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含经校注(全9册)
- 恒强等校注
- 24852字
- 2021-01-08 19:35:50
第一分
长阿含经卷第一
后秦弘始年·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
一、大本经 [1]
如是我 [2] 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 [3] 祇树 [4] 花林窟 [5] ,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时,诸比丘于乞食后集花林堂 [6] ,各共议言:“诸贤比丘!唯无上尊 [7] 为最奇特,神通远达,威力弘大,乃知过去无数诸佛入于涅槃 [8] 、断诸结使 [9] 、消灭戏论 [10] ,又知彼佛劫数多少、名号姓字、所生种族、其所饮食、寿命修 [11] 短、所更 [12] 苦乐,又知彼佛有如是戒、有如是法、有如是慧、有如是解、有如是住。云何,诸贤!如来为善别法性 [13] 、知如是事?为诸天来语乃知此事?”
尔时,世尊 [14] 在闲静处,天耳清净,闻诸比丘作如是议,即从座起,诣花林堂,就座而坐。尔时,世尊知而故问,谓:“诸比丘!汝等集此,何所语议?”
时,诸比丘具以事答。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善哉!善哉!汝等以平等信,出家修道,诸所应行,凡有二业:一曰贤圣讲法,二曰贤圣默然 [15] 。汝等所论,正应如是。如来神通 [16] ,威力弘大,尽知过去无数劫 [17] 事,以能善解法性故知,亦以诸天来语故知。”佛时颂曰:
“比丘集法堂,讲说贤圣论;
如来处静室,天耳 [18] 尽闻知。
佛日光普照,分别法界义,
名号姓种族,受生分亦知,
随彼之处所,净眼 [21] 皆记之。
诸天大威力,容貌甚端严,
亦来启告我,三佛般泥洹,
记生名号姓,哀鸾音 [22] 尽知。
无上天人尊,记于过去佛。”
又告诸比丘:“汝等欲闻如来识宿命智 [23] ,知于过去诸佛因缘不?我当说之。”
时,诸比丘白佛 [24] 言:“世尊!今正是时,愿乐欲闻。善哉!世尊!以时讲说,当奉行之。”
佛告诸比丘:“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
时,诸比丘受教而听。
佛告诸比丘:“过去九十一劫时,世有佛名毗婆尸 [25] 如来、至真 [26] ,出现于世。复次,比丘!过去三十一劫,有佛名尸弃 [27] 如来、至真,出现于世。复次,比丘!即彼三十一劫中,有佛名毗舍婆 [28] 如来、至真,出现于世。复次,比丘!此贤劫 [29] 中有佛名拘楼孙 [30] ,又名拘那含 [31] ,又名迦叶 [32] 。我今亦于贤劫中成最正觉 [33] 。”佛时颂曰:
“过九十一劫,有毗婆尸佛;
次三十一劫,有佛名尸弃;
即于彼劫中,毗舍如来出。
今此贤劫中,无数那维 [34] 岁,
有四大仙人,愍众生故出:
拘楼孙、那含,迦叶、释迦文 [35] 。
“汝等当知,毗婆尸佛时,人寿八万 [36] 岁。尸弃佛时,人寿七万岁。毗舍婆佛时,人寿六万岁。拘楼孙佛时,人寿四万岁。拘那含佛时,人寿三万岁。迦叶佛时,人寿二万岁。我今出世,人寿百岁,少出多减 [37] 。”佛时颂曰:
“毗婆尸时人,寿八万四千;
尸弃佛时人,寿命七万岁;
毗舍婆时人,寿命六万岁;
拘楼孙时人,寿命四万岁;
拘那含时人,寿命三万岁;
迦叶佛时人,寿命二万岁;
如我今时人,寿命不过百。
“毗婆尸佛出剎利 [38] 种,姓拘利若 [39] ;尸弃佛、毗舍婆佛种、姓亦尔。拘楼孙佛出婆罗门 [40] 种,姓迦叶 [41] ;拘那含佛、迦叶佛种、姓亦尔。我今如来、至真,出剎利种,姓名曰瞿昙 [42] 。”佛时颂曰:
“毗婆尸如来,尸弃、毗舍婆,
此三等正觉,出拘利若姓;
自余三如来,出于迦叶姓。
我今无上尊,导御诸众生,
天人中第一,勇猛姓瞿昙。
前三等正觉,出于剎利种;
其后三如来,出婆罗门种;
我今无上尊,勇猛出剎利。
“毗婆尸佛坐波波罗 [43] 树下成最正觉,尸弃佛坐分陀利 [44] 树下成最正觉,毗舍婆佛坐婆罗 [45] 树下成最正觉,拘楼孙佛坐尸利沙 [46] 树下成最正觉,拘那含佛坐乌暂婆罗 [47] 树下成最正觉,迦叶佛坐尼拘律 [48] 树下成最正觉。我今如来、至真,坐钵多 [49] 树下成最正觉。”佛时颂曰:
“毗婆尸如来,往诣波罗树,
即于彼处所,得成最正觉。
尸弃分陀树,成道灭有原 [50] 。
毗舍婆如来,坐婆罗树下;
拘楼孙如来,坐尸利沙树,
一切智清净,无染无所著。
拘那含牟尼 [53] ,坐乌暂树下,
即于彼处所,灭诸贪忧恼。
迦叶如来坐,尼拘楼树下,
即于彼处所,除灭诸有本。
我今释迦文,坐于钵多树,
如来十力 [54] 尊,断灭诸结使,
摧伏众魔怨,在众演大明。
七佛精进力,放光灭暗冥,
各各坐诸树,于中成正觉。
“毗婆尸如来三会说法,初会弟子有十六万八千人,二会弟子有十万人,三会弟子有八万人。尸弃如来亦三会说法,初会弟子有十万人,二会弟子有八万人,三会弟子有七万人。毗舍婆如来二 [55] 会说法,初会弟子有七万人,次会弟子有六万人。拘楼孙如来一会说法,弟子四万人。拘那含如来一会说法,弟子三万人。迦叶如来一会说法,弟子二万人。我今一会说法,弟子千二百五十人 [56] 。”佛时颂曰:
“毗婆尸名观,智慧不可量,
遍见无所畏,三会弟子众。
尸弃光无动,能灭诸结使,
无量大威德,无能测量者,
彼佛亦三会,弟子普共集。
毗舍婆断结,大仙人要集,
名闻于诸方,妙法大名称,
二会弟子众,普演深奥义。
拘楼孙一会,哀愍疗诸苦,
导师化众生,一会弟子众。
拘那含如来,无上亦如是,
紫磨金 [57] 色身,容貌悉具足,
一会弟子众,普演微妙法。
迦叶一一毛,一心无乱想,
一语 [58] 不烦重,一会弟子众。
天中天最尊,我一会弟子;
彼会我现义,演布清净教,
毗婆、尸弃三,毗舍婆佛二,
四佛各各一,仙人会演说。
“时,毗婆尸佛有二弟子:一名骞荼,二名提舍 [63] ,诸弟子中最为第一。尸弃佛有二弟子:一名阿毗浮,二名三婆婆 [64] ,诸弟子中最为第一。毗舍婆佛有二弟子:一名扶游,二名郁多摩 [65] ,诸弟子中最为第一。拘楼孙佛有二弟子:一名萨尼,二名毗楼 [66] ,诸弟子中最为第一。拘那含佛有二弟子:一名舒槃那,二名郁多楼 [67] ,诸弟子中最为第一。迦叶佛有二弟子:一名提舍,二名婆罗婆 [68] ,诸弟子中最为第一。今我二弟子:一名舍利弗,二名目揵连 [69] ,诸弟子中最为第一。”佛时颂曰:
“骞荼、提舍等,毗婆尸弟子;
阿毗浮、三婆,尸弃佛弟子;
扶游、郁多摩,弟子中第一,
二俱降魔怨,毗舍婆弟子;
萨尼 [70] 、毗楼等,拘楼孙弟子;
舒槃、郁多楼,拘那含弟子;
提舍、婆罗婆,迦叶佛弟子;
舍利弗、目连,是我第一子。
“毗婆尸佛有执事弟子 [71] ,名曰无忧 [72] 。尸弃佛执事弟子,名曰忍行 [73] 。毗舍婆佛有执事弟子,名曰寂灭 [74] 。拘楼孙佛有执事弟子,名曰善觉 [75] 。拘那含佛有执事弟子,名曰安和 [76] 。迦叶佛有执事弟子,名曰善友 [77] 。我执事弟子,名曰阿难 [78] 。”佛时颂曰:
“无忧与忍行,寂灭及善觉,
安和、善友等,阿难为第七,
此为佛侍者,具足诸义趣,
昼夜无放逸,自利亦利他;
此七贤弟子,侍七佛左右,
欢喜而供养,寂然归灭度。
“毗婆尸佛有子,名曰方膺。尸弃佛有子,名曰无量。毗舍婆佛有子,名曰妙觉。拘楼孙佛有子,名曰上胜。拘那含佛有子,名曰导师。迦叶佛有子,名曰集军。今我有子,名曰罗睺罗 [79] 。”佛时颂曰:
“方膺、无量子,妙觉及上胜,
导师、集军等,罗睺罗第七,
此诸豪贵子,绍继诸佛种,
爱法好施惠,于圣法无畏。
“毗婆尸佛父名槃头,剎利王种,母名槃头婆提 [80] ,王所治城名曰槃头婆提。”佛时颂曰:
“遍眼父槃头,母槃头婆提,
槃头婆提城,佛于中说法。
“尸弃佛父名曰明相,剎利王种,母名光曜,王所治城名曰光相 [81] 。”佛时颂曰:
“尸弃父明相,母名曰光曜;
于光 [82] 相城中,威德降外敌。
“毗舍婆佛父名善灯,剎利王种,母名称戒,王所治城名曰无喻 [83] 。”佛时颂曰:
“毗舍婆佛父,善灯剎利种,
母名曰称戒,城名曰无喻。
“拘楼孙佛父名祀得,婆罗门种,母名善枝,王名安和,随王名故城名安和 [84] 。”佛时颂曰:
“祀得婆罗门,母名曰善枝,
王名曰安和,居在安和城。
“拘那含佛父名大德,婆罗门种,母名善胜,是时王名清净,随王名故城名清净 [85] 。”佛时颂曰:
“大德婆罗门,母名曰善胜,
王名曰清净,居在清净城。
“迦叶佛父名曰梵德,婆罗门种,母名曰财主,时王名汲毗,王所治城名波罗㮈 [86] 。”佛时颂曰:
“梵德婆罗门,母名曰财主,
时王名汲毗,在波罗㮈城。
“我父名净饭,剎利王种,母名大化,王所治城名迦毗罗卫 [87] 。”佛时颂曰:
“父剎利净饭,母名曰大化 [88] ,
土广民丰饶,我从彼而生。
“此是诸佛因缘、名号、种族、所出生处,何有智者闻此因缘而不欢喜、起爱乐心?”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吾今欲以宿命智说过去佛事,汝欲闻不?”
