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办高校人才发展研究
- 刘翠兰等
- 6170字
- 2021-01-05 12:10:29
第三节 民办高校中层管理干部能力结构与内涵
一 民办高校中层管理干部能力结构
根据理论研究与研究现状分析,对民办高校中层管理干部能力进行了汇总分析,聚焦到四个部分:大局研判能力、工作执行能力、自我约束能力、持续创新能力。依据文献研究梳理总结形成了访谈提纲,具体见表2-1。
表2-1 民办高校中层管理干部能力构成要素访谈提纲
通过实践调研,与民办高校高层管理者、中层干部进行深度访谈,17位被访者对表2-1中各专项能力进行了投票,组织专家对结果进一步分析讨论,投票多的纳入调研目标并设计问卷,开展进一步调查研究。根据表2-1,将支持每一方面能力组成的专项能力以投票最多者进行排序;每一部分均取前2项,经过讨论认为,基本符合民办高校的实际情况。对组成每一方面能力的专项能力进行讨论,按重要程度排序,最后形成了民办高校中层管理干部能力结构框架(见图2-1)。
图2-1 民办高校管理干部能力结构
二 中层管理干部专项能力内涵
(一)大局研判能力
大局研判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研讨班开班仪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和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提高防控能力。他指出全党强调“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要求领导干部要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发展安全两件大事,既聚焦重点,又统揽全局,有效防范各类风险连锁联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面临着长期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将面临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这是总书记根据当前面临的实际问题作出的研判,并对党的领导干部提出了明确要求。高校是培养接班人的地方,对于高校的管理干部,在当前环境条件下,大局意识与研判能力非常重要,这关系到是否能够遵照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好全国教育大会和高等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是否能够完成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落实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民办高校只是投资渠道不同于公办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同样承担为党和国家培养接班人的重任。经过调研认为民办高校领导干部要有较高的大局研判能力,具体体现在政策理解能力、战略规划能力等方面。
(二)工作执行能力
1.关于组织执行力
有许多管理学专家学者对组织管理能力、执行能力进行了研究,如薛云奎、齐大庆和韦华宁[56]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组织执行力的三维模型,其结构如图2-2所示。
图2-2 组织执行力的三维模型
在一个组织中,组织战略是管理、运营的方向,战略管理、战略定位在组织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已有的研究标明,在组织执行力中,战略执行被认为是由多个要素相互关联形成的立体框架,由多项相互衔接的步骤组成:战略制定、战略澄清、战略沟通、目标分解、计划拟订、资源分配、战略行动、业绩反馈、奖惩激励及学习调整。
战略共识是企业在战略制定、战略澄清和战略沟通过程中所实现的各级员工和外部利益相关者对组织目标和战略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战略协同是战略执行的关键所在,反映的是组织通过目标分解、计划拟定、资源分配和战略行动所实现的经营活动及组织形式与战略的协调一致,其目的是使战略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得到充分的贯彻实施。
一般来讲,可以将影响组织执行力的因素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战略(计划)制订是否科学。这取决于高层管理者的领导能力和战略制定能力。组织在不同时期需要不同战略,领导者需要根据情况的变化制订科学有效的计划;不仅要科学,还要易于理解,具有可执行性,否则执行过程将存在偏差,执行效果将大打折扣。
(2)规章制度是否健全合理。制度是管理的依据,健全的规章制度具有系统、公平、严密等特征,可以促进管理规范化,提高工作效率,对执行效果具有较大影响作用,是执行过程顺利进行的保障,将有效提升执行效果。
(3)员工专业能力素质是否能够跟得上组织发展的需求。战略计划的正常实施对员工专业技能有一定的要求,站在战略计划的操作层面考虑,若相应的能力素质不具备,将不能按照计划开展工作,影响战略整体实施效果。
(4)组织流程设计是否科学。战略计划的执行是一个过程,是按照组织流程经过设计和安排的,整个过程分为若干环节,环环相扣。合理安排的组织流程可以保证计划顺利流畅进行,否则将降低工作效率,减弱执行效果。
(5)内部沟通渠道是否通畅。战略执行各个层面定期沟通非常重要,尤其是在计划开展的初期,有效的沟通有利于战略共识的达成,从而有助于增强战略执行人员的信心,最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监控机制是否有效。任何战略执行过程都离不开监控,它是战略执行获得预期收效的重要保障。缺少监察环节的控制是盲目的,同样,只监察而不反馈、不调整,监控机制也是无效的。只有监察、反馈、再监察,形成运行闭环的监控机制才能保障执行效果。
(7)员工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是否有效。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是员工激励机制有效的基础,合理的激励机制将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按计划甚至超额完成工作任务。
(8)团队合作精神是否具备。战略计划的执行,战略目标的完成,单独一个人或几个人很难做到,一般来讲是团队合作的结果,是组织执行力的体现,需要员工之间、部门之间有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互相配合、协调努力,孤军奋战、各自为政是无法完成战略计划的。
(9)组织的执行力文化是否形成。执行力文化是一种把“执行力”作为所有行为的最高准则和终极目标的文化,它的形成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由领导者身体力行逐步构建,进而形成一种氛围,影响每一个员工,将不打折扣的执行作为工作准则。
