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部重点城市空间优化研究
- 盛毅
- 3822字
- 2021-01-22 20:24:44
第一节 国家中心城市的空间优化
国家中心城市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编制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纲要》中提出的。2010年2月,《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确定了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5个国家中心城市。此后又批准了成都、西安、郑州等几个城市。本章将重庆、成都、西安3个国家中心城市作为西部地区城市空间结构分析的重点。目前,对3个城市如何优化空间结构,有以下一些观点。
一、重庆市的空间优化
《产业结构调整影响的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的分析研究——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一文,以产业结构调整对城市空间结构的主要影响为切入点,分析产业比例、主导产业、产业分工等变化如何对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城市密度、城市布局、城市形态产生影响,相应提出要由单中心到多中心、由分区到融合;微观方面结合产业对城市的影响,提出从5个方面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的策略(王玉琪,2014)(1)。《轨道交通影响下的山地城市空间优化研究——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一文,根据交通引导城市功能分布的效应,提出强化多中心、组团式结构,同步提升城市主、副中心的集聚力,同时优化各组团的功能空间布局(鲍巧玲,2011)(2)。《重庆市山地城市空间结构的多中心组团式演变》一文,指出受地理条件限制及人为因素的引导,城区发展总体上采取了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布局,多中心、组团式格局的形成,是这种布局模式的具体体现。而不同时期遥感影像的土地利用变化显示,2001年以前,城市主要以渝中区为核心,沿长江和嘉陵江,以及重要交通线和河谷地带呈条状扩展;2001年以后,以外围组团增长为主的多中心、组团式格局兴起。新区开发、城市规划和交通导向则加速了这一格局的形成(罗瑾等,2013)(3)。
从以上研究成果关注的重点可以看出,重庆市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对城市的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优化,包括空间分布密度、各种功能的合理配置、空间总体上的结构形式、城市中心和组团的建设等。重庆市对这些问题的密切关注,正是受大量承接产业转移而迅速增长的空间功能配置需求的推动。但目前这些研究还是局部的,并没有从承接产业转移的特点上去分析和预测,空间功能配置如何优化并不是主要关注内容。实际上,重庆两江新区的建设,以及解放碑商圈、观音桥商圈、杨家坪商圈、沙坪坝商圈、南坪商圈、大渡口商圈、大坪商圈等的功能调整和局部扩容,其推动力正是来自承接产业转移而引发的人口和产业的集聚和调整。其中两江新区的建设,则主要瞄准承接产业转移需要来建设全市新兴产业集聚区,围绕新兴产业集聚配置商业、教育、行政、交通、金融、物流、生态等功能,从而形成新的城市核心区。目前这种空间结构及其功能配置,主要着眼于满足急剧扩大的空间功能配置需求,至于中心与中心之间、中心内部各种功能配置是否合理,土地利用是否科学,生态空间是否满足要求,还需要结合产业布局特别是承接产业转移引起的产业布局快速调整等因素,开展系统性、长远性的分析。
二、成都市的空间优化
成都市要建设成为开放型区域中心和国际化城市,必然要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在从单中心向双中心发展过程中,成都市将面临三个问题:一是旧城的“有机更新”;二是新城的“产城一体”;三是旧城与新城的协调发展(余梦秋,2013)(4)。国家中心城市的空间布局要以全球化和全球城市网络为切入点,通过“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先行,产业一体化作突破口,城市群一体化作空间的载体”等,建设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的空间结构,构筑“双核共兴、一城多市”的大都市区发展格局(张国华,2016)(5)。成都市必须制定区域、都市区、城市三个层面的空间发展战略,坚持实施成渝城市群发展战略、构建多中心的城市结构、采用走廊式发展的模式及集中紧凑布局等原则。空间发展战略选择北进南拓,壮大两翼;都市区空间结构为两纵两横、网络城镇;从“环放”结构走向平行结构,有机生长。中心城区构建“一主四辅”的组群城市,拉开城市构架,构建多中心城市格局;走廊式发展,控制城市无序蔓延;集中紧凑式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张樵等,2006)(6)。《成都市城市空间结构优化问题探索》一文,从城市形态、城市布局和城市密度三个方面,分析了成都市空间结构的现状及特点,发现成都市空间结构存在人口密度大、人地矛盾比较突出、道路交通和基础设施处于超负荷状态、产业布局不合理、现有功能分区错位竞争不够、城市各种要素在市区范围内不能得到最优的整合和配置等问题,分析了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从政府作用、城市形态、布局和密度等优化方面,提出了优化的思路和途径(张若倩,2008)(7)。《成都市城市交通与城市空间结构整体优化研究》一文认为,空间结构优化的目标,是要形成紧凑型多中心网络化的空间结构,形成畅通、快捷的城市交通,形成完善的制度、规划管理等体系。因此,要落实好城市总体规划,加强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协调,分散中心城功能,建立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在次级中心的规划中注重土地的混合利用(朱巍,2005)(8)。