诸比丘对曰:“今正是时,愿乐欲闻!”
佛告诸比丘:“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比丘!当知诸佛常法 [89] :毗婆尸菩萨 [90] 从兜率天 [91] 降神母 [92] 胎,从右胁入,正念不乱。当于尔时,地为震动,放大光明,普照世界,日月所不及处皆蒙大明,幽冥 [93] 众生,各相睹见,知其所趣。时,此光明复照魔宫,诸天、释、梵、沙门、婆罗门及余众生普蒙大明,诸天光明自然不现 [94] 。”佛时颂曰:
“密云聚虚空,电光照天下,
毗婆尸降胎,光明照亦然,
日月所不及,莫不蒙大明;
处胎净无秽,诸佛法皆然。
“诸比丘!当知诸佛常法:毗婆尸菩萨在母胎时,专念不乱。有四天子 [95] ,手 [96] 执戈矛,侍护其人 [97] ,人与非人不得侵娆,此是常法。”佛时颂曰:
“四方四天子,有名称威德,
天帝释所遣,善守护菩萨;
手常执戈矛,卫护不去离,
人非人不娆,此诸佛常法。
天神所拥护,如天女卫天,
眷属怀欢喜,此诸佛常法。”
又告比丘:“诸佛常法:毗婆尸菩萨从兜率天降神母胎,专念不乱。母身安隐,无众恼患,智慧增益。母自观胎,见菩萨身诸根具足,如紫磨金,无有瑕秽;犹如有目之士观净琉璃 [98] ,内外清彻,无众障翳。诸比丘!此是诸佛常法。”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如净琉璃珠,其明如日月;
仁尊处母胎,其母无恼患;
智慧为增益,观胎如金像;
母怀妊安乐,此诸佛常法。”
佛告比丘:“毗婆尸菩萨从兜率天降神母胎,专念不乱。母心清净,无众欲想,不为淫火之所烧然,此是诸佛常法。”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菩萨住母胎,天终天福成;
其母心清净,无有众欲想,
舍离诸淫欲,不染不亲近,
不为欲火燃,诸佛母常净。”
佛告比丘:“诸佛常法:毗婆尸菩萨从兜率天降神母胎,专念不乱。其母奉持五戒 [99] ,梵行 [100] 清净,笃信仁爱,诸善成就,安乐无畏,身坏命终,生忉利天 [101] ,此是常法。”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持人中尊身,精进戒具足,
后必受天身,此缘名佛母。”
佛告比丘:“诸佛常法:毗婆尸菩萨当其生时,从右胁出 [102] ,地为震动,光明普照,始入 [103] 胎时,暗冥之处,无不蒙明,此是常法。”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太子生地动,大光靡不照,
此界及余界,上下与诸方,
放光施净目,具足于天身,
以欢喜净音,转称菩萨名。”
佛告比丘:“诸佛常法:毗婆尸菩萨当其生时,从右胁出,专念不乱。时,菩萨母手攀树枝,不坐不卧。时,四天子手奉香水 [104] ,于母前立言:‘唯然,天母 [105] !今生圣子,勿怀忧戚。’此是常法。”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佛母不坐卧,住戒修梵行,
生尊不懈怠,天人所奉侍。”
佛告比丘:“诸佛常法:毗婆尸菩萨当其生时,从右胁出,专念不乱,其身清净,不为秽恶之所污染。犹如有目之士,以净明珠投白缯上,两不相污,二俱净故,菩萨出胎亦复如是,此是常法。”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犹如净明珠,投缯不染污,
菩萨出胎时,清净无染污。”
佛告比丘:“诸佛常法:毗婆尸菩萨当其生时,从右胁出,专念不乱。从右胁出,堕地行七步,无人扶持 [106] ,遍观四方,举手而言:‘天上天下唯我为尊,要度众生生老病死 [107] 。’此是常法。”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犹如师子步,遍观于四方,
堕地行七步,人师子亦然;
又如大龙行,遍观于四方,
堕地行七步,人龙 [108] 亦复然。
两足尊 [109] 生时,安行于七步,
观四方举声,当尽生死苦。
当其初生时,无等等与等 [110] ,
自观生死本,此身最后边。”
佛告比丘:“诸佛常法:毗婆尸菩萨当其生时,从右胁出,专念不乱,二泉涌出 [111] ,一温一冷,以供澡浴,此是常法。”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两足尊生时,二泉自涌出,
以供菩萨用,遍眼 [112] 浴清净;
二泉自涌出,其水甚清净,
一温一 [113] 清冷,以浴一切智。
“太子初生,父王槃头召集相师及诸道术 [114] ,令观太子,知其吉凶。时,诸相师受命而观,即前披衣,见有具相,占曰:‘有此相者,当趣二处,必然无疑:若在家者,当为转轮圣王 [115] ,王四天下 [116] ,四兵具足,以正法治,无有偏枉,恩及天下,七宝 [117] 自至,千子勇健,能伏外敌,兵杖不用,天下太平;若出家学道,当成正觉,十号 [118] 具足。’时,诸相师即白王言:‘王所生子,有三十二相 [119] ,当趣二处,必然无疑:在家当为转轮圣王;若其出家,当成正觉,十号具足。’”佛时颂曰:
“百福太子生,相师之所记,
如典记所载,趣二处无疑:
若其乐家者,当为转轮王,
七宝难可获,为王宝自至。
真金千辐具,周匝金辋持,
转能飞遍行,故名为天轮。
善调七支住 [120] ,高广白如雪,
能善飞虚空,名第二象宝。
马行周天下,朝去暮还食,
朱毛孔雀咽,名为第三宝。
清净琉璃珠,光照一由旬 [121] ,
照夜明如昼,名为第四宝。
色声香味触,无有与等者,
诸女中第一,名为第五宝。
献王琉璃宝,珠玉及众珍,
欢喜而贡奉,名为第六宝。
如转轮王念,军众速来去,
捷 [122] 疾如王意,名为第七宝。
此名为七宝,轮、象、马纯白,
居士、珠、女宝,典兵宝为七。
观此无有厌,五欲 [123] 自娱乐,
如象断羁靽 [124] ,出家成正觉。
王有如是子,二足人中尊,
处世转法轮 [125] ,道成无懈怠。
“是时,父王殷勤再三,重问相师:‘汝等更观太子三十二相,斯名何等?’时诸相师即披太子衣,说三十二相:‘一者足安平,足下平满,蹈地安隐。二者足下相轮 [126] ,千辐成就,光光相照。三者手足网缦,犹如鹅王。四者手足柔软,犹如天衣 [127] 。五者手足指纤长,无能及者。六者足跟充满,观视无厌。七者鹿膊肠,上下傭直。八者钩锁骨,骨节相钩,犹如锁连。九者阴马藏。十者平立垂手过膝。十一、一一孔一毛生,其毛右旋,绀琉璃色。十二、毛生右旋,绀色仰靡。十三、身黄金色。十四、皮肤细软,不受尘秽。十五、两肩齐亭,充满圆好。十六、胸有万字 [128] 。十七、身长倍人。十八、七处 [129] 平满。十九、身长广等,如尼拘类 [130] 树。二十、颊车如师子。二十一、胸膺方整如师子。二十二、口四十齿。二十三、方整齐平 [131] 。二十四、齿密无间。二十五、齿白鲜明。二十六、咽喉清净,所食众味,无不称适。二十七、广长舌,左右舐耳。二十八、梵音 [132] 清彻。二十九、眼绀青色。三十、眼 [133] 如牛王,眼上下俱眴 [134] 。三十一、眉间白毫柔软细泽,引长一寻,放则右旋螺如真珠。三十二、顶有肉髻 [135] 。是为三十二相。’”即说颂曰:
“善住柔软足,不蹈地迹现;
千辐相庄严,光色靡不具;
如尼拘 [136] 类树,纵广正平等;
如来未曾有,秘密阴马 [137] 藏;
金宝庄严身,众相互相映,
虽顺俗流行,尘土亦不污;
天色极柔软,天盖自然覆,
梵音、身紫金,如华始出池。
王以问相师,相师敬报王,
称赞菩萨相,举身光明具;
手足诸支节,中外靡不现;
食味尽具足,身正不倾斜;
足下轮相见,其音如哀鸾;
傭䏶形相具,宿业之所成;
臂肘圆 [138] 满好,眉目甚端严;
人中师子尊,威力最第一,
其颊车方整,卧胁如师子;
齿方整四十,齐密中无间;
梵音未曾有,远近随缘到;
