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皮肤针法

皮肤针属多针浅刺法,是以一组短针轻刺人体一定部位(穴位)的针刺方法。是我国古代“半刺”“浮刺”“毛刺”等针法的发展。皮肤针通过刺激人体皮部、穴位和经络,起到疏通经络及调和脏腑的作用,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一、针具

皮肤针是针柄、针头和针束组成的呈小锤形针具,根据所用针束的针数不同,又可分为梅花针(五支针)、七星针(七支针)、罗汉针(十八支针)等(图1-94)。

图1-94

二、叩刺方法

用右手握针柄,以无名指、小指将针柄末端固定于手掌小鱼际处,针柄末端露出手掌2厘米左右,以拇指和中指夹住针柄,食指压在针柄上(图195)。

正确的操作方法是:手腕放松,运用腕部的活动叩刺,使针尖接触皮肤后,迅速弹起。针尖起落要与皮肤垂直,切忌压刺、斜刺和拖刺。叩刺用力要均匀,不能忽轻忽重、忽快忽慢,频率一般为每分钟70~90次。刺激的强度可分为轻、中、重3种。

图1-95

轻度刺激:轻刺用力较轻,冲力较小,叩打至局部皮肤略显潮红,但不出血。

中度刺激:介于轻、重度刺激之间,叩打至局部皮肤潮红,出现丘疹,但不出血。

重度刺激:重刺用力较大,冲力也大,叩打至局部皮肤明显发红,出现渗血。

临床治疗可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质、病情、部位的不同,选择相应的手法。一般儿童、体弱、虚证、面部和颈部,宜用轻刺;成人、体壮、实证、腰部和背部,可用重刺。

三、叩刺部位

叩剌部位可分为局部叩刺、整体叩刺、辨证循经叩刺3种。

局部叩刺:即在病变的局部和周围进行叩刺。

整体叩刺:叩刺脊柱两旁,从后颈部至骶部,可以全段叩刺,也可分段叩刺。有调节脏腑功能,扶正祛邪的作用。

辨证循经叩刺:是按疾病的辨证选取经脉和穴位进行叩刺。

上述3种方法既可单独应用,也可结合应用。

四、适应证

皮肤针的适应证涉及内、外、妇、儿等各科,治疗范围非常广泛,同时还有健身保健、美容养颜的作用。临床对面神经麻痹、斑秃、斜视、痤疮、扁平疣等有较好的疗效。

五、注意事项

(1)使用之前要检查针具,如发现针尖弯曲、缺损或针锋参差不齐时,应修理之后再使用。

(2)皮肤有创伤或溃疡者,勿使用皮肤针。

(3)针具和施术部位均应消毒。有出血者要用酒精棉球擦净并保持局部清洁,以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