以上研究成果在城市空间结构调整的思路、路径、方式等方面,提供了许多可资借鉴的经验。成都市目前的城市空间格局,更多的是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背景下形成的。过去布局的东部郊区电子机械产业区、北部围绕火车站建设的商贸市场集聚区、中心城区依托传统生活服务建立的各种商圈,随着国内外产业的大量进入,有的基本上消失了,有的进入为承接产业转移而新建的产业园区。因此,旧城如何改造,新城如何依托产业园区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旧城与新城、产业园区与城区如何协调发展,成为成都市空间优化的关注重点。成都市被批准为国家中心城市后,再次结合自身定位需要,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新发布的《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确立了新时代“三步走”战略目标,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国际门户枢纽城市、迈向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城市。新的定位决定了城市空间布局必须以构建全球城市网络为切入点,建设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的空间结构,城市空间布局相应扩展到都市区空间。现有研究成果中提出的“构建多中心城市结构”是基本架构,走廊式发展有利于实现“田园城市”的思想,而沿骨干交通线尤其是沿地铁、快速公路等进行城市功能布局,引导产业和人口集聚,符合城市扩展的一般规律,集中紧凑布局则明确了土地利用的基本原则。成都市自2017年提出“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城市发展战略“十字方针”以来,至少在总体空间结构和形态方面,在围绕重点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配置城市功能、重塑城市产业经济地理方面,迈出了关键性步伐。城区不同方向按不同策略展开,在大的方面确定了优化的格局。而在中心城区构建“一主四辅”的组群城市,构建集中紧凑多中心城市格局,成为空间结构调整的主要任务。而根据部分空间存在人口密度大、产业布局不合理等问题,提出了如何优化的思路和途径。
尽管成都市的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研究找到了关键问题所在,提出了优化的思路、方针和主要路径,但缺乏针对承接产业转移而开展的系统性研究。成都市对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已经明确了布局的主要区域,今后承接产业转移的项目,也会落在相应的区域,这就为未来各区域的空间布局提供了依据。同时,成都从产业布局角度,将全市明确划分为77个产业功能区,这也是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依据。成都市可以根据各区域国内外产业快速进入的趋势,确定城市空间承接产业转移的规模、速度、产业类型等需求,对中心城区的提升改造、城市新区的功能配置、已经形成规模的产业园区如何向新城过渡、新区与现有城区是什么关系等进行统筹考虑,围绕产业结构升级建设紧凑型、多中心、网络化的城市空间结构,明确各产业功能区重点承接产业转移的类型及规模。另外,交通、物流、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如何配套,商业、教育、文化、医疗等生活性服务业如何配套,这方面的研究还需要系统化,有的方面还需要有新的思路。
三、西安市的空间优化
《竞争力视角:西安城市空间结构优化问题研究》一文提出,以西安中心市区为中心,加上外围4个副中心,整个城市形成大范围的九宫格形态。即中心的旧城、东部的工业区、西部的工业区、南部的文教区、北部的经济开发区、东南部的曲江旅游度假区、西南部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北部的首尔遗址、东北部的浐灞生态区。空间结构应具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生态环境舒适宜人和城市形象个性鲜明的城市空间优势,促进产业集群,实现空间结构社会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改善(苏鸿翎,2003)(9)。因此,应尽快改变单中心格局,在现有城区之外建设一座疏解城市中心核心功能的城市;降低旧城人口密度,重构产业布局,对旧城进行有机更新,发挥旧城拥有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科技教育产业的优势;还应考虑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以及再生,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布局结构优化分析——以西安市为例》一文提出,借鉴国内外大城市的城市结构优化经验,以发展轨道推动城市空间布局结构重组与优化,应是西安市形成“一城多心”的城市空间结构的关键(金自军,2009)(10)。
以上分析偏重于城市空间大格局的选择和优化,偏重于西咸一体化和西安城市的扩张,缺乏在这种格局下和城市迅速扩张过程中,对其内部具体空间优化的研究。尤其是近年来西安市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虽然也在加快高新技术开发区、西咸新区、浐灞生态区、大唐芙蓉园等的建设,来承接更多新兴产业的转移,但也发现了园区与城区之间的不协调、生产与服务的不协调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以及从五六百万人到上千万人的规模去优化空间配置、建设新的功能,还缺乏更进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