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何为学术期刊

一 学术期刊的内涵

学术期刊(academic journal)是一种经过同行评审的期刊,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文章通常涉及特定的学科。学术期刊展示了研究领域的成果,并起到了公示的作用,其内容主要以原创研究、综述文章、书评等形式的文章为主。非学术期刊刊发的内容,则以文件、报道、讲话、体会、知识等只能作为学术研究的资料而不是论文的文章为主。

具体而言,学术期刊和非学术期刊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从期刊的特性来看,学术期刊具有学术性、局域性,而非学术期刊则具有大众性、普及性。(2)从出版的文献看,学术期刊刊发的文献以学术论文为主,而非学术期刊刊发的文献则以文件、报道、讲话、体会、知识等,只能作为学术研究的资料为主。(3)从期刊的主要功能看,学术期刊的功能主要在于学术研究、学术交流和探讨;而非学术期刊则主要是为传播、普及、学习大众知识和信息服务的。(4)从经营管理来看,学术期刊不以赚钱为目的,即其行为是非商业化的,只注重社会效益;非学术期刊则大多采取商业化运作模式,既注重社会效益也注重经济效益。(5)从文献刊发的过程看,学术期刊要求相关专家、学者对学术论文进行严谨的评审和筛选,更注重的是文献的学术价值;而非学术期刊一般只需经过刊物编辑的编审就行,注重的是大众性和市场价值。需要说明的是,《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并不强调学术期刊与非学术期刊划分的界线,只是依据“载文量多”“收录量大”和“被引次数多”进行选刊。

学术期刊本质上就是一个交流平台,大家把自己的科研成果以学术论文的形式发表在学术期刊上,可以让其他所有科学家看到,为其他科学家提供参考;也可以把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发表在学术期刊上,让大家共同参与,一起解决。这样,有利于学术期刊间的交流,促进科学的进步。为了让从事不同研究方向的科学家方便查阅对自己有用的论文,学术期刊根据研究内容分为很多种类,每一个种类都具有侧重点,例如分为数学类、物理类、化学类、生物类等。其实由于科学研究内容本身的不断细化,每一个学科都包含非常多的学术期刊。例如化学类又有有机类、无机类、分析类、计算化学类、高分子类等,还有综合类的期刊,即可以发表很多种类的学术论文。

学术期刊具有创新性、传承理念的主导性。自世界上第一种期刊《学者杂志》创办以来,各类期刊已经在300多年的人类巨变中此起彼伏,唯优质的、恪守高品位的、坚持以学术创新为导向的学术期刊才能不被历史淘汰。通过期刊的组稿策划与编审出版,同时倡导、鼓励学术创新这个纲,是提高期刊学术品位的关键。当时,创新已经取代传承而成为当代社会中的主流价值取向。而任何创新都要立足于传承的基石。学术期刊应留更多的版面优先刊载创新性研究成果,坚持突出创新,明确传承的目的是更好地创新。这样,学术期刊才能相应提高自身的学术品位。

期刊的办刊理念、办刊思路和办刊风格,取决于期刊的出版宗旨定位。因为后者是期刊的性质、作用和目的的概括,势必对前者的实施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高校学报以学术创新为主导的办刊理念,之所以在实践中遭遇发展制约,在相当程度上就是因为受到出版宗旨定位的限制。高校学报作为学术期刊数量上的主体部分,其面向本位宗旨曾经在20世纪80年代,发挥过激励本校教师科研活力的积极作用,高校学报刊载了大批创新性学术成果,为繁荣我国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高校学报定位为反映高校科研、教学成果的学术期刊,既是社会各界长期以来对高校学报办刊宗旨的公认与理解,也是高校学报一贯遵行的办刊宗旨。这一宗旨定位,作为时代产物,有其历史和现实的合理性,并且曾经在高校乃至全国的学术发展中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可是,在国内学术期刊竞争态势愈演愈烈的情况下,学报内向本位宗旨的弊端和局限性已经导致期刊质量与社会科研单位或研究学会主办的同类期刊相比较低,学术影响也较小。于是不少高校学报大量采用外稿,不惜高价约稿,一些高校学报外载稿的比重达到60%以上,大大超过教育部规定的以反映本校科研成果为主的定位。近年,教育部启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名刊工程”,想通过典型的示范,促进高校社科学报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拓创新,逐步改变目前“全、散、小、弱”的状况,实现“专、特、大、强”的目标。其中的导向性条文实际上就是学报宗旨的新定位,即逐步以“外向开放取代内向定位”。教育部明文规定:名刊工程的入选条件之一就是要坚持改革创新,树立开放式的办刊理念,形成切实可行的办刊机制,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增强刊物的活力和竞争力。建设标准之一就是积极吸引刊发国内外知名学者的优秀论文,注意大力扶持学术新人,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队伍的建设。特别是特色栏目的校外稿件要占有相当的比例。形成科学的办刊机制,确立现代办刊理念,实行开门办刊,建立科学高效的内部管理制度,倡议以改革为动力,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在新的基点上共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这些都表明,在实践以学术创新为导向的办刊理念的过程中,每个高校学报的宗旨定位,应该根据本校学科的建设特色以及科研和教学工作的发展需要,予以科学定位,在共性中显示个性。鲜明的个性特色,才是提高不同学报整体质量的关键因素。外向开放的宗旨定位不拘内外用稿,而且表现为开门办刊,打破以往坐等稿的自闭局面。走出编辑部,密切了解校内外科研动态,有针对性地组稿、约稿,办好符合本校重点学科建设、吸引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特色专栏,使学报更具生命力。

