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包皮的解剖与生理

第一节 包皮的定义、发生、层次结构

一、包皮的定义

包皮是由皮肤、皮下组织及黏膜上皮移行区混合构成的一个特殊结构。由于其在生理功能和组织解剖学上的特异性,给临床工作带来了一些棘手的问题。不像身体其他解剖部位,阴茎包皮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包皮即包裹龟头和整个阴茎的皮肤、皮下组织及其内在的黏膜移行区和冠状沟后壁部的皮肤;狭义包皮即广义包皮的外1/3,是由外层皮肤、皮下组织和内层的黏膜移行区共同构成的双层滑动性囊袋状结构。
阴茎皮肤色黑而薄软,因其下方的结缔组织疏松而富有延展性。包皮的形成在妊娠12周,阴茎的皮肤向龟头部移行,至阴茎颈部形成皮肤皱褶包绕龟头,称为包皮(foreskin)。包皮外侧皮肤又称为包皮外板(external lamina of prepuce),内侧皮肤称包皮内板(inner lamina of prepuce),内外板移行形成的游离缘称包皮口(ostium praeputiale)。包皮内板和龟头部共同组成的腔隙称为包皮腔(cavum of prepuce)。在尿道外口下方、阴茎腹侧中线上有一纵行皮肤皱褶,称为包皮系带(frenulum of prepuce)。在勃起时,龟头部有牵拉作用,以防止龟头反翘。
人类男性出生时至青春发育前期,绝大多数都是生理性包茎或包皮过长。包茎(phimosis)是指阴茎的包皮狭窄或包皮与龟头粘连,使包皮不能上翻显露龟头。包皮过长(redundant prepuce)是指阴茎的包皮覆盖于全部龟头和尿道口,但包皮能上翻而显露龟头及尿道口。

二、包皮的发生

泄殖腔膜是一块增厚了的内胚膜,它是胚胎早期会阴部发育过程的诱导组织,紧贴于外胚层上。人胚第4周时,泄殖腔膜颅侧左右间充质增生,在正中合成一小隆起,称生殖结节(genital tubercle)。泄殖腔膜两侧间充质增生,在其左右各形成两条隆起,内侧隆起为左右泄殖腔褶,外侧隆起为左右阴唇囊隆起,又称生殖膨大(reproductive expand)。
胚胎第4~6周,在垂体分泌的黄体生成素出现高峰的影响下,睾丸间质细胞分泌的睾酮在外生殖器和尿生殖窦中的5a-还原酶的作用下,转化为5-双氢睾酮,它与细胞液中的受体结合,转入细胞核,促进生殖膨大、生殖褶和生殖结节往男性方向分化。随后,睾酮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影响下,促进阴茎的增大,在阴茎明显延长后,向男性化发展的第一步便是尿道阴茎段及出现包皮的发育。
胚胎第8周时,增长迅速的成对中胚层团块组织加入生殖结节的内外胚层之间,促使生殖结节生长超过尿生殖膜腹侧。第9周时,阴茎发育只是一个简单的管状结构,仅可见到一个环状的凹陷,它是龟头与阴茎体分界的标志。凹陷逐渐加深形成冠状沟,尿生殖膜在阴茎逐渐增大的过程中形成它的基底部,尿生殖窦阴茎部位于尿生殖膜下。
尿道褶与诱导包皮生长的龟头板相连延续,当尿道褶在龟头基底部加入时,龟头板与包皮褶融合形成包皮系带。第8周时,阴茎的两侧出现了浅的包皮褶,它们在冠状沟近端背侧相汇合形成一个扁平的嵴(由于腹侧受不完全发育的龟头尿道阻挡,这个嵴不将龟头包绕完整的一圈)。在嵴形成的同时,上皮增生进入包皮褶的基底部,即形成所谓的龟头板,它是个增生活跃的组织层,近端边缘因细胞增生而增厚。在1周内,龟头板增生将包皮褶往前卷起,盖过龟头基部而形成位于冠状沟和新生包皮之间的包皮沟,在包皮沟的近端,龟头板(glanular lamella)的上皮细胞在包皮褶于龟头之间形成一个突,包皮褶上皮与龟头板之间的间质细胞变得活跃而与龟头板上皮相连接,包皮褶间的间质细胞与龟头板的外胚层迅速增生,促使包皮褶往远处移动,一直持续到覆盖住除龟头腹侧外的所有龟头表面为止。龟头腹侧表面不能覆盖是因为有较迟闭合的尿道沟阻挡的缘故。
第12周时,远端尿道已形成,扁平的包皮褶不仅盖住了整个龟头,并因间质的持续增生也盖住了尿道口,此时已能从器官水平上辨认性别。位于包皮与龟头间的单层上皮出现上皮珠,上皮珠退化后,单层上皮分化为双层上皮,并从远端开始分层形成包皮龟头间隙,此过程持续到出生时。从第15周开始阴茎体皮肤覆盖在龟头上,则形成包皮,只有尖端留下一个开口。包皮皮肤内外层移行部的游离缘围成一口状,称包皮口(ostium praeputiale)。由包皮口向内,包皮内层与龟头间的狭窄裂隙,称包皮腔(preputial cavity)。包皮腹侧面中央与阴茎分离不完全,形成一个皱襞,称包皮系带(frenulum preputii)。
新生儿出生时绝大多数包皮与龟头是融合的,此时的包皮只有一个狭窄的开口,且包绕整个龟头,是不能伸缩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包皮与龟头之间区域的一些细胞变平,然后聚集成由多层细胞组成的球形,位于中央的细胞由于缺乏营养而死亡,形成一个充满死亡细胞的空间,若干个这样的空间最终融合形成了包皮与龟头之间的空间,因此,包皮与龟头分离开来。

