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内蒙古考察之一:宣化—张家口—锡林浩特—赤峰

2005年8月29日至9月4日,我们对河北、内蒙古部分历史遗迹进行了考察,途经河北宣化、张家口,内蒙古多伦、正蓝旗、锡林浩特、西乌旗、东乌旗、巴林左旗、巴林右旗、赤峰等地,重点考察清代驿站、交通要道、寺庙、王爷府。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的交通发展很快,许多砂石路已改造为柏油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文物保护意识的加强,各地破旧、毁损古迹已经修复或正在修复中。基于上述变化,考察取得超出意料的丰富成果。

8月29日(星期一),晴

早7时30分,从北京西苑宾馆启程,开始为期一周的考察。

汽车向北经京昌高速,转向西北进入京张高速。上午9时许,抵达考察的第一站鸡鸣驿城(河北省怀来县鸡鸣驿乡鸡鸣驿村)。巧得很,车刚停在驿城西门外,就有一位自称导游的中年人追过来,主动要求为我们作导游。幸亏有他导游,使我们在有限时间内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

鸡鸣驿是中国目前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驿站古城,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驿站名称取自古城西北不足1公里的鸡鸣山。山势雄峻突兀,传说唐太宗李世民北征途中过此,曾驻兵山脚下,半夜间闻山上鸡鸣声,遂赐名鸡鸣山,沿用至今。据导游介绍,山上古迹颇多。最古老道观为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五年(481)的碧霞元君殿。坐落于半山腰的永宁寺建于辽圣宗太平四年(1024)。康熙皇帝曾登临此山,他在半山休息的地方被称为“卧龙石”。经南天门登上鸡鸣山顶峰,欣赏拂晓月色,另有一番情趣,“鸡鸣春晓”被誉为古代宣府“八景”之一。

鸡鸣驿所处驿道,先秦时为“上谷干道”,历代均为连接中原与西北和北方草原地区要道。金兴定三年(1219),蒙古大汗成吉思汗西征时在此设置站赤。明永乐十八年(1420),建鸡鸣驿堡,隶属万全都指挥使司。它是宣镇内外长城间“极冲”军事驿置,也是宣府进京最大驿站。清康熙年间,在驿丞主管下,常驻驿兵250人,驿夫45人,驿马82匹,年支饷银3000多两。

驿站在明成化十八年(1482)建土垣;隆庆四年(1570)包砖甃石。全城平面近方形。城墙周长1891米,底宽8—11米,上宽3—5米,高11米。城墙四周分布4个角台、26个马面。城墙顶部外侧密布雉堞,垛墙上设瞭望孔、射击孔和排水道,城外设烟墩。在东、西城墙偏南处各开一门,门额分别为“鸡鸣山驿”“气冲斗牛”。门台上筑二层越楼。北墙中部筑玉皇阁楼,南墙中部筑寿星阁楼,两座阁楼遥遥相对。如今,两阁楼已荡然无存,所幸城墙虽有部分坍塌,仍大体完好。(图1、图2)

图1 鸡鸣驿城楼

图2 鸡鸣驿城墙

城南傍城有古驿道东西向通过。一般情况,百姓车、马须绕行城南道路,以免城内驿道拥挤。城墙内侧建有环城道。城内东西向街道三条,分别称为前街、二道街、三道街,南北向街道两条,分别称中街、西街。纵横的五条街道,将城内分成大小不等的12个区域。最为繁华的是贯通东西门的前街,宽约6米,临街房屋门窗开阔,大多为昔日店铺。据说有酒店、货栈、杠轿房、布庄、药店、米面铺、当铺。乾隆三十七年(1772)《鸡鸣驿新建魁星楼碑》碑阴,有布施题刻,记本城商号38家之多,其中当铺就有9家。还有前为门市后为作坊的酿造、榨油、手工造纸等业。时至今日,城内有居民550户,其中近1/2民居属清代建筑,保存尚好。

鸡鸣驿城建筑分布有序,驿丞署在城中心,西北有马号,东北有驿仓。城内原有寺庙十余处,今存七座,分别是龙王庙、财神庙、泰山行宫(泰山庙)、城隍庙、文昌庙、普渡寺、永宁寺、白衣观音殿(观音庙)。在导游老马的引导下,我们考察了城中一些古建筑。(图3)

图3 鸡鸣驿简图

入西城门往东,首先来到路南城隍庙,一进三间,坐北朝南。西院墙壁上有墨绘人物像四幅,衙役形象,有扬鞭的、提锁的,手拄木杖的。其人浓眉大眼,头顶盔帽,似为少数民族。据导游讲,顺治八年(1651)鸡鸣驿城曾遭强震,房屋多毁,后重修。所以上述壁画应是顺治八年后重绘。正殿墙上有彩绘,色彩鲜艳,惜已残损。

接着,来到丁字街。街北面,遗有长5.5米当街砖砌照壁一座,旁边弃置石马槽一只。照壁西,就是老马家,大门一侧用红油漆写着“古驿站鸡鸣山旅游服务处”。上边还立着一块介绍鸡鸣山景观的广告牌。导游老马说,他家是马神庙旧址,值得一看。他家前后两进院落。前院坐北朝南一排砖房,青条石高台阶,屋内窗扇甚大。当为旧时建筑。院西是厢房,东墙下堆放杂物,有石碑一通倒卧,因碑阴向上,底下文字无从查考。后院为一正两厢格局。正房砖砌台基,比前院高。

老马介绍说:庙北原为大马圈(马号、大号),是拴养驿马的地方,现为民居所占。他家南面,即丁字街西侧,原为杠房,是给过往官员停放车、轿的地方。驿站杠轿夫在此听点,随差的脚夫、杂役也在此住宿。杠房对面,丁字街东侧,则是驿馆旧址,原有三进院落,现保留二进。据说院内房屋隔扇的木插销头作工考究,各个销头分别雕刻有琴、棋、书、画、荷、莲、蝙蝠、蝉等不同形象,精巧生动。可惜由于时间关系,没能亲眼观赏。

继续前行,来到普渡寺遗址。现存北房三间,严重毁损,院内杂草丛生。据说旧时供观音菩萨。

再往东,路南有龙王庙戏台,改革开放前一直做库房,存放粮食。西山墙上有精美砖雕“莲花荷叶”图,硕大荷叶有舒张的,也有收拢的;蓓蕾的荷花下面是荡漾的水波。此图造型丰满,动中有静,确是砖雕中精品。戏台北为龙王庙,庙两侧墙上绘有千里眼、顺风耳两人物墨画。据说亦为顺治八年(1651)重修时所绘。庙内北墙存清绘“龙王回宫”壁画。(图4、图5)

图4 龙王庙墙上墨画顺风耳

图5 龙王庙墙上墨画千里眼

龙神庙北为白娘子庙,内供白蛇、青蛇。导游说:“解放前,这里是乡政府所在地”,老百姓称之为“石头政府”。今天,庙内早已空空如也。墙壁上贴满发黄的旧报纸。为发展旅游,寺庙正在修缮。梁上阴阳图彩绘仍清晰可见。

泰山行宫,又称泰山庙、碧霄元君庙、送子娘娘庙或奶奶庙。正殿五间前出抱厦,左右配殿各三间。正殿北壁壁画表现的是三组屏风及执长扇的三对侍女。她们分别为三尊娘娘塑像后的侍女(塑像已无存)。侍女姿态优美,表现手法写实。身后屏风是水墨山水。东西两壁壁画表现泰山娘娘从下凡、投胎出生、到修炼成道的故事。它采用中国古代壁画常用的连环画表现形式,即将一个完整故事择其重点,集中画在一幅画上。画面分上、中、下三层,东西壁各24幅,共计48幅。各幅皆有榜题。