二 刊与书的异同

(一)装帧设计

装帧是指人们在从事出版物生产实践中,将必要的物质材料与一切必要的工艺技术相结合的活动和过程。其目的是更好地实现出版物的阅读功能和欣赏功能。

装帧的历史,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公元前14世纪至公元1世纪,这一阶段是从无意识渐渐转向有意识的原始装帧。在这一阶段,经历了从甲骨文书到造纸术、印刷术的发明过程。硬质书的装帧是最初的书籍装帧形式,其形态粗陋不堪,仅把文字经过炼、铸、烧、雕等技术加工成简单的书。其体积大、分量重、可携带性差,阅读运送极不方便。这表明当时社会生产力低下,此时,装帧作为艺术仅处于萌芽阶段。第二阶段是从造纸术、印刷术的出现到19世纪初。这一阶段,综合材料与复杂工艺结合的软质书取代了龟甲、兽骨、青铜、竹木等硬质书,经过一段漫长时间的探索,终于创造出册页书籍,在工艺上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使装帧艺术从萌芽阶段迈进创造阶段,并且形成了一定的装帧体例和美的原则。大约在200年前,欧洲就率先开始将装帧设计列为独立的艺术体系,建立了专门学院和研究机构。第三阶段是19世纪中叶到现在,这个阶段是民族意识、时代意识和国际意识结合的现代装帧时期。19世纪中叶,欧洲机械印刷出现并传入我国,近代书籍装帧艺术开始萌生,到20世纪初,大量出版物采用美术字、图案花饰、装饰画、版画、漫画和中国画等形式,创造了中西文化交融和机械印刷特色的现代装帧艺术。

装帧的发展也可从印装工艺与用材方面来分析。起初只是单一物质与简单工艺结合,其后是装帧材料与印刷工艺结合,再后是综合上述材料与先进印装技术结合。装帧材料和印装工艺的改进,固然对装帧的发展和提高极其重要,但装帧设计与对书刊的阅读、使用、保存和流通的实用功能的改进和完善所起的作用更大,特别是对书刊装帧的美化、艺术功能的提高和创新起到决定作用。可以肯定的是,提高装帧整体艺术水平,关键是重视和提高整体设计水平。

装帧设计包含工艺、技术、美术三个方面内容。在工艺设计方面,主要是解决装帧形式的物质材料、装帧材料,制版、印刷、装订工艺等;在技术设计方面,主要解决原稿转变为书刊的版面形式问题,如文字、公式、表格、插图和注释文等;在美术设计方面,主要考虑装帧形式上审美的问题。包括书的包封、封面、书脊、环衬、扉页等。这三个方面的设计都有各自不同的规律和方法,如何把它们协调起来成为一个和谐的整体是编辑设计人员主要考虑的问题。

为了更好说明期刊的装帧特征,首先来看一下图书的装帧设计。

图书的装帧设计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审美活动,它的实际操作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全书的总体设计,包括基调、风格、形象、色彩等诸种因素的协调统一,使一本书、一份报刊凝结成具有整体风格的艺术造型;二是对封面、封底、护封、扉页、书脊等做出与全书相适应的设计;三是对字体、插图与版式进行妥当配置,印刷精良,装订无差错。

图书的结构部件包括以下几种。

封面(封一)是一本书的表面,印有书名、作者名、出版者名等。封面兼具有保护书芯和装饰的作用。

封里(封二)即封面的里面,书籍的封二一般都是白的。有的薄本书,也用它印前言或目录等。期刊的封二一般做广告或刊发图片、报道等。

封底里(封三)即封底的里面,有的读物为了凑印张,利用它印正文或后记、版权等,期刊有时也用它印正文或图版、广告等。

封底(封四底封)印有责任编辑、装帧设计人员姓名、书号、定价、书籍条形码等。

书脊(封脊)是书刊的脊部,连接书刊的封面和封底。印有书名、册次(卷、集)、著译者、出版者,便于在书架上查找。厚本书刊号可以进行设计装饰。

护封(包封、护书纸)包在封面外的另一张外封面,有保护封面和装饰的作用。多用于精装书,平装书有时也可采用。

勒口(折口)、飘口平装书的封面和封底或精装书的护封切口处多留90mm以上空白纸张向里折转,在上面有时印有内容提要、书刊介绍或作者照片、介绍,这叫勒口;精装书或假精装书的外壳,要比书心三面切口长出3mm的飘口,用来保护书心。

