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有一个梦想!”
两个财主打赌,如果谁不花钱就能让人把一百亩土地挖一遍,便将赢得十锭黄金。其中一个财主暗地里把一些碎金子埋在地里,同时四处散布从地里挖到金子的消息。好奇者半信半疑地荷锄而去,果然发现了那些预埋的金子。于是,疯狂的人群不请自来,一夜之间数百亩土地被深挖三尺。
求财是一种大众心理。尤其是当今社会,生活质量的好坏,社会地位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收入的多少。确实有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剩下的“暂时”还没富起来的人在想,自己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富裕起来呢?
没有钱,就没有尊严。当年,马丁·路德·金一句“I had a dream!”不知道撼动了多少人的心。今天,更多的人也在呐喊,在自己的心里声嘶力竭地呐喊:“我有一个梦想!我要有钱,我要成为亿万富翁!”于是,在管理体制变革、市场经济兴起的大环境下,人们或不满现状,或阮囊羞涩,或怀才不遇,或迫不得已,主动或被动地更新自己的观念,纷纷下海。原因各不相同,目的却只有一个。在所有淘金者的梦和愿望里,都深深地镌刻着两个斗大的字——赚钱!
于是有些人摇身一变成了老板,而更多的人则加入了打工者的行列。在喧嚣的都市里他们昼夜奔波,品味着打工的酸甜苦辣,构成一道独特的城市风景线。
2.下海?
现实中的一切无时无刻不在刺激着我们的感官,诱使我们产生许多假设和联想。那些动人心旌的广告词,告诉你如何轻轻松松就可以做一个跷脚老板。在各种“信息”的狂轰烂炸下,你也想象着自己可能会达成一个宏伟的目标。特别是当有一天,某个考试经常不及格的小学同桌,光鲜体面地从自己的加长“林肯”中钻出来,牢牢地吸引住你妻子艳羡的目光时,你的定力将面临严峻的考验。这种时刻,各种审慎、权衡和犹豫不决一下子消失殆尽,你终于下海了,下海的动机蜕变得近乎原始,就像中世纪的骑士,用生命去角斗,仅仅是为了尊严。
在成功的因素中,机遇和动力缺一不可。但作为旁观者,往往更多地看到前者。殊不知,机遇就像一个光着身子、浑身抹满肥皂泡、飞速从你身边跑过的人,抓住了,成功的几率就有了百分之五十。遗憾的是,我们常常与他失之交臂!
有人觉得商人都很有钱,也想去经商。但是,他们并没有意识到,经商并不适合每个人。所谓“十亿人民九亿商”,多少有点调侃的味道。如果一觉醒来,所有的人都上街开面馆、摆地摊去了,你或许会发现,商海中早已人满为患,像你这种不经商的人反倒奇货可居了。与其湮没在芸芸人海中,不如保留自己的个性为好。
3.勇敢跨出第一步
一个想学游泳的人在河边徘徊,他担心自己被水呛着,所以迟迟不敢下去。这时另外一个想学游泳的,二话没说,“扑通”一声就跳进水里,他也不会游泳,在呛了几口水之后,他逐渐熟悉了水性,虽然很费力,但他毕竟学会了游泳。
人们喜欢把下海经商比作学习游泳,不下水的人是永远也学不会的。如果事先考虑得太多,往往就会迟疑不决。很多年以前,有个在机关工作的人接待了从台湾来的一个远房亲戚,这个亲戚打算在国内投资发展快餐业,想请他帮忙打理。他开始也很兴奋,但有人告诉他,做生意风险太大,弄不好就会血本无归,万一亏了,快餐店一倒闭,亲戚大不了再回台湾去,你怎么办?他觉得此话有理,便与亲戚很正式地谈了一次,希望对方给他一种保证,万一快餐店经营不走,对方应该对他的后半生负责。亲戚一听觉得很晦气,生意还没开张就想到了倒闭,于是决定另找人选,一个毫无关系的人成了幸运者。后来,快餐店生意一直很好,那个错失良机的人懊悔不已。
人的未来常常是一种朦胧状态,谁也无法看透一切。就像下围棋,普通人只能看到两三步棋,高手可以看到十几步,但谁也不可能事先看透一盘棋!因为影响棋局发展的因素有许多,这是任何一个高明的棋手也无法控制的。只有不断地迈出步子,你才能不断地看清前面的路。要想每走一步都毫无风险,你就永远也不可能走到别人的前头。
4.敲门砖
攥着一纸高学历文凭,跻身于人头攒动的人才交流中心,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想起劳务市场内那些茫然的目光,最深的体会不外是培根的那句名言,知识就是力量。
人才市场和劳务市场的本质区别,不是露天与室内的不同,也不在门票价格的高低,而是工种的差异。白领和蓝领之间,横亘着一道鸿沟,那就是标明身价的文凭!
