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温其实一直操纵吴国政治,所以他一直怂恿主子称帝,也是,当时称帝的大有其人,唐朝已经没了,该醒醒了。
但杨隆演可没兴趣,当不当皇帝自己不也是傀儡吗?可最终拗不过,只得同意称吴王,并自立年号,公元919年三月,改唐天祐十六年为吴武义元年,至此,最后一个沿用大唐王朝年号的藩镇也没了。但这样一来,徐温也不再是国公了,直接升级成东海郡王。
在此期间,徐知诰是沿用主政地方时期的做法,推行仁政。不管是不是塑造形象,客观上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即使只在国都一带,那也有人因此受益。
同年,徐知诰任左仆射,知政事,成为了国家的副相,大家都叫他“政事仆射”。在当时人看来,徐温权力第一,徐知诰自然第二。甚至有些人们都倾向于徐知诰,实行仁政,怎不让人支持?
人红是非多,自然有人看不顺眼了。首先发难的是徐温的手下徐玠,他对徐温说,朝廷辅政,怎么能用一个外姓的假儿子?还是用自己的亲生二儿子徐知询更好。此言一出,中了徐温的心事,他也是有所顾忌的,毕竟不是亲儿子,谁能保证日后会不会反咬一口?所以他决定,让自己的二儿子徐知询去代替徐知诰。
这事也被徐知诰知道了,怎么办呢,于是赶紧写表文,大意是自己是父亲的好儿子,如果父亲实在不放心,愿意把位子让给老二,自己出镇江西。就在这节骨眼,上天又帮了他,徐温突然死了!
吴顺义七年(公元927年)十一月,徐温在金陵病逝。从这一年开始,徐知诰开始可以毫无顾忌了,也正是从这一年开始,未来自己所建立的国家的终结者赵匡胤出生了。在当时,徐温是完全可以踢掉杨家自己称帝的,但他选择成为“周文王”。
徐温一死,徐知诰当场把表丢在一边,而在前往广陵路上的徐知询也立刻返回金陵,去处理后事。不能怪他没用,在当时这种进退两难的境地,换谁都抓狂。
共同的老父亲一死,这两人所剩无几的兄弟情也就差不多了。新的较量也开始了。
徐知询作为老二,是没有当初大哥那么狂的,但他却为人刻薄,对自己的弟弟们都不怎么好。这样一来,弟弟们反而选择了徐知诰,就连之前前面那位挑拨离间的徐玠,也瞬间变身墙头草,站在徐知诰一队,可惜徐知询全然不知。
徐知诰知道,最好的办法是让徐知询来广陵,这样可以瓦解他。所以第一回合,徐知询责怪徐知诰:“咱们的老父亲尸骨未寒,丧期还没结束,作为儿子,你怎么不来?”徐知诰狡辩:“我为什么不来?那是因为听说你拿着剑等着我,不过我也不怕,这是君主的命令,所以我也不来。反而看看你,作为臣子用的是什么器具,乘坐的是什么载具?这不是造反是什么?”徐知询哑口无言,只得认输。
第二回合,徐知询亲自前往广陵当面对质。但手下一个叫周廷望的立刻阻止,他作为间谍之前假装给徐知诰送礼。他将徐知诰的阴谋告诉了徐知询,并说:“主公您此番前往,只怕有去无回。”徐知询执意要去,毕竟舆论方面对自己也不利,只能拼死一搏。周廷望无奈,哭着送他走了。徐知询显然不适合搞政治,来到广陵,他竟然把周廷望所说的全盘托出以此质问徐知诰,这间谍都被他卖了呀。
徐知诰将计就计:“你以为我是怎么知道你在金陵所做的一切的?那也是周廷望告诉我的啊。”于是立刻下令把周廷望砍了,可怜这位间谍如此成为了牺牲品。但不愧是徐知诰,这招也妙得很,顺水推舟,兵不血刃,一场“误会”便消解了,也免去了骨肉相残的罪名。就这样,徐知询被剥夺军权,彻底失去与徐知诰抗衡的实力,之后到地方上做过一些文官,倒也安享晚年。
不久,徐知诰继承父志,再一次“请”当时的吴王杨溥登基,杨溥无奈,只得称帝,改元乾贞,以广陵为都。徐知诰也官位上升,权力与父亲可比拟。是年,还是公元927年。而徐知诰也39岁了,不知不觉,岁月荏苒。
吴大和三年(公元931年),徐知诰决定学他父亲徐温,自己去金陵府,留大儿子徐景通在朝廷辅政,不得不说,或许是南京吸引力太大了,实际上,这也是出于战略安全与政治格局考虑。
大和四年(公元932年),徐知诰成功升级,成了郡王,第三代东海郡王。这二代是谁,当然是第一代东海郡王徐温的亲儿子徐知询,在此之前徐知询虽然败了,但爵位仍然保留,在这时,理论上的徐知诰才真正成为第三代徐家掌门人,事实上徐知询可以忽略的。
又一年,也就是公元933年,徐知诰再一次升级,成了一字王,齐王,并且可以用天子制度,很明显,这是由当初徐温的齐国公升级而来的,这也是任何篡位者必备的步骤。天祚元年(公元935年),徐知诰更是进位为太师,天下兵马大元帅,是妥妥的军政一把手。是的,徐知诰已经很接近那个高高在上的位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