平立不倾身,二手摩扪膝;
手齐整柔软,人尊美相具;
一孔一毛生,手足网缦相;
肉髻、目绀青,眼上下俱眴;
两肩圆充满,三十二相具;
足跟无高下,鹿膊肠纤傭。
天中天来此,如象绝羁靽,
解脱众生苦,处生老病死;
以慈悲心故,为说四真谛,
开演法句义,令众奉至尊。”
佛告比丘:“毗婆尸菩萨生时,诸天在上,于虚空中手执白盖宝扇,以障寒暑、风雨、尘土。”佛时颂曰:
“人中未曾有,生于二足尊,
诸天怀敬养,奉宝盖宝扇。
“尔时,父王给四乳母:一者乳哺,二者澡浴,三者涂香,四者娱乐。欢喜养育,无有懈倦。”于是颂曰:
“乳母有慈爱,子生即付养,
一乳哺一浴,二涂香娱乐,
世间最妙香,以涂人中尊。
“为童子时,举国士女视无厌足。”于是颂曰:
“多人所敬爱,如金像始成,
男女共谛观,视之无厌足。
“为童子时,举国士女众共传抱,如观宝华。”于是颂曰:
“二足尊生时,多人所敬爱,
展转共传抱,如观宝花香。
“菩萨生时,其目不眴 [139] ,如忉利天。以不胸故,名毗婆尸。”于是颂曰:
“天中天不胸,犹如忉利天,
见色而正观,故号毗婆尸。
“菩萨生时,其声清彻,柔软和雅,如迦罗频伽 [140] 鸟声。”于是颂曰:
“犹如雪山鸟,饮华汁而鸣,
其彼二足尊,声清彻亦然。
“菩萨生时,眼能彻视,见一由旬。”于是颂曰:
“清净业行报,受天妙光明,
菩萨目所见,周遍一由旬。
“菩萨生时,年渐长大,在天正堂 [141] ,以道开化,恩及庶民,名德远闻。”于是颂曰:
“童幼处正堂,以道化天下,
决断众事务,故号毗婆尸;
清净智广博,甚深犹大海,
悦可于群生,使智慧增广。
“于时,菩萨欲出游观,告敕御者 [142] 严驾 [143] 宝车,诣彼园林,巡行游观。御者即便严驾讫已,还白:‘今正是时。’太子即乘宝车诣彼园观,于其中路见一老人,头白齿落,面皱身偻,拄杖羸步,喘息而行。太子顾问侍者:‘此为何人?’答曰:‘此是老人。’又问:‘何如为老?’答曰:‘夫老者,生寿向尽,余命无几,故谓之老。’太子又问:‘吾亦当尔,不免此患耶?’答曰:‘然,生必有老,无有豪贱。’于是,太子怅然不悦,即告侍者回驾还宫,静默思惟,念此老苦,吾亦当有。”佛于是颂曰:
“见老命将尽,拄杖而羸步,
菩萨自思惟,吾未免此难。
“尔时,父王问彼侍者:‘太子出游,欢乐不耶?’答曰:‘不乐。’又问其故,答曰:‘道逢老人,是以不乐。’尔时,父王默自思念:昔日相师占相太子,言当出家,今者不悦,得无尔乎?当设方便,使处深宫,五欲娱乐,以悦其心,令不出家。即便严饰宫馆,简择婇女 [144] 以娱乐之。”佛于是颂曰:
“父王闻此言,方便严宫馆,
增益以五欲,欲使不出家。
“又于后时,太子复命御者严驾出游,于其中路逢一病人,身羸腹大,面目黧黑,独卧粪秽 [145] ,无人瞻视,病甚苦毒,口不能言。顾问御者:‘此为何人?’答曰:‘此是病人。’问曰:‘何如为病?’答曰:‘病者,众痛迫切,存亡无期,故曰病也。’又曰:‘吾亦当尔,未免此患耶?’答曰:‘然,生则有病,无有贵贱。’于是,太子怅然不悦,即告御者回车还宫,静默思惟,念此病苦,吾亦当尔。”佛于是颂曰:
“见彼久病人,颜色为衰损,
静默自思惟,吾未免此患。
“尔时,父王复问御者:‘太子出游,欢乐不耶?’答曰:‘不乐。’又问其故,答曰:‘道逢病人,是以不乐。’于是父王默然思惟:昔日相师占相太子,言当出家,今日不悦,得无尔乎?吾当更设方便,增诸伎乐,以悦其心,使不出家。即复严饰宫馆,简择婇女以娱乐之。”佛于是颂曰:
“色声香味触,微妙可悦乐,
菩萨福所致,故娱乐其中。
“又于异时,太子复敕御者严驾出游,于其中路逢一死人,杂色绘幡前后导引,宗族亲里悲号哭泣,送之出城。太子复问:‘此为何人?’答曰:‘此是死人。’问曰:‘何如为死?’答曰:‘死者,尽也,风先火次 [146] ,诸根坏败,存亡异趣,室家离别,故谓之死。’太子又问御者:‘吾亦当尔,不免此患耶?’答曰:‘然,生必有死,无有贵贱。’于是,太子怅然不悦,即告御者回车还宫,静默思惟,念此死苦,吾亦当然。”佛时颂曰:
“始见有人死,知其复更生,
静默自思惟,吾未免此患。
“尔时,父王复问御者:‘太子出游,欢乐不耶?’答曰:‘不乐。’又问其故,答曰:‘道逢死人,是故不乐。’于是父王默自思念:昔日相师占相太子,言当出家,今日不悦,得无尔乎?吾当更设方便,增诸伎乐,以悦其心,使不出家。即复严饰宫馆,简择婇女以娱乐之。”佛于是颂曰:
“童子有名称,婇女众围绕,
五欲以自娱,如彼天帝释。
“又于异时,复敕御者严驾出游,于其中路逢一沙门,法服 [147] 持钵,视地而行。即问御者:‘此为何人?’御者答曰:‘此是沙门。’又问:‘何谓沙门?’答曰:‘沙门者,舍离恩爱,出家修道,摄御诸根,不染外欲,慈心一切,无所伤害,逢苦不戚,遇乐不欣,能忍如地,故号沙门。’太子曰:‘善哉!此道真正永绝尘累,微妙清虚,唯 [148] 是为快。’即敕御者回车就之。
“尔时,太子问沙门曰:‘剃除须发,法服持钵,何所志求?’沙门答曰:‘夫出家者,欲调伏心意,永离尘垢,慈育群生,无所侵娆,虚心静寞,唯道是务。’太子曰:‘善哉!此道最真。’寻敕御者:‘赍 [149] 吾宝衣,并及乘舆,还白大王,我即于此剃除须发,服三法衣 [150] ,出家修道。所以然者,欲调伏心意,舍离尘垢,清净自居,以求道术。’于是,御者即以太子所乘宝车及与衣服还归父王。太子于后即剃除须发,服三法衣,出家修道。”
佛告比丘:“太子见老、病人,知世苦恼;又见死人,恋世情灭;及见沙门,廓然大悟。下宝车时,步步中间转远缚著,是真出家,是真远离。时,彼国人闻太子剃除须发,法服持钵,出家修道,咸相谓言:‘此道必真,乃令太子舍国荣位,捐弃所重。’于时,国中八万四千人往就太子,求为弟子,出家修道。”佛时颂曰:
“撰 [151] 择深妙法,彼闻随出家,
离于恩爱狱,无有众结缚。
“于时,太子即便纳受,与之游行,在在教化。从村至村,从国至国,所至之处,无不恭敬四事供养。菩萨念言:吾与大众,游行诸国,人间愦闹,此非我宜。何时当得离此群众,闲静之处以求真道 [152] ,寻获志愿,于闲静处专精修道?复作是念:众生可愍,常处暗冥,受身危脆,有生、有老、有病、有死。众苦所集,死此生彼,从彼生此。缘此苦阴,流转无穷,我当何时晓了苦阴,灭生、老、死?
“复作是念:生死何从?何缘而有?即以智慧观察所由,从生有老死,生是老死缘;生从有 [153] 起,有是生缘;有从取 [154] 起,取是有缘;取从爱起,爱是取缘;爱从受起,受是爱缘;受从触 [155] 起,触是受缘;触从六入 [156] 起,六入是触缘;六入从名色 [157] 起,名色是六入缘;名色从识起,识是名色缘;识从行起,行是识缘;行从痴 [158] 起,痴是行缘。是为缘痴有行,缘行有识 [159] ,缘识有名色,缘名色有六入,缘六入有触,缘触有受,缘受有爱,缘爱有取,缘取有有,缘有有生,缘生有老病死、忧悲苦恼,此苦盛阴 [160] ,缘生而有,是为苦集。菩萨思惟苦集阴 [161] 时,生智、生眼、生觉、生明、生通、生慧、生证。
“于时,菩萨复自思惟:何等无故老死无?何等灭故老死灭?即以智慧观察所由,生无故老死无,生灭故老死灭;有无故生无,有灭故生灭;取无故有无,取灭故有灭;爱无故取无,爱灭故取灭;受无故爱无,受灭故爱灭;触无故受无,触灭故受灭;六入无故触无,六入灭故触灭;名色无故六入无,名色灭故六入灭;识无故名色无,识灭故名色灭;行无故识无,行灭故识灭;痴无故行无,痴灭故行灭。是为痴灭故行灭,行灭故识灭 [162] ,识灭故名色灭,名色灭故六入灭,六入灭故触灭,触灭故受灭,受灭故爱灭,爱灭故取灭,取灭故有灭,有灭故生灭,生灭故老死、忧悲苦恼灭。菩萨思惟苦阴灭 [163] 时,生智、生眼、生觉、生明、生通、生慧、生证。尔时,菩萨逆顺观十二因缘,如实知、如实见已,即于座上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164] 。”佛时颂曰:
“此言众中说,汝等当善听,
过去菩萨观,本所未闻法:
老死从何缘?因何等而有?
