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4.三公六部(求收藏推荐票)

盛元一年七月十八。

沈城在宫女的服侍下,穿好了上朝的服饰,此时差不多在早上五点多。

穿戴好这些服饰之后,沈城就前往大殿,此时原本等待的官员也都得到了消息,开始往朝会大殿走去。

其实对于沈城今天早上参加朝会,大家还是有些意外的,毕竟才刚刚病好,就来上朝。

不过想想也是,毕竟刚刚当上皇帝不久,这一点大家也都能够理解。

但是大多数人心中其实都没有太当回事儿,现在三天一次早朝,每次都是走个过场。

大多数事情都已经商议完毕了,到时候只需要禀奏一下就行了。

而且现在大多数人的心思都在外面那座仙城之中,没多少人有心思想着其他事情了。

朝会按照常例,将前奏完成,随即就开始正常的流程。

先是一些小事情,沈城也没有多问,只是询问了一下处理办法,那边也都一一给出了回复。

一切都和往常一样,没有什么变化。

等到了差不多的时候,有官员出列禀奏,“陛下,臣有事禀奏。”

沈城开口道:“准奏。”

看到这个官员出列,不少人都是眼神异样,这位在大多数人眼中就是一块茅坑里面的石头,又臭又硬。

沈城也知道这位,宋明理,督查院左都副御史,正三品大员。

这位不管是谁都不给面子,而且遇到一些官员违法乱纪的事情,从来都是不讲情面。

但这个人的能力也是十分的强,最为关键的还是,这人也有一些人的支持。

这也是他能够做到这个位置的原因。

这就说明了一点,宋明理其实不是不会做人,而是不想这么做。

“梁州布政使梁宽,在职期前,贪赃枉法,任人唯亲,甚至勾结叛逆,致使梁州治下民不聊生,民怨沸腾,臣请陛下下旨,将其捉拿,押入京城治罪。”宋明理声音铿锵有力。

边上不少人看向他的目光都带着戏谑,类似的事情以前也有不少。

在一些小事情上面,大家也不想完全闹僵,再加上宋明理也有自己的手段。

经常会拉一批人打一批人,朝堂内部也是分作不少派系的。

再让宋明理做成了不少事情。

但是在大事情上面,这些人却都是有着一定的默契,这可是布政使,一州之地的负责人,说什么也不会让他这么得逞的。

果然,在宋明理说完之后,立即就有人出言反驳,“宋大人,据我听闻,梁大人爱民如子,在任职期间,每日勤政,从未有丝毫懈怠。

虽然说现在梁州有些问题,但那也是因为最近梁州大旱导致的,而梁大人也一直在安民赈灾,我听说上个月,梁大人还因此病倒,你这么做,居心何在?”

说完之后,此人对沈城行了一礼,“陛下,宋大人不经调查,平白污蔑梁大人,请陛下圣裁。”

宋明理突然嗤笑道:“勤政爱民?安民赈灾?呵呵,梁州现在粮价飞涨,朝廷派去赈灾的粮食哪去了?

据我所知,梁州的那些粮商可都是和梁大人脱不了干系,这就是你们说的勤政爱民?”

“你可有证据?宋大人,虽然说御史可以闻风弹人,但是你这么污蔑一位布政使,到底有何目的?”再次有人出列言道。

宋明理当即说道:“我当然有证据,陛下请看。”

说着从袖中掏出一份奏章。

当即有太监将奏章拿过来交给沈城,沈城看了一下,手不知不觉攥紧了。

上面虽然只是书写了一部分,很多都是大概,但是沈城看得还是火气直冒。

虽然宋明理递上了奏章,但是也没有多少人担心,因为他们知道,这件事情,皇帝还是会询问三公和六部尚书的意见。

以前三公只是一个荣誉职位,很少是具有实权的,但是自从连续大崝几任皇帝都没有作为,再加上三公自身的名望。

以及一些其他原因,导致三公的权利慢慢的加大了,现在三公可以说是朝堂上最为权柄的人了,就连六部尚书都是位居余下。

果然,当沈城看完之后,就将奏章递给了三公,然后询问道:“不只三位怎么看?”

太傅赵承言沉默了片刻开口道:“陛下,臣以为,梁宽虽然有些过错,但眼下不宜轻动,现在梁州本来就灾情泛滥,要是此时缉拿梁宽,或许会导致梁州不稳。”

太保翁翰也开口道:“陛下,臣附议,而且这件事情现在也只是宋大人的一家之言,具体情况还是有待查证。”

太师韩愈此时也没有看戏,“臣也以为此时当以大局为重。”

一下子三人都达成了一致意见,而此时朝堂上下,没有一个站出来反对的。

只有宋明理一人眼神愤怒的看向三人,但却没有说话。

其实他在做这件事情之前,就已经有所预料,所以此时虽然愤怒,但也没有纠缠着不放。

沈城看着大殿之内的群臣,突然笑了笑,也不知道是在笑谁。

“此时暂且搁置,容后再议。”沈城开口道。

三公都有些意外的看着沈城,按照以往,此时沈城不是应该直接同意吗?

不过也差不多,容后再议其实也就是不需要再议了。

“陛下圣明。”

圣明?或许只有听你们话的皇帝才是圣明的皇帝吧?

很快就有人说了沈城最为期待的话题,“陛下,前日城外突然出现一座巨城,臣以为这是上天降下的警示,臣恳请陛下,颁发罪己诏。”

像是罪己诏这东西,很多皇帝都弄过,上任皇帝也是一样,尤其是最近一些年,灾害频发。

今年也是,梁州大旱,还正在向其他州府蔓延。

所以此时在这些大臣们看来,下一个罪己诏是正常的。

反正在他们看来,这都是常规操作了,而且皇帝其实也没有多少发言权。

此时绝大多数大臣都躬身下摆,请求皇帝下罪己诏。

沈城看着这些人,良久都没有说话,当一些大臣们都感觉有些难受的时候,皇帝才开口道:“你们认为这是上天降下的警示?不,朕以为这是上天送给朕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