订口指装订处到版心之间的空白部分,分为串线订、三眼订、骑马订等。

切口(书口)是书籍三面切光的地方,分上切口(又称书顶),下切口(又称书根),外切口(又称裁口)。

踏步口又称梯标。就是在外切口根据每个字首处打上空缺注以符号。一般应用于书辞,以方便检索。

衬页是衬在封面内(上衬)和封底内(下衬)的白页。一般习惯已不用,大多数被环衬代替。

环衬,比衬页再多一页白页,有时可以和内封连环在一起,节省一页纸张。衬在上面的叫上环衬,衬在下面的叫下环衬。这是精装本和串线订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平装本的厚书也要采用上环衬。因为它的作用,能使封面翻平不起褶皱,保持封面的平整。环衬可进行一些美术设计。

书根,位于书籍的下脚侧面,在靠订口外印上书名和卷次。对于书籍,另外还有书函、书壳。书函是我国古籍书外面的蓝布壳子,书壳一般用薄纸板或瓦楞纸做,都是用来保护书籍的。

与图书相比,期刊的部件要少得多,并且与图书的要求也略有差异。期刊的装帧设计包括封页(封面、封二、封三和封底)设计和版式(封页和内页)设计。封面必须包括刊名、副刊名、刊名的汉语拼音文字,出版年月、卷号、期号,责任者(包括主编、主办者或编辑者),标准刊号以及条码等。检索性期刊按照《检索期刊编辑总则》加上“起止顺序号”“出版单位”和“刊标”等。底封,刊印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号),定价,也可刊印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号),版本记录块。书脊,期刊的单册和合订本的书脊厚度不小于5mm时,应在书脊上排印刊名,出版年份、期号(或卷号和期号)等顺序编号。若厚度小于5mm时,可将其印在底封距订口不小于15mm的范围内。封里和底封里,可刊印广告。

封面设计是一种视觉传达艺术,通过运用色彩、文字等艺术手段将刊物的特色内容传达给读者,它反映了期刊的第一视觉效果。学术期刊的封面设计要考虑刊物的性质、特点和内容,封面设计力求做到庄重、简朴、美观。将封面设计体现的形式美与学术严肃性体现的内容美两者结合起来,才会吸引读者的视线,让读者既学到知识,又领略视觉美。如果作者拿到一本期刊,能产生一种想阅读的冲动,那一定是这本期刊的封面起了关键性作用。之前,曾有一位美术设计者为《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设计过这样一个封面:封面由两幅图构成,一幅是采油用的磕头机,另一幅是钢厂成品钢条出炉的场景。不用文字说明,很多读者看到这个期刊的封面设计图,一定会联想到期刊的特色栏目即核心内容和办刊宗旨。

封二、封三的内容也是阅读的一个亮点,因此其内容设计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有很多商业期刊的封二、封三都放置了广告,而学术性期刊中的医药类期刊多数也是以广告为主。大多数学术期刊特别是高校学报类期刊,因其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封二、封三不可能刊登一些商业广告,有的高校学报放置编委会的名单,有的放置征稿启事,还有的则是空白页。为了使期刊装帧设计更饱满,更具可读性和观赏性,封二也可根据期刊栏目设置,比如放置本校或校外专家、学者的简介(附一张彩照)及其最新的科研成果或研究动态。这样读者可以了解相关领域的学者和该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为相关领域读者今后的研究方向提供一定的参考。也可定期或不定期地刊登学校的简介、学术研究中心及其研究成果、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把封二、封三作为展示、宣传学校发展和科研成果的一个平台。

装帧设计是一门独具特色的造型艺术,它反映了人类文化的科学意识和美学观念。学术期刊装帧设计的精美、质量的高低,不仅关系到学术期刊本身的品位,也直接影响着刊社的形象。期刊的封面好比是期刊的“门面”,它是期刊最先与读者接触的特殊载体,在信息输出中先声夺人,首先进入读者的视觉世界,并有效地影响着读者的心理定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期刊的装帧设计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

