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英语世界中国神话研究概述

到目前为止,本书应该说是对英语世界中国神话研究的第一次整体研究。本书正文内容大体涵盖了英语世界中国神话研究的大概情形。正文内容可以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二章到第四章,这部分以19世纪中期为上限,分为三个大的时间段,历时性地梳理和研究了19世纪中后期至今的英语世界中国神话研究情况,重点是对代表性学者的专著和观点的分析和评价。第二部分即第五章,是对英语世界中国典籍神话研究的梳理和介绍,以神话典籍《山海经》的译介为中心。最后一部分涉猎中西对比研究,在比较视域下讨论中国神话的两个重要主题,即中国创世神话主题与中国神话的特质问题。

书中第二章对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神话研究在英语世界的情况进行了介绍和研究。先概述性说明这一阶段在中国神话研究中占据的重要地位,归纳出两个主要的倾向:一是基于传教的需要从宗教对比的角度整理、研究中国神话与民俗;二是对中华文明起源的关注。概述中分主题对英语世界中国神话研究的成果进行了列举和分析。接下来按照发表时间顺序简略地介绍了西奈斯(Sinensis)、杜步西(Hampden C.Dubose,1845—1910)、德维塞尔(M.W.de Visser)、海斯(Hayes)、麦根西(Donald A.Mackenzie,1873—1936)和福开森(John C.Ferguson,1866—1945)的成果。第三节分析介绍了杜步西的专著《儒释道三教》[15],此书记录了中国19世纪末苏州文化圈内丰富庞杂的神话民俗,再现了中国封建社会末期三种宗教彼此混融的情形,体现了作者的思考和认识。第四节和第五节是对德维塞尔和麦根西中国神话研究的介绍,两者都受到中国文明西来说的影响。德维塞尔在其专著《中国龙与日本龙》[16]对中国龙的考察采用比较的视野,多从印度龙中寻求源头,过于强调佛教的影响,停留在对中国龙表面特征、功能及传说异闻上。麦根西则否认中国文明的独立起源,坚持中国文明来自埃及,并从世界范围内的神话素材中寻找证据。书中指出了麦根西这种盲目比附、忽略本土文明独立起步的事实,同时肯定他视野的广博和观点的启发价值。最后一节主要以麦根西和倭纳(Edward Theodore Chalmers Werner,1864—1954)两位学者为例,分析说明此阶段国外中国神话研究对中国国内学界的影响与互动,指出了文明西来说对中国神话理论建设的推动作用,相对客观地评价了倭纳对中国神话研究的贡献。第三章“20世纪30年代至80年代的中国神话研究”首先说明这一阶段时间节点的划分及其依据,对这一阶段的研究成果分专题进行了大体的介绍。重点研究梳理了三位学者及其成果:从唐朝文学中研究神话的美国学者薛爱华(Edward Hetzel Schafer,1913—1991)、从历史和宗教角度展开研究的英国学者鲁惟一以及和鲁惟一的研究有承续关系的美籍华裔学者余英时(Ying-shih Yu,1930— )。最后介绍了其他代表性神话学者及其主要研究,旨在分析他们使用的方法与观点。包括探索早期道教混沌主题的神话与意义的吉拉道特,从文化人类学视角对中国商周神话进行分类研究的张光直(Kwang-chih Chang,1931—2001),反拨中国神话历史论观点的鲍则岳(William Boltz)以及采用结构主义方法研究中国古史神话传说的艾兰。第四章对1983年以来的中国神话研究情况进行概述和研究,指出这期间注重神话与文学和艺术方面的联系,采用的材料更注重其原始性和活态性。同时此期间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扩大,尤其体现在比埃尔对中国神话作为一个整体从学科、方法到理论的研究,这种探索是中国神话的研究者所未曾有过的。艾兰对神话的基本特征和性质有独特的理解,认为商代文明和后来的中国文明有一种存续性。第三节通过对艾兰神话学思想的爬梳,旨在了解她对神话与历史关系的深度考察,以及由此切入的对商代宇宙观、艺术、宗教和神话的探寻,领会她的思考对重建商代神话思想的重要意义。第四节剖析了巫鸿(Wu Hung)从汉代墓葬艺术出发,利用多重证据对西王母从超自然个体神灵向宗教偶像的演变进行的考察。

第二部分即第五章,先是对中国神话在英语世界的翻译和介绍情况作了大致的介绍,之后主要以《山海经》为重点,介绍了中国神话典籍《山海经》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主要从神话学视野开展对《山海经》的译本梳理和介绍。共分三部分,首先是《山海经》的简介,分别从《山海经》的含义,体制、大概内容及各部分的特点,时代和作者,注本与篇目情况,以及对《山海经》性质的考察这五个部分进行,对此书方方面面的情况进行了基础性的介绍,其中对《山海经》一书为神话典籍的明确定性为从神话学视角开展对《山海经》的研究铺设了前提。第二节是对《山海经》译介的研究,分别从《山海经》在国外的译介,国内外对《山海经》英译本的研究两方面展开,重点归纳分析了安妮·比埃尔和石听泉(Richard E.Strassberg,1948—)译本的评价和研究。第三节为《山海经》英文翻译多译本的比较与考察,分析了译者主体性对英译本的翻译风格和旨趣的影响,并通过选取不同英译本中的部分段落,通过译者主体在翻译上的具体体现,分析译文中的文化异质性因素。

