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Intel Inside

虽然交换是营销的基础概念,但营销并不是一个甜蜜的二人世界,“我卖你买,你情我愿”。营销的麻烦在于它是一种三角关系,除了企业和消费者,还有竞争对手的存在。企业不仅要解决用户需求问题,还必须回答一个问题:跟同类对手比起来,我的竞争优势在哪里?而对消费者来说,面对货架上一排相似的产品,也必须做出购买决策:品牌甲和品牌乙看起来差不多啊,我到底该选哪个?

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Micheal Porter)在《竞争战略》(Competitive Strategy)一书中,总结了三种最基本的获取竞争优势的方法:①总成本领先;②差异化;③聚焦。

先从聚焦开始讲起,聚焦指的就是,在一个特定的细分市场内,针对一个特定的目标人群,实现总成本领先或者提供差异化价值。所以,竞争战略其实就只剩下了两种。而换个角度来看,总成本领先本身就是一种差异化价值。那么,竞争战略核心就只剩下一种,那就是差异化。可见,创造差异化价值是企业战略的第一要务。

但这种差异化价值最终还是要回归到消费者的认知中去。如何将品牌的差异化变成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和决策标准,这才是竞争成败的关键。

在个人电脑(personal computer,PC)行业的起步阶段,由于消费者缺乏专业的电脑硬件知识,所以他们只能根据PC厂商的品牌来做出购买决策,比如是买戴尔的还是买惠普的。PC厂商掌握着市场的主导权。

因此,对生产微处理器的英特尔来说,它的市场局面相当被动。因为它生产的只是一个隐藏在PC内部不为人知的部件,它无法影响消费者决策,因而也就无法在PC的产业链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英特尔决定改变自己的地位,并向消费者宣告自己的存在——1991年,英特尔推出了“Intel Inside”计划。这个计划规定,PC厂商只要采购英特尔的处理器,并且在自己的产品上、广告中出现英特尔的“Intel Inside”标志,就可以向英特尔申请广告补贴,或者在采购芯片时得到现金冲抵。

很快,消费者就在各大PC品牌的电脑产品上看到了这个“Intel Inside”标志,它提醒消费者这台电脑内有英特尔处理器。并且,在各大PC品牌的电视广告中,结尾标版都变成了英特尔,还有那个熟悉的“灯,等灯等灯”音效,极具品牌辨识度。

英特尔很快变得家喻户晓,从一个默默无闻的电脑部件制造商一跃成为全球知名品牌。十年之间,英特尔公司的市值翻了26倍,从实施“Intel Inside”之初的100亿美元达到2001年的2600亿美元。[1]“Intel Inside”也从此成为to B(对商家)企业打造品牌的经典范例。

那么,“Intel Inside”这次品牌战役究竟好在哪里?to B企业又应该如何打造品牌呢?其实,精髓不在于投放大众广告、塑造高大上的品牌形象,而在于对信息世界的占领、对社会舆论的争夺。

首先,“Intel Inside”帮助英特尔奠定了PC领域的话语权。它让消费者形成了这样一种消费观念:买电脑就要买内有英特尔处理器的电脑,用英特尔处理器的电脑性能更强。英特尔建立了消费者选择电脑的消费标准。

当消费者在买电脑时,指名要买内有英特尔处理器的电脑,英特尔也就能将这种影响力施加到PC厂商身上:如果你的电脑不用英特尔处理器,消费者就不会购买。这个大棒加上广告补贴的攻势,使得几乎所有PC厂商都参加了“Intel Inside”计划。英特尔通过to C(对消费者)影响消费观念,倒逼(to B的)客户选择自己,提高了自身对PC厂商的议价能力。

其次,“Intel Inside”建立了英特尔和PC厂商之间的商业联盟。为了拉拢PC厂商,并且打击竞争对手AMD,英特尔提供的补贴力度惊人,甚至相当于某些厂商的季度利润。这一强大的补贴策略使得PC厂商完全倒向自己,彻底排挤了竞争对手,帮助英特尔攫取了近90%的市场份额。也因为如此,英特尔遭到了AMD的起诉,以及欧美各国、日韩等国反垄断部门的调查,罪名是不正当竞争和垄断行为。

最后,由于英特尔对消费决策的强大影响力,以及庞大的市场份额,英特尔成了PC行业的一个产品标准。它和微软组成了一个名叫“Wintel”的联盟,对PC厂商来说,只要生产电脑,就要使用微软的Windows系统,使用英特尔的芯片。没有什么其他选择,因为这是一个技术兼容问题,当时PC市场上的Windows系统,基本上只面向英特尔的x86架构。

由于英特尔对行业标准和消费标准的双重垄断,它才成为PC行业的王者,不仅独霸了市场,而且获取了超额利润。不过也因为超额利润的存在,英特尔变得自我革新不足,其他厂商也希望摆脱英特尔的垄断,随着移动时代的到来,英特尔就开始走下坡路,手机厂商也不愿意再让英特尔攫取大部分利润。当然这是后话,这里不再赘述。

从1991年推出开始,“Intel Inside”一直沿用了26年,成为一个时代的标志。通过“Intel Inside”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对一个品牌的打造而言,特别是一个to B品牌,最重要的是你能否主导消费观念和影响社会舆论,并且成为行业的产品标准,这样你才能占据竞争的制高点。其实近两年的5G之争,核心也是在争夺行业标准、争夺5G的话语权。

主导消费观念、影响社会舆论、制定行业标准,实际上都是品牌对信息空间的占领。企业竞争的实质,归根结底是对信息空间的占领、对品牌话语权的争夺,而这需要品牌超文本。

[1] 唐·舒尔茨,海蒂·舒尔茨.整合营销传播:创造企业价值的五大关键步骤[M].王茁,顾洁,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