才盯引渠道不通畅。(略)

三是工作队伍建设不到位。(略)

这两篇实例,就是“零散散乱”与“系统严谨”的现实反映,也体现出了文稿高度的不同。

第一篇简单罗列了各个问题,给人一种繁乱而没有章法的感觉。如果领导直接拿去读,从“一”讲到“八”,难免闹了笑话。这是因为该秘书在记录会议或者收集各方面素材的过程中,没有加以思考分析和归纳,只是铺陈和罗列,一股脑地堆上去,最后做成了“一地鸡毛”。

相比而言,第二篇则搭建起了相对完善的结构,按照大小标题的模式,将八个问题完完整整地归到三个大类之中,并用“三个不足”的排比式标题罗列,不但标题与标题之间对仗工整,整篇文稿的格局也更加规整。领导按照这个格局去分析和部署工作,也可以更好地抓住重点,有利于工作的实际推进。

这两篇材料的区别,同样也是文稿高度的问题。站在领导的角度看,每一项实际工作都会牵扯到各个方面的利益和资源,需要按照一定的模式和结构去表达观点。比如,缺乏足够的岗位和创业创新氛围不浓厚这两个问题,都是属于经济口的事务,需要安排负责经济工作的部门去解决问题。将这两个问题归入一个一级标题之下,更有利于厘清思路,更能体现出领导对各类细节问题的梳理和概括能力。

因此,类似于“这是我想讲的第一大点的第二个重点的第三个注意点”之类的话,可能也是领导的一种无奈之举,但同时也是一种较好的逻辑规律,值得我们去思考和学习。特别是作为一名“笔杆子”,尊重这样的“游戏规则”,才能使材料具备相应的思想高度,才能让自己得到更好的学习和成长。

3.2.5 领导思维是“高度”的关键

综上所述,“高度”是评价公文材料整体质量的综合性指标,很难说有专门练习拔高“高度”的方法。

公文代表的是领导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公文的“高度”则体现了领导的能力和水平。要使公文有“高度”,我们就要有大局意识、系统观点和归纳能力。而这三项能力的背后,都指向了关键的思维方式:站在领导的角度看问题。

我们要像领导一样,培养对思想政治理论的敏感性。经常性地学习中央领导的重要论述和讲话精神,准确定位各项工作的意义,在思想政治理论的层面分析具体的每一项工作。同时,还要掌握上级的重要战略导向,无论是地区层面的,还是系统层面的,只要是上级领导经常提及的口号和说法,我们都要做到了然于胸,随时“旁征博引”,方能对各项工作做到应对自如。

我们要像领导一样,用系统的眼光分析和处理问题。面对每一项复杂的工作任务,我们都需要思考,各个方面扮演着什么角色,相互之间有什么样的关联,他们应当去做些什么。只有熟练掌握这样的分析方法,我们拿到“命题作文”的时候,才会联想到这一“命题”背后,哪些部门或者哪些人已经做了什么,而哪些部门或者哪些人接下来又应该去做什么,以及我们领导应当是以什么样的态度来看待这些事务。这些关键的内容,都需要借助我们写出一份具有“高度”的材料,去完完整整地表达出来。

我们要像领导一样,将繁杂凌乱的内容做好梳理归纳。抓住客观事物的本质特点,抽丝剥茧,按照正确的结构做好归纳,将大量原本独立的要点,根据其本质特征形成关联性,从而“化多为少”“化零为整”,使文章结构更加简洁但又保证所有内容得到覆盖。另外,通过归纳的手法,我们还可以有效精简文章内容,消除冗杂的问题,达到公文“简约美”的效果。

小贴士

领导思维是保证文稿“高度”的关键,同时也是做一名合格“笔杆子”的前提,希望各位读者在文字岗位上,有意识地向领导学习,模拟领导在问题面前的思维模式,这不但有助于提升写材料的能力,也有利于个人的成长。

3.3 深度:无话则短,有话也要短

近年来,随着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提升,体制内各项工作的专业性越来越强,公文材料中涉及各领域专业技术方面的内容也在增加。同时,一些工作因为其长期性和复杂性,积累了很多转折反复的过程,而且必须要有足够的篇幅将其完整表述。这类繁复的内容越来越多,而公文材料又天然地追求简洁流畅,两者之间便产生了矛盾。

我们是不厌其烦地把复杂的专业问题和过程情节说清楚呢,还是为保证公文的简洁性而减少文字表述?

这便是公文的深度问题。

3.3.1 合适的深度就是详略得当

公文的性质,决定了其行文必然是“清楚明了废话少”的类型,文字表达必须简洁清晰。但在实践中,如果涉及以下两种类型的内容,公文材料就会面临篇幅失控的问题。

一类是技术性内容。材料中如果涉及技术问题,可能会需要相应的篇幅去解释、分析和推理,导致预料之外的篇幅增加。

另一类是情节性内容。材料中如果需要介绍某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和前因后果,也可能会导致预料外的篇幅增加。

因为这两类内容的影响,我们的公文材料容易出现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方面,篇幅布局失衡。在整篇文稿之中,技术问题的解释与情节内容的介绍,可能只是逻辑关系的一小部分,在篇幅上也应当保持着大致的平衡。但如果对于某一项技术或者情节表述过于复杂,必然会有大量的字数“蜂拥而来”,也不可避免地导致该内容占据了大部分版面,破坏了文稿的整体结构,导致篇幅布局失衡。

