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科学可以这么搞
- (法)安东尼奥·菲谢蒂
- 1415字
- 2021-01-19 15:26:46
有些男人,只要一听他们说话,人们就能断定他们是同性恋者。您明白我说的吧?就是说起话来有点娘娘腔,有点特别。当然了,绝大部分同性恋者不是这么说话。必须要与那些仇视同性恋者的言论做斗争,他们动辄就将同性恋者认为是从电影《笼中女狂》(La cage aux folles)里跑出来的漫画人物。在这里我们要正式说明一下:本文中所提到的“同性恋者”是说“部分同性恋者”。所以严格定义后,我们要讨论的话题是:部分同性恋者说起话来有些特别的音调。
仔细想来还是有些让人惊讶。一般来说,性取向不应该对声带有影响。无论是异性恋还是同性恋,性偏好不应该会导致用某种特别的音调说话,至少我是这么理解的。那么同性恋者怎么会改变说话的音调呢?
首先我们要确认一下,“同性恋腔”仅仅是一种印象。有研究人员将几种男性嗓音——异性恋或是同性恋,播放给不同的人群听:这些人能准确地识别出其中的同性恋者,而这仅仅是通过听嗓音(7)来判断的。对比异性恋者,同性恋者的嗓音更有尖细的趋势而且会在不同情况下发生变化(8)。
怎么来解释呢?我们可以首先推测部分男同性恋者有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模仿女性说话特点的倾向。如果是这样的话,嗓音的女性化就跟部分同性恋者走起路来要扭胯一样,不过是在声音层面上。
说话的方式也是表明自己属于同性恋者群体的一种手段。似乎可以说“同性恋腔”也是众多“社会标识”之一,类同于服饰或者发型特点……从这个角度讲,这些社会标识有着被认可的特点和主动性,也表明了想加入这个群体的欲望。
最后我们也可以假设“同性恋腔”仅仅是一种口音,类似于我们会不由自主地“模仿”周边人的说话方式。现实中存在着众多口音,比如最常见的是那些我们说的“地方口音”,受到生活区域影响;比如说我们在普罗旺斯、阿尔萨斯或皮卡迪(Picardie)……也存在所谓的“社会口音”;比如同是工人,属于大布尔乔亚阶层与“郊区年轻人”就有着不同的说话方式。地方口音多数是由出生地而决定,相对而言我们很容易跳出社会口音的局限。但无论如何,总的原则是一样的:潜意识的声音模仿。
口音不分年龄,甚至可以说初生儿的哭声都带着口音。刚刚出生三到五天的法国婴儿和德国婴儿的哭声就不同(9)。法国出生的婴儿的哭声是逐渐升高的音调,而德国婴儿的哭声音调是逐步走低(就好像是在乐谱上分别走向高低音阶)。这种哭声习惯有可能是婴儿还在母体中时听到周边成人的说话方式而掌握的。这就说明口音是多么常见。
动物也会有自己的口音。同类但不同区域的鸟类鸣叫方式也不同。同是夜莺,布列塔尼地区的鸣唱声就是与普罗旺斯的不同。这是因为它们要更贴近于生存环境,就必须要学习周边其他鸟类的习惯……这与我们人类要学习语言是完全一样的。
动物还会有一种我们可以定义为“社会口音”的叫声。灵长类动物学家阿尔邦·拉玛松(Alban Lamasson)的研究成果表明,在一种名为莫纳·坎贝尔(Mona Campelle)的猴族群中,如果两只母猴越相互喜欢,待在一起的时间越长,它们的叫声就越接近。这也就是我们说的“嗓音趋合”。好友或者同车间的工友们长时间待在一起也会有着同样的语言特征,这也是同种表现。
说了这么多,其实想说的是潜意识地模仿我们最亲近的人是一种普遍现象。如果说在初生儿或者动物身上都能够看到这一点,那么我们也不必惊讶在巴黎人、马赛人、布尔乔亚或郊区青年人……身上同样有这样的特点,也包括同性恋者。不过在地方口音、社会口音的基础上,我们也可以说某些同性恋者发明了“性口音”。我们将这种口音视为识别标识,同时也可以认为是给人类语言多样化又增添了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