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节
腕踝针法

腕踝针是在腕部或踝部的相应点针刺治疗疾病的一种简易方法。

一、分区

以前后正中线为标线,将身体两侧面由前向后划为6个纵行区(图1-106~图1-108)。

图1-106

图1-107

1区:前正中线两侧的区域,包括额部、眼、鼻、舌、咽喉、气管、食管、心脏、腹部、会阴部。

2区:躯体前面的两旁(1区的两侧),包括颈部、颊部、后牙、颌下部、乳部、肺、侧腹部。

3区:躯体前面的外缘(2区的外缘),范围狭窄。包括沿耳郭前缘的头面部、胸腹部、沿腋窝前缘向下的垂直线。

4区:躯体前后面交界处,包括头项、耳以及腋窝垂直向下的区域。

5区:躯体后面的两旁(与2区相对),包括头、颈后外侧、肩肿区、躯干两旁、下肢外侧。

6区:躯体后正中线两侧的区域(与1区相对),包括后头部、枕项部、脊柱部、骶尾部、肛门等。

四肢分区:当两上、下肢处于内侧面向前的外旋位、两下肢靠拢时,四肢的内侧面相当于躯干的前面;外侧面相当于躯干的后面;前面靠拢的缝相当于前正中线;后面靠拢的缝相当于后正中线,这样四肢的分区就可按躯干的分区类推。

图1-108

又以胸骨末端和肋弓交界处为中心划一条环绕身体的水平线称横膈线,将身体6区分成上、下两半,横膈线以上各区加“上”字,横膈线以下各区加“下”字。如上1区、下1区,以此类推,以称各区。

二、进针点

腕与踝部各有6个点,分别代表上下6个区。

1.腕部 进针点共6个,约在腕横纹上2横指(内关、外关)一圈处。从掌面尺侧至桡侧,再从腕背桡侧至尺侧,依次称为上1、上2、上3、上4、上5、上6(图1-109)。

1:在小指侧的尺骨缘前方,用拇指端按压最凹陷处。

2:在腕掌侧面的中央,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即内关穴。

3:靠桡动脉外侧。

4:手掌向内,在拇指侧的桡骨缘上。

5:腕背的中央,即外关穴。

图1-109

6:小指侧尺骨缘背。

2.踝部 进针点,共有6个。约在内、外踝最高点上3横指(相当悬钟、三阴交)一圈处,从跟腱内侧起向前转到外侧跟腱依次为下1、下2、下3、下4、下5、下6(图1-110)。

1:靠跟腱内缘。

2:在内侧面中央,靠胫骨后缘。

3:胫骨前缘向内1厘米处。

4:胫骨前缘与腓骨前缘的中点。

5:在外侧面中央。

6:靠跟腱外缘。

图1-110

三、适应证

12个进针点可分别治疗相应区的疾病,如上1进针点可治疗上1区病症。对损美性疾病,按分区查明病症所在区,即在腕踝部选取相应同一区的进针点。

四、操作方法

选定进针点后,皮肤常规消毒,医生左手固定进针点上部(拇指拉紧皮肤),右手拇指在下,食、中指在上夹持针柄,针与皮肤成30°角,快速进入皮下,针体贴近皮肤表面,针体沿皮下浅表层刺入一定深度,以针下有松软感为宜。若患者有酸、麻、胀、沉感觉,说明针体深入筋膜下层,进针过深,需要调针至皮下浅表层,针刺深度约为1.5寸。针刺方向一般朝上,如病变在四肢末端则针刺方向朝下。针刺沿皮下浅表层进达一定深度后留针20~30分钟,不做捻转提插。一般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五、注意事项

(1)腕踝针进针一般不痛,进针痛时要调针,至不痛为度。调针时应将针退至皮下表浅部位,调整角度后再重新进针,并检查针尖是否沿纵行直线方向插入。

(2)若出现头昏、心慌等症,应将针退出以防晕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