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光摄影用光(“风光大片你也行”系列)
- 创意影像编著
- 5352字
- 2021-01-29 17:39:19
二、关于测光表
在曝光之前,我们要进行准确的测光,然后再根据测光得到的数据,选择合适的光圈快门组合进行曝光。测光需要测光表的协助,测光表根据测光方式和使用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几种类型。
按测光方式分类
测光表按测光方式可以分为入射式测光表和反射式测光表。
测量入射光
入射式测光表
入射式测光表测量的是被摄物的入射光线,即被摄物所处的光线环境。对入射光的测量是在被摄物一方进行的。
反射式测光表
反射式测光表测量的是被摄物反射到相机方向的光线。对反射光的测量是在相机一方进行的。入射式测光表测量的是物体的照度,反射式测光表测量的是物体的亮度。所有相机的机内测光表都属于反射式测光表,但并不是所有的反射式测光表都是机内测光表。
反射式测光表相对于入射式测光表有一定的优势,它不需要摄影师在测量远距离光线的时候来回奔跑,而只需将测光表瞄准被测光物体即可。反射式测光表无法辨认实际物体的真实亮度,但如果要提供数据,就必须依据一个定量,所以反射式测光表一般被设置为将被摄物当作中灰度影调的物体来进行测光。反射式测光表的这种设定给用户带来了一些不便之处,具体解决方法我们将在之后的章节中作介绍。
测量反射光
按测光表使用方式分类
测光表根据其所在的位置和使用方式来区分,可以分为相机内测光表和手持式测光表。
机内测光表
为了区别相机内测光表与机外手持式测光表,通常把相机内的测光表称为“机内测光系统”。
置于相机内部的测光表属于反射式测光表,反射式测光表测量的是被摄物反射的光线。机内的反射式测光表对于数码相机的户外拍摄非常有用。机内测光表的光敏元件并不一定都位于取景器的五棱镜下方,也有的位于反光镜下端,其入射光来自与反光板垂直的另外一块小反光镜。另有一些相机的光敏元件的入射光线不是来自反光镜,而是直接来自感光材质的反光。机内测光表的优点是方便,机动性强,不需要使用者另外携带测光表,在快速拍摄时能够立刻进行测光。
数码相机上的曝光锁定键
手持式测光表
手持式测光表又称“曝光计”,可以理解为曝光值的计算器,是独立于相机之外、专门用于摄影曝光的主要附件之一。手持式测光表功能强大,现在功能齐全的手持式测光表既能测量入射光,也能测量反射光。手持式测光表的准确度也高,高级一点的测光表的测光级数能够精确到1/10挡光圈之内,这对于要求精确曝光的摄影师来说是非常实用的。手持式测光表的闪光同步连线能够在使用闪光灯拍摄时测量闪光灯指数。专业的手持式测光表设有高级的点测光装置,也有专门的点测光测光表。
手持式测光表
认识机内测光表
不同相机内测光表按照测光表在机身上所处的位置以及测光方式的不同,分为旁轴测光和TTL测光两种模式。
旁轴测光
旁轴测光也可以叫作“外测光”,“外”是指相机的测光光敏元件不通过镜头,独立于镜头之外。这种测光模式一般用于袖珍旁轴自动照相机。旁轴测光表的位置一般是由相机的构造决定的,因为旁轴相机没有反光板,所以无法像单反数码相机那样通过镜头进行取景和测光。
旁轴测光的优点是体积小,这其实也是由旁轴相机的结构决定的,它和旁轴相机的结构相辅相成。旁轴测光的缺点是测光不够精确,这是由光敏元件的测光范围与镜头视角之间的视差造成的。视差越大,则偏差越大。
第一款可以更换镜头的旁轴数码相机,爱普生R-D1
旁轴测光的数码相机如果在镜头上增加UV镜或者其他滤镜,会因为滤镜过滤掉一些光线,而测光表又不能观测到被过滤掉的光线,所以曝光时还需要我们去计算UV镜的曝光补偿指数,否则容易使拍摄出来的照片曝光不足。
市面上常见的旁轴测光的数码卡片机
TTL测光
