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懂《系辞》:察动识变 赢得始终
- 徐丙昕
- 2015字
- 2021-01-08 19:45:33
三十、生生不息
——易道观念中的创新求变
《易经》的最为重要的一个观点是“一阴一阳之谓道”,另一个是“生生之谓易”。都是在《系辞上》第五章中提出来的。我们讲这一章这么多内容都是针对“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一中心进行论述。在这一章节的最后提出内容还是针对“道”的“用”进行解说。
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
我们来看作者提出了“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的论述后,接下来提出了“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这三个“之谓”,是以“日新”为其前提,直截明了提出了,“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核心观念是“生生”。什么是“生生”呢?按道理来说,一阴一阳的道应该是“生死”,生为阳,死为阴嘛。然而在“易道”的观念里,是讲“生生”的,往往死也是为了生。你看天地大业就是一个“生生不息”的有机整体,在这种“生生”中相互依存,相互转变,化生化合,这就是“易”。我们再看《周易》的六十四卦的演变就是一个阴阳间化生化合的自然“生生”流程。所以这最后一卦又是一个新的开始,而不是终结,这就是“易”。讲究“日新”,不断地更新创新,才符合“易”的本质,才不会衰落囚亡,这就是“生生”。“生生”不仅有初始生成之义,更有不断创业创新之义。否则,何来“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是中国哲学的本质特征。是无限循环、无限发展、永不停息。
就《周易》“生生”意识而言,整个宇宙就是一个周遍创新的拓展系统,因此,宇宙没有止境,而且创进无限,前面的还没有终结,后面的已经开始滋生了,前者为后者的创生提供基础,如此后先相续,波澜壮阔,形成天地大业,迈向无限的“日新”“至新”境域。
《易经》提出的“生生”这一概念不仅是新生不息的形态,同时还是一种价值体现,是一种形而上的创新图变精神。正是这种通变致久的哲学精神成为中华文化的基石之一。应该说,辉光乃新,日新其业,创新图变乃是中国文化的核心精神。
孔颖达在注解这个内容时说:“生生,不绝之辞。阴阳变转,后生次于前生,是万物恒生,谓之‘易’也”。在这里的解释与我们上面所说的内容本无二致,生而不绝,向新向上而生,无限扩展下去,这就是“易”。不管是宇宙自然还是人类社会,都处于一种“生生不息”、变动不居的状态中。《易》者,变易也,从爻变、卦变到道变,从自然界的变化到社会人事的变迁,无一不体现出一个“变”字,有变才有生,有变才能久。“生生”的另一要义,便是持久。持久地生存着,所以,长生健康的追求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存在论思想的内核。追求长生健康不是目的,核心则是创造。人的“生存”不仅是活着,而且要活得有意义。这也是自然而然的道理。作为此在的人,其存在即意味着一种自我创造、自我选择、自我生成、自我实现。宇宙间万事万物变易化生、生生不息、会通达成,其要妙在于适时而变。《易纬·乾凿度》云:“易者,天地之道也,乾坤之德,万物之宝”。什么是易呢?而“生生之为易”;由此可见,所谓“天地之道、乾坤之德、万物之宝”也就是“生生”。《周易》的核心思想就是建构于“生生”意识之中,并影响及此后的中国哲学,由此生成其创新图变、生生不已精神。
“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我们知道乾坤是一对大阴阳,乾象为天,坤象为地。我们在第一章中就讲到“乾知大始”,使我们明白天是生命无形的造化者,是生命创造的本源,或说是万物生长发展的根源!易即“生生”之象,始起乾元(乾卦初九爻,六十四卦之始爻),乾元不仅是万物的始基,而且以刚健之性,统率一切现象的动变之所在!乾道就是因为这种特性,才能够成就万物之象。所以乾卦的一阳之性,是成就天地万象、人间万象的基本动力。乾卦的《彖辞》里面有“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之说,我们看世间万物形形色色,包括我们每个人的不同个性、命运,都是来自于乾道变化。所以乾道变化,就是万物之所以成其为万物、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的根本动力和源泉。
“效法之谓坤”,同样与在乾知大始后,就是“坤作成物”,地是顺承天的,天创万物之始,地成万物之终!万物生长,缘结坤元(坤卦初六爻,阴阳爻组合,方造成六十四卦),坤元以顺承天势,生养万物之柔德,使万物赖以生长和发展!坤卦《彖辞》说:“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所谓独阳不生,孤阴不长,阴阳是要相互配合才能产生万物。坤卦的这种纯阴特性不是自己做主,而是顺承于乾天之阳性。效法,就是顺承、仿效。顺承于乾天,就是坤卦的使命,落实到社会人生方面,也是如此。我们学习乾卦,就是要学习天行之健,学习那种生生不息的精神;学习坤卦,就是要学习万物滋生、顺承于天的这种德行。关于乾坤二卦的特性和作用,我们在第一章讲“乾知大始,坤作成物”时讲得很详细,这里就不多说了。
这一小节说了三个“之谓”,重要的是“生生”的哲学思想。我们要明白“生生”之理,明白生命之价值,在于创造图新。当修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之德,崇天法地,尊重一切生命之情,也要担负参赞天地化育、维护生态环境之责。否则,何以有人类生命的可持续生存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