上述各庙多在山门对面建有戏楼,今存龙王庙、关帝庙前两座,为一面观卷棚顶式。昔日香烟缭绕、歌舞笙箫的酬神场面,应是当年驿城内最隆重热闹的娱乐活动。

文昌宫亦称文庙,保存尚属完整,有山门、正殿、斋堂、厢房。正殿供奉“至圣先师”孔子。庙内东西两侧立有石碑。一为乾隆三十七年《新建魁星楼碑记》,一为道光十八年《征修鸡鸣驿文昌宫碑记》。后者提道:“宫之创始年月,都无考。”说明文昌宫年代久远,可能在明代已存在。碑文还提到:康熙己亥(1719),道员江鼎金捐银48两置买学田,在宫内设立义学。义学就设在斋堂,位于正殿两厢,各为3间通敞的硬山起脊式建筑。所以又把义学叫作斋学或驿学。义学自康熙朝恢复后,直至清末。民国时在此创办鸡鸣驿女子小学。解放后,改为初小。

鸡鸣驿位于交通要道,易受外来文化影响,民间重视教育。民国年间,在永宁寺后开办鸡鸣驿二等小学堂,是一所男校,为一洋式建筑,至今尚存。

清代鸡鸣驿设有驿丞署和把总署,两个衙门已无存,唯驿丞署后面宅院还大体保留完整。宅院后花园已被现在的主人栽满枣树。主人热情地为我们摘了几捧沉甸甸的大枣,尝一尝,甘甜酥脆。园子西侧是一眼干枯古井。旁边立着一块玲珑的太湖石。树荫掩映下,太湖石流影斑驳,似乎在遥想昔日园中蜂鸾蝶舞、花团锦簇的盛景。主人指一指北墙下土坡说,那儿原是三间书房,早年被毁。

辞别主人,来到贺家大院。贺家大院正院位于前街路北,坐北朝南,是鸡鸣驿城中规模最大古建筑(有一种说法,认为它是原先的驿丞署)。原为五进院落,现后院房舍已拆毁,前院正房与西厢房、中院两厢基本保持原貌。中院正房与临街过厅均有改造。此院房舍高大,均为石质台基的硬山小式建筑。大门两侧砖雕寓意“金榜题名”“立马封猴(侯)”“福禄寿”。正房两侧亦有图案各异的镂空砖雕。前院正房,三间明廊,柱下鼓形础石加有兽足圆盘式腰座,是明代流行做法。(图6、图7)

图6 贺家大院精美砖雕

图7 砖雕“鸿禧接福”

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绪帝仓皇“西狩”,在逃往西安途中,农历七月二十六日(8月26日)曾在此大院下榻。据说大学士李鸿章住的是第一进院,慈禧太后(西太后)住的是第二进院。西太后住西厢房,小皇上(光绪帝)住东厢房,宫女们则住正房。西厢房现已复原当年旧貌。屋南是热炕,热炕内侧为了冬天御寒保暖,建有暖阁。西太后临行,曾封鸡鸣驿为“太平城”。现在贺家大院二进院东侧山墙上,砖雕刻有“鸿禧接福”四个楷书大字,专为纪念西太后在此下榻。因为研究清史、满族史的关系,对此“遗迹”自然不能放过,于是自细谷教授以下,同行诸位轮流在太后当年坐过的热炕上坐了坐,并照相留念。(图8)

图8 在慈禧太后坐过的土炕上合影留念
(右为细谷良夫教授)

1898年,清政府正式开办大清邮政,西北干路上的邮政局相应成立。1913年,民国政府撤销全国驿站,开办邮政局,鸡鸣驿驿站功能丧失,逐渐衰落为村落。

导游老马一家在村民中肯定属于很善经营的一类。他除了做导游,在公路边上还开了一家小饭馆。另外,他儿子还在村中开着一家杂货铺。中午,我们在他家小饭馆匆匆吃了一顿简朴的农家饭。下午2时许,启程前往宣化(今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

宣化地处河北省北部的燕山山脉地区,河流环绕,群山叠嶂,形势险要。因控扼北京至张家口的交通要道,自先秦以来即为军事重镇。明朝为防北方蒙古、女真,沿边境地区设置辽东、宣府、大同等九个军事重镇,合称“九边”。宣府(今宣化)为九边之一。军事地位极其重要。

汽车从京张高速公路宣化出口转入宣化市区。市中心的清远楼、镇朔楼,为明清时期著名史迹。清远楼俗称钟楼,始建于明成化十八年(1482),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楼外观三层,内实二层,楼高17米,建在8米高砖砌墩台上,平面呈十字形,重檐琉璃瓦歇山顶,底层周围有游廊。造型雄伟,堪称明代钟楼建筑中佳作。墩台下设南北通衢的券洞,洞内石道上500年来车辙磨砺出的沟槽,铭刻着历史沧桑和岁月无情。楼内悬挂明嘉靖朝都御史郭登雍所铸八卦耳铜钟“宣府镇城钟”。钟重约万斤,钟声悠扬洪亮,能传数十里,故有“清远楼”之名。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镇朔楼在清远楼南,因明代宣府总兵例佩“镇朔将军印”得名。楼内原设更鼓,故又称鼓楼。始建于明正统年间(1436—1449年),清乾隆年间重修。亦为高台楼阁式建筑,通高25米,两层,重檐琉璃瓦歇山顶。南边匾额为“镇朔楼”;北边匾额为“神京屏翰”,系乾隆帝御笔亲书,直隶总督那苏图刊悬。镇朔楼南尚有拱极楼,亦建于明正统年间。以上三楼位于贯穿南北同一条中心线上,遥遥相望,巍峨壮观。

清远楼、镇朔楼所在宣化城,控扼京北咽喉要道,战略地位重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古城墙周长20余里,比明代重建的西安城垣还略大一些,惜所存无几。历朝统治者曾在此置郡、置州、置军、置府、置县,虽沿革不一,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和众多文物古迹。目前,在镇朔楼北侧辟有碑林,展示历代碑刻、门额30余通,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宣化的悠远历史。近十多年来,当地文物部门通过发掘、征集和收购,搜集了大量墓志。刘海文《宣化出土古代墓志录》,共收墓志51合(方)[1],墓主人时间从唐朝至民国。为研究者提供了便利。

下午4时,进入本日考察终点张家口市。张家口位于河北省西北部,三面环山,形势险要,在历代北部边防体系中始终居有举足轻重地位,素有“京师门户”之称。它又是京师通往蒙古、山西、陕西的重要通道,且以塞上商埠而闻名远近。

明宣德四年(1429),万全都指挥使张文带兵在此建堡,嘉靖年间改筑城堡,在北城墙上开一个小门(小北门),称“张家口”。以后,陆续扩建改造,成为北方军事重镇。明崇祯五年至十一年(1632—1638),清军在皇太极(清太宗)率领下4次入侵宣化、张家口一带,给明朝军民造成重大损失。

进入市区,我们不顾一天旅途的劳顿,驱车前往著名的长城关隘——大境门(位于张家口市区北端明德北街)。大境门一带砖石长城,是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在北魏、北齐旧长城基础上修建。清顺治元年(1644),为加强与北方蒙古诸部的交往,在此开墙建门,名曰“大境门”。大境门位于高耸入云的东、西太平山间,据长城要隘,扼边关锁钥,形势险要,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它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以雄伟、险峻闻名于世。

大境门是一座条石基础的砖筑拱门。门墙高12米,券洞有木制铁皮大门两扇。顶部为一平台,外侧有垛口,内有女儿墙。城门东侧有登城马道。外侧券门上方嵌“大境门”青石匾一方。其上嵌察哈尔都统高维岳于1927年题写“大好河山”四个颜体大字,苍劲壮观。

在大境门内西侧山坡上,遗有古烽火台一座。据说为明代建筑,圆形,黄土夯筑,极为坚固,虽历数百年风雨仍大体完整。昔日,沿长城一线设置了许多烽火台,用于瞭望、防御。如今,虽大部倾塌,残存部分仍历历在目。

