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芭蕾裙下
  • 黄牧
  • 2509字
  • 2024-11-02 11:58:34

第二幕
難忘的Osipova之夜及其他

Osipova演活了茱麗葉Romeo and Juliet
(Prokofiev/Nacho Duato)

2013年12月我在聖彼得堡親歷俄羅斯的嚴冬,低溫加上高濕度(—13°C/86%)還有風,對我不是大問題,只是天天下雪滿地雪濘真的不宜走動。我明知這裏著名的天氣曾經足以擊敗拿破崙和希特拉(法國德國也在寒帶),而Dmitri Shostakovich的第七交響曲《列寧格勒》(Symphony No.7 in C Major,Op.60)也有助於喚起我的記憶,可是我此行以聖彼得堡為首站是有道理的。Natalia Osipova於12月13日在此跳《羅密歐與茱麗葉》是我來捱冷的主因,然後也一口氣在馬林斯基看了另外兩場芭蕾舞。到聖彼得堡旅遊容易,我已去了三次,但看Osipova不易。不好的是三張票的成本接近五千元港幣。

但我終於能在聖彼得堡看到Natalia Osipova的現場演出。

這的確不易。要不是我住在歐洲大酒店(Belmond Grand Hotel Europe),而這酒店在Mikhailovsky劇院擁有一個四座位包廂,我也看不上這場演出(另一五星酒店阿斯托利亞堡羅科(Rocco Forte Astoria Hotel)也有包廂)。它們排出了幾場羅劇,凡是Osipova跳的幾場一早就賣個滿堂。我在酒店買到票而且劇院就在酒店後,踏雪走到戲院只是五分鐘。聽說Osipova當時也在該酒店住了一個月,可惜吃早餐時沒碰上聽說愛睡懶覺的她。

我絕不願濫用“偉大”一詞,尤其是用在這個那時才年方26歲的女孩身上,但Osipova的舞技確實對我資深的視覺也造成震撼,也只有“偉大”一詞適用於她。現場證實了YouTube上的她是真實的,想當年我也曾到琉森,證實Cecilia Bartoli是“真的”技藝超凡。年齡絕不能令凡人變成偉大,只有天賦可以,而天賦與年齡無關。2006年Bolshoi訪英,起用才20歲的Osipova配只有17歲的“男童”Ivan Vasiliev,跳最賣弄技巧的《唐吉訶德》,令一般“慢三拍”的英國觀眾也震撼了。因為倫敦的演出太轟動了,Osipova這小女孩也就一夕間成為明星。有趣的是,她和Vasiliev在Bolshoi雖成台柱,不出幾年後也因“藝術自由”之故離開,2012年投奔了聖彼得堡這間“進步”的Mikhailovsky劇院。

不幸那天演的羅茱,不是我們有幸曾在香港看美國芭蕾舞劇院ABT演的同一部戲:我們熟悉的MacMillan版本。我看的是這劇院的藝術總監Nacho Duato編舞的版本。也就是說,同樣莎翁的故事和Sergei Prokofiev的音樂,台上演的舞步完全不同。比較MacMillan版(有Fonteyn和Nureyev的經典電影為證),這個新版(今次首演),茱麗葉一角的編舞還不錯,可羅密歐一角卻全無MacMillan版的炫技,可說“誰都能跳”,看得沒勁,尤其珠玉在前。我的意外是那晚的男主角赫然是Leonid Sarafanov,另一位新從馬林斯基投奔過來的巨星。還以為出場的必然是Vasiliev。

不過現在所謂“加盟”的意義也不大:馬林斯基的台柱Diana Vishneva不是跳遍全球的舞台嗎,包括在“應敵對”的Bolshoi和Mikhailovsky!Diana不斷擴大的範疇已超越兩大劇院的保守範疇。可是新戲也不一定就值得叫好,這個Duato版的編舞肯定不如MacMillan版。唉,這版本的佈景也很簡約(節省的較好聽說法),露台雙人舞(Balcony Scene)都沒有露台。

謝幕時的Osipova及Sarafanov

既然男舞無可表現,那麼是Vasiliev或Sarafanov也就無所謂了。不明白為何Osipova不夥拍自己當時的老公而拍Novikova的老公,有點“點錯鴛鴦譜”之感(後來他們分開了)。不過,反正我也是Novikova和Sarafanov的擁躉!那時年方23的Vasiliev有飛人之稱,是當代硬技巧最驚人的男舞蹈員,但也許第二個飛人便是Sarafanov了(如果芭蕾舞是奧運的話)!