其实,人才的划分很难有一个准确的界限。那些傲慢地坐在招聘席的老板们,谁也不知道他们曾经是蓝领还是白领。成功像一套名牌服装,足以遮盖所有的缺陷。正所谓“一俊遮百丑”。当成功还渺无踪影的时候,只好任人挑拣。尽管滋味不好受,但也别无他法。
好在并非一无所有,手中的文凭也算张王牌,文凭是块敲门砖。一纸名牌大学的文凭,往往令招聘者对你另眼相看。可是,文凭只是一张纸,并不代表你能给公司带来效益,而且,文凭也有高低。“书到用时方恨少。”招聘栏里看似随意写上的一条标准,就轻易地将你十足的信心击得粉碎!没有文凭或只有一张并不值得骄傲的文凭,也不能说明你不行。当你的文凭不够某些职位的要求时,用不着抱怨。说不定有个未来的中国首富,就因为缺了张文凭,迄今还在劳务市场里徘徊呢!
5.认清自己
人的眼睛可以洞察周围的一切,却看不到自己。正因为这个缘故,人们才发明了镜子。
评判别人相对比较容易。任何一个观众都可以对看过的电影品头论足,讲出话往往都头头是道,但并非人人都可以做导演。“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所以说,认清自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大多数人总是把自己估计过高,尤其是打工的白领。知识在扩展了视野的同时,也扩展了人们盲目的自信。刚读完几本管理学书籍,就觉得自己完全可以运作一个集团公司,有了二两膏子就想开染房,这正是白领的弱点。相比之下,蓝领要实际得多,他们没有更多的奢望,挣的就是辛苦钱。
自信心必须有一个支点,这个支点就是自身的条件。没有支点的自信是盲目的自信。当你飘在空中,挥动双手怎么也抓不住漫天飞舞的气球,眼睁睁看着它们离你越来越远,你不妨落回地面,稳稳地站在自己的基座上。
基座的高度+你的身高+你的弹跳力+可利用的外力=你力所能及的高度
这是一个浅显的公式,但有很多人要跌倒好几次以后才会明白。古希腊有句格言:真正的智者是明白自己能够干什么,并且脚踏实地去干的人。
6.洞察招聘企业
了解对手是决胜的前提,通过对双方力量的评估,才晓得到底有几分获胜的把握。
应聘时的对手就是招聘单位,对它的了解必须从点滴入手。一份招聘广告,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各种信息。
从广告所占的版面,可以估计该企业的势力。大企业往往出手阔绰,动辄就来个整版。小企业常常只登夹缝或豆腐块。办公地点大企业多在高档写字楼某座某层,或者是自购的房产,如某某大街多少号什么大厦。小企业一般选择租金便宜的地方,所占房间不超过四间。电话号码大企业要么有多个,要么是程控总机。小企业一般是单线,传真和电话使用同一个号码。
从招聘的职位可以了解企业的结构设置,从招聘方法可以了解企业的运作。正规的企业,在人才招聘方面都有一整套严格的程序,不会心血来潮,更不会含糊其词。
需要强调的一点是,除了一些著名企业之外,绝大多数的企业都略带夸张。科、工、贸一体化,房地产、金融、证券、国际贸易,都是一些唬人的字眼,切不可被这些所迷惑。没准哪家自称集团的公司,实际上只是小小的夫妻店,主营业务不过是卖烧饼。
7.经历是财富
现在许多企业招聘时都有一个条件:具有多少多少年的相关经验。殊不知,仅此一条就将多少人才挡在了大门外,让年轻的你感到英雄无用武之地。从根本上讲,这无疑还是急功近利的思想在作怪。
