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序二
- 议论文批改范例38篇(新版)
- 刘庆华主编
- 1581字
- 2021-03-15 14:36:42
讀寫訓練一直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培養學生利用流暢通順的書面語恰當地說明事理、抒發感情、表達思想,乃至毫無障礙地與人溝通交流,是語文教師一直努力不懈的目標。大部分教師在這方面所投入的精力,可謂不少。但成效卻一直不太理想。沒完沒了的作文批改流程和無甚起色的學生表現,也曾經構成我教師生涯中頗不愉快的回憶。我相信這也是不少教師的共同經歷。
到底寫作教學應該怎樣實行才有成效,是一個值得我們再三思考的問題。在教育當局推出中國語文科新課程的時候,中華書局計劃出版這套有關寫作教學的系列,顯然有相當積極的意義。
這套書的主編指出,寫作教學要取得理想的效果,教師必須有周詳的計劃、明確的訓練目標,並要結合篇章教學,以寫作能力作為訓練和批改的重點。其中有明確的訓練目標,是非常重要的一項。這是從教師的角度而言的;而從學生的角度來說,則是要有明確的寫作目標。
個人認為,香港寫作教學的一個普遍毛病,是“作文”的味道過於濃厚,“作”的成分多於實際表達的需要,在這種情況下寫成的文章,很難做到言之有物。學生為文造情,寫作動機和興趣往往不會太高,教師無論花費多大精力,“精批細改”,也不一定能吸引學生細心體味批改背後的原因。教師的精力時間往往花費了不少,卻得不到應有的效果。造成這個局面,往往在於我們沒有構思好一篇作文的真正用意,沒有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和經驗,寫作一些與他們關係比較密切,又使他們覺得有表達需要、有實際用途的文章。
我曾經見識過一所學校的英語寫作訓練,覺得教師的整個教學環節安排得靈活生動,讀、寫、知識學習等互相配合,作業模式實用而多樣化,很值得我們借鑒,不妨在這裏跟大家分享。
那所學校的英語教學有部分環節跟史地學科組合成綜合單元式教學,其中一個單元的主題是古埃及,有關埃及的歷史、社會制度、農耕物產、建築、宗教、文化、藝術等內容,部分在課堂上教授,部分作為閱讀內容,並配上相關作業,訓練閱讀能力。至於寫作教學,則有以下一系列不同性質和訓練重點的作業:(一)參考古埃及的灌溉用具,學生自行製作一台可以活動的水車,然後寫一段文字,說明水車如何運作,以此訓練說明技巧;(二)假如要在古埃及的市鎮開設一家飯館,根據已學過有關古埃及的農作物和牲畜飼養情況,設計一份菜單,以此訓練創意思維及表列手法;(三)根據所學到有關金字塔、神殿、方尖碑及埃及文化藝術等資料,為埃及旅遊局撰寫兩段文字,向遊客推介古埃及遺留下來的歷史遺迹,以此訓練說明、描寫技巧及宣傳、說服等表達手法;(四)在網上搜尋資料,在兵器、音樂、美術、宗教、建築等專題中任選一個,寫一篇專題文章,介紹相關內容,以此訓練閱讀、綜合、組織、報告等技巧;(五)模仿所學的英詩格律,結合古埃及人注重死亡世界的觀念,以木乃伊為題,創作詩歌一首,表達對於死亡、永生的看法,以此訓練抒情手法及詩歌創作技巧。
這種將專題教學、閱讀、寫作能力高度融合貫穿的教學模式,是中文教學界所少見的,實在令人眼前一亮。它的好處不但是形式多樣化,而且不同作業各有目的、作用和重點,彼此互相配合、互相補足;更重要的是它突破一般寫作訓練的框框,讓寫作不再是孤立的活動,學生不需要面對或抽象、或陳舊、或遠離生活的作文題目,搜索枯腸,無話可說。
探索寫作教學的新途徑,我覺得有無限可能性,問題只在於我們願意跨出多大的一步。現在有教育界同人作出寫作教學的新嘗試,實在是可喜的現象。
我跟慶華是中文大學研究院的同學,知道他一向對中國文化、對教學工作充滿熱誠。供稿的作者中,也有不少昔日的同門。現在他們共同為中文教學作出貢獻,探索寫作教學的新領域,中華書局同事囑咐我代為寫序,當然義不容辭。在港的時候雜務纏身,一直抽不出時間下筆。結果稿成於尼羅河上,當時正在埃及度假遊覽,五千年的古埃及文明令人驚歎折服,古埃及的寫作例子更加生動地浮現於腦海中……
陳瑞端教授
香港理工大學人文學院副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