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拱桥与虹桥

拱桥与虹桥何以载重受压而不坍塌,这也是结构力学上有趣的话题。

拱桥或称为石拱桥,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西汉时期,已有砖石砌成的拱券墓顶或砖拱墓。在河南新野出土的东汉中晚期的画像石上,有单孔裸拱桥(见图1-43)。

图1-43 东汉裸拱画像石

据说,在其他地区也有类似内容的画像石出土。它表明,拱桥至晚产生于东汉时期。

图1-43的画面含义与山东武梁祠画像石“泗水取鼎”(见图1-3)相同。从画面看,二者各有千秋。图1-43所示画像贵在其所画的桥为拱桥,但由于其为侧面绘画,因此滑轮所在位置不便表现出来。图1-3所示画像重在龙咬断绳索的刹那情景,其取鼎时拉绳的情景更生动;图1-43所绘的龙在鼎下沿,尚未咬断绳索,因此,在鼎左右两边的船上各有一人举一个“球”,企图以此引开龙,以免龙干扰取鼎。由此看来,所谓“龙戏珠”、龙好玩球,乃至今日舞龙灯者必有一人在前持珠(或球)逗引龙,这些观念或娱乐场景早在汉代已经产生。

《水经注·谷水》记述了晋太康三年(282年)在洛阳附近建造的石拱桥:“悉用大石,下圆以通水,可受大舫过也。”这是有关石拱桥的最早文字记载。“下圆以通水”,正是拱形的表写。后来,拱的形式多样化了。就材料而言,有石拱、木拱、竹拱;就拱的形状而言,有半圆拱、椭圆拱、弧形拱、尖拱、弓形拱、抛物线形拱等;就拱的孔数而言,有单孔、双孔、三孔,乃至几十孔。保存至今的古代拱桥颇多,最负盛名者有河北赵州桥、苏州宝带桥等。

赵州桥(见图1-44),又名安济桥,在河北赵县洨河上。该桥是由隋代工匠李春于开皇十五年至大业元年间(595—605年)主持建造的。它是一座敞肩圆弧形石拱桥。所谓敞肩,指拱的两端(俗称两肩)并非填满砖石,而是以多个小拱架于大拱之上。这样既可减轻桥的自重,节省用料,使拱券厚度与墩台尺寸相应减小;又可增大泄洪能力,减少河水对桥身的侧压力。所谓圆弧,是小于半圆的弧段。圆弧形拱比半圆拱跨度大、高度低,既便于陆上交通,又使拱的受力更为合理。赵州桥全长50.83米,主拱净跨37.02米,拱矢净高7.23米,主拱左右两肩各有两个小拱。它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桥梁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敞肩圆弧拱桥。

图1-44 河北赵州桥

在欧洲,拱桥的历史虽然也很悠久,但其真正的敞肩圆弧拱桥直到19世纪才出现。14世纪,法国建造的赛兰特桥是一座敞肩、近半圆形拱桥,在它之前,赵州桥是世界上净跨最大的石拱桥。赵州桥的拱矢高度与跨度之比为1∶5.12,是一座很扁的圆弧拱桥。1569年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圣三一桥建成之前,赵州桥一直是世界上“矢跨比”最小的石拱桥。

砖石具有极大的抗压能力。赵州桥除了应用石料外,建桥者还采用了许多加固桥拱的措施。例如,在纵向并砌的各个拱券间加以腰铁相连,又设有楔形垫石、铁拉杆,使整个桥拱形成一个坚实的整体;拱脚略宽于拱顶,以收分砌石法防止桥拱倾倒的危险。但在建造拱桥的技术上,要减小主拱券发生变形的危险,提高桥梁承载力和坚固性,最关键的力学因素是,要求支座反力和荷载合力的作用线(见图1-45中的折线ABCD)落在桥拱中间1/3宽的狭带区域内。或者说,这个作用线与拱的中心线(见图1-45中的虚线)偏差极小。拱桥是一种怕拉而不怕压的桥。满足上述结构力学的条件,拱桥将只受载荷的压力;这时,它所受的拉力作用很小,不会构成破坏桥本身的危险。拱桥如果受到较大的拉力,主拱券将会变形、折裂。赵州桥自建造之日迄今已有1300多年,并且经受了多次洪水、地震和人为因素(如战争)的考验,证明李春的设计在实践上已解决了这样的力学要求。

图1-45 拱桥作用力示意图

由以上分析可知,拱在均匀分布的载荷作用下,拱轴处于中心受压状态。此时,拱只受压而不受拉,因而石拱桥就能充分发挥石料抗压的特性。古代中国人对此已有所认识。明代宋应星在《天工开物·陶埏·砖》中曾述及桥、门和墓穴(“窀穸”)的砖拱因受压而强度高的问题。他写道:

圆鞠小桥梁与圭门与窀穸墓穴者,曰刀砖,又曰鞠砖。凡刀砖削狭一偏面,相靠挤紧,上砌成圆,车马践压,不能损陷。

虹桥是木结构拱桥,俗称飞桥、蜈蚣桥。虹桥的建造以北宋为盛。北宋画家张择端在其著名的《清明上河图》长幅画卷中以虹桥入画。他以写实的手法、合乎透视的原理,精心绘画了宋都汴梁(今河南开封)附近的虹桥(见图1-46)。从张择端的绘画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虹桥的结构。经过一些桥梁专家推算,其跨度约20米,宽度约8米。《清明上河图》不仅仅是一幅精美的绘画国宝,而且具有多方面的高度的科学和文化价值。

图1-46 《清明上河图》局部

与《清明上河图》的绘画相应的是,北宋王辟之(1031—?)在其著《渑水燕谈录》卷九《事志》中述及青州太守夏英公夏竦率牢卒于青州城(今山东益都)西南架虹桥之事。后来宿县(今属安徽)太守陈希亮曾仿造之。宋京迁都临安(今杭州)之后,孟元老在其回忆汴梁盛况的作品《东京梦华录》卷一《河道》中叙述了汴梁城的虹桥:

自东水门外七里至西水门外,河上有桥十三。从东水门外七里,曰虹桥,其桥无柱,皆以巨木虚架,饰以舟艧,宛如飞虹。

围绕京都有十三座桥,故而推测张择端的绘画是汴京的写照。虹桥是纵横相架、自身稳定的木结构。为了保证其几乎不变形,使结构成为一个坚固的整体,虹桥的木结构由21组并列的拱骨组成,拱骨采用直径约40厘米的圆木。拱骨有两个系统:外面一组,长、短拱骨各两根,相互铰接,称为第一系统;里面相邻的一组,由三根等长拱骨组成,称为第二系统。如此交替排列,全桥共由11组第一系统和10组第二系统的拱骨组成(见图1-47)。当这两个系统各自独立时,都是不稳定结构。唯在这两个系统交会处,以巨木横贯,使拱骨彼此衔接,这才成为一个稳定结构,并将桥面载荷横向分布于各拱骨。据分析,这样组成的虹桥木结构,是一个12次超静定的结构。或者说,这种虹桥具有12个多余的约束(或12个多余的未知广义力)。并且,经验算,此超静定结构各部分应力均未超过允许值。

图1-47 虹桥断面及其拱骨

虽然,拱桥为许多民族所具有,但虹桥却是古代中国人独创的桥梁结构。迄今,在闽东北、浙西南还保存有大量的古代虹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