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本书的主要研究思路就是以唯物主义历史观为指导与理论基础,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文明的论述中探索与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明观的内在思想逻辑,并以此来构建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理论体系,以便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文明建设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

由于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像他们对唯物主义历史观地理解与认识那样,明确地向人们表明他们的文明观的基本思想,因此,这为我们科学地理解与认识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明观的核心思想增添了不少困难。但从马克思恩格斯较为频繁地使用“文明”一词以及在他们的著作中的某些语句与章节中对文明的论述与理解来看,他们是有一个内在的关于文明的思想逻辑体系的。而这个内在的思想逻辑体系,事实上就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基本思想与理论框架。因此,本书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对经典文本中有关文明的表述与理解来梳理和把握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明观,并在对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明观的理解之上来构建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逻辑结构与理论体系。

从马克思恩格斯对文明理解的思想历程来看,他们对文明的理解经历了一个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转变过程。这种转变与他们的哲学思想的革命,特别是与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的产生与发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随着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的形成,他们对文明的理解与认识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历史性地对文明的理解与认识赋予了社会历史实践的把握与解读:文明不仅是实践的事情,还是社会的素质,并把既得的生产力看作文明的果实,把文明的进步等同于社会生产力的增长。由此可见,在马克思的历史观与文明观中,文明是社会历史实践活动的产物,是社会生产力的彰显与外示。也正是因为如此,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真正的工业生产方式与建立在个体劳动者分工基础之上的个人之间的商品交往方式以及私有制的产生与出现,才是文明伊始的根本标志。从文明的内容的角度来看,文明可以根据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划分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而从经济与政治的角度讲,又可以划分为经济文明与政治文明。而对于生态文明而言,在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看来,则是经济文明在新时代的新发展。

在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视野中,文明在社会历史发展中不仅具有积极的历史作用,还具有消极的社会影响。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与演进中,人的本质力量的发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阶级斗争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鄙俗的贪欲等都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与演进的动力。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与演进中,同样也要遵循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即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社会发展规律,此外,在文明时代,还要遵循商品经济规律和“没有对抗就没有进步”的规律。在人类文明史中,文明的存在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的,在不同类型的文明中,它们之间还存在优与劣、先进与落后的区分。在不同文明之间的交往与融合中,文明冲突的存在具有历史必然性和相对的合理性,因此,在文明交往与融合中,我们既不能忽视文明冲突的存在,也不能放大文明的冲突,阻碍不同文明之间的交往与融合。

对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正确把握与理解,就是为了更好地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文明建设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在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看来,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实质就是社会主义先进文明建设,其建设与发展的根本途径就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地变革社会的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从而使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始终代表着人类文明发展与前进的方向。在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先进文明建设中,我们既面临着文明冲突与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同时也面临着社会主义文明建设与发展的大好历史机遇。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文明建设中,我们只有坚持唯物主义历史观与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正确指导,才能确保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性质与方向不变,才能确保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健康有序进行,才能在时代挑战中抓住历史机遇,进一步促进与推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大繁荣与大发展。

由于本书研究的旨趣以及笔者研究能力的有限,在相关的研究中,难免不会出现观点的遗漏,甚至可能出现理解上的失误。因此,在此还请各位同人与读者能给予指正和提供宝贵意见。对于您的宝贵意见,笔者将十分感谢!