第三部分即第六章 “比较视域下的英语世界中国神话探赜”,对“中国创世神话”和“中国神话特质”这两个重要的主题进行了中外比较,其中“比较视域下的英语世界中国创世神话主题研究”分别对中西关于“中国有没有创世神话”的论点进行了历时性梳理评析,重点考察了为什么西方学者会产生“中国没有创世神话”的偏见,以及中国创世神话表现出的特点和样态与希腊神话的不同。在对中国神话特质的中西研究中,笔者追溯了中国神话的两个特点(即中国神话的稀少与零散;中国神话的异化和历史化)产生的原因,从而揭示其背后的价值和迥异于他文明下神话的特点。通过中希神话的比较,凸显了中国神话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具体历史和文化环境。

另外,书中结语部分先是对全书各部分内容进行概括提炼,总结神话研究者研究角度、采用方法、关注领域的不同,指出本项研究的价值和意义。然后总结了英语世界中国神话研究的总体特点,指出其开展研究上限早,持续时间长;往往用西方思想意识、宗教传统和理论思潮来解释中国神话;相关研究的跨学科、综合性和开拓性特点突出,在采用的方法和视角比较新颖。另外归纳了国内外对中国神话研究关注点的异同,同时指出两者涉及都较少的领域,如中国神话与其他文化下的神话比较研究;中国上古神话与儒释道演化生成的本土神话之间的关系;中国境内各族群神话之间的传播和影响研究,通过中国上古神话、考古实证和偏远遗存探索中华文明起源及特色之形成的研究等。

本书的创新之处在于:首次比较系统地对中国神话在英语世界的翻译研究情况进行梳理和研究,开展了相关研究的分期、归纳以及深入的解读。通过细致的爬梳,丰富和深化了中国神话研究的方法和思路,可对国内相关研究起到一定的启发和借鉴作用。同时在比较中归纳了英语世界中国神话研究的特点,指出了中外研究中国神话这一领域关注点的异同。首次对《山海经》作为神话典籍在英语世界的译介和研究进行较为全面的介绍和研究,分析了译者主体的综合因素通过译本体现出的不同文化的异质性。另外通过爬梳比较中西学者对中国神话之创世神话的争论和研究,以及中国神话特质的研究,得出了相对系统、客观、具有启发性的结论。


[1] [俄]李福清:《中国各民族神话研究外文论著目录(1839—1990)》,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年版。

[2] 毕旭玲:《20世纪前期海外学者中国神话传说研究述评》,《长江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3] 马昌仪:《中国神话:寻求与世界的对话》,《北京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3期。

[4] 叶舒宪:《中国神话学百年回眸》,《学术交流》2005年第1期。

[5] 《女性主义的神话指南》(The Feminist Companion to Mythology)一书,由牛津大学的拉灵顿(C.Larrinton)博士主编,分为六个部分,有19位学者撰文分别运用女性主义的观点重新审视近东、欧洲、亚洲、大洋洲、南北美洲的神话传统以及20世纪的女神崇拜与研究情况。1992年由伦敦潘多拉出版社(Pandora Press)出版。

[6] Alan K.L.Chan,Goddesses in Chinese Religion,Goddesses in Religion and Modern Debate,University of Manitoba,1990.

[7] 参见黄震云、杨胜朋《20世纪神话研究综述(下)》,《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2003年第2期。

[8] 蔡慧清、刘再华:《中国神话的存在状态:德克·卜德中国神话研究述评》,《求索》2006年第8期。

[9] 梁家敏:《倭纳及其中国神话研究》,《中国图书评论》2010年第3期。

[10] 胡勇:《论美国华裔文学对中国神话与民间传说的利用》,《外国文学评论》2003年第6期。

[11] 贺学君、蔡大成、[日]樱井龙彦编:《中日学者中国神话研究论著目录总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12] [俄]李福清:《中国各民族神话研究外文论著目录(1839—1990)》,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版。

[13] Anne Birrell,Chinese Mythology:An Introduction,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3,pp.6-8.

[14] Anne M.Birrell,Studies on Chinese Myth Since 1970:An Appraisal,Part 1.in History of Religions,Vol.33,No.4(May,1994),pp.388-389.

[15] 此书名为作者自译,相关章节有专门的解释,具体英文信息如下:Hampden C.Dubose,The Dragon,Image and Demon.The Presbyterian Committee of Publication,1899.

[16] 此书名为笔者翻译,具体英文信息如下:M.W.de Visser,The Drgon in China and Japan.Amsterdam:J.Müller,1913;Idem:Wiesbaden,M.Sanding,1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