首先,装帧设计可以作为学术期刊的艺术表现形式,充分体现该刊物的办刊宗旨,在刊名、图片、色块、线条等要素的创意组合中,体现期刊特色,充分展示刊物的个性,诠释刊名的文化底蕴,使读者从对期刊装帧设计的解读中,产生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联想、回味。这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学术期刊的装帧设计应有学术味、书卷气,宜庄重、朴素、大方,应与自身周围的文化氛围相吻合、相匹配,与学术刊物所表述、所传达给读者的文化韵味相协调、相和谐。比如《北京大学学报》就采用北大校园一角作为封面,使每一位读者一拿到《北京大学学报》,就被其优美的校园环境所吸引,进而对北大的人文景观、学术氛围产生一种向往、一种膜拜,从而不仅扩大了学报自身的宣传效果,同时也为学校做了一次无声的广告。第二,学术期刊的装帧设计应在外在美与内在美的统一中体现刊物特色。一本学术刊物是由其思想内容和形式(也即装帧设计)两部分组成的,刊物的思想内容是刊物的决定性因素,刊物的形式是为了表现刊物的思想内容。刊物的思想内容好,表现它的装帧设计就有了好的内核。二者相得益彰,相映生辉,共同构成优美的刊物。任何一种期刊的装帧设计,从美术的角度看,不管它的质量有多高,都要基于刊物的思想内容来充分体现刊物的特色(也即刊物的内在美)。

其次,期刊的装帧设计应具有整体感。整体感是指期刊期与期连续出版的连续性设计以及每期专题栏目之间各版位的整体设计。它以相近或相似的面貌,通过反复出现的形式展现给读者,以强化、加深读者对期刊的认识、了解,并使之得到认可。期刊(包括学术期刊)是多期连续出版,每期独立存在并具有完整性。一种期刊之所以能在诸多期刊中被熟悉的读者一眼认准,就在于刊物的期与期之间,通过图形、线条、版式或者是色彩等的组合,在读者心目中留下了一种“固定的格式”。此种“固定的格式”却非完全雷同,而是“有同有异”。这就要求期刊的装帧设计具有整体感。即便是同一期刊物,在栏目与栏目之间,每组栏目与整个期刊之间,也有一个装帧设计整体感的问题。当然,期刊装帧设计的整体感,并不是要求期刊的每一期设计一样,栏目与栏目之间编排一样。任何图形、标志、线条、色彩等的重复,就像一条看不见的线,串联在篇章之间,既保证了期刊的整体感和某篇文章、某个栏目的整体感,又要尊重文字表述的规律,在重复中有所变化,并使这种变化合理地安排在文章的各页中、栏目的各篇间。如此,才会使读者的阅读情感在这种变化中有更大的起伏跌宕,也有更多的思考空间。可见,正是期刊的连续性和页码的连续性为刊物的装帧设计营造了可施展的多种手段,从而一方面保证了期刊的整体感,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其个性特色。

再次,期刊的装帧应讲究设计,创意每一种学术期刊有限的空间版面。在进行装帧设计时,要强化四封的视觉冲击力,重视目录页设计的导读意识,着力寻求内文版式的新颖、美观,而不是随心所欲。学术刊物要给读者留下美的印象,四封的作用相当重要,一般来说,学术期刊的文化含量高,对四封的设计就有更高的要求,必须在构图、用字、着色等具体环节上精雕细琢,通过独特的创意透出较高的文化品位。当然,四封设计创意总体的美感表达,还得借助印刷材料——纸张——来进一步深化。相信,随着优质铜版纸日渐用于四封和印刷技术的日趋先进,学术期刊四封设计的效果将更为理想。四封的作用举足轻重,目录页的设计也不宜疏忽。过去在目录页次的编排上着重于“实在”二字,现在的编排思想则更强调“为读者服务”的意识,具体在编排上一般按内容分门别类地依栏目排定,而且有主有次,有轻有重。许多刊物为了方便读者阅读,把编者的思想、意图通过目录页的设计传递给读者,把每一栏目中的重要篇目用醒目的字体排出,加强了目录页的导读意识,使目录页的编排更吸引人。当然,学术期刊装帧设计的独特创意还表现在内文版式设计的求新求变求美之中,而且这种趋势日益明显。现在,大多数学术期刊不再是整齐的通栏、双栏,平稳的千篇一律的大字标题,而是点、线、面的交替组合,花边、色块、字体字号的错落变化和插图与正文、标题与图片的和谐对立。正是版式图文的疏密、渐变、突变、重复等装帧设计的独特创意,反映出编辑的艺术修养和设计水平,也反映出刊物的美感程度和刊物质量的好坏,从而使学术刊物通过精美的装帧设计达到图文并茂、赏心悦目,进一步增强了学术刊物在读者中的影响力。