烽火台南侧,是一座古刹——关帝庙,坐北朝南,由地面到山门要登60余级台阶。据说,庙建于明末,分东西两院。均单檐硬山布瓦顶。庙内砖雕、木雕丰富多彩。关帝庙主要供奉三国时期蜀大将关羽。因关羽是山西人,在张家口经商的山西人(晋商)都愿意出资兴建或修葺建关帝庙,故关帝庙香火最盛。又,大境门外北侧有财神庙,坐西朝东。现存正殿、南北厢房、钟楼等建筑。庙内砖雕脊饰精美。因不得入内,只能从外面登高观望。

站在大境门高峻的城墙上登高望远,关内外气象迥然不同:关内是由古老街道连缀着的市区,新旧建筑杂乱无章地拥挤在一起,街道上是往来穿梭的车辆和熙熙攘攘人群。关外是连绵的群山,山谷间蜿蜒的古道。向北一条大道通向崇礼县,向西一条大道通向张北。这里就是历史上闻名中外的张库大道(张家口通往蒙古高原库伦,即今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起点。

张家口历来为中原与北方少数民族贸易互市的重要场所。大境门内有地名“市圈”者,即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宣化巡抚汪道亨督建的来远堡,是蒙汉等族进行“茶马互市”重要场所。清朝定鼎中原后,蒙古臣服,内外一统,促进内地与蒙古各部贸易往来,蒙汉交易市场由来远堡移至大境门外西沟和正沟一带。雍正元年(1723),中俄签订《恰克图条约》,张家口作为著名的张库大道起点,在中原与内外蒙古、俄罗斯贸易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张库大道的繁荣,还使张家口成为清代最大毛皮集散地,因此又称为“皮都”。

清末民初,大境门外正沟、西沟一带还被誉为“旱码头”,是内地与蒙古、俄国贸易的商品集散地。旅蒙商从内地采购绸缎、布匹、米面、纸张、砖茶、生烟、红糖、瓷器、铁器、蒙靴、鞍具、小百货,与牧民交换回马、牛、羊、皮张、绒毛、药材,与俄国人交换回毛呢、毛毯、天鹅绒、银器。大境门一带商贾云集,骆驼队逶迤,大道两旁商号鳞次栉比。张家口发展为旅蒙商人的大本营和活动中心。据统计,民国十年(1921),张家口一带总人口为76462人,15298户。当时大小商号11450家,经商人数3.5万人,占总人口的一半。其中,旅蒙商行业达700余家,占商号总数的一半[2]

1911年,沙俄策动外蒙古上层叛清。1924年外蒙古独立。至此,繁荣近四个世纪的张库大道开始衰落。后来西伯利亚铁路建成,沿海口岸开通,也对这条古商道的贸易产生了不利影响。1929年,民国政府与俄断交,蒙古也关闭了中国的所有商号,张库大道被迫中断。

8月30日(星期二),晴

晨8时,启程前往塞上名城张北,目的地是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当然,对沿途历史遗迹我们也不愿错过,于是常有一些意外收获。

汽车驶出市区不久,首先参观路边水母宫。水母宫是一座古老道教宫观,位于张家口市郊西北卧云山麓,是张家口“皮都”形成与兴旺的历史见证。人们加工鞣制毛皮,必须有充足的优质水,于是发现卧云山下的清泉。经这泉水浸泡、洗鞣的毛皮,皮板柔软,毛色铮亮,毛皮商们获利颇多,为仰报泉水之恩,于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跨泉修建了这座水母宫。水母宫建筑古朴灵秀,有山门、牌坊、水母娘娘殿,东、西配殿等建筑。牌坊上书“水母宫”三字,娘娘殿建于单孔青石桥上,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单檐硬山布瓦顶,内塑峨冠彩披的水母娘娘像,旁边设有石桌石凳。

下一个参观地是著名的下八里墓群(位于张家口市宣化区下八里村)。据《中国文物旅游图册》记载,这是一处著名辽代壁画墓群,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发掘9座,其中8座为汉人张世卿家族墓,一座为韩师训墓。墓内壁画主要反映契丹人统治下的汉人生活习俗和衣冠服饰,墓顶部绘有二十八宿、十二天宫天象图。当汽车按照公路边指示牌驶上一条岔道,很快走到终点,也就是墓群院墙大门。令人大失所望的是,铁栅栏门被一把铁锁紧闭。我们忍耐不住强烈的好奇心,当然也不愿白跑了这段冤枉路,于是从栅栏门下面的空隙处钻进去。好不容易钻进去一看,不禁再一次大失所望。院墙内只有几座经过发掘的黄土堆,这应该就是书中提到的墓群了。但是所有墓道均已封存,里面的壁画也无从观赏。我们只好再一次爬过铁栅栏门,迎面气喘吁吁赶来一位骑自行车中年男子,也就是这片墓群看守人。如今盗墓成风,他听修路民工说有几个不速之客前往墓地后就匆匆赶来。结果却是虚惊一场。

告别守墓人,继续往前赶路。汽车沿着公路疾驶,在很短时间内就驰上海拔1000多米的张北高原。树木逐渐稀疏,村落逐渐稀少,视野随之扩展。张北地处古长城以北,自古为北部边陲重地,是内地通往坝上草原和蒙古诸部咽喉要地。因县城在张家口以北,故名张北。下一个目的地元中都遗址距张家口60公里。驱车向北,沿207国道到张北后,经张化公路到积善村转东北方向,直抵元中都遗址(河北省张北县馒头营乡)。

空旷的中都遗址内只有我们几个参观者,湛蓝的天空,灿烂的秋阳,啾鸣的鸟语,清新的空气,这一切都令人惬意。萋萋荒草中不时闪出残砖碎瓦,提醒我们在这片沉寂的草地曾经有过震撼世界的辉煌。

元中都始建于元大德十一年(1307),与当时元大都(今北京)、元上都(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东)齐名,由元世祖忽必烈曾孙武宗海山建造。至正十八年(1358),被红巾军焚毁。中都由外城、皇城、宫城组成,呈“回”字形相套。今遗址保存比较完整,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宫城平面呈长方形,周长2360米,四隅有角台,四面各设一城门,南门三门道,两侧有阙台。皇城面积约80万平方米。外城东、北、南墙余迹犹存。元中都宫室建筑按中轴线布局,以一号基址为中心的主体宫殿群位于内城中北部,一号基址为正殿,在内城中心,平面呈工字形,有排列整齐的柱础石。(图9、图10)

图9 元中都遗址

图10 城门遗址

上午11时许,离开元中都遗址,回至张北县城转207国道。大约1小时后,出河北省界,进入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界。太仆寺旗是内蒙古草原畜牧业与坝上农业交界的地方,清朝曾在这里设立察哈尔左翼牧群,专门为皇宫提供驭马和肉食。这是锡盟唯一的农业旗,其生产的草原白酒在区内外享有盛名。汽车驶过太仆寺旗政府所在地宝昌镇、正蓝旗政府所在地郭达浩特镇。我当年在锡盟东乌旗插队时往来北京,都要经过此地。但当年的记忆经过几十年岁月的磨砺早已淡漠。下午3时许抵达多伦县城。多伦草原位于内蒙古中部,锡林郭勒大草原南端,距北京约360公里。多伦有汇宗寺、山西会馆、善因寺、三官庙、娘娘庙、宝塔、清真寺等佛、道、伊斯兰教建筑,可惜因为时间关系,我们不能在此地久留,随即驱车折返正蓝旗。[3]