TTL测光又称“内测光”,是英文“Through the Lens”(“透过镜头”)的简称。单反数码相机都使用TTL测光模式。
从英文字面上我们可以看出,TTL测光就是指光敏元件测量的是经过镜头的光线,即测量的光线与最终到达相机感光元件的光线是同样的强度。正因为在TTL测光模式下数码相机测量的光线强度是已经通过镜头的,TTL的测光范围与用户在构图时的取景范围是一致的,而单反相机的取景视角又与实际拍摄时的视角一致,所以测光的精确度比较高。
另外,如果镜头上增加UV镜或者其他滤镜后,由于TTL系统的测光元件与通过镜头到达相机感光材质(CCD或者CMOS)的光线几乎等量,所获得的光线都是经过滤镜过滤之后的,所以一般不需要添加滤镜的补偿系数。
光敏元件位于取景器五棱镜下端的机内测光系统。
光敏元件位于反光板下端的机内测光系统。
光敏元件的入射光来自感光材质的机内测光系统。
在镜头前加了蓝色滤镜,在使用旁轴测光系统数码相机进行拍摄时,如果完全根据测光表的指数进行曝光,画面曝光就会稍显不足。
光圈:f/16 快门速度:1/250s 感光度:ISO100 曝光模式:光圈优先 曝光补偿:0EV
同样,镜头前面加了蓝色滤镜,在使用TTL测光系统数码相机进行拍摄时,完全根据测光表的指数进行曝光,此时画面曝光基本正常,无曝光不足现象。光圈:f/16 快门速度:1/80s 感光度:ISO100 曝光模式:光圈优先曝光补偿:0EV
认识测光读数表
数码相机测光读数表一般位于取景器的下端,我们构图和拍摄时可以很便利地进行读取。测光读数表是我们不借助其他测光仪器进行曝光时唯一的参考依据。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测光读数表。
从图中可以看出,读数表里包含了快门、光圈、曝光模式、测光状态栏等信息。
当我们的曝光组合使得画面“曝光正常”的时候,状态栏的光标停留在“0”字下方。随着我们对光圈和快门的调节,中央部分状态栏的光标会向左侧的“+”号增加或者向右侧的“-”号增加。
向左侧的“+”号增加时说明“曝光过度”,增加的光标数量越多,则过度的程度就越高。
向右侧的“-”号增加则说明“曝光不足”,增加的光标越多,则不足的程度也就越高。
“+”和“-”之间成行的每个小方格代表一个曝光值,每两个方格之间是一挡曝光值差。
根据不同的相机,浮动光标每格之间有0.5挡或者1/3挡的曝光值差。
“曝光不足”时机内测光表的读数显示。
正确使用测光表读数
上面说到,测光读数表光标停留在“0”位置上时,被摄物体“曝光正确”,但需要注意的是,“曝光正常”在此是有局限性的。
因为无论是入射式测光表还是反射式测光表,都不可能自动识别它所测量的物体究竟是什么,所以也不可能知道被摄物的真实亮度应该是多少。
入射式测光表测量的是入射光照强度,这时候光线还没有经过物体的反射,所以所测出的读数与物体真实亮度没有关系,因此入射式测光表的读数是准确无误的。机内测光表测量的光线已经经过物体的反射,通过前面的章节我们知道,不同亮度的物体对光的反射程度是不一样的,反射式测光表无法一一区别。这时为了统一标准,机内测光表的程序被设置为将反射光的强度当作亮度为18%灰度物体的反射光的强度。当我们对着任何物体在测光光标停留在“0”位置的时候进行曝光,所拍摄出来的物体亮度都是18%灰度的亮度。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很多时候严格按照测光读数曝光,所拍摄出来的照片与真实情况不符的原因了。这就意味着,如果被摄物的真实亮度正好是18%灰度,那么当测光光标停留在“0”位置时进行曝光,所得画面的曝光是正确的;而如果被摄物的真实亮度高于18%灰度(如白色的墙壁),那么在测光光标停留在“0”位置上进行曝光,所拍摄出来的物体的亮度会低于物体的真实亮度;相反,如果被摄物体的真实亮度低于18%灰度,那么当测光光标停留在“0”位置上进行曝光,所拍摄出来的物体的亮度会高于物体真实亮度。