(二)版式设计

版式设计对人员主要有以下方面的责任要求:一是根据书刊内容的性质、特点及读者对象,大体了解各篇文稿和图稿的体例、结构和篇幅,与责任编辑共同研究确定书刊的开本,装帧形式与版式;二是美术设计和插图设计人员共同研究封面、书脊,扉页版插图的描绘方法和文内图案装饰;三是了解书刊的总体情况和有关细节后,参考或独立拟订版式设计方案;四是合理选用正文纸张,并掌握纸张的品种、规格、性能及市场供应情况,便于计算成本;五是要熟练地对书刊的版式和图版进行定版设计,及时解决排印过程中的疑难和校样上的版式问题。版式设计人员在履行好职责的同时,也应具备相关的素质:一是对出版工作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对从事的每个设计环节要认真思考,勇于创新;二是要熟悉排版工艺,具备一专多能,对汉语知识、规范文字、常用外语、科技符号及所在系统的专业常识都能掌握运用;三是要熟悉编辑出版各个业务环节,经常从设计协作的角度出发主动地配合上下工序解决疑难问题,使版式设计方案达到编辑和出版各个环节的意图和要求;四是要娴熟地掌握和运用美学知识和技巧;五是要不墨守成规,及时了解设计新潮,注意国内外书刊版式及装帧趋向,开阔眼界,拓宽思维。

首先对书籍的版式设计做一个介绍。针对不同类型书籍的个性和特点,应设计出版面结构合理、段落层次分明的版式,文中的图文编排疏密得当,从整体视觉上具有整齐匀称的秩序感,达到美观易读的效果,其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索引及其对应的外文等,版式处理要注意美观、规范,并充分考虑读者方面检索和纳入国内外数据库的需要,标题、正文、插图、题头、尾注等版式的安排,要注意盘错离合、承应离让、疏密屈伸、起伏对应,并要分别重视标题的字体和形式的变化与图文的相互制约,竭力引导读者的注意力。随着社会的发展,排版的工艺技术也会更新,书籍的排版要适应工艺发展的新潮流,注意利用电脑排版字体、纹饰及图案变化的内容特点,及时协调,做到有的放矢,做好排版工艺适应性的同时,又要保证出版质量的可靠性,尽量节约工料,降低成本。

由于书籍内容的繁简不同,科目门类迥异,其排版也形成了各种各样的风格。

在标题排列形式方面,因书籍内容的逻辑结构非常严密,通常分为若干大小段落,需要在总的段落上分别列出如部、编、篇、章、节、段、子目等标题,对内容做提纲挈领式揭示,以便阅读理解,故书籍的排版设计首先应符合这个逻辑结构,层次分明,再去考虑版面的美观问题。图书要尽量少用繁杂的标题层次,以使人清晰见其主干要旨。对标题字体原则上,按原稿分标区别的层次,在书籍排版中通常采用的标题由大到小、由重到轻交叉使用,如三黑、四宋、五正等。在书籍的文稿中,著译者有时只偏重于章、节大标题的选择而忽视小标题的统一。甚至有的有标题,有的却没有标题。故在整理书稿时要使全书连贯一致,同级标题采用统一的序码。

一般来说,标题可用不同字体来表示书籍的类别。如黑体字壮实醒目,适用于标题和重点语;仿宋体字迹清秀,适用于标题和引文;宋体字形端正,既适用于标题又适合于排正文;楷体字体秀美,用作儿童读物较为合适;长仿宋体字适用于副标题和诗文集等。为鲜明醒目,可根据标题字数的多少,在字间加空格。副标题一般用长仿宋,并加破折号。一般标题下用四号,并可根据字体大小配合选用字号。作者名称在标题下,一般用五号楷体或仿宋,如冠以单位名称的排五号仿宋,后空一格接排作者名。用在文稿后的写作单位用五号楷体,下面文章出处用小五号宋体,前后加括号。

就书籍中标点符号的排版而言,句号的表达有两种——“。”与“.”。在有数理的公式时,应该与下角数学或符号“O”有所区别;问号“? ”,感叹号“! ”排全身,占一格;其他标点符号排对开;在转行时,点号都不要放在一行的开头;引号、括号、书名号的前半边,可放在一行的开头,但不宜放在一行的末尾;省略号、破折号可放在一行开头或末尾,但不要拆开使用;间隔号“·”可放在一行的末尾。如行中有逗号“, ”,或另有其他引号、括号和外文等标点或符号,尽量在这类符号的左右加嵌空,不要影响逗号习惯空的对开,但这类符号的嵌空必须前后匀称;在阿拉伯数字及外文的每节前后,如没有标点符号,应在每节前后加嵌空;文稿中的引号、括号、书名号都在文字的前后,各占一格;破折号占两格;省略号六个圆点,占两格;间隔号占一隔,应注意区别比号“∶”与冒号“:”;表示着重的点符号,着重号“.”应贴字脚,圆点也应小些,标在文字的下面。