但也怪不得企业,整个社会都如此。学过什么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做过什么。就像学医的,即使读再多医书,如果没有临床经验,拿起手术刀恐怕远不及一个熟练的杀猪匠。有经验的人,不用花很多时间去熟悉新工作,来了就可以投入到工作中去,马上就可以创造经济效益。
形形色色的招聘广告,很容易把人弄得心猿意马,许多概念逐渐模糊,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也在心里划上了等号。别以为卖过袜子就算搞过营销,倒卖过足球票就可以去证券公司操盘。亲身经历一件事,从中体验到的东西可能比你读十本书学到的多得多。“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看似不足挂齿的经验,很可能会改变人的一生。任何正当的职业锲而不舍地做下去,都将获益终身。对经验的忽略,必然导致应聘的失败。
经历换来经验,经验的确宝贵,但任何人的经验都是从无到有的。中国有句古话: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如果一时还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不妨从你最熟悉的事情做起,不必一步到位。
8.高薪的诱惑
薪酬不仅仅是劳动的回报,也是自身价值的体现。帮人挑担的“棒棒”在干活之前先喊价,只是看劳动量的多少。白领在求职时讨论报酬,考虑的却是自己是不是才值这几个钱。从某个角度看,薪金越高,自身价值体现得也就越充分。所以,高薪招聘的诱惑让人趋之若骛也就不足为怪了。
很少有人想到高薪的背后附带着什么条件,就连智商较高的白领打工族,也常常被人愚弄。广告上写得再清楚不过了,每月底薪3000元,外加丰厚的提成,甚至年收入十万也不再是梦想。等干完一个月下来,定额没完成,提成是镜花水月,基本工资还要扣去百分之五十,再加上医疗、养老等保险由公司代办,发到手里的钞票已经所剩无几,发财的梦想又成了空中楼阁。
冷静一想,其实自己并不适合这个工作,误入歧途恰恰是抵御不住高薪诱惑的缘故。与其怨天尤人,不如认真考虑去留问题。
遗憾的是,对于很多人来说,类似的遭遇往往不止一次。
9.小心招聘陷阱
美国有一家公司,其主要业务是开发各类软件。该公司的老板每接到一张订单,就在报纸上发布招聘启事。他以考核应聘者能力的名义,要求应聘者编制部分程序。为了击败别的竞争者,应聘的人无不绞尽脑汁。他们的努力使公司老板轻轻松松地赚了一大笔钱,而自己还蒙在鼓里。
我们经常看到,面对各商家一浪高过一浪的促销热潮,广大消费者往往闻风而动,轻易出手。花几千块钱买大件,商家承诺中奖机会百分之百,领回来一看,原来是一卷卫生纸,气得你七窍生烟。还不如去吃碗牛肉面,伙计一高兴多舀一勺牛肉也比这更划得着。
面对日益白热化的竞争,商家奇招迭出,追求的只是轰动效应。在这种前提下,招聘有时就演变成为一种广告手段,利用的正是应聘者的求职心切。高薪、高职、高福利,以及国外培训深造等字眼,令求职者们趋之若鹜,恨不得使出浑身解数。很少有人意识到,自己恰好成了别人广告的形式。你字斟句酌填写的应聘表,一转身就被当做废纸弃之一隅。
10.酒香也怕巷子深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迫切需求为自我推销提供了市场。推销自己就跟卖东西一样,要讲究技巧。算命先生招揽生意,靠的是巧舌如簧;沿街卖艺挣钱糊口,凭的是浑身硬功。那么,自我推销靠的是什么呢?