如是正观已,知其本由生。
生本由何缘?因何事而有?
如是思惟已,知生从有起。
取彼取彼已,展转更增有,
是故如来说,取是有因缘。
如众秽恶聚,风吹恶流演,
如是取相因,因爱而广普。
爱由于受生,起苦罗网本,
以染著因缘,苦乐共相应。
受本由何缘?因何而有受?
如 [165] 是思惟已,知受由触生。
触本由何缘?因何而有触?
如是思惟已,触由六入生。
六入本何缘?因何有六入?
如是思惟已,六入名色生。
名色本何缘?因何有名色?
如是思惟已,名色从识生。
识本由何缘?因何而有识?
如是思惟已,知识从行生。
行本由何缘?因何而有行?
如是思惟已,知行从痴生。
如是因缘者,名为实义因,
智慧方便观,能见因缘根。
苦非贤圣造,亦非无缘有,
是故变易苦,智者所断除。
若无明灭尽,是时则无行;
若无有行者,则亦无有识;
若识永灭者,亦无有名色;
名色既已灭,即无有诸入;
若诸入永灭,则亦无有触;
若触永灭者,则亦无有受;
若受永灭者,则亦无有爱;
若爱永灭者,则亦无有取;
若取永灭者,则亦无有有;
若有永灭者,则亦无有生;
若生永灭者,无老病苦阴;
一切都永尽,智者之所说。
十二缘甚深,难见难识知,
唯佛能善觉,因是有是无 [166] 。
若能自观察,则无有诸入,
深见因缘者,更不外求师。
能于阴界入 [167] ,离欲无染者,
堪受一切施,净报施者恩。
若得四辩才 [168] ,获得决定证,
能解众结缚,断除无放逸;
色受想行识,犹如朽故车,
能谛观此法,则成等正觉。
如鸟游虚空,东西随风游 [169] ;
菩萨断众结,如风靡轻衣。
毗婆尸闲静,观察于诸法:
老死何缘有?从何而得灭?
彼作是观已,生清净智慧,
知老死由生,生灭老死灭。
“毗婆尸佛初成道时,多修二观:一曰安隐观,二曰出离观 [170] 。”佛于是颂曰:
“如来无等等 [171] ,多修于二观,
安隐及出离,仙人度彼岸。
其心得自在,断除众结使,
登山观四方,故号毗婆尸。
大智光除冥,如以镜自照,
为世除忧恼,尽生老死苦。
“毗婆尸佛于闲静处复作是念:我今已得此无上法,甚深微妙,难解难见,息灭、清净 [172] ,智者所知,非是凡愚所能及也。斯由众生异忍、异见、异受、异学,依彼异见,各乐所求,各务所习 [173] ,是故于此甚深因缘,不能解了;然爱尽涅槃,倍复难知。我若为说,彼必不解,更生触扰。作是念已,即便默然,不复说法。
“时,梵天王 [174] 知毗婆尸如来所念,即自思惟:今 [175] 此世间便为败坏,甚可哀愍。毗婆尸佛乃得如 [176] 此深妙之法,而不欲说。譬如力士屈伸臂顷,从梵天宫忽然来下,立于佛前,头面礼足,却住一面。时,梵天王右膝着地,叉手合掌白佛言:‘唯愿世尊以时说法!今此众生,尘垢微薄,诸根猛利,有恭敬心,易可开化,畏怖后世无救之罪,能灭恶法,出生善道。’
“佛告梵王:‘如是!如是!如汝所言,但我于闲静处默自思念:所得正法,甚深微妙,若为彼说,彼必不解,更生触扰,故我默然,不欲说法。我从无数阿僧祇 [177] 劫,勤苦不懈,修无上行,今始获此难得之法,若为淫、怒、痴众生说者,必不承用,徒自劳疲。此法微妙,与世相反,众生染欲,愚冥所覆,不能信解。梵王!我观如此,是以默然,不欲说法。’
“时,梵天王复重劝请,殷勤恳恻,至于再三:‘世尊!若不说法,今此世间便为坏败,甚可哀愍。唯愿世尊以时敷演,勿使众生坠落余趣!’
“尔时,世尊三闻梵王殷勤劝请,即以佛眼观视世界,众生垢有厚薄,根有利钝,教有难易。易受教者畏后世罪,能灭恶法,出生善道。譬如优钵罗花、钵头摩华、鸠勿头华、分陀利华 [178] ,或有始出污泥、未至水者,或有已出、与水平者,或有出水、未敷开者,然皆不为水所染著,易可开敷。世界众生,亦复如是。
“尔时,世尊告梵王曰:‘吾愍汝等,今当开演甘露法门 [179] ,是法深妙,难可解知,今为信受乐听者说,不为触扰无益者说。’
“尔时,梵王知佛受请,欢喜踊跃,绕佛三匝,头面礼足,忽然不现。其去未久,是时如来静默自思:我今先当为谁说法?即自念言:当入槃头城内,先为王子提舍、大臣子骞荼开甘露法门。于是,世尊如力士屈伸臂顷,于道树 [180] 忽然不现,至槃头城槃头王鹿野苑中,敷座而坐。”佛于是颂曰:
“如师子在林,自恣而游行;
彼佛亦如是,游行无罣碍。
“毗婆尸佛告守苑人曰:‘汝可入城,语王子提舍、大臣子骞荼 [181] :宁欲知不?毗婆尸佛今在鹿野苑中,欲见卿等,宜知是时。’时,彼守苑人受教而行,至彼二人所,具宣佛教。二人闻已,即至佛所,头面礼足,却坐一面。佛渐为说法,示教利喜:施论、戒论、生天之论 [182] ,欲恶不净,上漏为患,赞叹出离为最微妙、清净第一。尔时,世尊见此二人心意柔软,欢喜信乐,堪受正法,于是即为说苦圣谛,敷演开解,分布宣释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出要谛 [183] 。
“尔时,王子提舍、大臣子骞荼即于座上远离尘垢,得法眼净 [184] ,犹若素质易为受染。是时,地神即唱斯言:‘毗婆尸如来于槃头城鹿野苑中转无上法轮,沙门、婆罗门,诸天、魔、梵及余世人所不能转。’如是展转,声彻四天王,乃至他化自在天 [185] ,须臾之顷,声至梵天。”佛时颂曰:
“欢喜心踊跃,称赞于如来,
毗婆尸成佛,转无上法轮。
初从树王 [186] 起,往诣槃头城,
为骞荼、提舍,转四谛法轮。
时骞荼、提舍,受佛教化已,
于净法轮中,梵行无有上。
彼忉利天众,及以天帝释,
欢喜转相告,诸天无不闻。
佛出于世间,转无上法轮,
增益诸天众,减损阿须伦 [187] 。
升仙名普闻,善智离世边,
于诸法自在,智慧转法轮。
观察平等法,息心无垢秽,
以离生死厄 [188] ,智慧转法轮。
灭苦离诸恶,出欲得自在,
离于恩爱狱,智慧转法轮。
正觉人中尊,二足尊调御,
一切缚得解,智慧转法轮。
教化善导师,能降伏魔怨,
彼离于诸恶,智慧转法轮。
无漏力降魔,诸根定不懈,
尽漏离魔缚,智慧转法轮。
若学决定法,知诸法无我 [189] ,
此为法中上,智慧转法轮。
不以利养故,亦不求名誉,
愍彼众生故,智慧转法轮。
见众生苦厄,老病死逼迫,
为此三恶趣 [190] ,智慧转法轮。
断贪嗔恚痴,拔爱之根源 [191] ,
不动而解脱 [192] ,智慧转法轮。
难胜我已胜,胜已自降伏,
已胜难胜魔,智慧转法轮。
此无上法轮,唯佛乃能转,
诸天魔释梵,无有能转者。
亲近转法轮,饶益天人众,
此等天人师,得度于彼岸。
“是时,王子提舍、大臣子骞荼见法得果,真实无欺,成就无畏,即白毗婆尸佛言:‘我等欲于如来法中净修梵行 [193] 。’佛言:‘善来,比丘!吾法清净,自在修行,以尽苦际。’尔时,二人即得具戒 [194] 。具戒未久,如来又以三事示现:一曰神足,二曰观他心,三曰教诫 [195] ,即得无漏、心解脱、生死无疑智。
“尔时,槃头城内众多人民,闻二人出家学道,法服持钵,净修梵行,皆相谓曰:‘其道必真,乃使此等舍世荣位,捐弃所重。’时,城内八万四千人往诣鹿野苑中毗婆尸佛所,头面礼足,却坐一面。佛渐为说法,示教利喜:施论、戒论、生天之论,欲恶不净,上漏为患,赞叹出离为最微妙、清净第一。尔时,世尊见此大众心意柔软,欢喜信乐,堪受正法,于是即为说苦圣谛,敷演开解,分布宣释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出要谛。
“时,八万四千人即于座上远尘离垢,得法眼净,犹如素质易为受色,见法得果,真实无欺,成就无畏,即白佛言:‘我等欲于如来法中净修梵行。’佛言:‘善来,比丘!吾法清净,自在修行,以尽苦际。’时,八万四千人即得具戒。具戒未久,世尊以三事教化:一曰神足,二曰观他心,三曰教诫,即得无漏、心解脱,生死无疑智现前。
“八万四千人闻佛于鹿野苑中,转无上法轮,沙门、婆罗门、诸天、魔、梵及余世人所不能转,即诣槃头城毗婆尸佛所,头面礼足,却坐一面。”佛时颂曰:
“如人救头燃 [196] ,速疾求灭处,
彼人亦如是,速诣于如来。
“时,佛为说法亦复如是。尔时,槃头城有十六万八千大比丘众,提舍比丘、骞荼 [197] 比丘于大众中上升虚空,身出水火,现诸神变,而为大众说微妙法。尔时,如来默自念言:今此城内乃有十六万八千大比丘众,宜遣游行,各二人俱,在在处处 [198] ,至于六年 [199] ,还来城内说具足戒。
“时,首陀会天 [200] 知如来心,譬如力士屈伸臂顷,从彼天没,忽然至此,于世尊前,头面礼足,却住一面,须臾白佛言:‘如是,世尊!此槃头城内比丘众多,宜各分布,处处游行,至于六年,乃还此城,说具足戒,我当拥护,令无伺求得其便者。’尔时,如来闻此天语,默然可之。时,首陀会天见佛默然许可,即礼佛足,忽然不现,还至天上。
“其去未久,佛告诸比丘:‘今此城内,比丘众多,宜各分布,游行教化,至六年已,还集说戒。’时,诸比丘受佛教已,执持衣钵,礼佛而去。”佛时颂曰:
“佛悉无乱众,无欲无恋著,
威如金翅鸟,如鹤舍空池。
“时,首陀会天于一年后告诸比丘:‘汝等游行已过一年,余有五年。汝等当知,讫六年已,还城说戒。’如是至于六年,天复告言:‘六年已满,当还说戒。’时,诸比丘闻天语已,摄持衣钵,还槃头城,至鹿野苑毗婆尸佛所,头面礼足,却坐一面。”佛时颂曰:
“如象善调,随意所之;
大众如是,随教而还。
“尔时,如来于大众前上升虚空,结跏 [201] 趺坐,讲说戒经:
‘忍辱为第一,
佛说涅槃最;
不以除须发,
害他为沙门 [202] 。’
时,首陀会天去佛不远,以偈颂曰:
‘如来大智,微妙独尊,
止观具足,成最正觉。
愍群生故,在世成道,
苦与苦因,灭苦之谛,
贤圣八道,到安隐处。
毗婆尸佛,出现于世,
在大众中,如日光曜。’”