2.关于个人执行力
对于干部而言,个人执行力与组织执行力是分不开的,组织在对目标任务进行考核时,经常用部门的业绩代替对干部任期的考核。在看到的文献中,多数没有将组织执行力与干部个人执行力分开。如赵茹对提高基层组织和领导干部执行力进行了研究,就将切实提高基层组织和领导干部执行能力放在一起,其研究内容也是将如何准确理解基层执行力内涵来开展对如何提高执行力的研究。[57]对于高校中层管理干部组织执行力强弱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个人执行力的高低。所以学者们在研究干部执行力时,均从考核入手,看看所管的部门对承担的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来判断干部的工作绩效及其执行力情况。
民办高校将执行能力放在管理队伍能力的首位,这是民办高校的发展过程决定的。建校初期民办高校的管理队伍大多是家族成员,定了的事马上办,反应迅速,执行到位。随着学校的发展,仅靠家族成员不能完成学校日益繁杂的管理工作,这时出现了管理人员,逐渐形成目前的管理队伍,在对管理人员选拔时最讲究的就是投资者或者举办者决定以后的快速执行,所以将执行力放在首位,而且在内部提到最多的、进入考核评价的也将执行力放在首位。如上所述,执行力分为组织执行力与个人执行力,且受到外界诸多因素影响。一般情况下对于管理干部的执行力通常考察其组织执行力。
(三)自我约束力
自我约束力:一般分为自律能力和自省能力。自律在《辞海》中的解释:伦理学上与“他律”相对,指主体的自觉的道德意识和实践。是反映道德发展水平的概念。康德和卢梭等思想家把自律当作道德主体的一个基本条件,用来指不从外在的某种要求(如神、世俗权威、传统或者自然本能)来获得道德力量,而是通过自己的理性,根据自己的良心,为追求道德本身的目的而制定的伦理原则。康德认为只有遵循自律的行为才是道德行为。有的思想家如萨特、黑尔把自律认作是主体可以自由地选取道德原则,或为自己做出道德决定。我们经常用到自律能力,多数情况下是指本人从严要求自己,在群体或者团队中起到积极作用。自省能力主要是“省”,在辞海中是察看,检查的意思。如在《论语》学而篇中有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指的就是自我反思、自我检查的意思。而我们对干部强调反省,主要是具有学会自我检查,自我发现问题,自我改进的能力。
(四)持续创新能力
持续创新能力: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创新创业工作,高校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各行各业对创新型人才均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领导干部是否具有持续创新能力非常重要。持续创新能力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创新”,另一个就是“持续”;人们对“创新”概念的理解最早是从技术与经济结合的角度来审视,主要探索技术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创新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约瑟夫·熊彼特在一个世纪以前提出了该理论,特别是近年来创新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旋律,他的“五种创新”理念受到学界的重视,即“熊彼特指出‘创新’的五种情况:(1)采用一种新的产品——也就是消费者还不熟悉的产品——或一种产品的一种新的特性。(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也就是在有关的制造部门中尚未通过经验检定的方法,这种新的方法决不需要建立在科学新的发现的基础之上,并且,也可以存在于商业上处理一种产品的新的方式之中。(3)开辟一个新的市场,也就是有关国家的某一制造部门以前不曾进入的市场,不管这个市场以前是否存在过。(4)掠取或控制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也不问这种来源是已经存在的,还是第一次创造出来的。(5)实现任何一种工业的新的组织,比如造成一种垄断地位(如通过‘托拉斯化’),或打破一种垄断地位”。[58]
创新成为一种思维模式,在经营、管理、生产、服务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在干部选用上,高度重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必要条件。关于“持续”的概念最基本的意思是延续不断,目前用的最多的是持续改进。对于领导干部强调永葆职业激情,克服倦怠,保持干事创业持久动力。民办高校在建校初期,靠投资者及其家族成员的情结,开创了事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规模与结构发生了本质的变化,科学高效的管理成为再创业的迫切需要,对干部的选拔任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美]爱德华·拉齐尔:《人事管理经济学》,刘昕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51页。
[2] 杨国伟:《人事管理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46页。
[3] 周雪光:《组织社会学十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94页。
[4] 周雪光:《组织社会学十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94页。
[5] Katz,R.L.,“Skills of an Effective Administrator”,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3,pp.52,90—102.
[6] [美]哈罗德·孔茨、海因茨·韦里克:《管理学》,马春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75页。
[7] 童毅华:《西方管理激励理论述评》,《理论观察》2004年第4期。
[8] 王雅楠:《激励理论综述及启示》,《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年第17卷第3期。
[9] [美]亚伯拉罕·马斯洛:《动机与人格》,许金声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9页。
[10] Herzberg,Frederick,“One More Time:How Do You Motivate Employees?”,Harvard Business Review. Vol.65,No.5,1987.
[11] Clayton P. Alderfer,“An Empirical Test of A New Theory of Human Needs”,Organizational Behavior,Vol.4,No.2,1969.
