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序
一部视角独特的经济金融史:
大萧条中的群像记录

巴曙松

北大汇丰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

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

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会长

金融危机爆发,迅速把国际市场上呼风唤雨的金融家推到聚光灯下,经受严厉的指责与批评。这些银行家也似乎手足无措,与各国政治家一道,在各种或明或暗的论坛或者俱乐部上寻求挽救危机的种种举措。G20首尔峰会,就是这众多会议中有代表性的一个。

公众好奇的是,在惜墨如金的会议公报之外,在肤浅的媒体表面报道之外,这些金融家和政治家们究竟都做了一些什么?是如何讨论的?最终的结果是如何达成的?不同的银行家和政治家所持的观点看法有多大的差异?最后如何达成妥协的?

了解这些深层次的动态,对于把握国际金融市场动向,无疑具有重要的价值,但是,要及时了解这些动态,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媒体所报道的现象与最终披露的真相往往有很大的差距。那么,如何才能弥补这种缺陷呢?

从类似的历史事件中寻找启迪,是可行的方案之一。因为金融家在金融危机中的表现往往异常相似,而且经过时间的积淀,泡沫散去,可以看到一个更为清晰的事实。

这可以说是我们翻译《金融之王:毁了世界的银行家》的主要驱动力所在:这本书是关于国际银行家在上一轮大危机中的群像记录。但是这不仅仅是历史,因为在这一次的危机中,我们看到类似的故事在重演。尽管背景不同,情节有异,主角转换,但是,国际金融家在市场大起大落中表现出来的自信与恐惧、勇气与胆怯、责任与贪婪,却无比相似。

纵观金融市场起起落落的历程,金融市场的有趣之处在于,每一次身处市场大起大落的人们,往往会找出不同的理由来强调“这一次大牛市是不同的”,但是泡沫破灭之后,却残酷地发现,其实每一次的危机,从形成机理到演进过程,乃至不同机构和人物的表现,都异常相似。仅仅就在最近这些年的时间里,就发生了日本房地产泡沫、南美债务危机、亚洲金融危机、俄罗斯债务危机、互联网泡沫以及此次金融海啸等一系列严重的金融危机。

可以说,纵观金融市场,市场波动的历史给我们的最大教训是,人们很少从历史中吸取教训。人类进入21世纪,不仅现代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全球即时通信成为现实,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也使得金融家们的聪明才智被发挥得淋漓尽致,把金融产品变得越来越复杂。然而,金融危机并没有因此而减少,相反,发生的频率更高,波及的范围更广,破坏程度更大。现在看来,2008年以来,经过各国协调一致的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虽然使全球经济避免了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重演,但是美国依然没有走出“无业的复苏”,欧洲更是问题重重。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为了尽可能将金融灾难的冲击减小到最低,我们需要正视金融界的傲慢和偏见,并虚心地从金融市场波动的历程中去找寻金融危机的内在规律性。

从具体的内容上看,本书讲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和美国的政府和中央银行如何根据巴黎和会的安排,重建金融体系,并由此引发了20世纪30年代那场世界性的大萧条的故事。全书围绕英、美、德、法四个主要发达国家的中央银行行长展开。他们手握重权,力图重塑世界繁华;又个性鲜明,不少人盲目自信,最终饮恨“沙场”,把世界推入金融危机的深渊。本书角度独特,不仅如一部优美的传记,情节引人入胜;又如一部有独特视角的经济金融史。

今天的人们很难想象两次世界大战中间的时期,本书中的四位央行行长有多大的权力和威望,虽然他们的名字甚至连现在的金融专家也很少耳闻。但在当时,以英格兰为首的几个主要中央银行被称为“堡垒中的堡垒”,而这几家央行的行长们则被称为“世界最孤高排外的俱乐部”和“无形帝国的君主”。他们担当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重建世界金融体系的重任,其任何决策都足以影响当时的整个世界。可以说,他们的故事,就是主导当时世界经济发展的最有代表性的音符之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版图被重新划分,主要国家百废待兴,通胀肆虐。重建世界的责任和梦想考验着各国政治家和经济学家的智慧,但是他们的努力却造就了史无前例的经济危机。

本书作者认为,从巴黎和会开始,错误的战争赔款安排导致了德、法、英等国向美国欠下巨额债务,在全球金融体系中产生了巨大的断层,为后来的危机埋下伏笔。更大的错误在于当时的中央银行家们,在世界黄金分配严重失衡和经济总量大幅增加的情况下,错误地推动并重建了金本位制。在黄金供给严重短缺的情况下,金本位制失去了自动调节经济的功能,为了维护英格兰银行的核心地位,这些金融大亨们又错误地下调美元利率,滥发纸币,提高税赋,这无疑雪上加霜,最终引发了美国股市泡沫。

