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劳动,是人类文明的起源。在马克思思想体系中,劳动是具有基础性意义且含义繁复的概念。对马克思劳动概念的不断阐释和反思成为国内外马克思主义学界一道独特的理论风景。对这些阐释和反思进行再反思,不仅有助于我们更为深入地把握马克思的劳动概念及其整个理论体系,而且有助于彰显其当代价值与意义。本书以劳动为主线,比较系统地考察了马克思劳动概念的思想溯源、马克思劳动概念的形成过程与历时进路,重点阐述了马克思劳动概念的含义、逻辑与历史向度。在此基础上,评述业已形成的关于马克思劳动概念的不同解读,进而就现当代西方思潮对这一概念的质疑与诘难,展开批判性的对话。最后,基于上述研究,本书就马克思劳动概念的当代价值展开讨论。

马克思的劳动概念的成型历经国民经济学的劳动理论、空想社会主义的劳动学说、德国古典哲学的劳动概念,并在一定程度上呈露出犹太教、基督教思想的影响。以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为代表的国民经济学家视劳动为价值和财富的源泉,是天然合理的活动。但限囿于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立场与视野,不管其如何重视劳动,劳动在他们那里只能是一种非历史性的活动。以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为主要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的劳动学说,是无产阶级斗争初期要求改善自身劳动处境的理论表达。但由于他们不懂得无产阶级劳动的解放归根结底只能从现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中去说明,未能发觉实现人类解放的主体性力量,因而其劳动解放不可避免地带有空想的成分。《在精神现象学》中,黑格尔认为,劳动是陶冶事物的一种否定性行动,是延迟了的欲望的满足,是人的主体意识自我确证的关键活动,然而其所指的劳动不过是先验理性自身的辩证运动。《在法哲学原理》中,黑格尔视劳动为中介市民社会需要的体系的手段,每个人在为自己劳动的同时,也在为他人劳动,但是其站位于国民经济学的立场,只看到了劳动的积极方面,却没有看到劳动的消极方面。在费尔巴哈那里,劳动概念被表述于感性——对象性原则,但这种诉诸直观却抛弃了人之能动性的劳动概念,也陷入了抽象的窠臼。在克服以往劳动概念缺陷的基础上,马克思在原则高度上实现了对既有劳动概念的突破与变革,对非历史性抽象的批判和对历史性的凸显,从根本开启了一条理解社会现实的道路,透视出在物与物的关系掩盖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揭示了异化劳动对人的统治,并创造性地提出了“对象性的活动”概念。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以“感性的活动”扬弃了费尔巴哈的直观唯物主义,指明了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历史的前提,并精辟地阐明了分工与劳动的关系。在《资本论》及手稿中,马克思以商品作为研究劳动的逻辑起点,着重阐明了二重性劳动、雇佣劳动、生产性劳动和自由劳动等含义,从而完成了其政治经济学批判,揭示了资本(积累起来的抽象劳动)对人的统治。在晚期《人类学笔记》中,马克思揭示在原始共同体中,个人把自己当作所有者及同时进行劳动的共同体成员,获取生存必需品。

从马克思劳动概念的内涵与逻辑结构来看,劳动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感性的对象性活动;劳动概念既是人为了满足自身客观需要的生产概念(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活动),亦是表征人的存在方式的生活概念。它呈现出三重维度:一是人通过劳动改造自然,自然对人的生成,自然界现实地转化为人化的自然;二是不同个人通过劳动有机地组成一个具有活力的社会,社会不断生成,劳动是人的社会本质的实现;三是人通过劳动彰显自身价值和个性,个人自我生成。人在劳动中能否实现自由取决于其能否遵循物的尺度与人的尺度统一。真正合乎人性的劳动意味着人能够摆脱外在谋生活动的强制,成为自由自觉的活动。从马克思劳动概念的历史向度来看,马克思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锁钥”——历史唯物主义,并由此解答了“历史之谜”和指证了“人类史前史”的终结。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劳动是以活动本身为目的的活动,并成为人们美好生活的第一需要,“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每个人都能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马克思的劳动概念在其思想变革中具有本质重要的地位。这一概念为人们所“熟知”,但“熟知并非真知”。无论是业已形成的对马克思劳动概念的“不成熟思想”的解读、“实证化”的解读、“抽象化”的解读、“过时化”的解读,还是现当代西方思潮质疑诘难其为“劳动的现代形而上学的本质”“出自人身体必然性的私人领域的活动”“工具理性活动”“生产价值的理性活动”“缺失对工人阶级需要的研究”,都未能理解它的全部范围与意义。依据马克思的观点,人们的存在即是人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作为人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劳动具有本体论的意义,它不仅生成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而且生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现代社会,劳动是财富的抽象本质,成为社会运转普遍交换的等价物。马克思的劳动概念以生存论的方式真实观照了人的存在。基于此,这一概念的当代价值也得以凸显:在理论层面,它是人们省视分析以资本为核心的现代性状况及现代生活的不可或缺的理论视角;在实践层面,其可以指引当代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维系人与自然物质变换的顺畅,进而促进劳动正义与建设生态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