真才实学是自我推销的内核。换句话说,自我推销必须以才能作为依托,缺乏基本素质,自我推销就成了无本之木,轻轻一推就倒了。靠花拳绣腿只能蒙住外行,一碰到内行就只能铩羽而归。这跟靠几个托儿在大街上卖假货骗人没什么两样。用人单位上当只是暂时的,充其量让你混几个月试用期的工资罢了。
反过来,一个好的产品,尽管价廉物美,如果营销手段落后,同样打不开市场。过去那种“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说法,而今已不再被人接受。自恃经纶满腹,文章锦绣,等着刘备三顾茅庐,实在是一种愚蠢的想法。最终的结果往往是英雄无用武之地。新时代的英雄需要主动出击。
自我推销说穿了就是为自己施展才华寻求一方天地,只有占尽天时、地利、人和,才能成就大器。
11.诚信原则
虽说无奸不商,又说无商不奸,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奸商会越来越没有市场。当老板要诚实,要讲信用,打工也不例外。对于那些做人没有原则的白领打工者来说,应聘就像玩游戏,完全不守规则。
花不多的钱就可以买到大专或本科文凭,甚至连身份证都能够伪造,个人履历就更简单了。招聘单位想要什么样的人,他就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本科以上学历,三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持当地户口,年龄在30岁以内,英语水平四级……就好像招聘条件是为他度身定做的,丝毫不差。甚至让招聘者产生一种“梦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招聘广告简直成了寻人启事。
类似的弄虚作假大多不是恶意的。造假者的出发点比较单纯,目的性很强,要么是很久没找到工作,手头开始拮据,所以他们急于找一个经济来源,但又不肯降低求职标准。要么是除了自信心很强,其它条件都不怎么样,应聘时也就只好走捷径了。
谎言可能让你得逞一时,绝不可能让你得意一世。要证明自己,唯一的办法就是用行动。
12.三次抉择,步步为营
每一个打工者求职时都要面临三次选择:选择职业、选择公司、选择老板。
首先是根据自己所学的专业和学历,根据自己的经历和能力,决定自己干什么。人力资源管理学对职业的划分越来越时髦,人才也就分门别类。尽管有些职业听上去很诱人,你切不可忘了自己的初衷。所谓的业务经理,其实就是集推销、送货、收款等数职于一身,在公司的地位相当于工厂的学徒。
确定了自己想要干什么,接下来你就该挑选公司。国企?私人企业?还是外企或合资企业?这是公司的性质,除此之外,还包括公司的规模、公司的历史、公司的知名度、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公司的发展前景,甚至工作地点的远近,如此等等,你都应该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关于老板的情况,招聘者往往讳莫如深,你不可能一下子知道太多,从他的雇员身上你可以间接感知一些皮毛。如果应聘的是小公司,等到面试的时候你就可以见到老板,你可以从他的谈吐、举止、风度、气质和对待员工的态度等方面,在心里作出大概的判断。
选择职业要相当谨慎,因为你必须能够胜任;选择公司要多看前景,因为你可以跟它共同发展;选择老板不能太苛求,因为他跟你一样,也只是个凡人。
13.有鬼把门
站在招聘者面前,应聘者必须立即进入角色。他们是考官,你是演员。
招聘者常常不是真正的老板,因而他们会有一些微妙的心理。他们的敬业精神和责任心,在对待应聘者的态度中表露无遗。对于他们的身份,决不可贸然发问。或许他们只比你早一天受聘,或许你一旦聘用,就是他们的上司。但此时此刻,你的命运由他们掌握。是才华尽显、锋芒毕露,还是大智若愚、面带猪相,分寸的把握完全取决于瞬间的判断。
萧和月下追韩信之所以传为佳话,是因为求贤若渴者简直是凤毛麟角。忌贤妒能是一种通病,就像武大郎开店,比自己高的统统拒之门外。绝大多数招聘者亦难免俗。但有一点你必须清楚,你并不是给他们打工。你是千里马,你寻找的是伯乐。俗话说:菩萨好见,小鬼难缠。某些招聘者只不过是伯乐家的门槛,无需他们赏识,只求越过他们。
假若你不堪忍受这些招聘者的挑剔和发难,一气之下拂袖而去,你就大错特错了。能让你大显身手的天地,值得你为之工作的老板,也许距你仅一步之遥。学学韩信,受一回辱又怎么样?迎上去,跨过那道古老的门槛,机会就在前面!
14.将才还是帅才?
汉高祖刘邦曾经说,论打仗他不如韩信,论治国他不如萧和,论谋略他不如张良。但他能用人所长,所以得天下。
很多打工者都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当老板,现在只不过是权宜之计,不得已而为之。挣些钱,操操手艺,学点窍门,等到时机成熟,便自立门户,扯起一个摊子,尝尝当老板的滋味。
若真能这样,也未尝不可。
但实际上有很多人不知不觉地改变了想法。即便初衷不改,在焦头烂额地当了几天老板之后,不少人又重新加入到打工者的行列。为什么?道理很简单,量力而行是应该始终遵循的原则。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如果你是将才,就应该身先士卒,驰骋疆场;如果你是帅才,就应该高瞻远瞩,知人善任。
展示自己的才华,体现自身的价值,并不一定非当老板不可。天地之大自有每个人的立锥之地,关键是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各就各位,各得其所,社会才井然有序。大材小用和小材大用同样是损己不利人,套用一句足球术语:越位犯规!
