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芭蕾裙下
  • 黄牧
  • 2559字
  • 2024-11-02 11:58:35

第四幕
2014年的聖彼得堡芭蕾舞節

2014年的聖彼得堡第14屆馬林斯基國際芭蕾舞節(The XIV International Ballet Festival Mariinsky)為期十天(2014年4月3日至13日我看了其中的五天),五場演出的門票早就訂好了。4月6日的早上從香港經莫斯科轉機到聖彼得堡,發現四月仍然是冬天,氣溫仍在零度上下。幸虧芭蕾給我供暖,而時差也只是4小時,睡一覺就有精神看戲了!

《天鵝湖》Swan Lake
(Tchaikovsky/Petipa)

2014年4月8日,我“從現代舞走出來”,次日看“老套”的《天鵝湖》實在竟是某種解脫,雖然我這輩子也許看過20次《天鵝湖》的現場,30次錄影,儘管主角不是“巨星”,也覺得特別好看,而且劇院換了馬林斯基2新劇院,4月7日才在馬林斯基1院看戲,戲院的輝煌歷史無助於我被遮擋得辛苦(雖然我坐在大堂12排偏中位置),第二天則視野一流。

主角是Anastasia Kolegova,已說過她是馬林另一當了主角多年,仍不升首席的第一獨舞員(另一被忽略的是Olesya Novikova)。去年我曾看過她跳《睡美人》,技術水準很高,這次看她的黑天鵝,其揮鞭轉(Fouettes)能做超過“交貨標準”的32轉有餘(而堂堂Lopatkina在2008年的錄影都不夠交貨,Fonteyn的28轉就更不用說了)。我對她的演出滿意,儘管她不像Lopatkina演《天鵝湖》一樣全身是戲,男主角Timur Askerov不過不失,但全場板着臉一副辛苦的樣子(也許跳《天鵝湖》真是很辛苦的事)。馬林聘有太多舞蹈員,這兩位尤其是Anastasia能擔演《天鵝湖》和《睡美人》已不簡單,應是第一獨舞中的表表者了。

雖然沒有永誌不忘的記憶,在馬林斯基的這一場只是無數場《天鵝湖》的其中之一,但這種平均高水準的演出,我永遠看不厭,尤其這裏演的一定是Petipa最好看的經典版本。

但要說的是,馬林斯基芭蕾舞團的偉大,不但因為有最好的獨舞員,其實更有最最好的羣舞員,而年輕一代的Soloists(獨舞員)都是舞技超羣的,像參加這場演出的Tatiana Tkachenko和Nadezhda Batoeva……場刊還有我開始熟悉的其他名字,如Maria Shevyakova、Oxana Marchuk、Alisa Sodoleva(已轉投Mikhailovsky為首席)、Yulia Stepanova……這些名字的主人都是出自Vaganova的猛將,年紀輕輕已各有擁躉,謝幕時她們拿的花都應該是擁躉送的(當然她們也可以買花自送)。我已說過不像香港主辦者會人人送一束花,在俄羅斯沒人送花或沒有自購,就沒有花拿。今次中場在大台,我注意到帶位員在大堂處理送來的花。有些角色也許跳完第二幕就“收工”了,她的花會在第二幕謝幕時送上。這是芭蕾舞的規矩,對舞蹈員來說,謝幕是高潮(我也特別喜歡看)。不過,最熱烈的謝幕都只是巨星獨享的,不管當日她的演出如何。

《舞姬》La Bayadere
(Minkus/Petipa)

4月9日看《舞姬》,非常好看。La Bayadere是我心目中最好看的其中一部芭蕾舞劇,它有一個算是有血有肉的故事,有非常難跳的舞步(Petipa的編舞始終最“好看”),而且可說有兩個技術需求極高的女角色和一個男角色,它第三幕的羣舞,是芭蕾舞羣舞中最好看的,在此正好展露了馬林斯基著名的Corps de Ballet的高水準。第二幕的Grand Pas Classique有最炫目的技巧,包括第二女角的揮鞭轉。

看了第三幕的Kingdom of Shades的羣舞,覺得那時剛好一連看了三個團的羣舞,ABT高於La Scala,而Mariinsky又高於ABT。而我心愛的新秀們,能跳又美麗的Batoeva和Tkachenko又再出場。雖然回到老劇院,但這次選到很好的大堂前座,視野甚佳(中場時我視察了劇院,特別記下甚麼座位視野好,我肯定是常客)!

