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卷第二

五八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东园鹿母讲堂[90]

尔时,世尊于晡时[91] 从禅觉[92] ,于诸比丘前敷座而坐,告诸比丘:“有五受阴。云何为五?谓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

时,有一比丘从座[93] 起,整衣服,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白佛言:“世尊!此五受阴,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耶?”

佛告比丘:“还座[94] 而问,当为汝说。”

时,彼比丘为佛作礼,还复本座,白佛言:“世尊!此五受阴,以何为根?以何集?以何生?以何触?”

佛告比丘:“此五受阴,欲为根,欲集、欲生、欲触。”

时,彼比丘闻佛所说,欢喜随喜,而白佛言:“世尊!为说五阴即受,善哉所说!今当更问。世尊!阴即受,为五阴异受耶?”

佛告比丘:“非五阴即受,亦非五阴异受。能于彼有欲贪者,是五受阴。”

比丘白佛:“善哉!世尊!欢喜随喜,今复更问。世尊!有二阴相关耶?”

佛告比丘:“如是!如是!犹若有一人如是思惟:我于未来得如是色、如是受、如是想、如是行、如是识,是名比丘阴阴相关也。”

比丘白佛:“善哉所说!欢喜随喜,更有所问。世尊!云何名阴?”

佛告比丘:“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总说阴,是名为阴;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如是,比丘!是名为阴。”

比丘白佛:“善哉所说!欢喜随喜,更有所问。世尊!何因何缘名为色阴?何因何缘名受、想、行、识阴?”

佛告比丘:“四大因、四大缘,是名色阴。所以者何?诸所有色阴,彼一切悉皆四大,缘四大造故。触因、触缘,生受、想、行,是故名受、想、行阴。所以者何?若所有受、想、行,彼一切触缘故。名色因、名色缘,是故名为识阴。所以者何?若所有识,彼一切名色缘故。”

比丘白佛:“善哉所说!欢喜随喜,更有所问。云何色味?云何色患?云何色离?云何受……想……行……识味?云何识患?云何识离?”

佛告比丘:“缘色生喜乐,是名色味;若色无常、苦、变易法,是名色患;若于色调伏欲贪、断欲贪、越欲贪,是名色离。若缘受……想……行……识生喜乐,是名识味;受……想……行……识无常、苦、变易法,是名识患;于受……想……行……识调伏欲贪、断欲贪、越欲贪,是名识离。”

比丘白佛:“善哉所说!欢喜随喜,更有所问。世尊!云何生我慢?”

佛告比丘:“愚痴无闻凡夫于色见我、异我、相在,于受、想、行、识见我、异我、相在,于此生我慢。”

比丘白佛:“善哉所说!欢喜随喜,更有所问。世尊!云何得无我慢[95] ?”

佛告比丘:“多闻圣弟子不于色见我、异我、相在,不于受、想、行、识见我、异我、相在。”

比丘白佛:“善哉所说!更有所问。何所知、何所见,尽得漏尽?”

佛告比丘:“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非我、不异我、不相在;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比丘!如是知,如是见,疾得漏尽。”

尔时,会中复有异比丘,钝根无知,在无明壳起恶邪见,而作是念:若无我者,作无我业,于未来世,谁当受报?

尔时,世尊知彼比丘心之所念,告诸比丘:“于此众中,若有愚痴人,无智无[96] 明,而作是念:若色无我,受、想、行、识无我,作无我业,谁当受报?如是所疑,先以解释彼,云何比丘!色为常耶?为非常耶?”

答言:“无常,世尊!”

“若无常者,是苦耶?”

答言:“是苦,世尊!”

“若无常、苦,是变易法,多闻圣弟子于中宁见是我、异我、相在不?”