说此偈已,忽然不现。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自思念;昔一时于罗阅城耆阇崛山 [205] ,时生是念:我所生处,无所不遍,唯除首陀会天,设生彼天,则不还此。我时,比丘!复生是念:我欲至无造天 [206] 上。时,我如壮士屈伸臂顷,于此间没,现于彼天。时,彼诸天见我至彼,头面作礼,于一面立,而白我言:‘我等皆是毗婆尸如来弟子,从彼佛化,故来生此,具说彼佛因缘本末。又尸弃佛、毗舍 [207] 婆佛、拘楼孙佛、拘那含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皆是我师,我从受化,故来生此,亦说诸佛因缘本末。’至生阿迦尼咤诸天 [208] ,亦复如是。”佛时颂曰:
“譬如力士,屈伸臂顷,
我以神足,至无造天。
第七大仙 [209] ,降伏二魔,
无热天 [210] 见,叉手敬礼。
如昼度 [211] 树,释师远闻,
犹如莲华,水所不着,
世尊无染,至大善见 [214] 。
如日初出,净无尘翳,
明若秋月,诣一究竟。
此五居处,众生行 [215] 净,
心净故来,诣无烦恼。
净心而来,为佛弟子,
舍离染取,乐于无取。
见法决定,毗婆尸子,
净心善来,诣大仙人。
尸弃佛子,无垢无为,
以净心来,诣离有尊。
毗舍婆子,诸根具足,
净心诣我,如日照空。
拘楼孙子,舍离诸欲,
净心诣我,妙光焰盛。
拘那含子,无垢无为,
净心诣我,光如月满。
迦叶弟子,诸根具足,
净心诣我,如北天念 [216] 。
不乱大仙,神足第一,
以坚固心,为佛弟子。
净心而来,为佛弟子,
礼敬如来,具启人尊,
所生成道,名姓种族,
知见深法,成无上道。
比丘静处,离于尘垢,
精勤不懈,断诸有结。
此是诸佛,本末因缘,
释迦如来,之所演说。”
佛说此大因缘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217] !
[1] 第一分……大本经:高丽藏原作“佛说长阿含经卷第一,后秦弘始年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第一分初,大本经第一”等三十二字。“第一分初”,整部《长阿含经》共有四分,此为最初之第一分,故称。“后秦弘始年·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谓于姚秦弘始十四至十五年(公元412—413年),此《长阿含经》由佛陀耶舍诵出原本、竺佛念译为汉文;《长阿含经》此后各卷卷首皆有此十四字,并皆承此省略。佛陀耶舍,又作佛驮耶舍,意为觉名、觉称,北印度罽宾国人,幼年出家,博通大小乘,后应罗什之请,于姚秦弘始十年(公元408年)至长安,诵译《四分僧戒本》一卷、《四分律》六十卷、《长阿含经》二十二卷等。竺佛念,东晋时期凉州人,幼年出家,通于内外典,在长安于翻译《增一阿含经》、《中阿含经》、《长阿含经》时担任传语之职。一,高丽藏之《长阿含经》均无此单经序号,今依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加上序号,以下各经同。
[2] 我:此处指尊者阿难,盖诸经皆由尊者阿难于佛陀般涅槃的当年凭记忆诵出、结集而成。
[3] 舍卫国:为古印度北憍萨罗国的代称,因舍卫城为其首都故,此国近于今尼泊尔之奥都。
[4] 祇树:又作祇园、祇陀林、逝多林,意为松林、胜林,乃祇陀太子献于佛陀之树林,位于北憍萨罗国舍卫城之南,是佛教僧团较早的精舍。给孤独长者先以重金购得祇陀太子私家园林的大部份而建造,祇陀太子则将园林其余部份献给僧团,因为是此二人共同成就的,故又称此园为祇树给孤独园。
[5] 花林窟:《长阿含·三〇·世记经·阎浮提洲品》译作“俱利窟”,《起世经》译作“迦利罗石室”,《起世因本经》译作“迦利啰窟”。
[6] 花林堂:花林窟旁的堂屋。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一·大本经》译作“花林圆堂”,《增一阿含·不善品·第四经》译作“普会讲堂”,《佛说七佛经》译作“迦里梨道场”,《七佛父母姓字经》译作“无延母家殿”。
[7] 无上尊:指佛陀。
[8] 涅槃:又音译作泥洹、泥曰、涅槃那,意译作灭、寂灭,与择灭、离系、解脱等词同义。原指(灯火)熄灭之状态,佛教则用来指一切烦恼断尽的状态。涅槃分有余依涅槃与无余依涅槃两种。
[9] 结使:结,结缚有情。使,役使有情。结、使皆为烦恼之异名。
[10] 戏论:指虚妄之笑谈。
[11] 修:此处意为长。
[12] 更:经历、经受。
[13] 法性:指法之如实性,亦即真如,本经下文又作“法界”。《成唯识论》卷二云:“是法真理,故名法性。”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一·大本经》译作“法界”,《增一阿含·不善品·第四经》译作“法处”。
[14] 世尊:又译作众祐,音译作婆伽婆、薄伽梵,意谓因有德而为世间所尊重,如来十大名号之一。
[15] 贤圣默然:又作圣默然,意谓如圣人般寂默而住。参见《杂阿含·五〇一经》。
[16] 如来神通:意谓如来有大神通。
[17] 劫:又音译作劫波、羯腊波,意译作长时、大时,为古印度极大时限之时间单位。佛教则以人寿自八万岁时,每百年减一岁而至十岁,其时为一减劫;又自十岁,每百年增一岁而至八万岁,其时为一增劫;合此一增一减为一小劫。佛教一般以二十小劫为一中劫,以四中劫为一大劫。
[18] 天耳:又作净天耳、清净天耳、天耳通,能闻声无碍,六通之一。
[19] 三佛:又作三佛陀,意为正觉者。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一·大本经》译作“诸佛”。
[20] 般泥洹:又作般涅槃,意译作圆寂、灭度。般,完全之意。泥洹,一切烦恼断尽的状态。
[21] 净眼:意谓具清净之法眼,通常用来尊称佛陀。
[22] 哀鸾音:如鸾哀叫之声音。鸾,宋藏作“恋”。
[23] 宿命智:又译作宿住智证明,即与宿命通相应之智慧,能知过去世种种人事,六通之一、三明之一。
[24] 佛:高丽藏原无此字,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补上。
[25] 毗婆尸:又音译作毗钵尸、鞞婆尸、毗婆沙、维卫,意译作胜观、净观,本经下文又作观、遍眼,乃过去庄严劫(此为一大劫)中出世、过去七佛之第一佛。
[26] 至真:又作应真、应、应供、无所著,音译作阿罗汉、阿罗诃。
[27] 尸弃:又音译作式、式诘、式弃那,意译作顶髻、最上、火,本经下文又作光,乃过去庄严劫中出世、过去七佛之第二佛。
[28] 毗舍婆:又音译作毗舍、毗舍浮、毗湿婆部、毗舍罗婆、随叶,意为一切胜、一切自在,乃过去庄严劫最后出世、过去七佛之第三佛。
[29] 贤劫:又作善劫、现劫、现在贤劫,音译作陂陀劫、波陀劫,指现在之大劫,与过去庄严劫、未来星宿劫合称为三大劫。
[30] 拘楼孙:又音译作拘屡孙、拘留孙、拘楼秦、俱留孙,意译作灭累、所应断已断,乃现在贤劫中最先出世、过去七佛之第四佛。
[31] 拘那含:又音译作狗那含、拘那含牟尼、俱那含、俱那含牟尼、迦那伽牟尼,意译作金色仙、金儒、金寂,乃现在贤劫中第二个出世、过去七佛之第五佛。
[32] 迦叶:又音译作迦叶波、迦摄波、迦摄,意译作饮光,乃现在贤劫中第三个出世、过去七佛之第六佛。
[33] 最正觉:又作等正觉、正等觉、正等正觉,指佛陀的如实、圆满之觉悟。
[34] 那维:又音译作那庾多、那由他、那由多,意译作兆、沟,为古印度数量单位,一般指百万。
[35] 释迦文:又作释迦文尼、释迦牟尼,略称释迦、牟尼、文尼,意译作能仁、寂默,意即释迦族之圣人。或梵汉并举,译为释迦寂静。
[36] 八万:本经下文又作“八万四千”,《增一阿含·不善品·第四经》译作“八万四千”。
[37] 少出多减:意谓少有超出于百岁、多有减少于百岁。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一·大本经》译作“或比此稍多而已”,《增一阿含·不善品·第四经》译作“极寿不过百岁”,《七佛父母姓字经》译作“或长或短”。
[38] 刹利:又作刹帝利,主要指古印度王族及士族之阶层,在印度四种姓中处于第二位。
[39] 拘利若:姓氏之名,又作拘利、拘邻若、憍陈、憍陈若,本意为织。《增一阿含·不善品·第四经》另作“瞿昙”。
[40] 婆罗门:意译作梵志,指婆罗门教之出家僧侣与在家学者,垄断知识,掌握祭祀,在婆罗门教中是人神沟通的媒介,在印度四种姓中处于最高位。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一·大本经》另作“刹帝利”。
[41] 迦叶:此处为姓氏之名。
[42] 瞿昙:又音译作具谭、瞿答摩、乔答摩,意译作地最胜、牛粪种、灭恶,乃释尊之族姓。
[43] 波波罗:又音译作波陀罗、波咤厘、波罗利华,本经下文又作波罗,意译为重叶树、重生华,即女楈树,春时开香紫花。
[44] 分陀利:又音译作芬陀利、分涂利、分陀利迦、分荼利迦、奔荼利迦,为正开敷之白色莲华,花瓣数百,又名百叶华,又此花人间无有,多出于阿耨达池。
[45] 婆罗:又音译作波罗、娑罗、萨罗,意为高远、坚固,属龙脑香料之乔木,产于印度等热带地方。
[46] 尸利沙:又音译作尸利洒、舍利沙、斯利,吉祥之义,树名,音译作合昏(树)、合欢(树),俗名夜合树,叶果均大。
[47] 乌暂婆罗:又音译作乌暂、优昙、优昙钵、优昙婆罗、乌昙婆罗、优头跋罗,译为灵瑞、瑞应,此树叶似梨,果大如拳,其味甘甜,无花而结子。或如来下生、轮王出世时,可感致此树花开,如是经中常以其花喻佛出世之难逢。
[48] 尼拘律:又音译作尼拘类、尼拘留他、尼拘陀子、尼拘律陀、尼拘庐陀、尼拘娄陀,本经下文又作尼拘楼,意译为无节、纵广(树),为榕树类。