多云天气会给人以缥缈的视觉效果。近处的玛尼堆和远处若隐若现的山峦更增添了画面的美感,这是我们视觉所感受到的真实画面效果。
光圈:f/16 快门速度:1/30s 感光度:ISO100 曝光模式:手动模式 曝光补偿:0EV
使用反射式测光表测光得出的数据进行曝光,被拍摄的画面会呈现出曝光不足的情况,显得整个环境和画面都比较暗。
光圈:f/16 快门速度:1/80s 感光度:ISO100 曝光模式:手动模式 曝光补偿:0EV
原本比18%灰度暗的建筑和环境。
光圈:f/11 快门速度:1/250s 感光度:ISO100 曝光模式:手动模式 曝光补偿:0EV
使用反射式测光表测光得出的数据进行曝光,被拍摄的画面会出现曝光过度的现象,显得整个画面比较亮。
光圈:f/11 快门速度:1/125s 感光度:ISO100 曝光模式:手动模式 曝光补偿:0EV
所以,正确的做法是:读取测光表的测光读数,然后根据自己的经验,估计被摄物的真实亮度与18%灰度的关系。如果想要让拍摄出来的被摄物的亮度高于18%灰度1挡,需要加大1挡光圈或者减慢1挡快门速度;相反,如果想要让拍摄出来的被摄物的亮度低于18%灰度1挡,需要减小1挡光圈或者加快1挡快门速度。这样,才算是正确利用了机内测光读数表。
比原本的测光数值多增加3挡曝光。
光圈:f/22 快门速度:1/250s 感光度:ISO100 曝光模式:手动模式 曝光补偿:+3EV
比原本的测光数值多减少3挡曝光。
光圈:f/22 快门速度:1/250s 感光度:ISO100 曝光模式:手动模式 曝光补偿:-3EV
按测光表实际所测的数值拍摄,因为画面中的色彩分布比较均匀,所以测得的曝光值非常准确。
光圈:f/22 快门速度:1/250s 感光度:ISO100 曝光模式:手动模式 曝光补偿:0EV
使用测光锁定得到准确曝光
测光锁定又称自动曝光锁定,是在中高档数码单反相机上才有的功能。利用测光锁定功能可以在复杂的光照条件下,或者是拍摄景物只占画面极小一部分的特殊情况下,进行准确曝光。
具体做法是,首先将数码相机对准能够获得准确曝光值的部位进行测光,按下曝光锁定按钮,然后再重新进行取景构图,这样就能够获得准确的曝光量。不同的数码相机设置测光锁定的方式也不同,有的是利用专门的测光锁定按钮,有的是利用半按快门,或者两种方式都具备。
测光锁定与各种测光模式结合使用,能够使画面的曝光更加准确,从而获得更好的画面效果。以下图拍摄的山水景色为例,首先使用点测光模式对远处的山脉进行测光,然后进行测光锁定,最后进行构图。
按下“AE-L/AF-L”按钮即可进行测光锁定
使用相机的测光锁定功能拍摄的画面,画面曝光准确,其色彩也得到了很好的表现。
光圈:f/16 快门速度:1/250s 感光度:ISO100曝光模式:手动模式 曝光补偿:0EV
在拍摄时对着近处的土林进行测光,按下测光锁,以获得准确的曝光量,然后再重新构图。
光圈:f/16 快门速度:1/80s 感光度:ISO100 曝光模式:手动模式 曝光补偿:0EV
TIPS使用测光锁定注意事项
在选择曝光模式时,应采用手动曝光模式,以获得在图像曝光上的自主性,从而可根据创意的需要来决定是凝固物体在运动中的姿态,还是捕捉主体在运动中的幻影来营造动感氛围,或是采取小光圈大景深来表现景物的空间立体感,亦或是运用浅景深使被摄主体突出于背景之上。因此,充分了解各挡光圈、快门值在决定曝光值时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才能选择最佳的光圈与快门速度。
灰板
在提到正确测光时,常常提到18%的灰板。这种灰板的一面被染成灰颜色,能够反射照射到其上光线的18%,因此我们称这种色调为“18%灰色”。
为什么要使用灰板?