答言:“不也,世尊!”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是故,比丘!若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非我,非我所,如是见者,是为正见;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多闻圣弟子如是观者便修厌,厌已离欲,离欲已解脱,解脱知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佛说此经时,众多比丘不起诸漏,心得解脱。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阴根阴即受,二阴共相关,
名字因二味,我慢疾漏尽。


[1] 若色是我……不令如是:汉译《南传大藏经·相应部经典三·蕴相应·五群比丘》译作“诸比丘!若此色有我者,此色则无致病,于色则得谓:‘我用此色,不用彼色。’诸比丘!然而,色无我故,色乃致病,于色不得谓:‘我用此色,不用彼色。’”又《佛说五蕴皆空经》译作“若是我者,色不应病及受苦恼,我欲如是色,我不欲如是色。既不如是随情所欲,是故当知,色不是我”。另参阅《杂阿含·三一八经》。

[2] 波罗㮈国:又作婆罗奈国、波罗那斯国、波罗奈斯国、波罗奈写国,意为江绕城,为中印度古王国迦尸国之都城,位于摩揭陀国的西北。佛陀初转法轮之鹿野苑即位于其内。

[3] 仙人住处鹿野苑:位于波罗㮈国的西北,为释迦牟尼佛成道后初转法轮、度化五比丘之处。《出曜经》卷十四载,此地是诸神与得道五通之学者游止之所,故称之为“仙人住处”;又传说过去有婆罗奈国王至此游猎,网鹿千头,因鹿王哀求而放鹿归山,故此地名“鹿野苑”。

[4] 五比丘:又作五群比丘,指释迦太子在鹿野苑修苦行时的五位随从,亦是释尊成道后最早教化的五名比丘。《四分律》中说五比丘分别名为:憍陈如、婆提、摩诃摩男、婆敷、阿湿鼻。

[5] 若色有我者……不令如是:参见《杂阿含·三三经》 注释。

[6] 支提竹园精舍:在《中阿含·七二·长寿王本起经》中称此竹园精舍为“般那蔓阇寺林”,在汉译《南传大藏经·增支部经典五·八集·阿那律》中提到阿那律住在“支提国之东竹山林”。支提,佛陀在世时的印度十六大国之一,位于迦尸国之西,以憍赏弥为首都。

[7] 正士:又作善士,指持正见、行正行之士夫。

[8] 阿㝹律陀:又作阿那律、阿那律陀,意为无障、离障,佛陀十大弟子之一。迦毗罗卫城之释氏,佛陀的堂弟。他出家之初,曾在听佛陀说法时睡着,受佛陀呵责后,发誓彻夜不眠、精勤修道,而使肉眼败坏几乎失明,但后来又证得天眼通,能见十方。被佛陀赞誉为诸弟子中“天眼第一”。

[9] 难提:据《经律异相》卷十九中说难提比丘心常念定,故又称禅难提。佛陀赞誉他“乞食耐辱,不避寒暑”。

[10] 金毗罗:出身释迦族。佛陀赞誉他“独处静坐,专意念道”。

[11] 具足住:(相应善法)具足、圆满而安住。

[12] 易:此字之后,高丽藏原有“正住不?比丘白佛:不也,世尊!佛告比丘:善哉!善哉!色是无常、变易”等二十五字,此属衍文,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删去。