[49] 钵多:又音译作贝多、阿说他、阿沛多,意译为吉祥、元吉,其树属桑科,为常绿乔木,因其结毕钵罗果,故又称为毕钵罗树。又因释迦佛于此树下成等正觉,故又称为菩提树、觉树、道树、道场树。《长阿含·二·游行经、八·三聚经》皆另作“阿游波尼俱律树”。
[50] 有原:本偈下文又作有本,即生死轮回之根本。有,分业有与生有两种,分别指导致轮回的善恶业与由此善恶业所生的轮回果报。
[51] 解脱知见:五分法身之一,指已断苦乃至已修道之尽智,与知已断不复更断乃至已修不复更修之无生智,即“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52] 神足:即神足通,又作如意足通、神境智通、神境智证通,另参见《中阿含·八〇·迦絺那经》中“如意足智通作证”内容。
[53] 牟尼:又作文尼、茂泥,为寂默(之行者)、贤人、仙人之意。牟,高丽藏原作“无”,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改。
[54] 十力:又作十种力,指如来成就的十种智慧,在《俱舍论》卷二七中具体说为:一、处非处智力,二、业异熟智力,三、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四、根上下智力,五、种种胜解智力,六、种种界智力,七、遍趣行智力,八、宿住随念智力,九、死生智力,十、漏尽智力。参见《杂阿含·六八四经》。
[55] 二: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一·大本经》译作“三”。
[56] 毗婆尸如来三会说法……千二百五十人:除释迦佛弟子数相同外,其他六佛之弟子数,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一·大本经》、《增一阿含·不善品·第四经》、《佛说七佛经》、《七佛父母姓字经》均不相同。
[57] 紫磨金:又称紫金,指带有紫色之黄金,为黄金之上品。
[58] 一一毛,一心……一语:意谓微细如一一毛之一念……之一言。
[59] 能仁:释迦牟尼之意译。
[60] 释种沙门:出身于释迦族之沙门。沙门,又作沙门那、沙闻那,意译作静志、净志、息恶、勤息、贫道,为出家者之统称,通于内、外道。
[61] 漏尽:又作漏尽智、漏尽通,指自证知断尽一切烦恼,六通之一、三明之一。
[62] 后有:指后续的生死轮回。
[63] 骞荼……提舍:《七佛父母姓字经》译作“为塞……质含”。荼,高丽藏原作“茶”,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改,本经下文同。
[64] 阿毗浮……三婆婆:阿毗浮,意为胜者。三婆婆,意为上生,本经下文又作三婆。《七佛父母姓字经》译作“阿比务……三参”。
[65] 扶游……郁多摩:《七佛父母姓字经》译作“佛提……郁多”。
[66] 萨尼……毗楼:《七佛父母姓字经》译作“僧耆……维留”。
[67] 舒槃那……郁多楼:舒槃那,本经下文又作舒槃。《七佛父母姓字经》译作“转轮……郁多”。
[68] 提舍……婆罗婆:《七佛父母姓字经》译作“质耶轮……波达和”。
[69] 舍利弗……目揵连:舍利弗,又作舍利子、舍黎子、舍梨子,意谓舍利女之子,佛陀十大弟子之一,他本是外道,后依佛陀出家证果,常代佛陀说法,被佛陀赞誉为诸弟子中“智慧第一”。目揵连,又作大目揵连、摩诃目犍连、大目乾连、大目连、目连、目犍连,为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先为摩揭陀国王舍城外拘律陀村人,婆罗门种,自幼与舍利弗交厚,后与舍利弗各领徒众二百五十人依佛出家,被佛陀赞誉为诸弟子中“神足轻举,飞到十方”之第一比丘。《七佛父母姓字经》译作“舍利弗罗……摩目乾连”。
[70] 尼:高丽藏原作“尸”,今依碛砂藏改。
[71] 执事弟子: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一·大本经》译作“随侍比丘”,《增一阿含·不善品·第四经》译作“侍者”,《佛说七佛经》译作“侍者弟子”、“侍者”。
[72] 无忧:《增一阿含·不善品·第四经》译作“大导师”,《佛说七佛经》译作“阿输迦”,《七佛父母姓字经》译作“阿轮”。
[73] 忍行:《增一阿含·不善品·第四经》译作“善觉”,《佛说七佛经》译作“剎摩迦噜”,《七佛父母姓字经》译作“差摩竭”。
[74] 寂灭:《增一阿含·不善品·第四经》译作“胜众”,《佛说七佛经》译作“乌波扇睹”,《七佛父母姓字经》译作“复枝叶”。
[75] 善觉:《增一阿含·不善品·第四经》译作“吉祥”,《佛说七佛经》译作“没提逾”,《七佛父母姓字经》译作“浮提”。
[76] 安和:《增一阿含·不善品·第四经》译作“毗罗先”,《佛说七佛经》译作“稣噜帝里野”,《七佛父母姓字经》译作“萨质”。
[77] 善友:《增一阿含·不善品·第四经》译作“导师”,《佛说七佛经》译作“萨里 蜜怛啰”,《七佛父母姓字经》译作“萨波蜜”。
[78] 阿难:又作阿难陀,意为庆喜、欢喜。中印度迦毗罗卫国人,刹帝利种姓,为佛陀的堂弟,出家后侍佛二十余年,劝佛成全女众出家,参与第一次经典结集并诵出经藏,被佛陀赞誉为诸弟子中“知时明物,所至无疑,所忆不忘,多闻广远,堪任奉上”之第一比丘。
[79] 方膺……无量……妙觉……上胜……导师……集军……罗睺罗:关于七佛之子,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一·大本经》、《增一阿含·不善品·第四经》、《佛说七佛经》均未提及,《七佛父母姓字经》分别译作“须曰多鞬陀……阿兜罗……须波罗曰……郁多罗……堕夷陀先那……沙多和……罗云”。罗睺罗,又作罗云,释迦佛之子,佛陀在成道后重回迦毗罗卫城时,令罗睺罗以舍利弗为和尚而出家受戒,其为沙弥时,有种种不如法,受佛陀呵责后严于持戒、精进修道,最后证得阿罗汉果,被佛陀赞誉为诸弟子中“密行第一”。
[80] 槃头……槃头婆提:槃头,意为亲属。槃头婆提,又作槃头末帝,意为有亲。
[81] 明相……光曜……光相: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一·大本经》译作“明相……光曜……明相”,《七佛父母姓字经》音译作“阿轮拏……波罗呵越提……阿楼那和提”。光相,乃父名“明相”与母名“光曜”之融合。
[82] 光:高丽藏原作“明”,今依明藏改。
[83] 善灯……称戒……无喻:《七佛父母姓字经》音译作“须波罗提和……耶舍越提……阿耨忧摩”。
[84] 祀得……善枝……安和……安和:《七佛父母姓字经》音译作“阿枝违兜……随舍迦……须诃提……轮诃唎提那”。
[85] 大德……善胜……清净……清净:《七佛父母姓字经》音译作“耶睒钵多……郁多罗……差摩……差摩越提”。
[86] 梵德……财主……汲毗……波罗㮈:《七佛父母姓字经》音译作“阿枝达耶……檀那越提耶……其甚堕……波罗私”。梵德,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一·大本经》译作“梵施”。
[87] 净饭……大化……迦毗罗卫:《七佛父母姓字经》音译作“阅头檀……摩诃摩耶……迦维罗卫”。净饭,又作白净、真净、释白净,音译作阅头檀、输头檀那,为中印度迦毗罗卫之城主、佛陀之生父,其子难陀、孙罗睺罗皆随佛陀出家。大化,高丽藏原作“大清净妙”,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改;大化又作大幻化、大术,音译作摩诃摩耶、摩诃摩邪、摩耶,为古印度迦毗罗卫城净饭王之妃,在蓝毗尼园于右胁生下悉达多太子,七日后逝世,据传其死后生于忉利天。迦毗罗卫,又音译作迦维罗阅、迦维罗卫、迦毗罗越,略称迦毗罗、迦夷罗、加维,意译为黄头仙人住处、苍城、黄赤城,为古印度一城市,位于喜马拉雅山山麓,为释迦佛的故乡。
[88] 曰大化:此三字在高丽藏中原作“大清净”,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改。
[89] 诸佛常法:意谓诸佛共有之惯例、常态、常法。
[90] 菩萨:菩提萨埵之略称,意译作大觉有情、道心众生,即志于求道、求大觉之人,专指将来决定成佛之因地修行者。
[91] 兜率天:又作兜率陀天、兜率多天、睹史多天,意译作知足天、喜足天,此天多修喜足,为六欲天之第四天,且为此世界补处菩萨所居之处。
[92] 神母:对佛母之敬称。
[93] 幽冥:指日月长时不能照及之处,多属三恶道。
[94] 此光明复照魔宫,诸天、释、梵、沙门、婆罗门及余众生普蒙大明,诸天光明自然不现: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一·大本经》译作“含括天界、魔界、梵天界,及沙门、婆罗门、天、人之间,显现胜越诸天威神力之无限殊妙光明”。魔,全称为魔罗,意译为杀者、夺命、障碍,又称恶魔、魔王,此处指天魔波旬,为欲界天主。释,此处指帝释天。梵,此处指大梵天,又作梵王、大梵王、梵天王。
[95] 四天子:指四天王,即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
[96] 手:高丽藏原无此字,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补上。
[97] 人:宋、元、明三种藏经作“母”,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一·大本经》译作“彼菩萨及菩萨之母”,《佛说七佛经》译作“菩萨”。
[98] 琉璃:又音译作流璃、毗琉璃、吠琉璃、鞞琉璃、茷琉璃,意译作青色宝、远山宝,为猫眼石之一种,为古印度七宝之一。