所有的测光表都以18%灰度设置为曝光标准,所以当我们将测光表(内置式或手持式)指向18%灰板时,测光表将会给出一个推荐曝光,该曝光应该能够产生一张与18%灰板色调完全相同的照片,即测光表从灰板上测到的光线与落到被摄物上的光线是完全相同的。
我们知道,测光表并没有测取场景中的色调,它并不知道我们正拍摄的是否是漂亮的脸庞、明亮的天空、波光粼粼的水面、洁白的雪花或者漆黑的夜晚,它所知道的仅仅是它所“看”到的,而这就是灰板上反射的18%光线。基于这个读数,它给出一个能够在成品照片上产生18%灰色调的推荐曝光。既然灰板上的18%灰色会真实地以18%灰色在成品照片上重现,那么所有其他色调——更黑暗或更明亮的,也会在影像中真实地重现。这就是使用灰板的原因。
拍摄者最好能购买一块灰板,任何时候都把它与照相机放在一起,带在身边。当我们面临棘手的场景需要测光时,它会给我们带来极大的便利。我们在商店中购买到的灰板尺寸约为20cm x 25cm(8英寸×10英寸),可能会太大而放不进摄影包中。不要为难,将它剪掉一半或剪成四块,只要将一小块放在摄影包中即可。灰板的大小只要能在拍摄时可以近距离测光足矣。
用灰板测定曝光值时,灰板要与反射式测光表配合使用。
灰板在测光中的使用
使用时首先把灰板放在物体的前面,并尽可能地与物体靠近,然后使用手动白平衡拍下灰板。要求灰板上没有阴影、没有眩光,尽量避免物体的反光,保证照射到灰板上的光线与照射到被摄体上的光线基本相同。例如,当被摄对象站在树荫下时,不要对暴露于阳光下的灰板测光,要对位于同样树荫下的灰板进行测光。
除了手持式测光表可以读取灰板数据外,我们也可以采用照相机中的内置式测光表来读取灰板数据,效果是一样的。如果我们的照相机提供了锁定曝光读数的功能,那么可以进行如下操作:近距离读取灰板数据,并按下曝光锁;将这一曝光量锁定在适当位置的同时,把照相机对准想要拍摄的场景并拍摄下画面。如果拍摄现场的光线与从灰板上读取的光线相同,那么曝光就是正确的。
将相机对准灰板进行测光,进而得到准确的曝光值,使拍摄到的画面更加美丽。
灰板读数与入射光读数应该提供完全相同的推荐曝光,因为它们两者都是对照亮被摄体的光线进行测量。当我们进行入射光测量时,测光表上的白色塑料盖允许18%的光通过,这与在灰板上进行反射光测量是完全一样的,灰板反射18%照射到其上的光线。如果两者的照明光线是相同的,那么这两个读数也应该是一样的。
由于天空和长城的灰度值差不多,当我们不知道是应该对天空还是长城来测光的时候,可以利用灰板测光拍摄,这样就可以得到准确的曝光值,使画面曝光准确。
光圈:f/11 快门速度:1/250s 感光度:ISO100 曝光模式:手动模式曝光补偿:0E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