[13] 摩偷罗:又音译作摩头罗、摩突罗、摩度罗,意译为孔雀(城)、美蜜(城),古印度十六大国之一。

[14] 跋提:又作伐提、跋底、嚩底,河名。

[15] 菴罗树:即芒果树。

[16] 自洲:以自己为洲渚。洲渚,本指水中的陆地,喻指能安身之所;又或译作“炽燃”,意谓明灯、照明。

[17] 自依:以自己为皈依。

[18] 法洲:以法为洲渚。

[19] 法依:以法为皈依。

[20] 法根、法眼、法依:(为佛)法的根本、眼目、依凭。

[21] 苦:高丽藏原作“已”,今依本经后文改。

[22] 世间世间法:意谓世间中的世间法。

[23] 揵茨……匕匕罗……遮留……毗悉多……婆阇那……萨牢:此皆钵器之不同方言,《中阿含·一六九·拘楼瘦无诤经》译作“瓯……埿……杅……椀……器”。

[24] 彼彼:高丽藏原作“彼”,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改。

[25] 实:即果实。

[26] 中风:为风及热所坏。

[27] 四识住:指识随色住、识随受住、识随想住、识随行住等。

[28] 四取:此处指识分别取色、受、想、行等。

[29] 于色封滞:即前面经文所说的“于色中识住,攀缘色,喜贪润泽,生长增广”。

[30] 四维:指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等。

[31] 四取阴:指有漏的色、受、想、行等。取阴,又译作受阴。

[32] 四大:又译作四界、四大种,指地大、水大、火大、风大。

[33] 四大造色:指由地、水、火、风四种元素所构成之色法。

[34] 味:味著,即贪著其味、作用。

[35] 患:过患、过失。

[36] 离:出离、解脱。

[37] 身:众、聚、聚集之义,如法身之“身”。

[38] 触:根、尘、识三者交合而生触,根、尘、识各六,故有六触。

[39] 思:令心造作,引发寻伺、身语业等。

[40] 于:高丽藏原无此字,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补上。

[41] 名色:名指五蕴中的受、想、行、识四蕴,色指五蕴中的色蕴。

[42] 正向:如法的趣向。

[43] 入:此处指入于佛法。

[44] 七处善、三种观义:意谓七处善巧、三种观察。

[45] 心解脱:心离贪等烦恼而得解脱。《杂阿含·一〇二七经》中佛陀说“于欲离欲,心解脱;离无明故,慧解脱”。

[46] 慧解脱:未身证八解脱,但以慧断尽烦恼,名慧解脱。

[47] 受:高丽藏原无此字,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补上。

[48] 六思身:由六触生六思。思,令心造作,引发寻伺、身语业等。身,聚之义,如法身之“身”。

[49] 阴、界、入:阴即五阴;界有四界、六界、十八界;入又译为处、入处,有内六入、外六入。

[50] 取:此字后高丽藏原有一“不”字,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删去。

[51] 已:高丽藏原作“色”,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改。

[52] 我:此字后高丽藏原有一“识”字,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删去。

[53] 苦乐觉:即苦乐受。

[54] 宿命智:又译作宿住智证明,即与宿命通相应之智慧。

[55] 阂:宋、元、明三种藏经均作“碍”。

[56] 指:明藏作“相”。依本经下文,疑为“何”之误。

[57] 食:喻意为支配。

[58] 世:《杂阿含·四六经》说为三世的五受阴所食,故疑为“所”之误。

[59] 阿难:全称阿难陀,意为庆喜、欢喜。中印度迦毗罗卫国人,刹帝利种姓,为佛陀的堂弟,出家后侍佛二十余年,劝佛成全女众出家,参与第一次经典结集并诵出经藏,被佛陀赞誉为诸弟子中“知时明物,所至无疑,所忆不忘,多闻广远,堪任奉上”之第一比丘。

