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火针法
火针疗法是用烧红的针刺入腧穴或病灶处,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古代称为“燔针”,《灵枢·官针》篇中记载:“焠刺者,刺燔针则取痹也。”火针具有温经散寒,通经活络的作用,临床可用于治疗痹证和虚寒痈肿等疾病。
一、针具
采用不锈钢制成,类似毫针,但针体较粗,直径为0.5~1.0毫米,长为50~75毫米,针柄多用竹或骨质包裹,便于操作(图1-97)。
图1-97
二、操作方法
先将施术部位的皮肤消毒,然后把火针的针身烧红,对准腧穴或病变部位,迅速刺入,达到需要的深度后,立刻退针。一般针刺深度可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针刺部位的解剖情况而定,深刺约10毫米,浅刺约3毫米。
三、适应证
火针具有温经散寒、舒经通络的作用。多用于治疗痹证、扁平疣、痣、疖、瘰疬、风疹和顽癣等。
四、注意事项
(1)火针刺激较强,对儿童、孕妇和体质虚弱者要慎用或不用。
(2)面部、血管和神经干分布区不宜使用火针。
(3)针刺后,针孔要用无菌纱布保护,不能用手搔抓;局部出现红晕或红肿时,则要避免洗浴,以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