希望Nacho Duato不會繼續在Mikhailsky多玩他的新編舞,這版本的Romeo and Juliet我不大恭維。新創造不一定好!但Mikhailsky劇院比馬林斯基還要好,劇院較小但裝潢更漂亮,又在正正市中心,我希望我可以是常客!

儘管期待最高,Osipova的演出仍然令我震驚。她的舉手投足都在技巧上無懈可擊,她的速度之快,和跳躍之高簡直像飛人,使我想起20年前的Sylvie Guillem。無獨有偶,這兩人都是起初受奧運級藝術體操訓練,後來轉投芭蕾的。也許這才是訓練芭蕾最高技術之一途?但芭蕾是藝術不是體操,同樣令我震驚的是,Osipova在表情上的全面投入和無比的音樂感,因而化成完美的茱麗葉(她也演過MacMillan和Ashton的版本)。一晚吸收進我腦海的影像,會永遠留在我的記憶中。是晚喝彩聲不絕,落幕後主角還要出來接受觀眾的起立喝彩(Standing Ovation)!上次在馬林斯基看Lopatkina也看不到今天觀眾給Osipova的熱烈謝幕。

後記

12月16日我離開聖彼得堡飛柏林,訂了的士二時到酒店接我到機場。歐洲大酒店的公關經理Irina已是朋友,她竟於週日回酒店,目的是想給我約見同住店內的Osipova。早上怕她正在睡覺不敢打電話騷擾她,但從中午到一點她都不聽電話,演《睡美人》,訪問就只有等下次了。反正聖彼得堡會成為我的“芭蕾故鄉”,有機會的。而她現在已遷往我去得更多的倫敦去了。

馬林斯基的《睡美人》The Sleeping Beauty
(Tchaikovsky/Petipa)

看過了《羅密歐與茱麗葉》,我繼續在2013年12月14日,在馬林斯基劇院看了一場《睡美人》,主角是Anastasia Kolegova和Yvegeny Ivanchenko。他們不是大明星,但都是一流的舞蹈員。

我覺得連看兩場的演出,觀眾的態度顯然不同,儘管Anastasia人靚而〈玫瑰慢板〉(Rose Adagio)一段的“金雞獨立”穩如泰山,踢腿輕易近180度,可是不同Fonteyn的時代了,這樣的技術表現在今天只是常事。Anastasia仍然只是多年未能升上首席的一級獨舞員(First Soloist)。只有不出五個“偉大”級的明星如Osipova才能贏得俄國觀眾忘情的彩聲。所以我要怪責觀眾的喝彩不夠熱烈。

純以硬技術而論,Anastasia的玫瑰慢板勝過Alina Cojocaru,不過硬技術不是一切。這場演出還是精彩的,不好的只是因為那時我尚未找到竅門,被迫花了雙倍票價從Agent購票,給抽水一百多美元的痛苦。在俄國買票像網購飛機票,要有竅門,對我們外人極不公平!不過現在知道這竅門非常簡單,就是一早直接從劇院網址買票,英文網址,信用卡付款。只是那時我尚未找到這竅門(而你現在知道了)。

Kolegova and Ivanchenko

馬林斯基劇院

《胡桃夾子》The Nutcracker
(Tchaikovsky/Petipa,Ivanov)

2013年12月15日我繼續看馬林斯基劇團的《胡桃夾子》,主角是Yekaterina Osmolkina和Igor Kolb。既然為芭蕾舞而來,自然天天看戲。

傳統的大場面和佈景,也許在馬林斯基來說這也只是恆常演出,可是有的是馬林斯基的高水準。幾個月前曾看到Kolb在國立奧德薩戲劇和芭蕾舞學院劇場(Odessa National Academic Theatre of Opera and Ballet)跳《天鵝湖》欺場,在馬林斯基他則不敢,到底他仍是首席(Principal)。儘管Baryshnikov/Kirkland/ABT的經典錄像仍在我腦海中,但這樣比較不公平。要說的是這仍是高水準的演出。聽說大除夕那天馬林斯基的The Nutcracker(Novikova演),戲票炒至過千歐元。俄羅斯貧富懸殊,有付得起這票價的人。

Yekaterina Osmolkina是馬林斯基其中一個怕升不上首席的一級獨舞員,聲譽及出場的機會都不及Kolegova和Novikova,但她熟練的舞步和柔軟的身形仍然吸引着我,還有馬林斯基舞蹈員永遠非常正宗的style。Igor Kolb曾享大名其實年齡也不太老,那天看他的演出還是夠水準的,可是現在他徒然掛着首席的招牌,卻很少演出了。

Osmolkina及Kol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