15.机会可遇也可求
人们常说,机会可遇而不可求。其实,这是一种消极的处事态度。机会不仅可遇,而且可求。所谓可求,是说每个人都可以为自己创造机会。
有时候人们为自己创造机会是在无意中完成的。80年代初期,香港金利来公司在祖国大陆为某报社举办的一次活动提供赞助,奖品就是金利来领带。活动结束后,还剩下的三条领,带负责发放礼品的该报社记者罗小姐完全可以自己留下,但她却交还给了金利来公司。很小一件事,却给金利来公司总裁曾宪梓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几年后,金利来公司准备进入祖国大陆市场,需要找一个人负责筹建分公司,曾先生首先就想到了罗小姐。在从记者到总经理的成功转变中,机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这次机遇便是罗小姐自己创造的。
由此可见,创造机会并不是要刻意地去做什么,而是做好你应该做的一切。口碑是一种无形资产。渊博的知识、良好的修养、高雅的举止、诚实的品格,随时随地都在为你塑造品牌形象,也在为你创造机会。
为自己创造机会不能理解成搞小动作。一旦丧失人格,损坏他人利益,就与我们说的创造机会背道而驰了。巴结领导、诽谤他人、削尖脑袋往上爬,自以为是在创造机会,实际上就跟补车胎的人在马路上埋钉子一样,纯属小人行为。
16.坦然面对拒绝
当你满怀信心地捧着自荐材料兴冲冲地来到有职位空缺的公司,向招聘者展示你的履历和才华时,你是否已经为失败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尽管学历、经验和能力都使你确信自己是你所应聘职位的最佳人选,对薪金和工作条件你也没提过高的要求,但结果有可能令你失望:你被拒绝了。
有段相声里说过一副对联。上联是: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下联是: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横批:不服不行。因此,你必须学会接受拒绝,不管你有多么不服气。
跟求爱一样,被人拒绝是痛苦的。特别是当你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打算退而求其次,下嫁一个跟你希望的条件相去甚远的人却遭到拒绝时,这种出乎意料的失败可能让你发愣半晌也想不通。其实这并不奇怪。当你进入人才交流市场,你既是买主,又是商品。作为买主,你可以对招聘单位抛来的媚眼不屑一顾;作为商品,你必须迎受招聘单位挑剔的目光。这才叫“双向选择”。别人拒绝你不需要任何理由。
现在中国经济萎靡,就业机会少,就业市场也成了买方市场,在僧多粥少的情况下,你更需要练就一种平和的心态,学会接受拒绝。
17.锲而不舍
如果某一天你从报纸上看到一则招聘广告,那个职位非常适合你,而且也是你梦寐以求的,你随即着手准备了一套详尽的个人资料,对面试时可能被问及的问题也打好了腹稿。等你信心十足地前去应聘,却被告知名额已经招满。你怎么办?
这是美国菲士公司总裁戴尔第一次到菲士公司应聘时遇到的情形。性格内向的他失望地走进电梯准备离去。开电梯的人问明情形后告诉戴尔,如果不想放弃,不妨再去试。戴尔采纳了这个建议,鼓起勇气重新回到菲士公司。这时,一位被录用的人打来电话,说他因故不能到该公司工作,于是,戴尔顶替了他的职位。
生活中固然有许多巧合,成功可能只隔了一层窗户纸,关键在于你能否捅破它。所以,无论什么情况,千万不要轻言放弃。
失败并不可怕,因为失败可以让人从中领悟很多东西。成功里得到的是经验,失败里得到的是教训。经验和教训是一个人行进途中的两块警示牌。但放弃不仅是示弱的表现,而且会使成功擦肩而过。
记住,放弃是最轻率的人生态度!
18.奇迹是可能的
一美元可以买一辆九成新的红色“保时捷”跑车,你信不信?