书籍的页码与书眉的排版也很重要。页码是书页顺序的标记,页码的编列有两种情况:一是以内封为第1页码,按着书的内容,如前言、目录、正文等顺序编排,前后连接在一起;另一种情况是前言、目录和正文等分别从第1页码编排。横排书的页码一般用阿拉伯数字,但正文要分别编排页码,也有罗马数字的,竖排书的页码一般用汉字数字。页码可以加一些装饰衬托,一般排在版心下方靠右切口,也可居中,形式如下:

以图为主的超版面,一般可不排页码,若需排,可根据页码地位、图片底色的深淡,确定其为黑字或白字。字数在30万以上的书稿,一般可排书眉。书眉的编排由双码到单码,标题由大到小,一般双码排第一级标题,单码排次一级标题。排子目小标题的书眉,在一面上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子目,应排在前面见的第一条。书眉一般排在版心上端,也可排版心下端。排在版心上端的书眉,书眉线可加可不加。如果加书眉线,另页(或面)起排的当面排文武线;如页码不排眉文,其他排正(细)线,加页码排眉文。如不加书眉线者,另页(或面)起排的,不排页码和眉文,其他加排页码或眉文。书眉的装饰形式一般不外乎以下情况:经常翻阅的书,书眉可靠页码排,便于检查;一般的书籍可在上方居中;教材或参考书可排在订口;重印古籍或翻译书籍可用横栏形;也有不少的书籍采用直栏形将书眉靠切口排。

书籍除正文外,还有内封、内容提要、版权、目录、序言、后记以及注释、附录、索引、参考文献等补充和辅助部分,现将主要设计叙述如下。

内封设计通常是书名用字较大,著译者和出版者用字较小,年份用字更小;丛书名可视情况酌情处理。也有由封面装帧者一同设计的。内容提要一排在内封背面,有护封的书也可以用六号宋体字排,根据开本的长度设计每行字数,印在护封的勒口上。版权一般排在扉页背面,也可为了方便印订放在正文后。目录要简明扼要,排版时采用不同字号和缩略,或用分栏、小标题接排等形式,根据内容可编到章节子目。目录的版心可小于正文版心,标题与页码之间的连点要轻细,标题后有作者署名的页码要加括号,没有署名的时候,页码可加括号也可不加。序言可用与正文不同的字体,如仿宋体等,页码从单页开始排。后记排法与正文相同,位于正文后,也可用与正文不同的字体。注释部分规格如下。

(1)引用马、恩、列、斯及党和国家领导人选集、全集的文句,先注作者名和篇名,次注集名,再依次注明卷数、版本(出版社名、出版年份),页码。

(2)引用单行本的文句,先注作者名,再注书名(或篇名)、版本、页码。

(3)排在同一页上接在一起的几个引文,如引自同一本书,而页码不同,每个引文按规定格式作注,以下可依次简写:“同上书,第××页”,如果页码相同,则写上“同上”即可。

(4)引文在原书上若跨页,在注页码时用连接号,如“第25—26页”。若原文散见两页,页码用顿号,如“第25、26页”。

(5)若全书反复引用一本书的文句,第一次按规定格式作注,以后只注书名页码。若书名、篇名过长的,第一次出现时可用全称,同时注明简称,以后各注都用简称。如正文中已说明引文的作者和篇名、版本等,注释可以省略。

(6)引用报刊文章的文字,依次注作者名、篇名、报刊名称、年月日或期数、页码。

(7)引用古籍,原则上注书名、篇名,没有篇名的注卷数。篇名写在引号内,其间加“·”,词牌名附有题目的,也可以“·”分隔。

(8)引文注释分为页末注(脚注)、文末注(段落后或篇后)和文内注(夹注)。页末注在本面的最下边,与正文之间排一直线,叫注线,一般从顶头排,长度占版面宽度1/4左右。文字比正文小一号或半号。注码排在文字右上面,一般采用①②③……注标或花芯(*)。文末注的段落注是随正文如每一段后排的。一般使用“注”字或“注1”“注2”等。篇后注是排在每一篇章后的,编制一个顺序,在注文很长、注序很多的情况下可采用。文内注一般用小一号宋体,串插在引文后面。

(9)选用整篇文章的出处,排在最后,用小五号字体后缩三格排。

(10)需要汉字注音的书籍,注音一般串在文字中,比正文小一号字排,前后加圆括号,汉字注音前加“音”字。如括号中又有说明文字,注音排六号,说明排五号字。

在书籍版面设计上,有时因考虑到合面的形成,以及单字不成行、单行不成面的规定,就须改动文句来牵动版面,可使版面美观并节约篇幅,但在处理上应使文字和标点符号之间嵌匀,不使版面在视觉上有疏松之感。同时在处理时一定要精确计算,尽量不要牵动章、篇,否则修改起来比较费力;不要将原校样裁剪另行拼贴,以免改版时查找困难。编辑或校对人员可以将分行的段落衔接,将衔接的大段分行,在一段内可选取行末顶版心的段落,增减虚字、同义字词、标点等办法,或根据需要换用适合的标点符号以及在前后加空等办法来调整。也可在图表公式处伸缩地位,增加或减少虚字。