[99] 五戒:指佛教最基础的五种戒行,《佛说七佛经》中说为“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不妄话、不饮酒”。
[100] 梵行:意为清净行,即远离淫欲。
[101] 忉利天:又作三十三天,指以帝释天为中心、四方各有八天之三十三天,居住于须弥山山顶。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一·大本经》另作“兜率天”,《佛说七佛经》译作“天界”。
[102] 从右胁出: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一·大本经》仅作“出离母胎”,本经下文同。
[103] 入:依本经文意与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一·大本经》,应作“出”。
[104] 手奉香水: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一·大本经》译作“接承彼(菩萨)”,《佛说七佛经》译作“捧童子身”。
[105] 天母: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一·大本经》译作“王妃”。
[106] 持:高丽藏原作“侍”,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改。
[107] 天上天下唯我为尊,要度众生生老病死: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一·大本经》译作“我是世间之首位者,我是世间之最胜者,我是世间之至尊者,此是最后生,无再生也”。
[108] 人师子……人龙:意谓人中之狮子、人中之龙。师,通“狮”。
[109] 两足尊:本经下文又作“二足人中尊”。两足,本指两足之人,参见《杂阿含·一〇〇七经》;又喻指明与行,意谓具足明行者为至尊,参见《杂阿含·一一九〇经》。
[110] 无等等与等:又作无与等,意谓无有(与佛)相等之等同者能(与佛)相等同。宋、元、明三种藏经作“无尊尊与尊”。
[111] 二泉涌出: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一·大本经》译作“由虚空出现二流水”,《佛说七佛经》译作“有二天子,于虚空中降二种水”。
[112] 两足尊……遍眼:皆指佛陀,《佛说七佛经》分别译作“表圆于福慧”、“普遍视众生”。
[113] 一:高丽藏原作“二”,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改。
[114] 道术:有道术之人。
[115] 转轮圣王:又作转轮王,此王拥有七宝,具足四德(长寿、无疾病、容貌出色、君臣爱敬),身具三十二相,生有千子;轮宝飞转时,所到之处四方皆服。其轮宝有金、银、铜、铁四种,金轮王统治四洲,银轮王统治东、西、南三洲,铜轮王统治东、南二洲,铁轮王统治南阎浮提一洲。
[116] 王四天下:于天下四方称王。
[117] 七宝:指轮宝、象宝、马宝、珠宝、女宝、居士宝、主兵臣宝,此七宝请参见《杂阿含·七二二经》。
[118] 十号:指如来十大名号,即应供、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119] 三十二相:又作三十二大人相,古印度传说,凡佛与转轮圣王皆具有三十二种显著的美好相貌特征。参见《中阿含·五九·三十二相经》。
[120] 七支住:指具备良象之七支。七支,指象之四脚、鼻、两牙等七处。支,高丽藏原作“牙”,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改。
[121] 由旬:又音译作俞旬、由延、逾阇那、逾缮那,为印度古代的里程单位,指成年公牛挂轭行走一日的路程,约四十里或三十里。
[122] 捷:高丽藏原作“健”,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改。
[123] 五欲:指染著色、声、香、味、触等五种欲境。
[124] 羁靽:羁,马笼头。靽,驾车时套在牲口后部的皮带。羁,高丽藏原作“ ”,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改,本经下文同。
[125] 法轮:以轮喻佛法,故称法轮,通常指四圣谛或八正道。
[126] 相轮:有轮之相。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一·大本经》译作“有轮”,《中阿含·五九·三十二相经》作“生轮”。
[127] 天衣:即天人之衣,极为柔软轻妙。
[128] 胸有万字:此项在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一·大本经》与《中阿含·五九·三十二相经》中均无。万字,即“卍”,音译作室利靺蹉洛刹曩,意译作吉祥海云、吉祥喜旋,表示佛陀为吉祥万德之所集。
[129] 七处:指两手、两足、两肩、颈等七处。
[130] 尼拘类:又作尼拘留他、尼拘陀子、尼拘律陀、尼拘庐陀、尼拘娄陀,意译为无节、纵广(树),为榕树类。类,高丽藏原作“卢”,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改。
[131] 方整齐平:指牙齿方整齐平。
[132] 梵音:又作梵声,本指大梵天王所出之音声,具有五种清净,佛之音声亦如是。关于其五种清净,《长阿含·五·阇尼沙经》中载,梵童子告忉利天曰:“其有音声五种清净,乃名梵声。何等五?一者其音正直,二者其音和雅,三者其音清彻,四者其音深满,五者其音遍周远闻。具此五者,乃名梵音。”
[133] 眼:此处指眼睫。
[134] 眼上下俱胸:《中阿含·五九·三十二相经》译作“承泪处满”。
[135] 一者足安平,足下平满,蹈地安隐……顶有肉髻:以上三十二相,参见《中阿含·五九·三十二相经》及注释。
[136] 拘:高丽藏原作“俱”,今依明藏改。
[137] 阴马:高丽藏原作“马阴”,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改。
[138] 圆:高丽藏原作“团”,今依大正藏改。
[139] 胸:眨眼。
[140] 迦罗频伽:鸟名,又音译作加罗毗伽、迦陵频伽,意译作美音(鸟)、妙声(鸟),其鸣声清婉、和雅微妙,为一切鸟声所不能及。
[141] 天正堂: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一·大本经》译作“法庭”。天,宋、元、明三种藏经作“大”。
[142] 御者:《毗婆尸佛经》中说其名为“瑜誐”。
[143] 严驾:准备车乘。
[144] 婇女:宫女。
[145] 秽:高丽藏原作“除”,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改。
[146] 风先火次:指先呼吸停止,后体温消失。风,指身体之风大。火,指身体之火大。
[147] 法服:如法地穿着袈裟。
[148] 唯:高丽藏原作“惟”,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改。
[149] 赍:带着、拿着。
[150] 三法衣:又作三衣,出家比丘所持之三种衣,即僧伽梨(大衣)、郁多罗僧(七条衣)、安陀会(五条衣)。
[151] 撰:持、拿。宋、元、明三种藏经作“选”。
[152] 真道:高丽藏原作“道真”,今依宋藏改。
[153] 有:分业有与生有两种,分别指导致轮回的善恶业与由此善恶业所生的轮回果报。
[154] 取:执取、抓取。
[155] 触:根、尘、识三者交合而生触,根、尘、识各六,故有六触。
[156] 六入:又作六处、六根、六入处、六情,即眼、耳、鼻、舌、身、意等六入。
[157] 名色:名指五蕴中的受、想、行、识四蕴,色指五蕴中的色蕴。
[158] 老死……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名色……识……行……痴:以上合称为缘起十二有支,各自内涵请参见《杂阿含·二九八经》。痴,又作无明,喻指于佛法不知、不解、不了、不达。
[159] 识从行起,行是识缘……缘行有识: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一·大本经》译作“此识由名色而还,不更上进,于其处生、老、病、死、殁而又生也”。
[160] 苦盛阴:又作苦阴、苦蕴、苦聚、纯大苦聚,指种种苦之集合。
[161] 苦集阴:应作“苦阴集”(相对于本经下文之“苦阴灭”),意谓苦阴之集起。
[162] 行无故识无,行灭故识灭……行灭故识灭: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一·大本经》中无此相应内容。
[163] 苦阴灭:意谓苦阴之寂灭。
[164]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意译为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尽觉,特指佛陀之觉悟。
[165] 如:高丽藏原作“以”,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改。
[166] 因是有是无:意谓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