三、包皮的层次结构

1.阴茎皮肤 包绕整个阴茎,呈棕褐色,薄而柔软,是皮肤中最薄的,厚度不到1mm,缺乏皮下脂肪,色素沉着丰富,有明显的伸缩性,向后与阴囊皮肤相延续。
2.阴茎浅筋膜 为阴茎的皮下组织,疏松无脂肪,内有阴茎背浅血管和淋巴管。向四周分别移行于阴囊肉膜、会阴浅筋膜(Colles筋膜)及腹前外侧壁的浅筋膜深层(Scarpa筋膜)。
3.阴茎深筋膜 即Buck筋膜,近端至阴茎根部向上续于腹白线,在阴茎根部形成阴茎悬韧带,将阴茎悬吊于耻骨联合前面和白线。远端至龟头底部并与阴茎海绵体紧密相连。
4.白膜(albuginea) 白膜是由弹性纤维组织和胶原纤维组织组成的致密的筋膜结构,赋予阴茎良好的灵活性、硬度和组织张力。白膜包裹3条海绵体,左右阴茎海绵体之间形成中隔。阴茎海绵体白膜为双层结构,导静脉穿行其间,外层在勃起时对导静脉具有压迫作用。
5.阴茎海绵体(corpus cavernosum)、尿道海绵体(cavernous body of urethra)和龟头(balanus) 阴茎海绵体是位于白膜厚鞘内两端细的圆柱体,左右各一。两者紧密结合,向前延伸,尖端变细,嵌入龟头内面的凹陷内。近侧端即阴茎脚,是起自两侧耻骨坐骨支内下面的两个独立结构,在耻骨弓下融合。左右海绵体被海绵体中隔分开。背面和腹侧面正中线上可见一条沟。背面的较浅,有阴茎背深静脉走行;腹侧沟较深包绕尿道海绵体。海绵体中隔不完整,上面有许多间隙,此构造使左右海绵体间血液能够互相流通。尿道海绵体在尿道沟中,与阴茎海绵体牢固愈合。近端膨大成为尿道球。尿道球长约55mm,固定于尿生殖膈的下面,远端膨大为龟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