返回正蓝旗途中,顺便参观久已闻名的元上都遗址。元上都初建于元宪宗六年(1256),名开平府,后改为上都。元在北京建大都后,以此地作为陪都。每年4—7月,皇帝率群臣到此避暑并处理政务,这里成为元代另一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址呈方形,分三重,外城土筑,周长约9公里。皇城用石块包镶,宫城用砖包镶,规划整齐对称。城内为官署府邸,城外关厢为市肆、民居。意大利大旅行家马可·波罗曾在此地住过一段时间,并在《马可·波罗游记》中描述过它的繁华富庶。明永乐初年,元上都在红巾军焚毁下荒废。

由于遗址入口处正在建造大门,我们未能进入遗址保护区,只能从远处向保护区眺望。城垣遗址依稀可辨,远远看去犹如蒙古袍上镶着的一道金边,蜿蜒在绿色草原上。不过,大门外元上都文管所内存放的汉白玉游龙浮雕和古代石人,还是让我们大饱眼福。石人造型不一,一类取站姿,高1米有余,面部扁平,线条粗犷;一类取坐姿,穿官袍,雕工精细,形象逼真,惜头部一概无存。此两类石人,当为不同时期作品。晚,宿正蓝旗金莲花宾馆。

8月31日(星期三),晴,时有阴云、小雨,天气凉爽

晨,从正蓝旗启程前往锡林郭勒盟首府锡林浩特市。锡林郭勒盟地处内蒙古高原中东部,气候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春秋短暂,冬季严寒,夏季凉爽。这里的草原,是中国天然草原中最有代表性、草原类型最为多样化的地区,既有草甸草原,也有荒漠草原,还有沙地草场和芨芨草滩。

1968年8月,我时年16岁,从北京前往内蒙古东乌旗沙麦公社胡日其格插队,第一次途经灰腾梁。这次旧地重游,已是37年之后。灰腾梁是正蓝旗至锡林浩特市途中地势最高处,“灰腾”,在蒙语中是“寒冷”的意思。这里是典型的草甸草原,草原上开满各色小野花,红的、蓝的、粉的、紫的,品种之多,实属罕见。灰腾梁位于玄武岩台地之上,随处可见远古时代火山喷发形成的凝灰岩岩块。再往前行,就是闻名远近的平顶山。这是一处由火山喷发而形成的形状独特的群山。从公路上往西望去,一大片群山的山顶犹如被造物主一刀削去,无一例外都如桌面般平坦。据说,日出日落时远眺平顶山,景色绝佳。尤其日落时分,山色在夕阳映衬下,呈现或浓或淡的红色,有如梦幻一般。“平台落日”,被誉为锡盟胜景之一。

从正蓝旗至锡林浩特市约240公里。早晨8时30分出发,11时顺利入住锡林浩特市白马宾馆。下午2时,参观贝子庙。庙位于市北部“额尔敦陶力盖”敖包南坡下,蒙古语名“班智达葛根庙”。由旧时阿巴哈纳尔旗(俗称贝子旗)一世活佛主持兴建。始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御赐汉名“崇善寺”。经七代活佛六次大规模扩建,形成以朝克沁殿、却日殿、明干殿三大庙宇为中心,包括珠都巴、曼巴、宗喀巴、丁克尔、新拉布仁等八座大殿及呼图克图喇嘛庙、甘珠尔庙、农乃庙等十几座小殿宇组成的大型建筑群。

据说庙兴盛时有喇嘛1200人,终日香火缭绕,诵经声、钟鼓声不绝于耳,骑马坐车从四面八方前来朝拜的牧民络绎不绝,成为北方草原的一处宗教圣地。贝子庙建筑讲究,飞檐斗拱,雕梁画栋,重楼复阁,壮观典雅。各殿自成体系,独立布局,主次分明。庙院均以南北通道相间隔,是一座很有特色的汉式建筑藏传佛教寺庙。庙内大量壁画,形象逼真,色彩淡雅,是研究蒙古族史和民族艺术的宝贵史料。后来,庙内部分建筑遭到破坏。近年来,政府投资进行修缮。而今,珠都巴殿已修缮完毕,焕然一新,又有身穿袍裙、披挂袈裟的喇嘛在此念佛诵经,重现贝子庙昔日风采。

晚饭后再次前往贝子庙,欣赏华灯初上的夜景。庙前广场上灯光流溢彩,向上喷涌高达数米的水柱在幽蓝色灯光映射下闪烁梦幻般光芒。贝子庙的殿宇被连缀的灯泡勾勒出鲜亮轮廓,在浓重夜幕衬托下显得更加清晰、漂亮。我们沿庙后石道拾级而上,在地灯映照下,路两旁的杨树暗影憧憧。“额尔敦陶力盖”敖包上灯光雪亮,驱退浓厚的夜色。秋风阵阵,13个敖包上经幡高耸,彩带飞扬。往南眺去,锡林浩特市灯光灿烂,一片光明,犹如草原上盛开的大片金莲花。

9月1日(星期四),晴

晨7时20分,从锡林浩特市白马宾馆出发,经西乌旗,前往东乌旗。随行出租车闫忠义师傅,1957年生人,1973年下乡到东苏旗白音宝力格公社插队的锡林浩特知青。前几年从粮食系统下岗,贷款买了辆夏利车跑出租。锡林浩特市内出租车一般都是破旧夏利车。据闫师傅说:“这些车大都是北京报废车,以后用很便宜的价钱倒卖过来。”我当初之所以第一眼就选中闫师傅的车,就是因为他的新车在众多旧车中显得“鹤立鸡群”,安全系数自然较高。

东乌旗、西乌旗所在的乌珠穆沁草原,位于内蒙古草原东北部。这里河流纵横,牧草繁茂,天然植被保存完整,以草甸草原为主。是乌珠穆沁牛、乌珠穆沁马、乌珠穆沁肥尾羊的发源地。两旗也是锡盟草原最美,资源最丰富、畜牧业最发达的旗。(图11、图12)

图11 西乌旗北京知青立“草原情”石刻

图12 辽阔的大草原

东浩沁德王盖庙,位于西乌旗吉林郭勒镇,居大吉林郭勒河东岸,小吉林郭勒河西岸。距西乌旗巴彦乌拉镇西南45公里处。“浩沁德”,蒙古语译为“古老的”意思。该庙落成于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据说是由东浩沁德部落第三代王阿来松长子特尔木台建立,鼎盛时,庙里有100个喇嘛诵经。民国十七年(1928),九世班禅曾到此访问。东浩沁德王盖庙由大小7个小庙组成。1966年,部分庙宇遭到破坏。近年来经过修缮,成为具有鲜明地区特点和民族风格的宗教名胜。

有幸拜访寺内一位年轻喇嘛罗藏东主。自述青海土族,38岁。16岁在塔尔寺出家。塔尔寺扬嘉活佛常来西乌,见本庙只有老人,没有年轻人,所以把他带来,来这儿已经12年。原来只知土族语,来这里后又学了蒙语、汉语、汉文。现在一两年回一次家,看看父母。每月工资三四百元,下乡串蒙古包,遇到婚丧嫁娶,另有收入。

王盖庙是锡盟最早喇嘛庙,已有305年历史,而锡林浩特贝子庙只有250年历史。寺庙从1998年开始修复,旗里拨款。住持是位80多岁的老喇嘛。寺里十几位喇嘛,都是本地人。每天上午7点上班,下午8点半下班,如果有大活动,就整天待在寺里。另外,每天下午四五点在家学经文,年轻喇嘛都有自己的老师。主要法事:每月初八、十五,七月十五、九月二十二、正月十五。信众主要是本地蒙族,西乌旗、包括锡盟信众都来本寺。因为他是喇嘛中唯一的外地人,所以承担着看守庙宇的任务。

对于“现在年轻人还信教吗”的问题,他这样回答:“当地牧民的年轻人中愿出家的很少,很多人不信。过去牧区一户有两个小子,一个就要出家。”