最终,在1929年10月的最后一周,股市泡沫破灭,美国经济陷入了衰退,并产生了双重效应:一方面国际信贷紧缩的结果使得德国和其他国家陷入了衰退,另一方面则重创了美国经济。尽管当时这些央行行长们仍然具有不小的影响力,但因受金本位制度的束缚也无能为力。随着美元的下跌,各国货币竞相贬值,将金融市场的危机延伸到全世界的经济体系中。幸好,当时的凯恩斯独具慧眼,其独树一帜的经济思想也被用于拯救大萧条的努力,这与那些金融大亨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如同我们所反复强调的,历史不会重现,但总是惊人的相似。1929—1933年间的股市泡沫破灭和一系列银行恐慌与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海啸有着相同的特性,无不都是源于金融工具的滥用和金融家们的贪婪以及监管上的缺陷、政府应对上的不足,等等。如果说在1933年,储户们还需要排队到银行去挤兑,但现代的投资者们只要轻敲鼠标就可以让金融市场受到巨大冲击。而且,现在全球金融体系在规模上更大,产品上更复杂,金融杠杆的应用更疯狂,各国金融市场的联系更紧密,这使得许多金融机构可能会在一夜之间遭受灭顶之灾。可以说,现在的银行体系比以往影响更广泛,但是对风险也更敏感,因此,这次恐慌横扫整个世界金融体系的速度更快,破坏性更大。还算幸运的是,在这次危机中各国央行和当局反应迅速,采取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措施,向金融市场注入了巨额资金,同时向金融机构注入了大量资本金,使全球经济金融体系暂时避免了重陷大萧条式的全球衰退。尽管这一系列措施的效果目前还无法全面评估,但以短期效果来看,虽有负面影响但是效果至少比大萧条时要出色不少,这大概也是国际金融家们充分汲取了包括本书在内的金融历史的教训与经验所致。

本书的英文版本在国际出版界获得过不少殊荣,例如,该书曾经荣获2010年普利策历史奖,《纽约时报》2009年年度十佳图书,彭博通讯社推荐的2009年十大最佳商业类书籍等。作者利雅卡特·艾哈迈德是一位拥有20多年工作经历的职业投资经理人,曾任世界银行投行部主管。本书从2004年就开始创作,对几位中央银行家的批评和对大萧条的系统回顾,也算是对4年后金融危机的重要借鉴。

近年来,我有意识地每年组织翻译一些有重要专业和现实价值的著作,例如弗里德曼的成名作《美国货币史》以及《大而不倒》和《末日博士鲁比尼的金融预言》,其中一个重要的考虑,是中国金融业发展的现实需要。

中国经济在迅速崛起,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影响力也在明显提升,但是,我们对于国际金融市场的纵横捭阖还是所知有限,特别是切入第一线的运作的了解,更是所知寥寥。这需要我们做大量的基础工作,介绍一些真正有价值的、有利于中国的金融界了解全球金融运作的代表性权威著作,这样可以避免我们陷入无知的自大,或者陷入无端的自卑,或者被不知所云的阴谋论所吸引而忽视了对市场规律本身的研究。

这一本介绍国际金融界大佬群像的著作,是我们进行的又一次努力。我认为,这本书对于正在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治理探索的中国金融界来说,应当是深有价值的——在此前一些对国际金融市场进行介绍的中文著作中,当然有许多是深有价值的,但是也有一些著作,或者是概念性的、较为理论色彩的分析,或者是武侠小说式的阴谋论的想象,而这本书可以给我们一些切身的体会与感悟。

本书的翻译由我主持和组织,我和李胜利博士共同承担翻译的组织协调和统稿校订工作。巴曙松、李胜利、杨现领、矫静、毛奔、徐小乐、孟之静、肖冬红等参与了初稿的翻译;巴曙松、李胜利、王盼、刘芷冰参与了全文的校对。湛庐文化和四川人民出版社的编辑们为促成此书的翻译和出版做了大量工作,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

《金融之王:毁了世界的银行家》这本书的扉页上,本杰明·迪斯雷利的这句话可以说是对这本书十分有力的推介:“不要读历史,要读就读传记,因为那才是真正的生活。”本杰明·迪斯雷利这位为建立英国殖民帝国不遗余力的精明的犹太人,曾经两度出任英国首相,担任过三届内阁财政大臣,他自己就是本书中所描述的毁了世界的银行家群体中的一员。在这位毁了世界的银行家看来,以鲜活的人物为中心展开的传记类著作,因为更多地用现实的故事来构建,较少拘泥于理论的框架,因而更容易使读者获得教益。当然,因为水平所限,书中翻译错误在所难免,欢迎读者指正。

是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