这是美国报纸上登的一则信息,几天过去了仍无人问津。后来有个人好奇地打了个电话前去询问,原来一个刚刚离婚的女人,在接到法庭让她把车卖了与其丈夫平分的通知后,因痛恨丈夫对自己不忠,她便想出了这个报复办法。结果,唯一一个打电话的人花一美元买到了一辆价值几万美元的跑车。
生活中有很多事情就像这样。人们整日苦苦营造发财机会,却总是求而不得。等到机会摆在面前了,又不肯相信,白白坐失良机,岂不可惜?没有见到天上掉馅饼,就拒绝相信奇迹会发生在你的身边,这是大多数人的悲哀。
也许有一天你倒霉透顶,在公司被老板炒了鱿鱼,钱包被小偷摸走,骑车不小心摔了一身泥,回到家又停电停水。你不要抱怨,相信一觉醒来,又是一个晴朗的天。只要你坚信生命中存在奇迹,成功就永远不会抛弃你。
19.接受别人的帮助
有个白领从外地来到一座城市打工,由于语言的缘故,在连续换了几家公司之后,他开始对自己失去信心,渐渐萌生去意。一天,他把一个被摩托车撞伤的孩子及时送到医院,孩子的父母出于感激,总想为他做点什么,可是他拒绝了。几个月以后,当他身心疲惫地回到家乡时,却在车站与那个孩子的父亲相遇。孩子的父亲到这儿是为了推销自己公司的产品,同样也遇到了语言问题。孩子的父亲问他能否给予帮助,他答应了。通过帮助别人,他挣了一大笔钱,后来,他有了自己的公司。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碰到伤透脑筋的事情,有时真的感到很无助,在这种时候,请把自己的苦恼告诉你的朋友。在你看来很难解决的问题,对于别人却可能易如反掌。不要把别人给你的帮助看成施舍。
经常说现代人越来越冷漠,其实很多人还是十分乐于帮助别人的,只要他的利益不受损。从心理上看,帮助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所以,你接受别人的帮助,在自己受益的同时,也给予了对方一份快乐。
20.综合素质
抛开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不谈,企业的成功有三个要素。一是要有好的产品,二是要有好的策略,三是要有好的人才。有些公司三天两头地搞招聘,并非刻意追求人才的流动,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优秀的人才的确太少了!
评价一个人是否优秀,主要看三个方面。首先是良好的品质,包括职业道德、敬业精神、自律性等。其次是知识结构、工作能力、团队精神、发展潜能等。再有就是高雅的气质,包括谈吐、举止、穿着、情趣等。只要你具备了上述三方面的条件,你就是一个出色的人才。
一些机构曾预测过未来十年内最紧缺的几种人才,如高级策划、职业经理等。不管你今后打算干什么,都必须从以上三个方面进行自我培养。为打工而打工,你可能会在每天的忙忙碌碌中失去自我,打工不仅仅是积累资金的过程,也是一个完善自我的过程。把工作和你的人生理念结合起来,工作不再是你提高素养的目的,而成为手段,打工使你的人格更加完善,使你的境界得以提升。这样,你就是雇佣与被雇佣关系中最大的受益者。
21.做老板不应成为目标
许多打工者常有“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的感觉和经历,总想着有朝一日自己做了老板如何如何。殊不知,老板并不好做,费心费力,而且还有风险,远比打工辛苦得多。所以,不要为自己迄今还没当上老板而耿耿于怀。
如果有人想当老板是因为当了老板就可以随心所欲,再也没有人敢管他了,那么可以断言,这种骨子里缺乏自身约束的人,即便当了老板,也只会昙花一现。
其实,在国外人们早已淡化了老板和打工仔的区别,不管你是大总裁也好,小职员也罢,重要的是你能否胜任。那些毕业于名牌大学的高学位管理人才,一跨出校门就被聘到著名的公司,从最基层干起,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步升职,最终进入核心管理层。他们一般不会为了当老板,把最宝贵的时光用来从事最艰难的资金原始积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大舞台能够唱大戏,比起在自己创办的小公司,个人的才能可以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所以,不一定非做老板不可。
22.无功不受禄
古代孟尝君,家有食客三千。三千食客,真正有用的恐怕只有几个,剩下的都在吃闲饭。如有家产万贯,良田万顷,多几张嘴吃饭倒也算不了什么。为了广结天下豪杰,博一个贤德的名声,出点血也值得。更何况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没准哪天这些闲人就派上了用场。
现代不是古代,没有效益就没法生存。可是有些企业,颇具规模,如日中天。一些当初跟着老板打天下的人,由于自身条件所限,已经不适合担当重任,于是挂一个闲职,领一份令人垂涎的工资,逐渐沦落成现代食客。还有一种人靠着伶牙俐齿,也跻身于食客的行列。更有甚者,充当所谓的幕僚、顾问,同时在几家公司拿钱。他们到底为企业创造了多少效益?天才晓得!
如果有个曾经受过你的恩惠,现在已经腰缠万贯的朋友,听说你还在给别人打工,而且月薪才区区千元,不够他一天的开销,他可能会说,到我这儿来干吧,兄弟不会亏待你!你千万不要头脑发热,最好冷静想想,你去干什么?你凭什么拿人家的钱?你能不能给人家创造经济效益?