图表若超过版心高度的一半,应居中排;不足一半的靠切口一侧排。侧排的另一边排正文。一面上的图不止一幅或者须与另面对照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酌情而定。需用优质纸插页的细网线图,可订在章节后面,也可集中在正文之前或正文之后。

与书籍相比,期刊有自己独特的版式设计方式。

针对学术期刊,其版式设计特点主要有:每期的首页,包括合订本,都应该是单页起排,每篇论文应在页眉处标示期刊名称、卷号、期号、出版年月;在每篇题名的下方列出主要著作人姓名及其工作单位、地址、邮政编码等;在分期连载的期刊论文中,在每期的题名后加注连续次号,如“续前”或“续一”“续二”等,第一次刊载的应在文末注明“未完待续”,最后一次应在文末注明“续完”字样;每篇论文应避免分散跳码排印,当确实无法避免时,应保持顺转的状态并在中断处注明“下转第×页”,接续处注明“上接第×页”;摘要是学术论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摘要的撰写参照文摘编写规则GB6447—1986的规定。对外交流的期刊,可附上英文摘要,在摘要的下方应就文章的内容选择3—8个关键词列出。为了对外交流,应标注与中文内容、格式都对应的英文关键词,排在英文摘要之下。对于不同学术文稿的内容和文章体例,可根据具体情况标出不同的层次,一般情况下,人文社科类一般采用汉字分级连续编号。

第一级标题——一、二、三

第二级标题——(一)、(二)、(三)

第三级标题——第一、第二、第三

第四级标题——一是、二是、三是

自然科学类学术期刊论文的标题层次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级连续编号,正文层次的划分,一般不宜超过4级,4级不够时,可视情况再划分。

第一级标题——1

第二级标题——1.1

第三级标题——1.1.1

第四级标题——1.1.1.1

自然科学等学术文稿的编号应左起顶格,有标题时编号后空一个字的位置再写标题,另起一行写具体内容。没有标题时,在编号之后空一个字的位置再写具体的内容。

所谓期刊定版,就是在稿件排版前由版式设计人员对图文进行具体计算和测量,并在稿件上标注出各种制版排印符号和画出相应的版式样子,是制版排印过程中的“蓝图”。其主要包括设计规划、计算篇幅和画版样。期刊的定版设计包括设计规划、篇幅计算、画版样。

1.设计规划

目前,我国期刊所采用的开本规格主要有两种:一种是787mm× 1092mm纸张幅面的16开本;一种是国家标准《图书的开本及其幅面尺寸》(GB788—1987)规定的16开本,其纸张幅面为880mm×1230mm,其称为国际开本。极少数是采用850mm×1168mm纸张幅面的16开本。对以上两种规格的16开本,其开本幅面尺寸是具有一定的规范性的,而规格、条款、版心尺寸和边空都无规定,但有一定的期刊版面规格参考数据,具体见相关的资料。

期刊正文中常用小五号和五号字,表格和注释用六号字,参考文献用小五号或六号字,但也有些期刊的某些文章用小四号或四号字。作为版式设计人员,对期刊进行设计时,首先要对期刊所采用的版式规格和行款,每期确定用于排正文的部分的字数、字号、页面字数等方面进行了解。其次,弄明白本题发稿的栏目规划,分清稿件中的重点稿和一般稿、机动稿和补白稿,主编对本期的编排设计有何高见设想等。再次,通过计算稿件的篇幅,看与设计规划的版面是否相符,包括标题、图表所占的版面。最后,在版式设计时,对所有文稿进行一次整理,包括稿件标题、词语结构、各篇稿件前后关联、插图的缩比和所占版面大小、表格及公式的排式改造和计算等,以便充分考虑设计的整体表现和编排要求。

2.篇幅计算

篇幅计算是指对本期稿件有编排构想以及对这篇稿件的版式、标题安排进行了初步设计后,具体计算出这篇稿件所占的行数。如果版式是分栏的,则是计算出稿件分栏后行数。为了安排好版面,往往根据设计构想控制版面而增加几行或减少几行,往往也只有一字之差。所以,计算篇幅是件非常细致具体的工作。计算篇幅时,一定要把标题所占的版面折合成字数一并计算,并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标题在设计时的伸缩,以使整体协调。为使版式画得准确,最好在设计定版时测定图稿制版后的实际幅面,若图的幅面宽度正好等于或小于分栏的宽度,只要视其高度所占的行数就可确定其篇幅。同时,从版面构成的角度来看,图文配置也会显得更加整齐美观。