這次請來美國芭蕾劇院當時的First Soloist, Isabella Boylston,演第二女主角(現剛升為首席),是值得的,因為我看到很好的揮鞭轉。但令我為之震驚的卻是男主角,馬林斯基駐團的一位一級獨舞員,韓國人金基珉(Kimin Kim)。他的跳躍不是跳,簡直是飛!當時看來除了Novikova外,又多了一個我認為應急升Principal的舞蹈員了。但幾個月後他已升了首席。像40年前看Fernando Bujones,我有眼識泰山。

後話是,看這場《舞姬》時,我其實手上已持有另外三張同樣都是看《舞姬》的票,一個多月後在紐約大都會歌劇院的美國芭蕾劇院的春演,演Nikia的先後是Vishneva、Cojocaru和Polina Semionova……再加上這場的Alina Somova,都是我的至愛舞蹈員!比較四個巨星跳同一角色會很過癮。

Alina Somova年輕貌美,足下功夫一流,正是馬林斯基下一代的舞后之選。不過,儘管在技術上幾無差錯,我不只一次覺得她的演出不像絕對投入,也有點太年輕及幼嫩之感。但我自認這也許是吹毛求疵。和跟着要看的三場的舞者比較,起碼不用看也應知她的演技略遜。不過,總的來說,這是最好看的一場戲,太精彩了。再說一次,令我驚奇的是韓國人金先生,他在馬林斯基的舞台上搶了俄國美國精英的鏡頭。

Filipp Stepin、Tatiana Tkachenko、Nadezhda Batoeva、Yulia Stepanova……這些熟悉的名字的主人又出現,人人精彩。指揮也是幾乎天天見面的Boris Gruzin。

《吉賽爾》Giselle
(Adam/Coralli,Petipa)

之所以不惜“過分勤力”4月11日又去看確實近年已看得太多太多的《吉賽爾》(儘管這是另一最好看的劇碼),是因為原定演《吉賽爾》的是Olga Esina,一個出自馬林斯基、但現在是維也納國家歌劇院芭蕾舞團首席台柱的俄國舞蹈紅員。但她臨時不演,請來身為ABT首席的韓裔著名舞蹈員徐熙(Hee Seo)主演。我也想過,由於連看四場沒法吃一頓正式的晚餐(而歐洲大酒店的堪察加螃蟹是天下美味),一度想退票,但Hee Seo雖看過多次,她演的全場主角戲還沒看過,所以還是去看了(請閱美國芭蕾劇院另文)。

指揮又是Gruzin,男主角是Vishneva的Giselle裏的Konstantin Zverev,但我很高興看到Tatiana Tkachenko今次演一個很有分量的角色。

Hee Seo作為頂級舞團ABT的首席,也許堪稱最著名的亞裔舞蹈員。她的外形演Giselle應當理想。她的技巧有一定的水準,但也許我看的《吉賽爾》太多,尤其僅在看此劇前的過去半年,我看到了兩大巨星Vishneva和Zakharova的吉賽爾,於是就不免要作比較了。說實話,她的吉賽爾不論技巧和表情,都遠不及V娃和Z娃。從我使用“特別器材”拍的照片看,她發瘋的一場相對於V娃可說木無表情。我最不喜歡的是第二幕那跨越全台的“意式揮鞭轉”後,應在台前以阿拉貝斯(Arabesque)結束,她卻直衝後台,避過最難的由急速轉動停下來的足尖踮立(En pointe)平衡動作。用高水準衡量,我很失望(而昨天令我震驚的是她的同胞Kimin Kim)。男主角Zverev非常年輕但技術不錯,幾個月前在同一舞台看Vishneva的Giselle,男主角也正是他。

那晚又一口氣三晚看到我喜歡的Tatiana Tkachenko,今次她有機會演很有分量的鬼之后Myrtha一角,甚好。我聯想到,要看明星也許還是在ABT:當年一場Giselle,Vishneva主演,演此角的赫然是Polina Semionova!我也注意到,Tatiana在五天連跳三場,像指揮者Gruzin也剛指揮了《舞姬》。他們都很忙碌,不知何時Tatiana會升首席,而Gruzin能多少分享Gergiev的一點風頭?

這次聖彼得堡芭蕾節的“特別項目”其實是Diana Vishneva的On the Edge,另外我也看了前來客串的丹麥芭蕾舞團的《拿波里》(Napoli),評論分別另見後文(編進芭蕾巨星的專場,及歐洲其他芭蕾舞團的章節裏)。

韓裔著名舞蹈員徐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