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望诊

望神

五脏六腑、先后天的精气和人身最高主宰的心的正常活动,具体就体现在精神方面,精神充足表示内脏和形体活动正常;精神萎靡不振,则表示内脏和形体活动失常。对于婴幼儿来说,只要有精神,即使暂时病重,一般愈后都好。反之,如精神不振,倦怠少动,没有生气,即使症状不重,也要多加注意,留心观察。

望形态

形是形体,态是动态。人体内的五脏分属五行,外部形骸配合五脏(肺合皮毛、脾合肉、心合脉、肝合筋、肾合骨)。内外是相联系的,即所谓“有诸内,必形诸外”。望形体动态就是了解疾病的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病人形体强壮,肌肉坚实,则少患疾病,如患病也比较轻浅、易愈;反之,如形体衰弱、肌肉瘦削、皮肤枯槁之人,得病的几率要高得多,且恢复较慢,病情较重。

望鼻

鼻为肺窍,古称明堂,在望诊中亦相当重要。鼻头色青主腹中痛;色黄是内有湿热;色白多为虚寒;色赤是脾肺二经有热;色微黑多为水饮证;鼻孔干燥色黑多为阳热毒盛等。

望目

目是五脏精神集萃之处,如见病儿目睛(眼球)黑白分明,并且很精神,虽病易治。若目睛浑浊不清,暗淡无光,不愿睁眼,精神昏迷,视物模糊,就是病情严重;若目睛发现赤红色,就是热证;目睛目眶现青色,就是肝脏实热和惊风;目现微黄多是脾胃衰弱,消化不良,深黄就是黄疸;若二目下陷,睡时不能闭合,并有白睛外露,则是身体衰弱已极(如急性腹泻、呕吐、慢惊、发高热等);目直视而睛不转(无视觉)多是脑炎。

望面

面部是十二经总汇之处,五脏的变化可以从面部相应部位、颜色表现出来,比较容易看出颜色的部位就是明堂、面王、两颧、两颊、人中、地阁等。以上的几个部位,若面现青紫色就是惊风、抽搐等病;现赤红色多是伤风、积热、伤寒或胸部胀痛(肺炎)等;现微黄色多是食积、伤食、呕吐、腹泻或有虫积等;现苍白色多是肺感风寒(咳嗽、百日咳)、气血衰弱、吐、泻、失血、自汗、盗汗等;现青黑色(唇最明显)是肾脏将绝,治疗较难,重者死亡(食物中毒、药物中毒也现青黑色)。

望囟门

在婴儿囟门未合时,囟门是和颅骨相平,若有风热惊风则囟门高起;气血亏损、腹泻严重时则囟门下陷;健康的婴儿在一周岁前囟门就能闭合,若是先天不足或生后营养不良及缺乏维生素等,囟门有两三周岁以上还不闭合的(都市内不大见阳光的婴儿较多见)。这种婴儿一般发育得很慢,甚至不长寿或者形成佝偻病。

望指纹

是食指掌面外侧明显露出来的脉纹。它与五色和面部相同,主病亦然,但不如面部明显。幼儿咳嗽、肺炎、腹泻、呕吐、失水、失血等则指纹下沉不显;唯有热证惊风等,指纹才能明显出现。若只在第一节内(风关),病情较轻易治;上升至第二节(气关),病情已重,需要急治;上升至第三节(命关),并且显出很多枝杈样纹,病情已很严重,或者不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