罗藏东主喇嘛本人是一位虔诚僧侣,但他的生活环境也不可能依然故我:“我的庙里有电视,新闻报道我特别爱好,最乐意看国际新闻。晚上看看电视连续剧(据他讲,当时正上演《还珠格格》)。”罗藏东主朝拜过不少宗教名胜,国内名寺如北京雍和宫、河北承德外八庙(在避暑山庄外)、拉萨布达拉宫、甘肃拉蚌寺。朝拜时都是几个人搭伙,费用自己负担。当地喇嘛中,罗藏东主应是见识较广的一位,其他喇嘛一般只拜谒过雍和宫。喇嘛内部有等级,晋级要通过考试。喇嘛教最高学府在北京黄寺,高级佛教学院,入学的都是活佛。青海塔尔寺也是著名学府。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有初级程度的教育机构。

罗藏东主喇嘛告诉我们:本寺与西藏喇嘛教没有交流。寺内原来只供班禅像,后来有锡盟领导来寺视察。问:“为什么没供达赖?政治是政治,宗教是宗教。”当时寺内没有他的像,后来才找来一张。现在寺内供着达赖、班禅、小活佛、扬嘉活佛相片。扬嘉活佛即前面提到的青海塔尔寺高僧,与本寺有很深历史渊源。1993年以来,扬嘉活佛一共来过5次。寺内白塔(“神变法塔”)就是他投资15万元建的,还有4尊大佛像,也是他投资所建。

罗藏东主喇嘛非常实在,除了热情为我们介绍情况,还自愿担任向导,一直把我们带往东边的王盖庙。路上,他继续给我们介绍了一些情况:“本寺原来是王府,喇嘛庙在它南边。火灾被毁后,王爷把王府舍给了喇嘛寺,王爷自己去住蒙古包。所以,人们一般把这座寺庙叫作‘王爷庙’。”听到这儿,我们不禁对这位不知姓氏的蒙古王爷肃然起敬。

上午10时20分,进入西乌旗政府所在地的巴彦乌拉镇。这是一座道路宽敞、楼房林立、清洁卫生、朝气蓬勃的草原新兴城市。城西入口处,有一组高大的青铜塑像——搏克之歌。“搏克”,蒙古语是“摔跤”的意思。象征着这里是蒙古搏克的圣地。铜像高9米,宽9米,重18吨,取材搏克手出征时的场面,由3名勇士塑像组成,形象地刻画出搏克手拼搏制胜的精神面貌。蒙古摔跤手参赛时,身穿“桌都格”,即镶有铜钉的坎肩,下身白色大裆裤,腰间系彩绸围裙,脚蹬蒙古靴或马靴,袒胸露臂。有的在脖子上挂着“景嘎”,是历次比赛获胜的象征。比赛开始时,摔跤手们跳着粗犷的“鹰步”列队上场,赛毕双双跳着鹰步向观众致意。

王盖庙,全称“王盖庙东克尔殿”,位于西乌旗巴彦乌拉镇中心。庙始建于民国二十年(1931),是乌珠穆沁王苏努玛阿日巴登邀请第九世班禅来此地咏《东克尔经》而建。庙宇建筑融合蒙、藏两民族艺术风格,被列为旗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罗藏东主的引领,似乎使王盖庙的看门喇嘛产生了误解,以为我们想免费参观,表示不许进,后来总算明白了我们的来意。买票后,进寺参观。进入山门迎面有一尊白塔,即东克尔塔,塔身四面各有一龛,内置金刚各一。其中,东向一尊金刚最有趣。寺内喇嘛介绍说,这是财神,手掌心向上,托着一只小白鼠。寺庙近年修葺一新,二重院落。前院为正殿,三层楼房;后院为僧房。据说寺内有20多位喇嘛。正殿内香烛缭绕,正中供着班禅、九世达赖、十一世班禅相片。

王盖庙北面,是巴彦乌拉镇中心的文化历史广场。广场上的园圃内花团锦簇,西边汉式古典亭廊掩映在繁茂树丛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亭廊东侧矗立的一尊高大的青铜人物塑像——清朝官帽,辫发、袍服,足蹬蒙古靴,右手略微背后,左手擎起一卷书籍,面向东,似在深思。

旁边一块汉蒙合璧的铭牌载其事迹:衮布扎布(1690—1750),清代著名史学家、语言学家、佛经翻译家。乌珠穆沁部人,博尔济吉特氏,成吉思汗第二十三代后裔。后金崇德六年(1641),其五世祖多尔济·彻臣·济农封札萨克和硕车臣亲王,领乌珠穆沁部右翼(俗称西乌珠穆沁旗)。清顺治三年(1646),其祖父察罕巴拜袭和硕车臣亲王十五年,其伯父素达尼承袭和硕车臣亲王,时其父乌达喇协理旗务。康熙四十八年(1709)四月,清太祖努尔哈赤玄孙奉国将军威塞第五女封乡君,嫁衮布扎布,称其为仪宾。雍正时(1723—1735)“因其通西土之语,世宗皇帝特留帝都,以为西番学(藏文学校)总管,兼管翻译之事焉”。乾隆时被封为“大清内阁掌译番蒙诸文西番学总管”。主要学术业绩:历史学方面,用蒙文撰写蒙古编年史《恒河之流》,用藏文撰写《汉区佛学源流》等著作。语言学方面,撰写《元音字母与辅音字母》一书,编写《藏语易学书》,并以后者为底本,与其他学者共同编就藏蒙佛教名词术语对译词汇集《海比忠乃辞典》。在译经方面,作为主要修撰官将《丹珠尔》经译成蒙文。又将藏文《佛说造像量度经》译成汉文,并撰写《佛说造像量度经解》《造像量度经续补》各一卷,成为汉文《大藏经》中唯一一部讲述佛像工巧的珍贵典籍。又将五世达赖喇嘛经文一卷从藏文译成汉文,从梵文翻译了《佛说弥勒菩萨发愿王偈》一卷,以上二经均编入汉文《大藏经》。从汉文译成藏文的经典有唐玄奘名著《大唐西域记》、唐不空大师的汉文译著《菩提场庄严陀罗尼经》,并编入拉萨版《甘珠尔》。此外,还著有藏、汉、蒙三体合璧《明乐》以及多种医药书籍,均在清代刊行。

衮布扎布博学多才,精通蒙、藏、满、汉四种语言文字,著作涉猎多个领域,确为清代蒙古族文化精英中的翘楚。2004年8月21日,世界各地30位蒙古语言文学学者汇聚巴彦乌拉镇,参加旗里举办的“十八世纪杰出的历史学家、语言学家、佛经翻译家衮布扎布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这次会议前,又为衮布扎布立了这尊青铜雕像。这无疑是对他的最好纪念。

10时30分,离开巴彦乌拉镇,前往东乌旗。沿途都是典型的大草原景观:片片白云,如浩瀚大海中的扬帆;绿色草原,宽广无涯,在秋阳下泛起银色涟漪;白色羊只,如满天繁星般散布开来;点缀其间的,则是洁白的蒙古包。这一切都使人油然想起那首万世传诵的草原名句:“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不过,即便在这人烟稀少的草原深处,也不难发现牧区发生的深刻变化:昔日封闭、涣散的大草原,已为一条条平坦的柏油公路和延伸到天际的根根电线杆和高举双臂的高压电线塔联结为一体;居无定所的牧民从游牧走向定居,定居点的红顶砖房外,立着接收电视节目的“大锅”(接收器)和转动着风扇的发电机。过去,牧民放牧都是夏骑马、冬骑骆驼,如今却骑着摩托车放羊,甚至有骑自行车的(其中不少是雇用流动到当地的汉人)。随之引起的是服饰变化,一身短打扮的汉装取代了蒙古长袍。就这样,一种在大草原上延续了几千年的文明,在短短十几年里就加速远去。令人感慨万分,却又无能为力……