另一方面,冲淡公文主题。无论是具体的技术问题,还是细致的情节过程,都不是公文所阐述的主体内容,它们仅仅是起到辅助性的解释说明作用。如果对这类阐述太过深入,容易冲淡公文的主旨思想,犯“喧宾夺主”的错误。

在实践中,这类问题最容易出现在素材整合的过程中。特别是一些综合文稿的拟稿人,对其他方面报送的素材没有仔细审核把关,直接套用,便容易因为技术性内容或者情节性内容的过多表述,而造成篇幅失衡的问题。

案例

某局办公室为完成一项工作的汇报稿,搜集了相关业务科室的素材。其中某个业务科室为把相关的技术问题阐述清楚,提供了一份篇幅较大的“富有技术含量”的素材。局办公室直接将这份素材内容复制粘贴到汇报稿之中,导致这一部分的篇幅占比过重,使文稿整体严重失衡。

为避免上述问题发生,我们应当对此类内容采取最简洁的表述,将重心放在公文主体内容上。但是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统稿人的文字表达能力和专业知识储备。

但在很多情况下,统稿人本身是从事文字工作为主,对业务层面的技术问题相对陌生,且对具体情节内容的详略把握没有准则。面对技术内容和情节内容的时候,虽然主观上也意识到需要缩减表述,但因为自身缺乏足够的技术知识储备而无从下手。

小贴士

一些“笔杆子”害怕在技术问题上出错,就将素材直接复制粘贴进去。他们认为篇幅失衡,大不了导致材料质量不好,而如果直接缩减技术问题的表述,后果说不定会更加严重。两害相权取其轻,他们就会采取直接复制粘贴的策略,让自己更加“安全”。这实际上是一种懒散而不负责任的行为表现。

因此,材料深度在本质上,是公文内容详略得当的问题。把握材料的深度,关键在于如何将这类次要但又必不可少的内容,用合适的篇幅表达出来。

3.3.2 深度的关键是处理过程

对待材料中的技术内容和情节内容,一种常见的处理办法是留下结论,省略过程。

从原因甲开始,逐步推理,一直到结果乙,中间会经历很多步骤,这些步骤都需要丰富的专业知识,科学的分析过程,也可能带有复杂的曲折经历。如果都要形成文字表述,必然会繁杂冗余。

对此,我们最好的办法便是留下结论,对于过程则直接忽略。

举个比较常见的实例。

关于启动台风Ⅳ级应急响应的通知

根据市气象部门发布的台风消息,今年第×号台风“×××”今天8时中心位于我市东偏南方向约××××公里的洋面上,近中心最大风力××级(××米/秒)。预计“×××”将以每小时2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并逐渐向浙闽沿海靠近。受“×××”影响,我市将有一次明显的风雨天气过程,10日起我市沿海海面逐渐增强到×级;11日继续增强到×级。根据防台风应急预案规定,市防指决定7月8日12时起启动防台风Ⅳ级应急响应。现就做好防御“×××”台风工作通知如下:

一、全面落实防汛防台责任制。(略)

二、切实做好海上防台各项工作。(略)

三、加强水库山塘的安全监管。(略)

四、做好防强降雨的准备工作。(略)

五、加强防台工作宣传。(略)

上述实例是一则台风应急响应通知。其中,第一段关于台风路径预测的信息,便采用了留下结论而忽略过程的方法。台风风力和路径的预测,牵涉许多技术层面的因素,需要大量精准复杂的分析判断。如果这些过程都用文字去表达,则会占据大量的篇幅。

然而,这份通知的目的在于部署防台工作,并不在于展示技术分析,更不可能描述太多的气象技术内容。所以,这份通知便只是在第一段话中描述了对台风未来分析预测的结果,而不会介绍复杂的分析推理过程。

这份通知所展现的要点,是对材料深度“适可而止”的态度和方法,即简要说明技术推导的结论,侧重点放在技术之外的主体内容上。在大部分场合下,我们都可以参照这样的方法来处理。而这种办法成立的前提,是技术层面的分析判断“没有必要跟别人解释”。就如同上文的案例,收到这份台风应急响应通知的单位,只需要按照通知要求去采取行动即可,完全没有必要去了解台风监测的技术过程,更不可能对这种技术过程提出质疑或者展开讨论。

但是在另外一些场合下,技术过程却必须要展示出来,只取结论的方法不一定可行。对此,我们可以将这种技术过程单列出来,作为文稿的附件展示,而不在文稿正文中过多阐述。

案例

某县政府领导召开专题会议,讨论某政府房建资产的处置事宜,县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简称国资办)准备的会议材料中,有一部分涉及该资产的市场评估价。评估结果和评估过程均由专业评估机构出具,虽然已经按照会议汇报的时间要求做了最大程度的简化,但篇幅仍然大大超出材料的其他部分,直接纳入汇报稿容易破坏材料整体格局。对于这类评估文件,不宜纳入正文的,就可以在材料的末尾作为附件呈现。

小贴士

领导个人的工作风格对于技术问题在材料中的处理方式也有很大影响。有些领导追求细致,可能会希望在文稿中有更多的技术展示和讨论。而有些领导则关注大局,会将技术层面的细节问题交由下属处理。工作风格的不同,会给材料深度的要求带来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