势利一点说,对别人的帮助也算一种投资,别人对你的报答,就算是你收回的本息。反过来,当准备接受别人帮助的时候,你也应该考虑一下,你是否真的有偿还能力?心安理得地无功受禄无疑是在浪费别人的帮助!
23.赚钱不是手段
有个著名歌星声称自己有了足够的钱,宣布告别歌坛,打算实现儿时的梦想,办一所幼儿园。过了几年幼儿园没有办起来,她又重返歌坛。白领打工者在步入商海的时候常说,等赚够了钱我打算干什么干什么,到后来却完全背离了初衷。
把赚钱纯粹看成一种手段,无疑就是把理想和现实对立起来了。这种人看上去很超脱,实际上他们对赚钱怀有一种原罪心理。因此,这种人往往赚不了钱,长此下去,他们只会离心中的理想越来越远。
前不久报上登了一条消息,说有个和尚为自己买了人寿保险。作为和尚,尘缘已尽,按说早已参透生死。死是世人的概念,佛家称之为圆寂。死后升天便永远享福,既无痛苦也无烦恼。那么,和尚买保险干什么呢?可以肯定,他还没有超脱生死,仍然是凡夫俗子。
把理想和现实割裂开来,完全是一种可笑的做法。有两个美院学油画的毕业生,立志献身绘画事业,成为中国的凡高。后来其中一个到广告公司帮忙画大型路牌广告,收入很可观。另一个却瞧不起这种匠气十足的工作。几年后前者早已步入小康,后者依旧贫困交加。不久,后者的妻子得了尿毒症,换肾需要一大笔钱,迫不得已他也只好出去打工挣钱。妻子得救了,日子也富裕起来。两个画家还经常互相拉生意,但他们再也不提过去那个遥远的梦想。
今天,面对金钱,谁都无法超脱!
24.士可杀不可辱
天津一家软件公司的几个开发人员,因为拒绝制作有损国人尊严的光碟,被公司炒了鱿鱼。在一家中日合资企业,要求在日方经理训话时员工要高举双手,结果大多数的蓝领工人拒绝了这个有辱人格的要求,而在场的所有白领却无一人对此提出抗议。问及原因,他们说是因为工资较高,害怕丢了饭碗。还听说珠海一家外企,韩国女老板竟命令员工下跪的事,几十名员工中竟只有一个小伙子愤然离去。
试问,金钱和尊严,哪一个重要?
现在的人爱说,不要跟钱过不去。古人也认为,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一句话,钱很重要,有钱走遍天下,无钱寸步难行。为了钱,可以斯文扫地,不择手段。为了五斗米,甘愿折腰。尊严常常在金钱面前低下高贵的头。
生活是残酷的。穷途潦倒的时候,尊严常常像面具一样被取掉,反正用它换不来一个烧饼,戴着又有什么用?
不过,请别忘了,没有钱但保持了尊严,你只是暂时的贫困;有钱但失去了尊严,你将永远受到别人的唾弃!
士可杀而不可辱。
25.面壁十年图破壁
几乎每一个打工仔都有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不管他今后想不想当老板,他都希望能尽快赚到更多的钱,从而改变自己的生存状态。殊不知,赚钱是个艰苦的过程,除了靠自身的努力,还要靠机遇。在某些时候,机遇甚至比自身的努力还更重要。譬如那些早期的股民,不见得有多少理论知识,但他们入市早,赶上了好时候,所以绝大多数都发了。而到了今天,即便是那些常常在电视上作股评的行家,也未见得能够在股市上真正赚钱。道理很简单,随着经济大环境的改变,赚钱变得越来越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具备良好的心态。也就是说,要有耐心和恒心。
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任何辉煌的成就往往都是在经历了一个寂寞难耐的漫长过程之后才会成为现实。现代社会人们往往注重结果而忽略过程,但作为亲身经历过辉煌的人来说,真正值得回味的还是寂寞的过程。
耐住了寂寞,就能稳稳当当地踏好每一步,才不会一失足成千古恨,因而也才能一步步走近辉煌。相反,如果耐不住寂寞,就有可能变得朝三暮四,浮躁冒失,甚至不顾一切地铤而走险,最终只能抱憾终生!
假如你有面壁十年图破壁的精神与毅力,你就无往不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