司机告诉我们:前些年牧区牲畜严重超载,造成草场不断退化。近年来,政府把草场全部分给个人,一分50年;实施限养、圈养,由国家发给补贴。有望缓解草场退化。过去,东乌旗的鹰最多,鹰是牧民心中圣物,佛爷使者。死者的灵魂要靠他上达天庭,所以禁止打杀。现在,却成了珍稀禽类。过去,草原上的狼多极了,冬夜严寒中的嗥叫,尤其令人心悸。每到春季积雪将融,队里都要组织集体打狼,打到狼的牧民会得到子弹之类奖赏。如今,狼也很稀少,成了珍贵的国家级保护动物,禁止猎杀。

11时50分,抵达位于内蒙古东北部东乌旗所在地乌里雅苏台镇。镇南边矗立着一座巨大烟囱,喷吐着大团黑烟,与清新纯净的大草原极不协调。据说是造纸厂,旗里纳税大户,每天都在用源源不断的污水,毒害着草原母亲圣洁的身躯。东乌旗的市容建设比起西乌旗来简直判若霄壤,甚至连街道格局还大体维持着30年前旧貌,只是多了几栋楼房、温州发廊、网吧、蒙古餐馆、酒店、肉饼店、洗浴中心、音像店。走进旗新华书店内想买一张当地地图,却发现基本没书,大部分已出租为各类商店。路旁农贸市场上停着一车车硕大西瓜,是从乌盟等地运来。卖菜的、买菜的,凑在一起,南腔北调,熙熙攘攘……

这就是乌里雅苏台镇,一个新旧杂陈、在利欲、时髦与潮流中躁动的边疆小镇。据说,东乌旗曾是锡盟最富裕的旗,如今却是倒数第一(或第二)。中午,我们在镇东头“蒙古包餐厅”吃了一顿原汁原味的牧区饭:喷香的手把肉、血肠、莜麦面,还有浓烈的太仆寺旗名酒——48度“草原王”。

乌里雅苏台镇北敖包山上的噶海庙曾经远近闻名。我们这次来东乌,主要目的就是参观复原后的噶海庙。参观后却感到很失望。正在修复中的喇嘛庙,显然比其原型简陋了许多。这也不奇怪,草原的喇嘛庙本来是牧民们世代捐资奉献所建,无数金钱才铸就精美的建筑工艺、色彩斑斓的绘画、名贵的收藏。如今的喇嘛庙却多依政府拨款,钱多钱少姑且不论,层层克扣也很难避免。

与锡林浩特贝子庙一样,庙后山坡上也排列着13个敖包。秋风猎猎,敖包神竿上的彩幡、彩带扑啦啦地欢舞,背景是深邃湛蓝的苍穹。不过,比起贝子庙的敖包来,它的规模和气势逊色了许多。

在庙前空地上,遇到一位拎着水壶的蒙古老人,慈眉善目,穿着一身绸缎质地蒙古袍,穿一双蒙古靴。他是我们此次内蒙古之行唯一近距离遇到的穿着传统服装的蒙古族同胞。我们感到很欣喜,不失时机地与老人合影留念。(图13)

图13 与蒙古老人合影留念
(右为细谷良夫教授)

下午2时许,离开心仪已久的东乌旗踏上归程。

正是秋天打草季节。几十年前,打草是靠牛、马牵引的打草机,如今已全部机械化,轰鸣着的机器张开大口,吞进割下的青草,吐出的已是四四方方捆扎好的草包。因为草原上实行限养和禁养,对干草需求量大增。特别是内蒙古西部一些旗县,严重缺草,只有来东部购买。往公路两边望去,满眼都是一排排打好的草包,等待起运。

途中,由北向南,不时遇到满载羔羊的汽车。“这么小的羊就拉去宰吗?”司机的回答澄清了我们的疑问:如今内地流行吃“小肥羊”,也就是一岁羔羊;草原因实行限养,也必须在入冬前清理一部分体弱羔羊。于是就出现了上述一幕。但不管怎么说,眼瞅着一车车羔羊温驯地被运往屠宰厂,总是一件令人特别郁闷的事。

晚6时,回至锡林浩特市,已是暮色降临、华灯初上时节。由锡林浩特市至西乌旗是140公里,西乌旗至东乌旗是120公里。是日往返一共走了520公里。

9月2日(星期五),晴

从锡林浩特往巴林左旗,最近的一条公路是300公里。听说该公路最近承包给了私人,有三段路正在翻修,行走不便。头晚预订的出租车司机陈晓峰师傅临时决定由西乌旗绕行。这样虽然多走50公里,但路况较好,反而比走近道快一些。按计划,我们必须在当日先经巴林右旗往巴林左旗,参观完辽上京遗址再折返巴林右旗住宿。

考虑到路程较远,清晨6时,准时由白马宾馆启程。7时10分,再次经过西乌旗巴彦乌拉镇。遂转向东南行。8时30分,过浩勒图高勒苏木(乡),见公路右边一座小喇嘛庙,停车往参。庙前有影壁墙,两侧各树经幡一杆。灰色石狮两尊。庙两进。山门紧闭,内无僧人。未能详察而返。

8时55分,出锡盟西乌旗界,进入内蒙古东南部赤峰市林西县界。先后穿过林西县林西镇、巴林右旗大板镇,12时,进抵巴林左旗旗政府所在地林东镇。

12时30分,参观辽上京遗址。遗址位于林东镇南。神册三年(918)始筑京城,初名皇都,后改称上京。城周长约9公里,分南北两城,北城为皇城。城垣及东、西、北三门犹存,是契丹族居住区,皇城中部为宫廷大内,东、西部多建筑基址及作坊遗址。南城为汉城,是汉、渤海、回鹘等族住地。天庆十年(1120)被金兵攻占。现存楼址43座,城墙三段。1961年,辽上京遗址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后在这里出土了大批辽代珍贵文物,人面塑像、骑马俑饰、唐宋辽金时的各种货币。目前,遗址区内最醒目的遗迹就是红砂岩雕观音像。雕像头已无存,身躯尚在,颈饰璎珞,身穿素衣,拱手胸前,双足立莲座之上。(图14、图15)

图14 辽上京观音石像

图15 辽墓壁画:擎鹰图(摹本),巴林左旗博物馆藏

下午2时30分,参观辽上京博物馆。博物馆规模宏大,馆前“契丹广场”中心,矗立着辽太祖耶律阿保机骑马挟弓青铜像。博物馆内藏品丰富,有各种精美石雕、壁画、印鉴、锋镝、金银器、铜器、鞍具、石棺、火葬罐、鸡冠壶、农具、佛教器物,将一个古老文化的丰富内涵展示得淋漓尽致。可惜的是,参观者甚少,空荡荡展览大厅内仅我们二人而已。

下午3时40分,离林东镇,返回巴林右旗。途中沿着公路右手一处标有“祖州路”标记的砂石路,向西北方斜插下去,据说路尽头就是辽代祖州。路很不好走,草原与天际相交的远方是造型奇异而又突兀的青色群山,由此想到,契丹人把他们的诞生之地誉为黑山是多么贴切。汽车大约在路上颠簸了5公里,终于进入峰峦叠嶂的一个深阔山谷——辽祖州遗址(巴林左旗石房子村西北)。祖州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四代先人出生地。因此,建城后号祖州。阿保机死后葬于州西2.5里的祖山,祖州遂成为阿保机奉陵邑。其遗址距林东镇西南25公里。祖州城原有内、外城,外城辟四门,内城三门。今俱无存,仅在内城北遗石屋一座。石房用七块巨大花岗岩石板支盖而成,前有一门,无窗,上覆厚厚的石板。今石房内除地下铺有一块石板外,别无他物。该建筑当时用作何用途,文献缺载。一说为祭神祀祖之地,一说为禁闭皇族罪犯的圜土——牢狱。祖州遗址附近尚有辽太祖陵等古迹,因时间紧未及前往。(图16)