[12] 樱子:《ERG需要理论的创始人——克雷顿·奥尔德弗》,《现代班组》2009年第12期。
[13] [美]戴维·麦克利兰:《渴求成就》,转引自孙耀君主编《新房管理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9—163页。
[14] 邵冲:《管理学概论》,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28页。
[15] 芮明杰:《管理学:现代的观点》,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63页。
[16] Edwin.A.Locke,“Toward a Theory of Task Motivation and Incentives”,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Performance,Vol.3,No.2,1969.
[17] Harold Harding Kelley,“Attribution Theory in Social Psychology”,Nebraska Symposium on Motivation,Vol.15,1967.
[18] 董思萱:《斯金纳强化理论思想探析》,《科教导刊》(上旬刊)2018年第3期。
[19] 马跃如:《高等学校教师激励研究》,《中南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2006年第26期。
[20] 乔忠:《管理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年版,第126页。
[21] Eisenberger R.,Huntington R.,Hutchison S.,Sowa D.,“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Vol.71,1986.
[22] 曾红燕:《组织公正理论的研究与应用》,《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年第13期。
[23] 《公平理论的创始人——斯塔西·亚当斯》,《现代班组》2011年第6期。
[24] Thibaut,John W.& Walker,Laurens,“Procedural Justice:A Psychological Analysis”,The Journal of Criminal Law and Criminology,1975.
[25] [美]斯蒂芬·P.罗宾斯等:《组织行为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103页。
[26] 林日团、莫雷、王瑞明、李锦萍:《高校中层管理干部胜任力模型的初步建构》,《心理科学》2007年第6期。
[27] David C. McClelland,“Testing Competence Rather Than Intelligence”,American Psychologist,Vol. 28,1973.
[28] 王重鸣、陈民科:《管理胜任力特征分析: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心理科学》2002年第5期。
[29] David Warren Piper,“Staff Development in Universities:Should There be a Staff College?”,Higher Education Quarterly,Volume 42,Issue 3,June 1988.
[30] Helen Brown,“Staff Development in Higher Education ‐ Towards the Learning Organisation?”,Higher Education Quarterly,Volume 46,Issue 2,April 1992.
[31] George Smith,“A Categorisation of Models of Staff Development in Higher Education”,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Volume 23,Issue 1,January 1992.
[32] 王为民:《美国高校管理队伍建设的经验与借鉴》,《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16年第3期。
[33] 章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理念下高校管理人员专业化建设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苏州大学,2013年,第29—32页。
[34] 邓雪琳:《我国高校管理队伍专业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湖南大学,2004年,第28—39页。
[35] 李慧湘、王桂书:《高等学校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中国高教研究》1996年第5期。
[36] 张立:《对高校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中国高教研究》2005年第4期。
[37] 柳青:《高等学校成人教育管理干部素质及队伍建设探析》,《中国成人教育》2009年第4期。
[38] 张文俐:《加强管理干部队伍建设促进高等学校改革发展》,《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4年第4期。
[39] 田贞涵:《浅谈高校教学管理人员需具备的素质》,《教育教学论坛》2018年第28期。
[40] 王喜梅:《新形势下地方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素质与能力探析》,《卫生职业教育》2018年第9期。
[41] 王谱声:《以江西教育出版社为例浅谈出版社人才队伍建设》,《出版广角》2018年第22期。
[42] 赵子夜、杨庆、陈坚波:《通才还是专才:CEO的能力结构和公司创新》,《管理世界》2018年第2期。
[43] 林日团、莫雷、王瑞明、李锦萍:《高校中层管理干部胜任力模型的初步建构》,《心理科学》2007年第6期。
[44] 解志韬、李厚锐、田新民:《基于胜任力的高校干部培养管理体系研究》,《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7年第4期。
[45] 王重鸣、陈民科:《管理胜任力特征分析: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心理科学》2002年第5期。
[46] 张玲:《对加强高等学校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的对策与建议》,《中国高教研究》2004年第8期。
[47] 崔建武、王重云、张海艳:《用数据透视高校管理人员现状及问题——以河南某高校为例》,《人力资源管理》2018年第5期。
[48] 黄涛:《高校管理队伍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6年第7期。
[49] 牛芳芳、吕刚:《论民办高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的困境与对策》,《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第11期(下)。
[50] 孙敏:《高校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思考》,《决策探索》2006年第11期。
[51] 卢彦君:《着力破解领导干部队伍建设难题》,《新长征》2018年第1期。
[52] 张文俐:《加强管理干部队伍建设促进高等学校改革发展》,《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4年第4期。
[53] 赵立涛:《探析高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第4期。
[54] 陈武元、胡科:《“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能力提升研究》,《现代大学教育》2018年第3期。
[55] 杨成欢:《“双一流”大学建设时期高校管理人员队伍素质提升途径》,《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8年第9期。
[56] 薛云奎、齐大庆、韦华宁:《中国企业战略执行现状及执行力决定因素分析》,《管理世界》2005年第9期。
[57] 赵茹:《对提高基层组织和领导干部执行力的研究》,《现代经济信息》2019年第3期。
[58] 徐则荣:《创新理论大师熊彼特经济思想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