[60] 知识:此处指善知识。

[61] 郁低迦修多罗:参见《杂阿含·六二四经》,现存的《增一阿含经》中则无。郁低迦,比丘之名,意为最上。修多罗,意译为契经,十二部经之一。

[62] 拘萨罗国:又作(北)憍萨罗国,为古印度十六大国之一,位于迦毗罗卫国之西北,国都为舍卫城。

[63] 聚落:意谓村落、部落。

[64] 申恕:又作申恕波、尸摄惒,意为实木,木质坚实故。

[65] 萨:高丽藏原作“婆”,今依元、明二藏及前文改。

[66] 瞿昙:又音译作乔答摩,为释尊所属之族姓。外道常以此姓称呼佛陀。

[67] 如来、应……世尊:此为如来十大名号(不计“如来”)。如来,又译作如去,音译作怛萨阿竭、多陀阿伽陀,意谓乘如实道而来(去)。应,又音译作阿罗汉,意译作无所著、应供、应真,意谓已得一切所应得义,堪作世间无上福田,应为人天恭敬供养。等正觉,又作正等觉、正遍知,音译作三藐三佛陀,意谓由自己如实、圆满地觉悟诸法。明行足,又译作明行成为,其中明指三明,行指止观或三妙行,明行成为意谓明与行极善圆满。善逝,意为善行,因善净行、行于不死的涅槃中,故称善逝。世间解,又作知世间,意谓完全了知世间一切。无上士,意谓无与伦比之士夫。道法御,又译作调御丈夫,意谓善知方便、能调伏所调之丈夫。天人师,意谓堪能导人天出苦、能正教授人天。佛,全音译为佛陀,意谓觉者。世尊,又译作众祐,音译作婆伽婆、薄伽梵,意谓因有德而为世间所尊重。

[68] 纯一满净:即纯一、圆满、清净。

[69] 清白:清净无染。

[70] 严驾:准备车乘。

[71] 金杖:高丽藏原作“杖枝”,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改。

[72] 宜知是时:意谓正是时候。

[73] 惠:高丽藏原作“慧”,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改。

[74] 座:高丽藏原作“坐”,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改。

[75] 上烦恼:相对于中、下烦恼而说。《阿毗昙心论》卷二说上烦恼有八:无惭、无愧、睡(昏沉)、(追)悔、悭、嫉、掉(举)、眠。

[76] 爱:高丽藏原作“贪”,今依元、明两种藏经改。

[77] 除:《杂阿含·五五经》说阴、受阴,此字疑为“阴”之误。

[78] 游行:云游。

[79] 安陀林:又意译作昼暗林。

[80] 寂灭:寂静。

[81] 少:此字前高丽藏原有一“灭”字,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删去。

[82] 半阇国:又作般阇罗国,古印度十六大国之一,在居楼国之东。

[83] 问:高丽藏原作“闻”,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改。

[84] 当:高丽藏原无此字,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补上。

[85] 示教利喜:即教示、劝导、利益、使欢喜。

[86] 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圣道分:以上合称为三十七菩提分。四念处,又译作四念住,指观身如身、观受如受、观心如心、观法如法。四正勤,又作四正断、四意断、四断,指已生恶法令断、未生恶法令不起、未生善法令生、已生善法令增广。四如意足,又作四神足,即欲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心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勤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观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五根,指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五力,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七觉分,又作七觉支、七菩提支、七菩提分,指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八圣道分,又作八圣道、八正道,指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87] 六入处:又作六处、六入、六根、六情,即眼、耳、鼻、舌、身、意等六入处。

[88] 有为:《大毗婆沙论》卷六十七说“若法,有生有灭,有因有果,得有为相,是有为义……若法,依属因缘,和合作用,是有为义”。

[89] 此:高丽藏无此字,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补上。

[90] 东园鹿母讲堂:又作东园鹿子母讲堂,位于舍卫城外。鹿母,又作鹿子母。依巴利《法句经注》所述,优婆夷毗舍佉为弥迦罗长者之媳妇,但因其使长者由此皈依佛门,故长者对人言毗舍佉为我母。因“弥迦罗”意为鹿,故后人称毗舍佉为“鹿母”。《五分律》卷十一载,“尔时毗舍佉婿名鹿子,鹿子敬毗舍佉犹如敬母,时人遂名为毗舍佉鹿子母”。《俱舍论光记》卷八则云:“鹿母者,是毗舍佉夫人。毗舍佉是二月星名,从星为名,此云长养,即功德生长也。是弥伽罗长者儿妇,有子名鹿,故名鹿母,从子为名。”鹿母毗舍佉在嫁给弥伽罗之子时,施舍价值九亿钱之嫁衣,为佛陀建造此讲堂,故名鹿母讲堂。

[91] 晡时:申时,约下午四时左右。

[92] 从禅觉:从禅定中出来。

[93] 座:高丽藏原作“坐”,今依明藏改。

[94] 座:高丽藏原作“坐”,今依本经前文改。本经下文同。

[95] 得无我慢:得以断除我慢。

[96] 无:高丽藏原无此字,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