图16 辽祖州石房

下午5时30分,达巴林右旗旗政府所在地大板镇,又称林西镇。宿庆州宾馆。巴林右旗地处内蒙古东部西拉木伦河北岸,大兴安岭南段,是科尔沁草原的组成部分。盛产巴林石和鸡血石。巴林石具有软、细、巧、纯、透、颜色丰富、无杂质等特点,宜于工艺雕刻。

9月3日(星期六),晴

晨9时,参观荟福寺。荟福寺位于大板镇荟福路南段。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由巴林右翼旗扎萨克多罗郡王乌尔衮与固伦荣宪公主主持兴建。

固伦荣宪公主(1673—1728)是康熙皇帝次女,康熙十二年(1673)五月初六日生。其母庶妃马佳氏,即荣妃。与皇三子诚郡王允祉同母。三十年(1691)元月封和硕荣宪公主,下嫁蒙古巴林部博尔济锦氏额驸色布腾之孙乌尔衮。色布腾之妻即清太宗皇太极第五女淑慧长公主阿图,人称巴林公主。二十九年(1690),巴林右旗兵众随康熙帝征讨噶尔丹,战于乌兰布通。战后,清廷论功行赏,乌尔衮因作战英勇,受帝赏识。翌年,将荣宪公主下嫁乌尔衮。公主时年19岁。四十三年(1704),乌尔衮袭巴林部札萨克多罗郡王。同年,晋封固伦荣宪公主。雍正六年(1728)四月二十一日,公主去世,时年56岁。

为与固伦淑慧公主所建圆会寺(俗称大板镇西大庙)相区别,荟福寺又称东大庙。两庙相距4公里。西大庙在村子里,主佛像释迦牟尼。喇嘛最多时750人,后被毁。东大庙因被部队作为枪支弹药库,得以保存。

“荟福寺”,蒙古语称“哲衮呼和格日苏模”,民间也称“巴晶苏模(虎庙)”。传说:康熙帝巡幸巴林看望女儿时曾在巴尔达木哈拉山(现巴彦汉山)松林中猎获一只斑斓猛虎。这张虎皮后来内充白草,眼嵌玻璃球,栩栩如生地供在寺中。这就是“虎庙”一说由来。

荟福寺面积宽敞,喇嘛最多时达500多人。雍正帝曾赐蒙汉满藏四种文字“普觉寺”金字匾。乾隆帝又赐蒙汉满藏四种文字“荟福寺”金字匾。是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在巴林右旗最大喇嘛庙。

荟福寺山门外广场南侧,是一座长长的影壁墙。据说墙正中原有佛像,墙四面原用满、汉、蒙、藏4种文字镌刻六字真言,今俱无存。

进入寺庙山门,钟鼓二楼左右对峙,均为阁式建筑,卷挑翘檐,张之欲飞。钟楼内铸铁钟在1976年后找回,外铸环文,立书“康熙五十七年吉日诚造”“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等字。

天王殿内两侧,矗立四大天王力士塑像。他们是:东方持国天王,名多罗吒,藏名伊呼霍尔苏荣,身绿色,是乐神领袖,手持琵琶为法器,护持东方国土;南方持国大王,名毗琉璃,藏名帕克济布,身青色,能使人善根增长,双手持宝剑为法器,护持南方国土;西方广目天王,名毗留博叉,藏名占密桑,身红色,手持一龙为法器,常用净天眼观护着西方国土的百姓;北方多闻天王,名毗沙门,藏名那目太斯列,身白色,福德名闻四方,以右手持宝剑,左手持银鼠为法器,护持着北方国土的百姓。四大天王的法器寓有吉祥之意。

天王殿后为气势恢宏的诵经堂,60多根立柱攀龙附凤,檐下风铃叮当作响,殿顶上宝刹金碧辉煌。后殿为供佛殿,面阔进深各5间,殿内佛像壁画俱存。主佛像为“三世佛”。二殿均为重檐歇山式建筑。供佛殿前有覆钵式砖塔两座,各高4.5米。寺内还有密宗殿、药师殿、护法殿、战神殿等。

近年来,荟福寺修缮一新,佛事活动很多。农历每月初一、十五、二十二日诵国泰民安经;农历每年正月十五至二月初一为大愿法会;四月十三日至十五日为千供法会;六月十三日至十五日为大祝愿法会;九月二十二日为降凡法会;十月二十五日为宗喀巴大师上师供法会。此外,还有许多密宗法会。(图17)

图17 荟福寺

寺庙西北有康熙帝巡幸时所居行宫遗址,惜时间太紧未能前往。

荣宪公主陵墓在西大庙西边(巴林右旗白音耳灯乡十家子村白音陶拜山南)。随行出租车张彦明师傅自述:公主陵规模宏伟,地面建有享殿,筑有地宫,刻碑立石。

公主墓中随葬品十分丰厚。公主头戴赤金凤冠,身穿珍珠团龙袍服。在众多珍贵饰物中,猫眼石金簪和“岁寒三友”金簪尤为名贵。猫眼石金簪以金为托,珍珠作星,猫眼宝石嵌在正中,形成众星捧月之势。“岁寒三友”金簪由黄金、绿松石、玉石构成典雅华贵的松、竹、梅图案,一枝一叶,颇具匠心。均入藏赤峰市博物馆。

司机张师傅是本镇人,多年开车,走东闯西,见多识广。他说,“听老辈讲,祖上是从河北过来的,是随公主过来的旗人(‘随旗的’)。蒙古老姓早就不知道了。一直报的蒙族。小时念过一年蒙文,但周围都是汉族孩子,后来就上汉族学校”。据《巴林右旗志》,固伦淑慧公主和固伦荣宪公主下嫁时曾带来“燕支”(陪房)540户(其中,荣宪公主240户),原为满洲或汉人。清朝时编为两个佐领,为王府内属。他们世代居住巴林右旗,与当地蒙古族通婚,以后融为蒙古族。[4]据此看来,张师傅如果确系公主陪嫁人后代,其先世当为内务府满洲或汉姓人,并不像他自述的那样有“蒙古老姓”。但民族认同本来就是一种主观选择,血统是一回事,民族认同是另一回事。张师傅还提到,随公主过来的旗人又叫“随旗的”“随旗蒙古”,后代不少,都是带汉姓蒙族。而当地蒙族命名还按老传统,称名不举姓(跟清代满洲人一样),如叫“巴图”“宝音”……两者区别从命名习惯上一看便知。“那你们为什么不按蒙古习惯命名?”“我们按老辈传的家谱,每辈都有字儿。如我这辈中间是‘彦’字,下一辈是‘庆’字。现在虽然家谱没了,但字辈还保留着。一族人出了五服,就不按家谱。所以,我们不可能按蒙古习俗命名。”同为一地的蒙古族,命名却有这么大差异,而这种差异又缘于不同的历史经历。如此生动具体的内容,只有在实地采访中才能搜集到。

前往赤峰途中,长时间沿着西拉木伦河驰行。这条孕育了契丹、蒙古等游牧民族的母亲河,河道开阔,但水流很少,以至裸露出大片沙滩。岸边,散落着的牛马在和煦阳光下悠闲地吃草。

下午2时,应邀参观赤峰学院图书馆和文物收藏室。赤峰地区位于内蒙古东南部,西拉木伦河及其主要支流老哈河、教来河、查干木伦河等流域分布有十分丰富的古代文化遗存,已经命名的就有小河西文化、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富河文化、红山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和夏家店上层文化。在中国考古学发展史上占据十分显著位置。赤峰还是举世闻名契丹辽文化的发祥地。在当地,明清时期蒙古等民族的历史、宗教文物史迹也很丰富,可惜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没有引起研究者的充分重视。