[167] 阴界入:指五阴、十八界、十二入,此三合称为三科。阴,阴覆、障蔽之意。界,法种族之意。入,又作处、入处,意谓所进入的东西或场所。
[168] 四辩才:又作四无碍解、四无碍辩、四无碍智、四无碍、四解、四辩,即法无碍、义无碍、词无碍、辩无碍。参见《增一阿含·苦乐品·第五经》。
[169] 游:高丽藏原作“逝”,今依大正藏改。
[170] 毗婆尸佛初成道时,多修二观:一曰安隐观,二曰出离观:《毗婆尸佛经》译作“毗婆尸先在因位,一疑自身犹如迷醉,二疑贪等烦恼展转增多。如是思惟缘生之法,得大解脱”。
[171] 无等等:音译作阿娑摩娑摩,意谓无有(与佛)相等之等同者,为佛之尊称;另《维摩经义疏》卷一解释说:“诸佛无等,唯佛与佛等,是故号佛为无等等也。”
[172] 息灭、清净: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一·大本经》译作“寂静、殊胜”。
[173] 斯由众生异忍、异见、异受、异学,依彼异见,各乐所求,各务所习: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一·大本经》译作“此人人欢乐爱欲、染著爱欲、喜悦爱欲,由于人人欢乐爱欲、染著爱欲、喜悦爱欲”。
[174] 梵天王:又作大梵王、大梵天王,初禅天之主,统领一小千世界,是佛教重要的护法神。
[175] 今:高丽藏原作“念”,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改。
[176] 如:高丽藏原作“知”,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改。
[177] 阿僧祇:又音译作阿僧伽、阿僧企耶、阿僧、僧祇,意译无数或无央数,表示极大或不可数之数。
[178] 优钵罗花、钵头摩华、鸠勿头华、分陀利华:其意分别是青莲花、赤莲花、红莲花、白莲花。《中阿含经》通常译作“青莲华、红莲华、赤莲华、白莲华”,另参见《长阿含·三〇·世纪经·地狱品》 。钵头摩,又作钵昙摩。鸠勿头,又作拘牟头、拘摩头、俱物头、拘勿头。
[179] 甘露法门:又作甘露法,喻指不死之法、涅槃之法。
[180] 道树:又作觉树、道场树、菩提树,此处指毗婆尸佛坐于其下成就正觉之树,即波波罗树。
[181] 王子提舍、大臣子骞荼: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一·大本经》译作“王子骞荼与帝师之子提舍”,《毗婆尸佛经》译作“欠拏太子及近臣帝稣噜”。
[182] 施论、戒论、生天之论:经中又称此为“端正法”。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一·大本经》译作“开示施、戒、天之说”,《毗婆尸佛经》译作“如过去诸佛所说,若布施、持戒、精进修行,能离欲色烦恼过失,得生净天”。
[183] 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出要谛:经中又称此为“正法要”,即四圣谛,参见《中阿含·三一·分别圣谛经》。苦出要谛,又作道圣谛、趣苦灭道圣谛、苦灭道圣谛。
[184] 法眼净:又作法眼、净法眼,谓如实知见佛法之观慧。
[185] 他化自在天:又作他化乐天、他化天、自在天,此天能受用他人所化之五欲妙境而享乐,为六欲天之最高天。
[186] 树王:指本经前文所说的道树,即波波罗树。
[187] 阿须伦:又音译作阿修罗、阿素洛、阿须轮,略称修罗,意译为非天、不端正,为好斗、多嗔之鬼神类,属六道之一、八部众之一。
[188] 厄:高丽藏原作“扼”,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改。
[189] 无我:又译为非我。我,乃主宰义,指常恒、独立、自成之主宰体。佛教以无我为不共正见。
[190] 为此三恶趣:意谓为了将来不堕入此三恶趣。三恶趣,又作三恶道,即地狱、饿鬼、畜生。
[191] 源:高丽藏原作“原”,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改。
[192] 不动而解脱:即不动解脱,又作不动意解脱、不动心解脱,指利根之阿罗汉得不动法又究竟解脱。不动,指稳固不退。
[193] 梵行:本意为清净行,即远离淫欲,佛教更以八正道为梵行。
[194] 具戒:又称具足、具足戒、近圆戒、大戒,指比丘、比丘尼所受持之戒。
[195] 三事示现:一曰神足,二曰观他心,三曰教诫:意谓示现三种方式来作教化,即示现神足通、他心通及说法教诫。《毗婆尸佛经》译作“现三种神通,令发精进、趣向佛慧:一现变化神通,二现说法神通,三现调伏神通”,《杂阿含·一九七经》译作“作三种示现教化。云何为三?神足变化示现、他心示现、教诫示现”。
[196] 头燃:指燃眉之急。
[197] 荼:高丽藏原作“茶”,今依碛砂藏改。
[198] 宜遣游行,各二人俱,在在处处:应作“宜遣游行,在在处处,勿二人俱”,本经下文又作“宜各分布,处处游行”。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一·大本经》译作“普偏游行,勿二人进行一道”,《毗婆尸佛经》译作“往诣诸方,游行聚落,随意修习”,《杂阿含·一〇九六经》译作“当行人间……不须伴行,一一而去”。
[199] 至于六年: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一·大本经》译作“而各六年后”,《毗婆尸佛经》译作“经六年后”。
[200] 首陀会天:又译作五净居天、五那含天、五不还天、五居处,略称为五净居、净居,即阿那含圣者命终后所受生的色界第四禅天中的无烦天、无热天、善现天、善见天和色究竟天。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一·大本经》译作“有一大梵天”,《毗婆尸佛经》译作“虚空中有一天子”。
[201] 跏:高丽藏原作“加”,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改。
[202] 不以除须发,害他为沙门:意谓不以剃除须发而恼害他人为沙门。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一·大本经》译作“出家不恼害他人,沙门亦不害他者”,《毗婆尸佛经》译作“出家作沙门,远离于杀害,身口七支过”。
[203] 四真谛:又作四圣谛、四谛,即苦谛、集谛、灭谛、道谛,另参见《中阿含·三一·分别圣谛经》。
[204] 声闻:音译作舍罗婆迦,又意译作弟子,指听闻佛陀声教而修行之弟子。
[205] 罗阅城耆阇崛山: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一·大本经》译作“郁伽罗须跋迦林之沙罗树王下”,《毗婆尸佛经》译作“王舍城七叶岩边”。罗阅城,又译作王舍城、罗越城、罗阅祇城、罗阅祇迦罗、罗阅揭梨醯,乃中印度摩揭陀国之都城。耆阇崛山,又音译作耆阇多山、崛山,意译为灵鹫山、鹫头山、灵山,位于中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的东北侧,为著名的佛陀说法圣地,为王舍城五山之一。《大智度论》卷三对“鹫头”名之来源,一说山顶似鹫,王舍城人故共传言鹫头山;一说王舍城南尸陀林中有死尸,诸鹫常来啖食,食毕即还山头,时人遂名鹫头山。
[206] 无造天:又作无烦天、无求天、无诳天、无希望天或无所触天,盖此天众离欲界苦、色界乐,无苦乐烦扰身心,故名。为色界十八天之一,五净居天之第一天。
[207] 舍:高丽藏原作“沙”,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改。本经下文同。
[208] 阿迦尼咤诸天:又音译阿迦尼吒、阿迦尼师吒、阿迦腻吒天,意译作色究竟天、碍究竟天、一究竟天,盖此天为色界之最高天,故名。又为五净居天之最高天。
[209] 大仙:又作大仙人,内外道对修行成就者的通称,经中也常用来称佛。
[210] 无热天:又译作无恼天、无熟天、无烧天,盖此天众意乐调柔,离诸热恼,故名。为色界十八天之一,五净居天之第二天。天,高丽藏原作“无”,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改。
[211] 昼度:又音译作波梨耶多罗、波利质多,意译作圆生、香遍等,为忉利天第一树之名。
[212] 相好:相,指显著之胜妙相。好,指隐藏在显著相中的细微美好相。如说佛陀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213] 善见天:又作善现天、善观天,盖此天众端正妙好,离诸垢浊,心净显了,故名。为色界十八天之一,五净居天之第三天。
[214] 大善见:又作善见(天)、善好见(天),盖此天众更为端正妙好、心净显了,故名。为色界十八天之一,五净居天之第四天。
[215] 行:高丽藏原作“所”,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改。
[216] 如北天念:高丽藏原无此四字,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补上。北,疑为“比”之误。
[217] 行:此字后高丽藏原有“佛说长阿含经卷第一”等九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