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应代一切众生受加毁辱,恶事向自己,好事与他人。(《梵网经》)

这段经文很是易解,说是要代一切众生受过受辱,恶事自己承担,好事归功于人。

语言易解,道理简单,可真要做起来却太难太难。这等高标准,偶一为之已经相当不易了,一辈子都能遵行的人也不知道普天之下能有几个。而事情的另一面是:这样的教诲在世界各地都广泛存在着,似乎表达着人类的一种共同追求。也因为这些格言总是说来容易做来难,即便最虔诚的修行者也很难百分之百地达到格言所要求的标准,以至于外道之人在谈起这些格言时常常带着一种嘲讽的口吻——比如莫斯卡在他的名著《统治阶级》里这样说道:“当我们对那些牺牲别人以满足自己冲动的行为的限制,立足于对亲近之人的爱戴时,它被说成根基于‘情感共鸣’。当它仅仅是被那种应该给予他人,甚至是陌生人或者敌人的尊敬所激发,只因为他们是人时,我们就获得了一种更加微妙的、通常不是所有人都感觉得到的情感,也就是‘正义’的情感。对这些道德的理想化和夸大之词出现在一些著名的公式中,如‘像爱你自己一样爱你的邻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过,这些格言表达了一种对无法达到的道德的期盼,而不是用于真实生活中的实用忠告。除了几乎仅出现在父母之爱中的例外情况,每个人都更关心自己而不是其他人;如果他要有效地关心自己,他必须爱自己略胜过爱别人,对待别人与对待自己不同。一个人可能恰当地感觉到,自己几乎不需要这些谨慎行为,因为事实是,除了一些例外的时刻和一些例外的人,人们从不认真看待上面提到的这些格言。”

我们修佛之人如果放下一些骄傲与自欺欺人的话,应该承认莫斯卡的这番话基本还是不错的。当日本鬼子侵略进来的时候,我们是以胜于对自己与亲人的爱来爱他们,还是拿起武器把他们赶出去,这应该不是一个能引起很大争议的问题,尽管鬼子也是和我们一样的人,尽管他们如果受到正当和良好的教育的话也会成为模范公民。

我们受到了侵犯,受到了剥夺,怎样才能“恶事自己承担,好事归功于人”,无论在道理上是否难讲,至少在情感上是很难接受的。对于这个问题,只有把它放在永恒的时间维度上才能有望搞得明白,这就是宗教生活与世俗生活一个根本分歧之所在。世俗生活容易让我们相信,无论是快乐还是苦难,都只是百年之内的事情,所以我们判断事情的尺度也往往是以此生为限。但是,此生的时间与永恒的时间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维度,会使我们对事情的理解发生根本性的差异。

比如,罗马帝国曾经在很长的时间里保持着自己辉煌,人们相信罗马城是不会灭亡的,但是,它还是遭到野蛮劫掠了,它还是一度灭亡了,这曾给当时的罗马人以巨大的震撼——罗马的陷落不仅仅摧毁了他们的家园,更要命的是摧毁了他们的信仰。但是,圣奥古斯丁以“永恒”的眼光来看待罗马的陷落,这才看出这一件无比重要的事情其实是无关紧要的。

奥古斯丁还提出过这样的说法:相对于天国的完美,世俗中最好的国家与最坏的国家之间的差异是可以被忽略不计的,好帝王与坏帝王的差别也是可以忽略不计的。——无论是基督教追求的天国,还是佛教追求的涅槃解脱,其目的都是永恒。我们的世俗生活就想是通往永恒之城的道路上的一个小小的旅店,我们只是在那里睡上一夜而已,这一夜我们睡的到底是总统套房还是农村土炕,又有什么关系呢?

只有时刻认识到自己目的之遥远、旅程之漫长,才更容易对此生的、片刻的事情收起计较之心,俗话所谓的“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描述的也是这样的一种心态。每一个修佛之人都是“成大事者”,此心一生,则一切蝇营狗苟的俗务也就不会再被放在心上了,是非对错、荣辱毁誉,且随他去。更精进者,自然“应代一切众生受加毁辱”——自己的毁辱自己来背,别人的毁辱也由自己来背,一个向着永恒而达到这种精神境界的人,心中哪里还有什么此生此世的恶事与好事,一个短暂的旅程,一个暂歇一晚的客栈,有多少事值得计较呢?

一个合格的修行者,是一个没有了计较心的人。

“应代一切众生受加毁辱,恶事向自己,好事与他人”,这句话出自《梵网经》,也叫《菩萨戒经》。佛教有经、律、论三藏,《菩萨戒经》顾名思义是属于戒律的范畴,在三藏当中属于律藏,天台宗创始人智顗大师就为这部亲自经作过注释。

所谓菩萨戒,这里的菩萨是广义而言的,并不是说只有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那样的才算菩萨,而是说一切修行大乘佛教之人,无论出家还是在家,都可以被称为菩萨。大家看到有些佛经里到处都是菩萨,就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的。就算是凡夫俗子的你我,只要一心修习大乘佛法,也是菩萨。

《菩萨戒经》的内容很多,戒律很多,简要言之,有十项主要戒律,称为“十重戒”,是修行之人尤其要遵守的十条最最主要的戒律,它们分别是:(1)杀戒,(2)盗戒,(3)淫戒,(4)妄语戒,(5)酗酒戒,(6)说四众过戒,(7)自赞毁他戒,(8)悭惜财法戒,(9)嗔不受悔戒,(10)毁谤三宝戒。

杀戒、盗戒等等都不必解释,第六戒“说四众过戒”,什么是“四众”呢?有两种说法,一是指佛弟子四众,即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二是至出家四众,即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修行之人并非完人,修行之地也并非一片净土,只要是人就难免犯错,修行之人也是一样。那么,看见他们有错,为什么不该说呢?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宣扬直言敢谏,难道修佛之人就是老虎的屁股的摸不得吗?——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佛教徒连一个有修养的普通人都称不上,也就别谈什么学佛了。

天台智顗大师《菩萨戒义疏》这样解释道:

说是谈道之名,众谓同法四众,过者七逆十重也。一以抑没前人,损正法故得罪也。此戒七众同犯,大小乘俱制。大士掩恶扬善为心,故罪重也。

为什么“说四众过戒”会被列入“十重戒”之一,而且无论大乘、小乘都有这条戒律,是因为修行之人在心态上应该时时刻刻都本着掩恶扬善的精神,如果你经常去关注别人的过失,即便你是对的,但那也会损害你修行的心态。日常生活中的修行实践,归根到底其实只有两句话,一是“但观己过,莫论人非”,二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也就是前边所说的:“一个合格的修行者,是一个没有了计较心的人”。如果你常去计较人家的是非对错,如果你常去计较自己的修行什么时候才能得到回报,你的计较心也就会越来越重,你越是修行,也就离佛越远。

《菩萨戒经》还是一部强调孝道的佛经,说佛陀当年最初制订的菩萨戒是这样几条:“孝顺父母、师僧、三宝”,《菩萨戒义疏》也讲“言父母兄弟者举大士之心,心常想一切如父母六亲,应生孝顺慈悲心。”一切众生,都是父母兄弟,人与人之间皆应以亲情相待,皆应以宽和之心相待,如此则计较心渐失,宽和心渐生。亲人有过,则自己承担之;己身有得,则与亲人共享之。如此而渐进,理解《梵网经》所谓“应代一切众生受加毁辱,恶事向自己,好事与他人”,便不会觉得有什么诧异之处了。

阿弥陀佛,愿与诸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