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01

归复。

在西方,对绘画的科学认知从文艺复兴和“解剖学”兴起开始。严谨的透视、精准的人体结构,以及赋有表现力的光影交织出了无数的艺术作品。自工业革命后,西方的科技和文化都在世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设计和绘画领域的西式审美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虽然一切都显得似乎理所当然,可是在内心深处始终觉得缺少了什么……

西式的视觉呈现样式新颖多变,不断推陈出新。但不论多好,内心始终非常清晰地知道这些美是“根植”于西方文化的,终究与东方的审美有着巨大的差异,它们并不属于我的内心世界。

“国风”在我们大多数人的思维里意味着古典高雅。在中国的古典文化与艺术体系中,绘画需要注重“意境”,“意境”常游离于现实与梦境之间。我们以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为例,从西式审美来看,它的透视不够精准确切,不“真实”;而从东方审美的角度说,画家更像是拥有了航拍仪般的眼睛,因为不受“透视”的束缚,所以能画出这样航拍式的长卷,绘画手法也非常超前,让人佩服。

在大量阅读一些关于中国美学的书和收集国画画册后,才深深地感受到中国的古典艺术可以供养我们成长的内容实在是太丰厚了。心中不断地产生了强烈的归复感,这才是与我们哲学理念、生活构想最为贴近的艺术作品呀!那些我们曾经背过的诗句、流传千古的谚语,以及神话故事中透露出的智慧和意境与国画是浑为一体的。归复,让心找到安定之所。

这本书以中国风为基调,加上了富有现代感的清新色彩,希望能与大家一起描绘国风之美。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信”的篇章,我们从简单的小物着手学习,通过传情达意的信物,学会控制颜色和造型的边界;在“学”的篇章,我们将向大师学习,将喜爱的古典绘画吸收,并转化为自己的表达。“绘”的篇章则是需要学会主题式表达,用画笔描绘四季的自然色彩。在“爱”的篇章中,我们将心里想表达的情感用画笔自然描绘出来。最后在“放”的篇章,我们将用开放的心态去面对绘画,了解多元的艺术表现形式,进行探索和尝试,最终慢慢画出带有自己独特气息的作品。

愿每一个热爱画画的朋友都能尽情地去画画和探索,通过画笔找到自恰而美好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