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印象管理理论的起源及演进

在互动研究和社会分层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戈夫曼提出了印象管理理论,运用戏剧表演的观点,解释了人们如何通过控制向他人呈现自己的行为方式,引导他人对自己形成的印象,并将这些行为方式概括为“误解性表演”“理想化表演”“神秘化表演”“补救表演”四种策略[1]。后来,戈夫曼又扩展了自己的研究,探讨了人们在面对面的社交场合中为了挽回面子而采取的特别策略。

1964年,琼斯(Jones)通过对印象管理动机和策略的深度研究,提出了用以提升自身品质的吸引力从而影响他人的一系列战略行为的逢迎者模型。[2]其中,逢迎者的动机包括对他人宝贵资源的渴望、保护免受潜在危害的愿望和对积极自我的渴望三种;逢迎者惯用的四种策略包括恭维对方、意见遵从、自我呈现、略施恩惠。

1971年,Tedeschi等在费斯汀格(Festinger)的认知失调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相较于内在一致性的需求,人们更倾向于外在一致性,即与他人保持一致的社会关系的观点。[3]外在不一致性会使人们之间难以成功地互动,因此人们会试图采取一定的措施避免出现外在不一致性。Tedeschi等人的贡献在于他们用印象管理理论解释人们会避免消极的认同和外在不一致性,为这一社会心理学现象扩宽了研究视角,增加了印象管理理论的应用范围。

此后,印象管理理论在实验性社会心理学范畴不断发展,大量学者纷纷在实验控制条件下对印象管理的影响因素和行为策略进行研究。1990年,Leary等通过对印象管理过程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印象管理双成分结构模型,将印象管理分为印象管理的动机和印象构建。[4]这一结构模型成为迄今为止印象管理相关研究的重要理论依据。

[1] 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冯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61.

[2] Schneider D J. Tactical self-presentations: Toward a broader conception[M]// Tedeschi J T. Impression Management Theory and Social Psychological Research. New York, NJ: Academic Press, 1981: 23-40.

[3] Tedeschi J T, Rosenfeld P. Impression management theory and the forced compliance situation[M]// Tedeschi J T. Impression Management Theory and Social Psychological Research. New York, NJ: Academic Press, 1981: 147-177.

[4] Leary M R, Kowalski R M. Impression management: A Literature review and 2-component model[J].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90, 107(1): 3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