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16.未言往事

八月二十五,按殊海市这一片乡野间的习俗,今日正是送夏迎秋的日子。

以前汤斗村这一片多半是种田的泥腿子,所以往往是十里八乡迎秋办的最盛的村子。

但现在时代不同了,种田的那一代都老了,年轻人都去城里找前途了,这迎秋日,渐渐的被精简去了祭祀与杀牲,只剩下一场宴席了。

宴席办在村中礼堂,要交一百文份子钱,小孩不用。

对于陈夕象来说,来参加宴席只是让吴小芝吃个痛快罢了,这场迎秋宴,最大的主角是村里的那些酒蒙子们。

喝的那叫一个昏天黑地,遍地狼藉,好在有陈夕象这么个人形搬运车,不然有大半的酒蒙子今晚得睡礼堂里。

而其中,正有不能喝又爱喝的于老头,当真是给孙子丢人呐。

将于老头送回家,陈夕象见他在床上哼哼唧唧的,嘟囔着“干”“干杯”,又好气又好笑。

就这点,于老头和陈蛰龙是真像,也不知是谁学的谁。

“博文,你一个人能行吗?”

于博文坐在床边,拿沾了水的手掌轻轻拍着于老头的额头,闻言点了点头。

又不是第一次,习惯了。

小孩子的点头,陈夕象是不会放心的,他还是留了下来。

于老头酒品一般,不耍酒疯,但喝完酒后啰嗦,啰嗦也就罢了,还说得都是听不清的胡话、脏话。

而吴小芝居然还会翻译,也不知是真是假,但总之有鼻子有眼的。

“咕噜咕噜……咕噜咕咕……叽里咕噜……”

于老头嗫嚅着嘴唇,又吐出一段令人费解的呓语,陈夕象对吴小芝好奇道:“这说的又是什么?”

“老于说……说……家族是坏蛋!”吴小芝不是很会讲话,就用自己的方法说了。

陈夕象微微咂舌,也不是吴小芝说的是真话假话,总之两边都听不懂就是了。

他起身伸展了一下筋骨,对两个小孩叮嘱道:“待会他要是吐了,就使劲拍他的背,别让他噎着。”

“嗯!”吴小芝重重点头,心中欣喜,觉得自己刚学的《降龙十八掌》又有用处了。

于博文也点头,他是真明白了。

于是陈夕象便去上厕所了,他在吃席时就憋得慌,这还是几天来第一次,想来是因为体魄增长,代谢出了问题。

他不断紧缩的括约肌告诉他,大的要来了。

寻觅半天,他也没在于老头家找着卫生纸,情急之下,他抄走了两张桌上的旧报纸,往村里公厕跑去。

到了茅坑,那种感觉又变得隐隐约约起来,呼之欲出,可就是不出。

哪怕是体魄增长到了人类成年男性平均的1.6倍,部分生理机能也与往常一般欠揍。

百无聊赖之下,陈夕象破天荒地开始看起报纸来。

一张时期是1978年,一张是1985年。

报纸材质早已脆弱不堪,陈夕象方才那一抓就给抓出不少破洞来。

通篇看下来,没有什么有意思的新闻,连个笑话板块都没有,十足令人失望。

但陈夕象也发现了,两张报纸上都有一个同主题的新闻,几乎都是最大板块。

1978年:【我国夕京大学研究所宣布发现新能源,朱夏或将领先世界一大步。】

1985年:【学坛丑闻!夕京研究所被报消息造假!新能源计划只是笑话?】

夕京大学……

陈夕象察觉到了一丝端倪。

于老头就是这所大学毕业的啊……

难道这研究,有他的一份?

他这才开始仔细查看这两条报道,可其中都没有点出“新能源计划”的研究人员是谁。

那么,问题来了。

他该不该用这两张报纸……

片刻后,陈夕象回到了于老头家中,拿着两张旧报纸,穿着条新裤子。

他看了眼已然呼呼大睡的于老头,松了口气,开始翻看剩余的一大叠旧报纸。

不出所料,几乎每一张,都有关于“新能源计划”的报道,有小部分只是侧面的。

其中多半都是在1985年之后,也就是在此次研究被爆为丑闻之后。

虽一直都没有看见确切的人员名单,但有一个小版块的新闻吸引了陈夕象的注意力。

【1985年9月23日某于姓“新能源计划”涉事人员,于昨日在我报印刷厂公然闹事,其言辞粗鄙,嚣张至极,现于姓男子已被我市司察逮捕拘留,大快人心。】

言辞粗鄙,姓于,只是巧合?很难同意。

好像于老头,还有一段从未提及的过往呐。

也不知他是何必,天天看,是想翻案?

谁知道呢。

他放下报纸,将此事记在心里。

下午,于老头在家呼呼大睡,没什么大碍,于博文便跟到陈夕象家吃饭去了。

就着酒席上打包回来的菜肴,晚饭也就这么将就过去了。

夜晚,两个小朋友看完电影,于博文自觉回家,都不用陈夕象送,吴小芝则躺床上滴溜着大眼睛,等着陈夕象催眠。

“你看博文多听话,你要学习他。”陈夕象也逃不过“你瞧瞧别人”这种自然定律,家长辛苦啊。

“为什么要学他?”吴小芝有些纳闷。

她最最最讨厌学东西了,幼儿园老师上课,她都逃出去玩!

当然陈夕象不知道。

“他听话啊。”陈夕象捂着她的眼睛说。

“听话很难学啊。”吴小芝可郁闷了,反驳道:“我本来就是不听话的小孩啊,为什么要变成听话小孩。”

陈夕象哑然,想想也是,听话有什么好学的。

这个世界一直在教他听话,但到现在,他不也还是没学。

居然被吴小芝给打败了。

他不说话,吴小芝发现自己胜利了,高兴的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