3.画版式

这一步是在完成版面设计准备工作后,通过画出的版样具体体现组版的意图,给组版的操作员提出一个设计蓝本。这项工作一般都是使用事先印好的一种与实际版式相同的版式纸。设计人员画版要正确理解主编与责任编辑制版和编辑排版的意图,把编辑思想与设计构思全部在样式上表现出来,诸如标题的字体、纹理及与其相配合的题头等,文字的转接和组合分割。

4.编排规范化

(1)封面编排规范

按照期刊封面信息的要求,封底要反映期刊一些必不可少的信息:中文刊名及其英文、刊期、国际连续出版物号、出版年、期数、条形码、主办单位全称等,而且这些信息在封面都有相对固定的位置。因此,封面设计时要注意把反映期刊特色的内容与期刊的这些信息进行合理布局和颜色的协调搭配,这样才能将装帧设计与编排规范有机地结合起来。

按照期刊封底信息的要求,封面要反映期刊的版权信息(中文、英文):刊名,创刊时间,刊期,卷期,期数,出版年,主管、主办单位,主编,编辑出版单位,地址,印刷,国内连续出版物号,定价等信息,而且这些信息在封底也都有相对固定的位置。

(2)内容的编排规范

首先是目次页的编排格式与规范要做到期刊编排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目次页的编排要符合国家规定:页眉要标明刊名、出版年、月、卷次、期次、总期次,目次表要标明栏目、文章题目、作者姓名和文章的起始页,页脚要标明期刊的基本参数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和加快信息的传递速度,提高信息传递的准确率,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目次页的编排可以采用分栏排的格式,也可采用通排的格式,通常分栏排的信息量比通排的信息量要大,期刊可根据内容的多少来选择排版格式。目前有些期刊的目次页中对刊登的论文没有分栏目,采用通排的方式,这样不便于作者或读者快速查找相关学科类的文章,而分栏目排稿能让读者一目了然。

其次是正文的编排格式与规范。文章标题不宜过长,一般控制在20个字以内,要短小精悍,反映文章的精髓。对于标题过长的,一定注意在转行时既要考虑上下行的协调,又要考虑标题意思的完整性。标题的字体形式采用宋体还是其他体,可根据文章内容而定,最好不要千篇一律,否则会使文章版式显得呆板。文章标题一般采用2号字,正文用5号字。通常文章的整体编排格式有两种:一是全文不分栏拉通排版,二是正文分栏排版(以分两栏排版居多)。是否采用分栏排可视文章内容而定,若文章中图表较大,公式较长,可考虑通栏排版,这样可保证图表的完整性,避免公式的多次转行而不便于阅读。若文章以文字为主,可考虑分栏排版,这样读者在阅读时不容易产生疲劳、跳行的情形。有些期刊为了节约版面,增大容量,正文采用小5号字,文章一篇接一篇的排,缺乏独立性,给人一种凌乱的感觉,极不利于读者的阅读,使其失去阅读的兴趣。

(3)正文的图、表、公式的编排格式与规范

由于学术类论文中的图、表、公式较多,在编排时不可能对全文做很好的版面控制,根据文章内容有时需要分栏排,有时需要通排,这样不可避免地造成一篇文章排完后还留有空白部分,这些空白既不美观,造成版面的浪费,而且不符合期刊版式设计的要求,一般一页内如果留有1/3的空白,就需要编辑来进行补白。补白可以使期刊版面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有效调整版面布局,增加版面美感,达到整体均衡的效果。对空白的处理视情况而定,可以根据文章内容需要适当增加一些内容,也可以对内容做些删减来避免空白,若上述两种情况都不好处理,那么最好、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补白。多数期刊是利用空白进行转接页,但这样做的缺点是破坏了文章的连贯性。用来补白的内容必须要符合期刊的办刊要求。随着科技信息需求的与日俱增,大量的科研成果需要各种媒体来传播,而学术期刊是科研成果最好的载体,因此在期刊的空白处可以刊登一些科技前沿的最新研究动态、行业的最新研究动态、相关的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国际学术会议等等。读者通过期刊可以了解更多的科技信息。编辑需利用其短小和灵活的特点,最大可能地挖掘杂志的可读性,从而不断地扩大读者群,增加刊物的社会影响力。

近几年来,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有关科技期刊的编排规范和出版标准,如《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排格式》(GB7713—87),《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GB3101—93),《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GB/T15835—1995)等。这些编排规范的出台,对提高科技期刊的质量,促进科技期刊规范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学术期刊应严格按照有关编辑出版的标准和规范执行,这样才更加有利于学术交流和信息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