9月4日(星期日),晴

早8时30分,乘赤峰市文化局于局长派来的车前往喀喇沁旗参观蒙古王爷府和家庙。喀喇沁旗位于赤峰市西南方向。旗政府驻地锦山镇。

喀喇沁王府位于赤峰市西南喀喇沁旗王爷府镇(在旗所在地锦山西南19公里),东距赤峰60公里,西南距河北承德市160公里,距北京310公里。因有高等级公路相连,交通便利。

喀喇沁王府先世为元太祖成吉思汗功臣者勒蔑,兀良哈氏。因者勒蔑功勋卓著,加之其父札儿赤兀惕与成吉思汗之父也速该巴图尔是挚友,成吉思汗将者勒蔑视如兄弟,把女儿嫁给他的儿子吉伯格,使其享有“塔布囊”(汉语“驸马”的意思)尊号。及元顺帝失去中原,退居朔北。明太祖朱元璋奠都江南金陵(今南京),封其子朱权于大宁(现宁城县),号宁王。靖难之役(1399),燕王朱棣起兵南下,兀良哈诺颜率所部六千精骑协助燕王,灭建文帝。燕王即位,奠都北京,移封其兄宁王于江西南昌,把大宁属地全部移交兀良哈。其领域约相当于后来热河省全境。此后数传至苏布迪。苏布迪诺颜英勇多谋,名震漠南。17世纪初满族兴起于东邻,奠都盛京(今沈阳)。天聪初年,苏布迪率部投靠后金(清),仍封喀喇沁故土,赐号“多罗杜都棱”。康熙三年(1664),赐封苏布迪孙班达尔沙为世袭罔替札萨克郡王。乾隆四十八年(1783),喀喇沁第六代郡王喇特纳锡第晋封为亲王,数传至满珠巴咱尔,以军功加封亲王。王府自修建到清末共传袭14位王爷,且世代多与皇族联姻。(图18)

图18 清帝宴请外藩蒙古图
(《唐土名胜图会》)

喀喇沁王府始建于康熙十八年(1679),建筑面积很大。现存中轴线五进院落,主体建筑有府门、轿厅、回事处、议事厅(银安殿)、承庆楼(佛堂);西跨院主体建筑为书塾、驿馆、文庙(孔子庙)、武庙(关帝庙)和祠堂。王府建筑为完整的四合院,有硬山式厅堂、卷棚环廊式客堂、勾连搭式祠堂、藏传佛教式楼阁。院内苍松翠柏,幽雅恬静,楼阁殿堂,相映成辉。为内蒙古自治区建筑面积最大、规格最高、时间最早、保存最好的王府建筑群。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宗教特色和地域特色。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近年,在王府内建有全国最大“清代蒙古王府博物馆”,馆内开辟“喀喇沁亲王府历史陈列”“书画陈列”“喀喇沁亲王府复原陈列”“王府校史陈列”等展室,珍藏王府传世文物珍品百余件。

在王府前的广场上,矗立着第14代王爷贡桑诺尔布(1872—1931)的青铜雕像。贡桑诺尔布幼年从山东学者丁锦堂受业,通晓汉、蒙、藏、满文字;能诗,善画,精鉴赏,富收藏。他思想开明,重视新式教育,1902年,在王府内创设崇正学堂,招收平民子弟入学。翌年,赴日本考察政治。归国后开办毓正女子学堂及守正武学堂,选派蒙古族女学生赴日本留学。日本近代名人河原操子、鸟居龙藏均曾在此任教。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贡桑诺尔布参加同盟会,成为国民党中央九理事之一,任蒙藏院总裁。为振兴蒙古民族,他还办实业、出报纸、通邮电、除弊政,堪称内蒙古地区近代史中最杰出的人物。(图19)

图19 贡桑诺尔布雕像

在王府西南(喀喇沁旗大庙村),有喀喇沁地区最大喇嘛教寺庙——福会寺。寺庙平面呈长方形,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因与王府关系密切,在该地区居有统领诸寺庙的地位。主要建筑有山门、前殿、经堂、大殿、后殿、东西配房、钟楼鼓楼、东西配殿、耳房、僧舍。建筑形式为大式硬山、歇山砖木结构,十字脊钟楼为北方地区少见。大殿梢间的方形假窗具有藏式建筑风格。彩画、壁画、砖雕、木雕丰富多彩,工艺高超。(图20)

图20 贡王府家庙福会寺

大的喇嘛教寺庙周围,有时会发展起一些小寺庙,形成主寺和附寺关系。喀喇沁旗福会寺是主寺,东西两边有附寺。在王府博物馆杨馆长带领下,我们参观了附寺。西边附寺叫极善声乐寺,当年的僧房早已坍塌,只余土坯残墙数段。正殿一间,由一位70多岁的老喇嘛苦心经营。老喇嘛早年被强迫还俗,生有一子,已亡。目前由其孙子一家照顾,就住在正殿东边配房内。福会寺东边附寺原称咸应寺,规模较大,因长期被用作粮食仓库,保存比较完整。如今,寺内已全部腾空,准备恢复原状。不过,寺内圆柱形带锥形顶的粮食仓库还未拆除,墙壁上仍留有“库房重地闲人止步严禁吸烟”的警告,“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宣传口号“备战备荒为人民”“深挖洞、广积粮”,以及毛泽东的几段语录。杨馆长提醒我们说:“这些都是几十年前遗物了,你们赶快照下来,不然以后重修,就都没有了。”

龙泉寺。位于喀喇沁旗锦山镇西北群山环抱之中,背靠高耸的狮子峰。始建于辽代,重修于元代。是赤峰市最古老寺院。寺殿依山势而建,高低层叠,呈三进三阶院落。前有山门,中有天王殿和东西两侧配殿,最后一层为三间大殿。寺内泉井一眼,四季泉水不枯,称为“龙泉”,寺以泉而得名。寺内有用自然花岗岩就地雕成卧姿石狮一尊,造型独特,神态生动。据考为辽代文物。寺内两通旧碑,一为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1287)重修寺院碑;二为民国六年(1917)重修寺院碑。龙泉寺在元、明、清三朝名噪一时,清康熙皇帝平定噶尔丹后专程到此焚香拜佛,并赐金鞍玉辔和弓箭等物。龙泉寺原奉汉传佛教,民国初改为藏传佛教。这种变化,反映了赤峰地区汉民与蒙民杂居,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喇嘛教)并存,两者又相互融通的结果。龙泉寺现为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灵悦寺。喀喇沁旗政府所在地锦山镇西街路北,有一处古木参天、绿树鲜花掩映的古建筑群,它就是已有200多年历史的藏传佛教建筑灵悦寺。有各类建筑50余间,最盛时常驻喇嘛500余人。建筑格局采用中轴线左右对称制,自山门向内形成三进三阶式院落。高大的山门门楣上方悬挂汉、满、蒙、藏四种文字书写牌匾。山门门洞两侧木栏内,置有四大天王泥塑像。进入第一庭院,左右两侧建有两层楼阁式攒尖顶钟鼓楼,广阔的庭院中几棵百年古松干曲枝虬,苍劲挺拔。殿堂为三开间硬山式建筑,中央供奉黄教始祖宗喀巴铜像。自两侧月亮门进入二进庭院,正中有一攒尖顶圆亭,亭内中央立一个7米高“嘛呢轮”,筒壁用金色梵文写着“六字真言”。圆亭左右配殿内塑十八罗汉像。佛殿正中,释迦牟尼立像置于木制佛龛上。第三进庭院内的大殿为歇山阁式建筑,殿宇宽阔高大,亭台施彩描金。最后一进庭院为藏经库,内存各类经卷200余卷。该寺现为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正在修缮中。是日晚6时10分,告辞盛情相送的赤峰朋友们,乘火车返回北京。


[1] 刘海文:《宣化出土古代墓志录》,远方出版社2002年版。

[2] 左宝:《漫话张家口》,2002年铅印本,第167页。

[3] 本书所收第4篇调查报告包括多伦,此处删略,以省繁文。

[4] 旗志编纂委员会:《巴林右旗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